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的融合路径

known 发布于 2025-07-01 阅读(443)

●白 宁

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且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所印发推行的文件《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政课作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的课程,在学生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各个高校都要将建设、完善思政课作为根本目标,不断地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总体质量和水平。“红色文化”主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先辈们在革命战争时期所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影像等相关原始记录,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珍贵历史资料。综上所述,了解并铭记红色文化对于塑造大学生思想品德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

红色文化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资源,高校思政课与红色文化的相融合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于红色文化以及思政课的切实了解。而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也会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远离索然无味的单一形式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一)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日常行为养成中

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进行的第一个集体活动就是军训。身姿挺拔、意志坚定的教官,顶着炎炎烈日,站军姿是军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军训中。比如站军姿的时候,教官可以向学生们讲解站军姿的重要意义,还可以讲一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是红色文化与之融合的主要对象,喜马拉雅软件上不乏很多优秀的红色文化知识传播者,他们会分享自己的独到见解,学生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听听播音文件,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了解红色文化的主要知识。

(二)将红色文化引入到大学生课堂中

课时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最直观的学校方式与途径,这被称为第一课堂。红色文化中的诸多内容完全可以直接引用进大学生的课时学习中,比如一些革命简介和革命事件都是可以直接引用的。在课堂上,讲解其他相关章节的时候,可以向大学生介绍一下革命事件。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于本章节内容的理解,还可以给大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红色文化。

选修课也是红色文化融入大学思政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选取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选修课的主要课程内容,搭配着思政课一起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比如一些地区以当地的革命基地创造史作为选修课最基本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内容,还可以与思政课结合,有效地促进学生了解学习两门融合在一起的课程内容。

除了第一课堂之外,第二课堂也是大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途径。第二课堂会涉及到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等。针对社团活动这个版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建一些有关于红色文化主题的社团,向学生们宣讲红色文化知识,让同学们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红色文化,比如红色文化诗歌朗诵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还可以在教学楼前面的屏幕上进行宣传红色文化知识,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去设计一些红色文化主题的PPT,在屏幕上展示。

实践活动方面可以组织一些舞台剧、舞台演出等活动。舞台剧主要以红色文化内容为主要表现内容,让学生切实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学生们在舞台剧中,可以身着相应的服装,佩戴当时的道具或者是武器,可以更好地感受当时革命先辈们抗战的环境和抗战所使用的武器,切身地感受到当年革命先辈抗战的辛苦和不易,这可以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抗战的熟悉和认知,促使他们形成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爱国热情。从根本上来说,舞台剧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舞台剧这种形式可以通过学生亲自参加排练、表演节目,让学生们加深对于历史的了解。可以针对舞台剧进行适当的宣传和学习,从而调动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热情。在第二课堂中,通过实践达到更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三)创建红色文化的相关档案

创建红色文化档案对于传播红色文化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宣传平台实现。在当今这个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发展逐渐变得重要起来,而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播教育,当前社会流行的慕课、微课的形式都是可以采用的。教育的主要阵地已经逐渐转向网络平台,除了上述所说的,可以将红色文化内容添加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去。

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打造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平台,网络平台也应该成为学校传播红色文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第一,网站的建设方面,可以在学校的官方网站或者自己建立的专项网站上进行传播红色文化,也可以将红色文化列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课题,将红色文化内容按照时间和内容进行分类。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更加系统地学习红色文化。第二,随着直播、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工具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可以利用自媒体工具对红色文化进行宣讲。比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的主要内容可以设置为红色文化相关知识,还可以通过一些专业人士的直播向学生们去讲解红色文化和革命意义。这些方法都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和感悟。

高校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开发红色文化档案。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孵化地,本身是拥有一定的能力和优势的。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性能力可以在之后的社会活动中、工作中展示出来,而这样的专业能力往往容易在学习中被忽略。其实这种专业能力在学习中是不容小觑的,比如一些高校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曾在学校内部组织学生参加寻访红军的相关活动。学生们大多是利用业余的时间去浙江、河南等不同省市不同地区,去寻访几位已经退休的革命战士,使学生充分地进行自我策划组织和后期的录制、裁剪及解说写稿等方面的工作。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剪辑专业能力,还涉及到了摄影、后期的制作等方面的问题。学生们自己所拍摄、录制、裁剪的视频内容在学校的广播电视台播出,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还有一些社会人士的高度重视。影视作品中所搭配的《义勇军进行曲》,特别鼓舞人心,这对学生进一步了解红色文化,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关注是很有帮助的。

(四)现代传媒技术可以创造红色文化档案

可以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创造红色文化档案。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主要使用人群是当代大学生,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生是比较熟悉现代传媒知识、技巧和应用的人群。除了传播一些必要的课程学习内容之外,还可以鼓励大学生利用寒假暑假和课余时间,通过新时代媒体的媒介去了解当下的热点事件。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实践中,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并不多,当学生们讨论、交流热点问题的时候,也会下意识地回避辅导员。这就让教育者失去了第一时间和大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失去了在至关重要的时间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有利时机。如果大学生使用的是新时代媒体的这个媒介,去发表自己的相关看法,通过新媒体所发表的言论和观点会在网络上留存。这样的话,教育者通过阅读浏览大学生的讨论内容,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性格进行分析,从而在最关键的时间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

(五)建设红色文化基地

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大量的网络信息不断传播,一些不良的思想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的思想形成,对学生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学生的思政课中融入进红色文化是志在必行的。可以在大学校园里选择一处区域建设红色文化基地,比如红色文化图片展示区、红色文化刊物阅读区,另外,还可以设置专门的教室,给想要一起交流、讨论红色文化知识的大学生们提供空间,布置成小型会场的样子,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表演舞台剧的平台。学生们在编排红色文化有关的舞台剧的时候,经历了组稿、排练、表演、录制、剪辑、加字幕等过程之后,会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识。红色文化基地的形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们对于红色文化知识的学习。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思政课的必要性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先辈们革命历程的主要载体和文化财富,对于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高校思政课所涉及的课堂内容和课堂所传达出来的思想导向都应和红色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可以促使学生了解当年革命的主要历史时间和主要战争思想,从而进一步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在高校思想政理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筹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就应该把爱国主义和报国情怀加入到课堂教育中去,这有利于促使大学生形成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报效祖国的决心与毅力。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正好符合高校思政课培养报效祖国人才的要求,正是高校开好思政课的主要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红色文化使爱国主义的主要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中国人民彻底站起来,反抗侵略者的精神理应被更多的中国人民所记住,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艰难险阻都不该被遗忘。这是千千万万的革命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对于国家富强的誓死追求。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过程,可以促使大学生以国家为荣,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红色文化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高校思政课程的主要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必然需要拥有坚定不移的理想和信念,这也是大学生以后进入社会立足的根本,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强国的重要保证。思政课的教材上有一章节主要论述的是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所以在思政课中融入红色文化有助于促使大学生拥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与信念,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丰富自己、服务社会。

(三)红色文化可以增强高校思政课育人的效果

红色文化可以使高校思政课更有亲和力。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开展思政课的主要依据材料,这不仅可以加大学生对于故乡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政课中所融入的红色文化部分知识还可以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在大学校园,高校思政课是所有大学生的公共课程部分,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基础,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让全体学生学习到课程的核心内容。高校思政课的逐步加深其专业性内容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针对性。

高校思政课的感染力可以通过红色文化实现。红色文化中包含了太多鲜活真实的先辈故事,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以尝试将宣讲等活动和思政课堂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切身参与到活动中去,让同学们可以感受到前辈的爱国情怀,这就是思政课所拥有的超强的感染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将红色文化和高校思政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还是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大学生。青年群体中占据大部分比例的大学生,在这一远大的奋斗目标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焦点聚集在培养有着崇高爱国主义的大学生群体,这种情怀的培养方式也是高校思政课所面临的紧要问题。突出高校思政课的重点内容,并在其中融入必要的红色文化知识,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红色文化所拥有的独特价值,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知识储备条件。了解红色文化、铭记红色文化是当代青年人的必要任务,树立坚强、乐观、奋斗的决心和志向,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成为新时代的奠基人。

标签:  红色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