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为解决园林景观建设中施工技术与养护策略的科学应用问题,以某城市公园景观建设项目为例,研究园林施工技术,包括土方工程、装配式结构安装、钢筋混凝土施工及施工放样与给排水,并对养护进行研究,提出一系列高效施工与精细化养护措施,以期为相关园林景观工程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施工;养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6.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5-7897(2025)03-0094-03
0" 引言
园林景观施工是景观工程的建设营造,是将景观设计的意图、理念、风格及智慧真实展现出来的过程,是景观工程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园林景观养护,俗称“绿化养护”,主要是指对绿地、植被等植物的管理与养护,是园林景观建设完成后的长期维护过程,决定了园林景观的持久性和美观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与养护策略日益受到关注。园林景观不仅关乎城市的形象与居民的生活品质,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索科学高效的园林景观施工技术及养护策略,对于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某城市公园景观建设项目的实例,探讨园林景观施工的关键环节与养护的有效策略。
1" 项目概况
在城市建设中,园林景观作为提升城市形象与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部分,其施工技术与养护策略至关重要。以某城市公园景观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占地50000m2,旨在打造集休闲、观赏、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城市绿洲,如图1所示。施工阶段,土方工程是基础。通过精确测量与计算,项目共完成土方开挖5000m3,回填3500m3,确保场地平整及地形塑造符合设计要求,为后续景观营造奠定基础。项目采用预制混凝土小品、景观亭等,装配式结构安装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安装时间较传统现场浇筑缩短30%,且质量稳定,精度高。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景观水池、桥梁等结构中发挥关键作用,项目使用钢筋200t,混凝土3000m3,严格把控配比与浇筑工艺,保障结构强度与耐久性。施工放样精准度控制在±5mm以内,给排水管道铺设5000m,确保景观用水合理供应与排放。养护阶段同样关键。定期除草松土,每年进行8~10次,保持土壤透气性与整洁度。合理施肥修剪,根据植物生长阶段,每年施肥3~4次,修剪4~6次,促进植物健康生长与美观造型。病虫害防治管理采用生物、物理与化学结合手段,每年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10%以内。季节适应性维护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如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涝抗旱,确保园林景观四季皆美。通过科学施工技术与全面养护策略,该城市公园景观建设项目成为城市园林景观典范,为居民提供优质休闲空间,也为同类项目提供宝贵经验。
2" 园林景观施工技术
2.1" 土方工程技术
土方工程技术是园林景观施工的基础环节,决定了场地的地形地貌,对后续景观元素的布置起着决定性作用。场地平整是土方工程的首要任务,通过测量仪器精确测定场地原始标高,依据设计标高进行土方挖填调配。该城市公园景观建设项目属于大型公园,场地平整范围较大。利用水准仪、全站仪等设备,将场地标高误差控制在±5cm以内,确保场地的平整度满足后续施工需求。对于地形塑造,根据景观设计的地形起伏要求,运用土方机械进行堆山、挖湖等作业。堆山时,需考虑山体的稳定性与坡度合理性,一般山体坡度控制在30°~60°,保证山体在自然条件下的稳固,防止滑坡等安全隐患。挖湖时,要精确控制湖底标高与湖岸坡度,湖底标高误差控制在±10cm,湖岸坡度根据设计要求,一般缓坡在1:3~1:5,以满足景观与安全需求。土方调配要遵循就近原则,减少土方运输距离,降低施工成本,通过合理的土方调配,将挖方区的土方就近回填至填方区,减少土方运输量达30%,节约了运输成本与时间。
2.2" 装配式结构安装技术
装配式结构安装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在园林景观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该城市公园景观建设项目中,景观亭子、廊架等小品采用装配式结构安装,需在工厂进行预制生产,确保构件的尺寸精度与质量稳定性。构件的尺寸偏差控制在±2mm以内,表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1mm。在施工现场,利用起重机等设备进行吊运安装。以一座装配式亭子为例,在工厂预制好亭柱、亭顶等构件后,运输至现场,通过定位放线,将亭柱准确放置在基础上,使用螺栓连接固定,安装过程仅需1~2d,相比传统现场浇筑施工,工期缩短了50%以上。在装配式围墙安装时,先在基础上设置预埋件,再将预制围墙板通过连接件与预埋件连接,安装速度快,且外观整齐美观。每块围墙板的安装误差控制在±3mm,保证了围墙的整体垂直度与平整度。装配式结构安装技术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减少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3"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园林景观的结构类设施建设中起着核心作用。在该城市公园景观建设项目景观水池施工中,钢筋绑扎至关重要。根据水池的设计尺寸与受力要求,合理布置钢筋间距[1]。水池池壁钢筋间距为150~200mm,底板钢筋间距为180~220mm。在绑扎过程中,确保钢筋的锚固长度与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锚固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40倍,搭接长度根据钢筋级别与受力情况确定,为300~500mm。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0~500mm,防止混凝土出现冷缝。加强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在景观桥梁施工中,模板安装要保证其强度、刚度与稳定性。模板的变形量控制在±3mm以内,保证桥梁结构的尺寸精度。钢筋骨架的制作与安装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确保钢筋的数量、规格与位置准确无误。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泵送方式,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与浇筑质量。
2.4" 施工放样与给排水技术
施工放样与给排水技术是园林景观施工中确保景观布局准确与功能完善的重要技术,该城市公园景观建设项目施工放样利用全站仪、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测量设备,根据设计图纸将景观元素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准确测设到实地[2-3]。对于园林中的道路、广场等硬质景观,平面位置误差控制在±5mm,高程误差控制在±3mm。对于植物种植区域,根据设计的植物配置图,精确确定每株植物的种植位置,保证植物布局的合理性与美观性。给排水技术方面,给水管网的布置要根据景观用水点的分布进行合理规划。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管网形式,确保供水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给水管材一般选用聚乙烯管或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根据管径与压力要求,管材壁厚在3~8mm。排水管采用聚氯乙烯管或混凝土管,管径根据排水量确定,控制在100~300mm。排水坡度根据不同区域要求设置,道路排水坡度为0.3%~0.5%,绿地排水坡度为0.1%~0.3%,确保排水畅通,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
3" 园林景观养护策略
3.1" 定期除草松土
定期除草松土是维持园林景观基础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杂草生长迅速,不仅会与园林植物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还可能影响景观的整体美观度。在除草频率上,根据不同季节和植物生长特性进行调整[3]。一般情况下,在植物生长旺盛的春季和夏季,每月至少进行1~2次除草工作;在秋冬季节,植物生长减缓,杂草生长速度也相应降低,可每2~3个月进行一次除草。在除草方式上,优先采用人工拔除或机械割草的方法,尽量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于一些大面积的草坪区域,可使用专业的割草机进行作业,割草高度应根据不同草种进行调整,冷季型草坪草,适宜的割草高度为3~5cm,暖季型草坪草则为2~3cm。松土则能有效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4]。松土深度一般在5~10cm,对于乔木周边的松土深度可适当增加至10~15cm,避免损伤植物根系。松土频率可根据土壤质地和板结程度确定,每年进行2~3次。
3.2" 合理施肥修剪
合理施肥修剪是保障园林植物健康生长与保持良好景观效果的关键措施。施肥时根据植物的种类、生长阶段以及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精准调配[5]。对于一年生草本花卉,在生长初期可施加富含氮元素的肥料,促进植株的茎叶生长,施肥量一般为5~10g/m2;在花期前,应增加磷、钾元素的比例,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施肥量为8~12g/m2。对于乔木和灌木,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肥一次,春季以氮肥为主,秋季以磷、钾肥为主,施肥量根据树木的大小和品种而定,一般胸径在10cm以下的树木,每次施肥量为0.5~1kg;胸径在10~20cm的树木,施肥量为1~2kg;胸径在20cm以上的树木,施肥量为2~3kg。修剪则包括整形修剪和日常修剪。整形修剪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景观设计要求,塑造植物的形态,一般在冬季植物休眠期进行[6]。对于球形灌木,可通过修剪使其保持圆润的外形;对于行道树,应保持树干通直,树冠整齐,分枝点高度一致。日常修剪则主要是去除枯枝、病枝、过密枝等,保持植物的通风透光性,每月进行1~2次。
3.3" 病虫害防治管理
病虫害防治管理是园林景观养护中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到植物的健康和景观的完整性,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7]。在预防方面,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提升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合理施肥、修剪,保持植物的通风透光性,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定期对植物进行病虫害监测,可采用悬挂诱捕器、设置监测样地等方法,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巡查。一旦发现病虫害,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轻度病虫害,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释放天敌昆虫、使用生物农药[8]。利用七星瓢虫防治蚜虫,每平方米释放5~10只七星瓢虫;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鳞翅目害虫,稀释倍数为1000~1500倍。对于中度病虫害,可采用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使用黑光灯诱捕害虫,并喷施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农药稀释倍数应根据说明书严格控制,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对于重度病虫害,应及时隔离病株,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加大防治力度,必要时可进行砍伐清理。
3.4" 季节适应性维护
季节适应性维护是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植物生长规律,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确保园林景观在不同季节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9]。春季是植物生长的复苏期,应及时清除冬季的积雪和杂物,对植物进行修剪、施肥,促进植物的生长,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植物生长旺盛,应加强浇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积水,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植物,可采取遮阴措施,降低温度。夏季也是病虫害高发期,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秋季是植物生长的后期,应控制施肥量,避免植物徒长,影响越冬,及时清理落叶,减少病虫害的滋生[10]。对于一些不耐寒的植物,可采取包裹、覆盖等防寒措施,如用草绳包裹树干,覆盖地膜等。冬季是植物的休眠期,应做好植物的防寒保暖工作,对树木进行涂白,既能防寒又能防治病虫害。涂白剂一般将石灰、硫磺、水按照10:1:40的比例配制。同时,对园林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过冬。
4" 结语
在园林景观施工中,土方工程技术的精确实施、装配式结构安装技术的广泛应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严谨把控以及施工放样与给排水技术的精确测设,共同构成了园林景观施工的核心环节。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确保了园林景观的精准呈现与功能完善。在园林景观养护中,定期除草松土、合理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管理以及季节适应性维护等养护措施的实施,有效维持了园林景观的基础生态环境,保障了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与良好景观效果的持续展现。通过科学施工与全面养护的有机结合,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品质与美感,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增长,园林景观施工与养护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黄林军.景观园林设计施工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8):151-153.
[2]" 林诗云.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要点探讨[J].园艺与种苗,2024,44(10):66-68.
[3]" 孙明喆.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分析[J].花卉,2024(10):25-27.
[4]" 柏雄杰.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的乔木栽植与养护方法[J].吉林蔬菜,2024(1):334-335.
[5]" 吕辉.探究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策略[J].花卉,2024(14):79-81.
[6]" 柳聪滨.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初探[J].中国住宅设施,2023(11):178-180.
[7]" 马喜平.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思考分析[J].居业,2023(6):49-51.
[8]" 韩文跃,盖帅孜,刘增文,等.陕西省关中地区城市绿化灌木的景观与生态服务功能调查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23,43(3):61-68.
[9]" 胡旭明.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路径研究分析[J].河南建材,2024(3):121-123.
[10] 谢家盛.滨海地区市政园林景观精品工程施工技术及绿化种植养护要点[J].园艺与种苗,2023,43(6):29-30,38.
作者简介:李琪安(1973— ),男,汉族,广东深圳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设计、施工、养护、行政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