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known 发布于 2025-07-17 阅读(224)

摘" " 要:介绍了节能环保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价值意义,以荔香公园安全隐患整治工程为研究案例,从影响指导、能源指导、材料指导、水资源指导、人员指导等角度介绍了节能环保施工方案的设计方法与绿色文明安全施工措施。同时,深入分析了本工程中使用的节能环保技术,旨在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降低施工能源消耗,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工程品质,维护生态平衡。

关键词:节能环保技术;园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绿色能源;节约材料

中图分类号:TU986"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5-7897(2025)03-0097-03

0" 引言

园林工程与自然环境变化关系密切。传统施工模式不仅伴随大量能源消耗,还极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通过引入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理念,人为干预优化施工流程,使用可再生材料,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投入。节能环保技术的核心理念是在满足施工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使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

1" 节能环保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价值意义

1.1" 降低能源消耗,保护自然环境

传统施工模式易造成大量污染,如材料生产运输期间的温室气体、土方开挖阶段的噪声污染与废弃物、园林使用运营阶段产生的能源损耗等。节能环保技术是现阶段减少建筑工程领域碳排放,缓解生态、气候问题的关键方法之一。融入低碳设计理念,能有效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1]。

1.2" 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工程品质

在传统施工模式中,木材、钢材、植被的使用缺乏足够的合理性。通过精确材料管理、合理采购、优化施工物料、避免积压损耗、细化采购分类等措施,既保障了工程进度,减少了材料、资金的占用,又提高了财务管理质量,使工程效益得到提升。

1.3" 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类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巨大,现代人逐渐认识到为了人类的未来,必须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园林具有陶冶性情、慰藉心灵、净化空气、提高城市质量的积极作用,因此园林工程是建筑领域与生态平衡交集最大的工程种类。借助节能环保技术,能科学合理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提高能源重复利用率、回收率,实现一物多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2" 园林工程项目组织设计

2.1" 工程背景介绍

案例工程名为荔香公园安全隐患整治工程。工程地点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中心地带,北临深南大道、东临南海大道、南望南山区委大楼、西连阳光荔景楼群。本工程占地面积为22万m2。工期要求214d,施工时间开始于2024年7月10日,预计2025年2月9日完成验收。施工内容包括电气工程隐患整治、给排水工程隐患整治、主园路修补提升、环园步道提升、支路隐患整治、绿荫舞池隐患整治、南山明珠广场隐患整治、西南入口停车场修缮整治、高杆灯灯柱升降系统检修、施工绿化恢复、荔枝林下空间完善、海绵城市功能完善、标识系统修缮提升等[2]。

2.2" 节能环保施工方案设计

(1)本工程采取经济承包责任制度,以调动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确保施工责任与任务,能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人。例如,为减少各种材料运距,避免无效劳动、重复劳动,提高场地利用率,做到文明施工,绿色环保,采取平面交叉作业,设置专业人员分片分项包干管理。

(2)遵循因地制宜、功能齐全、方便管理的原则,围绕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理念,制定文明施工方案。施工期间重点关注施工计划中的关键工序与关键线路,确保工程能保质保量准时竣工。本工程关键参数安排如表1所示。

2.3" 绿色文明安全施工措施

(1)建立三级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健全安全监督保证体系、安全技术保证体系,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组织网络以项目经理为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辅,负责对施工阶段组织、领导、协调、管理实施高质量管理[3]。

(2)实行围蔽式施工管理,大门旁设置醒目、整洁的施工标牌。标牌上需包含工程名称、建筑面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驻地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工地施工、监理负责人姓名等基础信息。施工期间,确保施工区域与生活区域的合理划分。通过设置污水排放系统、临时照明系统、垃圾转运区域等方式,减少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施工场地保持清洁状态。各环节绿色施工措施如表2所示。

3" 园林工程施工中运用的节能环保技术

3.1" 节能环保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业内人员研发出大量的节能环保建材产品。以保温绝热类材料为例,由匹兹堡康宁公司发明的玻璃泡沫具有大量小密度封闭孔。内部1~2mm的均匀气泡使玻璃泡沫即便处于高温、低寒、地下、露天、潮湿、易燃、化学品腐蚀等情况下,也仍能维持稳定的性能,不出现劣化。同时,该材料本身无毒、无放射线、不会污染地下水、不易吸引鼠虫,是极为理想的绿色环保型绝热材料。

本工程中所使用的主材与辅材均为国标优质产品,且在使用前,由材料员、质安员、施工员层层把关,以确保材料使用期间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周边群众造成辐射。石材类材料以石英砖、花岗岩、沥青、透水混凝土、浇筑透水石等为主。苗木类材料以能大量制造氧气,改善空气质量的高成活率树木为主,如黄花风铃木、富贵蕨、皇冠龙舌兰、红雀珊瑚等。结构类材料剔除聚乙烯等不环保的材料,用木质、复合类材料代替传统钢筋混凝土、实心黏土砖。施工期间,从细节入手,发挥所用材料的环保节能优势。例如,将石林、假山、石树木替换成植物纤维;将实木与塑料相结合,体现实木地表的亲和性;优化塑木地板与实木地板的衔接效果,使用木塑复合型材料,将稻草、木屑、废塑料变废为宝。

3.2" 节能环保设备

为尽可能降低施工期间的噪声,做到施工不扰民,选择性能优越、噪声小、废气排放量少、质量高的机械设备完成施工。本工程涉及的材料试验、质检仪器设备数量共24种,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X光探伤仪、万用表、光纤测试器等。主要投入设备数量超过50种,包括反铲挖掘机、汽车起重机、自卸汽车、振动夯实机、风镐、洒水车、电动卷扬机、电焊机、钢筋切割机、剪草机等。调查不同设备的规则型号,得出本工程中最大噪声来源为电锯。为减少施工设备对周边居民产生的噪声污染,采取调整电锯工作时间、增加隔音设备、优化施工方案、加快施工速度等方法,最大限度减少设备产生的噪声污染[4]。

3.3" 低碳节能能源

在施工期间,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均需要电力驱动。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积达22万m2,涉及多个区域,为尽可能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避免电能无效使用,使用太阳能技术代替传统电能。与不可再生的电能相比,太阳能近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使用期间,无直接排放物,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降低雾霾出现概率。此外,以太阳为核心源动力的太阳能还具有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积极作用。

3.4" 节能环保措施

3.4.1" 海绵城市技术

传统园林工程项目硬化路面数量多,一旦外界天气变化,夏季多雨季节来临,很容易发生内涝、积水等问题。海绵城市又名水弹性城市,核心原理是将人工措施与自然措施相结合,达到自然积存、渗透、净化,有效控制雨水径流的效果。本工程中的海绵城市包含采用透水材质铺设、设置栽植多种透水植被的下凹式生态草沟绿地、构建吸收雨水实现生态滞留的雨水花园等。受篇幅所限,本文仅介绍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施工流程为沟槽开挖→铺设土工布→构造层回填→安装渗透设施→种植土回填→种植相关植被美化地表。沟槽开挖前,需要对施工区域潜藏的隐蔽物以及地下管线进行详细探查,并标记管线、构筑物位置。降低地下水位时,为确保土层不被渗透,将水位控制在槽底最低点下方0.5m左右。施工阶段,由于低影响开发设施开挖厚度较小,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为避免挖超,采用人工开挖模式,开挖前清理底部、测波石块、树根。沟槽地面回填使用粒径为5~40mm的天然级配碎石,铺砌的砾石层厚度控制在300mm,夯实后再铺砌下一层。填充完毕先不使用机械碾压,需质检员检查沟槽防水效果,测量渗透系数,待其符合预期后再开展下道工序。雨水花园使用的植被以耐淹、耐旱、耐污的草本植物为主。换填区表面低于路面0.35m,内设溢流井,溢流标高控制在路面下方0.05m左右。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使用出流管排出雨水。出流管管径结合当地气候变化灵活调整。排水期间遵循快进缓出原则,最小排空时间不得低于24h。

3.4.2" 水污染保护措施

本工程中采取多种方式减少新鲜水资源的投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根据施工现场排放废水的水质情况,建立以明沟、集水池为主的临时三级排放系统。通过回收再利用雨水、施工污水达到减少水资源消耗的目的。其中,一级排放系统重点收集食堂、浴室、洗手池等生活用水,二级排放系统以雨水为主。

(2)做好监督管理,避免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管道,造成施工污染。例如,建立厕所(移动式厕所与固定厕所)收集粪便污水系统,在固定式厕所设立化粪池,同时派专人维护厕所的清洁,并定期消毒;确保只有经过污水沉淀池三次沉淀的水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食堂设置隔油池[5]。

3.4.3" 大气污染保护措施

(1)加大存放建筑材料区域的防尘抑尘管理力度。例如,沙尘暴、狂风等极端天气来临前,对散料堆喷水,遮盖,以降低尘土飞扬概率,如图1所示。结合天气变化情况动态调整车辆进出主干道路的洒水降尘次数。仔细加固运渣车辆,以减少散落。

(2)加强施工生产扬尘管理。例如,设置密闭式防尘网,将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牢固锁在源头。在暂收工程土渣、建筑垃圾的临时储运场所设置高1m以上,能遮拦废料的围栏,如图2所示。做好灭蝇措施,尽量不焚烧沥青、橡胶、皮革等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物资。

4" 结语

节能环保技术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资源最优耗竭,延长不可再生资源使用时长,平衡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积极作用。相关人员应加大绿色能源与环保材料的使用力度,以保护自然,推动园林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艳丽,兰颉,孟洁,等. “节约型园林”视角下我国造纸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J].造纸科学与技术,2024,43(6):115-118,127.

[2]" 吴家龙,张俊涛.园林绿色废弃物资源价值实现的系统认知与路径探析:以广州市为例[J].中国园林,2024,40(8):57-63.

[3]" 徐法燕,李久柱,梅剑.结合低碳环保目标的园林绿化设计策略及工程建筑实施方案研究[J].中华建设,2024(3):116-118.

[4]" 赖伟成.传统园林在绿色住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评《园林与环境景观设计》[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1):303.

[5]" 夏园一.现场管理园林建设绿色植物生存环境保障的有效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1):61.

作者简介:梁民标(1984— ),男,汉族,广东连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工程。

标签:  工程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