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研究

known 发布于 2025-06-30 阅读(409)

杨茜 西安思源学院文学院

新媒体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媒体,在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具有多样性、快捷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其中前两个特点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播,但最后一个特点却会对红色文化的传播造成障碍。如果我们多注意一下国内的各大主流的互联网平台,就会发现在这些平台上能够快速传播的多半是娱乐性较强的事件或花边新闻之类,这说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进入了一种“快消化”的趋势。而严肃性较强、历史内涵较为丰富的红色文化显然难以适应这种传播环境。

一、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问题

从以往的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来看,主要有现场传播和媒介传播两种类型。现场传播是指通过让观众直接接触红色文化如文化景区、博物馆、纪念馆等进行传播;媒介传播是指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等进行文化的传播。但在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手段等均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播手段,对红色文化的传播造成了影响。

(一)互动性不足

互动性是指在现场传播方式下与观众的互动性,在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很多宣传红色文化的景区也重视起与观众的互动性问题,设置了语音讲解和视频播放的方式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但效果并不明显。无论是语音讲解还是视频播放,虽然丰富了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但并没有在本质上改变其传播方式,仍然是观众被动的接受。这种被动接受的方式无法调动观众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无法实现与观众的互动。

(二)传统媒体式微

传统媒体是相对于新媒体时代的新型媒体而言,主要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传统媒体是红色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新媒体出现之后便快速占据了传统媒体的份额,使得传统媒体的受众占有量不断下降,依托传统媒体进行传播的红色文化自然也受到了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部分红色文化的宣传机构开始试验在新媒体上传播红色文化,但效果并不明显。前文已经说过,新媒体以“快消化”类型为主,显然红色文化无法直接在这种类型的平台上传播;此外,当前社会浮躁的状态也使得使用新媒体的新生代群体对于红色文化呈现出一种抵触的心理,认为红色文化是“老土”、“落后”的象征,而红色文化在新媒体上传播时并没有依照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进行适应,对红色文化在新媒体上的传播造成了阻碍。

二、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对策

即便是在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不会发生变化,仍是以现场传播和媒体传播为主。但在传播时需要注意迎合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特点,积极的利用新时代的新兴技术从而增强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使其更好的传播。

(一)强化互动性—VR/AR传播

对于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在现场的传播,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方面,可以使用时下流行的VR与AR技术。

VR技术指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给观众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产生很强的现场感,宣传红色文化的展馆可将馆内的一些如革命遗址、历史事件、人物故居等红色文化的内容制作成VR展示品,并通过现场或互联网平台为观众提供服务。VR技术的虚拟现实能力可以使观众感受到贴近真实的历史事件,并强化红色文化的渲染力,相比于传统而单调的单项展示更能够增强红色文化与观众的互动性。此外,互联网平台的VR展示品可以使观众在足不出户的状态下享受到与在展馆内相近的服务,这种方式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强大的信息传输能力来传播红色文化。

AR技术是增强现实技术,AR技术可以将虚拟的动态影像与现实中真实的模型结合,从而强化这些模型的展示能力,因此AR技术在演示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对于红色文化的展馆来说,通过AR技术的虚拟影像与展馆中真实的模型的结合,可以使观众更为直观的见证历史事件,诸如使观众参观长征的现场、体验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现场或亲历毛主席讲话的现场等。AR技术的这种现场展示能力可以使观众对历史事件有更加全方位的了解,对于增强红色文化的渲染力方面有着直观的作用。无论是VR技术还是AR技术,都可以通过其技术能力强化红色文化与观众之间的互动,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体验,使观众对红色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强化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

(二)利用新型媒介—微信、微博、游戏

在新媒体时代,微信和微博是新媒体中两大最受群众欢迎的文化传播媒介,使用量和受众范围也最为广泛。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传播红色文化,应当积极利用这两大传播媒介,通过新型媒介的优势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微信与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碎片化”与“快消化”式的文化传播,正是因为这种特性,我们在微信与微博平台上很难看到长篇累牍的文章或以小时计数的视频。而红色文化内容丰富、篇幅较长的特性使得其难以直接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因此红色文化在新媒体上的传播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将完整的历史事件拆分成小短篇文章,并适当的修改表述的方式,降低文章的严肃性,使其更易于被接受;调整视频的时长,将完整的视频按照时间节点或讲述事件拆分为短视频。相关的宣传部门也应当加强新媒体平台上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度,以提升红色文化在新型媒体上的点击率,对于新型媒体来说,高的点击率会可以使更多的人看到红色文化的宣传内容,从而利用群众效应进一步加强对红色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再传播。

游戏平台是红色文化传播的亟待突破的点,游戏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群体,因此通过游戏可以实现红色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而我国的青少年群体也是对红色文化较为抵触的群体,倘若能够通过游戏将红色文化传播到青少年群体中,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播必然帮助巨大。

游戏不但具有娱乐性,也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在游戏中搭载文化内容,利用游戏的娱乐性进行传播。在这一点上发达国家游戏厂商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经验。例如美国游戏厂商动视(Activision,Inc.)旗下的知名游戏《使命召唤》系列中就通过对游戏向玩家渲染了战场的残酷和战友情的珍贵;法国游戏厂商育碧(Ubisoft Entertainment)旗下的游戏《刺客信条》则向玩家展示了中世纪时期欧洲建筑和文化的鲜明特征。可以看出,现代视频游戏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画面和特效向玩家传播文化的内涵。而我国长期以来对于视频游戏的发展不够重视,但在新媒体时代,通过游戏向玩家传播红色文化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的红色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知名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都可以作为游戏的蓝本。例如以长征战场、抗日战场作为战争游戏的原型,可以时玩家体验到战争的残酷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决心,或是以近代中国的城市为蓝本制作沙盒游戏,使玩家在游戏中体验近代中国的方方面面,并将当时知名的历史事件加入到游戏中,作为游戏的主线任务,使玩家对当时的历史事件有更为真实的体验。此外游戏的娱乐性还可以使其远销海外,从而强化红色文化在国外的传播。

三、结论

红色文化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尝试对新媒体时代如何有效的传播红色文化进行研究。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主要问题有和观众的互动性不足和红色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体日渐式微。在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应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加强自身的传播,可以利用先进的VR和AR技术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性;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时下流行的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和微信等的传播方式,使红色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上能够更好的传播,此外,积极的开发视频游戏技术,利用游戏实现红色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

标签:  红色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