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萍 吉林省松原市图书馆
图书馆在精神文明传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落实新媒体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属于图书馆服务项目的一种,此项工作既能改进图书馆工作模式,又能取得精神文化传播的良好效果。本文这一论题具有探究性意义和现实性意义,希望该论题能为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重要意义(一)传播精神文化网络信息技术为多样化新媒体阅读载体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基于阅读载体组织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能够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并提升读者文化修养。鉴于阅读载体具备转发、分享等功能,意味着精神文化的传播范围会不断扩大,这对优秀文化传播、精神文明社会良性构建有积极影响[1]。
(二)迎合读者需求新媒体环境下,读者碎片化阅读需求能被及时满足,且部分读者已养成碎片化阅读习惯,这既能节省阅读时间,又能增进图书馆与读者间的距离。言外之意,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突破时空限制,有利于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二、推广途径新媒体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从以下几方面措施如下,取得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良好效果,以供同行借鉴。
(一)建立网宣平台现今,网络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渗透,基于BBS、微博等网络载体构建网宣平台,以期实现图书馆主题活动上传、图书馆最新资讯更新等目的。对于读者来说,能够通过内容订阅、链接转发、关键词搜索等形式获取咨询,以此满足信息需求。这既能提高网站利用率,又能扩大图书馆资源传播范围,取得图书馆阶段性宣传与推广这一目的。例如,省级单位图书馆通过网站建立、公众号宣传等方式来传递信息内容,这符合网络信息化阅读需要,同时,能为图书馆推广工作助力。
(二)打造特色品牌图书馆推广的过程中,定要注重品牌塑造,这对图书馆影响力提升有促进作用。特色品牌打造期间,从识别标识设计工作入手,如形象识别、理念识别、视觉识别、行为识别。通过特色品牌彰显图书馆文化内涵,进而引导文化行为,促使图书馆推广工作迈向新台阶,取得优质推广、大范围宣传的良好效果。例如,某图书馆在馆徽、标识、官服等方面精心设计,这既是图书馆形象的体现,又能起到品牌宣传作用。间接分析可知,图书馆特色品牌打造的过程,即人本服务理念渗透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图书馆服务范围,并积累阅读推广的丰富经验,最终实现阅读阶段性推广目标。
(三)丰富移动图书馆服务项目移动图书馆指的是基于无线网构建多媒体平台,它将智能终端、信息咨询融合为一体,支持信息搜索、资源整合等项目,且用户提出的个性化需求能被及时满足。例如,手机用户下载指定APP,用户通过操作APP 来了解馆内场位信息、获知图书资料借阅状态、开通预约或续借功能,以便满足即时性、在线式阅读需要。从中能够看出,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智能化发展,且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这符合时代发展需要,能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助力。目前,图书馆发展倾向于个性化,基于此,阅读推广模式应偏向个性化,即面向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具体来说,大数据技术根据读者浏览足迹及阅读喜好,为其推荐相应的图书咨询,这既能提高阅读有效性,又能加深读者的阅读印象,进而激发读者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潜能,以便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
(四)增设二维码体验功能新媒体环境下,二维码技术最具代表性和实用性,为实现新媒体技术在阅读推广中有效应用目的,借助二维码技术拓展图书馆资源,并发挥此项技术的阅读引导作用,以便为用户提供便捷化服务。为使用户获得二维码体验的良好效果,于二维码周围进行信息提示,信息内容包括二维码使用方式、二维码作用,借此提高用户主体地位,并引导用户能动性参与阅读推广活动,促使阅读推广有序进行。
(五)合作于数字化媒介目前,图书馆数字化发展趋势势不可挡,为迎合这一趋势,从业者应积极加入图书馆与数字化媒介合作活动,即利用数字化技术完成图书资料数字化整理目的。在此期间,图书馆管理者意识到图书资源数字化开发的重要意义,并探索数字化技术应用技巧,以便为阅读宣传推广提供数字化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各等级图书馆间的合作,在不侵犯版权的前提下,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并面向读者为其提供交流会,以便满足读者信息资源获取需要,并循序式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数字化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应全面保护信息安全性,避免出现信息资源无故篡改、信息内容丢失等现象。对此,增设防火墙、加大病毒查杀力度,以便为用户营造安全的阅读环境,进而丰富用户数字化阅读体验[2]。
三、总结综上所述,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稳步推进,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建立网宣平台、打造特色品牌、丰富移动图书馆服务项目、增设二维码体验功能等路径来实现阅读大范围推广目的。这既能调动读者的阅读欲望,又能提升读者阅读素养,最终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