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深入推进,各行各业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城市绿化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园林建设中,花卉的养护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探讨花卉养护与管理的优化策略,以提高花卉生长质量,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关键词:园林;花卉养护;管理手段
中图分类号:S688"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5-7897(2025)03-0055-03
0" 引言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提升以及国家绿化、环保相关政策的出台,园林建设中的花卉养护与管理已成为关键性问题。花卉作为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具有净化空气、改善气候等生态功能。为了进一步提高花卉生长质量,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本文将对花卉的养护与管理进行相关研究。
1" 园林花卉养护管理的特点与重要性
1.1" 园林花卉养护管理的特点
1.1.1" 多样性
园林花卉种类繁多,每种花卉的生长习性、需求条件、开花季节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多样性成为园林花卉养护管理的一大特点。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花卉的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包括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修剪整形等,以满足各种花卉的生长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多样性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花卉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准确识别不同花卉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1]。例如,对于喜阴花卉和喜阳花卉,管理人员需要将其分别种植在不同区域,并根据其需求对光照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花卉的正常生长。
1.1.2" 季节性
园林花卉的生长和开花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光照强度、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花卉的生长状况,因此,季节性管理是园林花卉养护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例如,在春季和秋季,大部分花卉处于生长旺盛期,需要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花卉的生长;而在夏季和冬季,则需要注意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以确保花卉能够安全度过极端天气。
1.1.3" 综合性
园林花卉养护管理除了关注花卉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状况,还要注重园林的整体管理,保证整个园区的美观与和谐。这包括对花卉的种植位置、布局、修剪、搭配等进行合理规划,以营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例如,紫薇生长速度快,修剪后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且紫薇的枝条柔软,便于塑形,因此可用于制作各种园林造型。罗汉松枝条较为硬朗,形状独特,可以通过修剪塑形成为各种美丽的园林景观。罗汉松的生命力顽强,即使经过较重的修剪,也能快速恢复生长,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综合性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从整体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对园林花卉进行精细化管理,以确保花卉的健康生长和园林的整体美观。
1.2" 园林花卉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1.2.1" 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和生态效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化成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园林花卉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养护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绿化的整体效果和生态效益。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可以确保园林花卉生长健壮、花色艳丽,从而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和观赏价值,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同时,园林花卉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并释放氧气,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2]。
1.2.2" 保障园林植物健康生长和景观效果
园林花卉养护管理不仅关系到花卉的生长发育,还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通过定期的施肥、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确保园林花卉得到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从而展现出最佳的景观效果。此外,合理的养护管理还能延长园林花卉的观赏期,使其在不同季节都能给市民带来美的享受。
1.2.3" 促进园林产业可持续发展
园林产业是一个涉及种植、销售、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性产业。做好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和观赏价值,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园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优质的园林花卉产品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专业的养护管理技术可以为园林设计和施工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园林行业的创新发展。
2" 花卉养护与管理要点
2.1" 温度把控
在园林花卉养护管理中,温度把控是重要工作内容。从种子萌发到成苗,再到开花结果,花卉的每一个生长阶段都有特定的温度要求[3]。例如,有些花卉需要在低温环境下生长,而有些花卉则需要在高温环境下才能茁壮成长。以月季花为例,其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5~2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月季花的生长发育和花蕾的形成。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温度变化,适时采取措施,如搭建遮阳网、喷水降温等,以保持适宜的温度,促进花卉健康生长。
相比较而言,如果是直接从外面购买的成熟花卉,由于已经处于成熟状态,对温度的需求相对稳定。然而,春季气温波动较大,管理人员仍需密切关注温度变化,确保温度适宜。例如,郁金香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0~2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和开花。因此,管理人员需要根据花卉的特性,精确控制温度,以确保花卉的健康生长。
2.2" 园区湿度管理
水分是所有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在园林建设中,对于园内的湿度管理却是一大难点。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花卉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例如,一些花卉喜欢湿润的环境,如荷花、睡莲等,需要较高的湿度来维持其生长;而另一些花卉则对湿度要求较低,如多肉植物等,其在干燥的环境中更能茁壮成长。因此,针对不同种类的花卉,管理人员需要精确控制园区的湿度,以满足各类花卉的生长需求。
为保持适宜湿度以促进花卉生长,管理人员一般会采取以下措施。
2.2.1" 人工喷雾
在园区内设置喷雾装置,定时向花卉所在区域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喜欢湿润环境的花卉,如荷花、睡莲等。
2.2.2" 使用遮阳网
在阳光强烈的季节,利用遮阳网遮挡部分阳光,能够降低园区内温度,从而减少水分蒸发,保持适宜湿度。
2.2.3" 灌溉管理
根据花卉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时间,以保持土壤湿润。同时,避免过量灌溉,以免造成水分浪费和湿度过高。
2.2.4" 植物配置
在园区内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花卉,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形成自然生态循环,从而保持湿度平衡。
2.3" 肥料安全管理
肥料是提供花卉生长所需养分的重要来源,合理施用肥料对花卉的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过量施用肥料或使用不合适的肥料种类,不仅会对花卉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还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肥料的安全管理是花卉养护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1)根据花卉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合理选择肥料种类。有些花卉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较高,如月季、茉莉等;而有些花卉对微量元素的需求较高,如兰花、菊花等。
(2)控制肥料施用量。过量施肥会导致花卉生长过快,枝叶茂盛,但抵抗力较差,后期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同时,过量施肥还会导致土壤盐分累积,进而影响花卉生长。因此,管理人员应根据花卉的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合理控制肥料施用量,避免过量施肥。
(3)合理安排施肥时间。花卉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不同。一般在花卉生长旺盛期、开花期、结果期等关键时期进行施肥,以保证花卉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此外,施肥时还应避免直接接触花卉根部,以免烧伤花卉根系,影响其生长[4]。
(4)注重有机肥料的施用。有机肥料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且不易造成土壤污染。当前的国家肥料执行标准《有机肥料》(NY/T 525—2021)规定,有机肥料的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30%,且不得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因此,在花卉养护管理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有机肥料的施用,结合化学肥料,以改善土壤环境,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发展。
3" 花卉养护与管理的优化策略
3.1" 加强人员培训
3.1.1" 理论知识培训
养护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园艺学基础知识,包括植物分类、生理生态、土壤营养、病虫害防治等。通过定期组织专业讲座、研讨会或线上课程学习,确保养护人员对各类花卉的生长习性、适宜环境条件及常见问题有全面的了解。例如,每年至少安排两次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涵盖新引进花卉的品种、特性、季节性养护要点等内容。
3.1.2" 实操技能提升
除了理论知识,养护人员还需具备精准施肥、合理灌溉、有效修剪、病虫害识别与处理等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现场演示、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养护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例如,每季度进行一次实操考核,包括土壤pH测定、叶面肥施用、病虫害样本采集等,以此确保养护人员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养护工具和技术。
3.1.3" 持续教育与资格认证
园区负责人应该鼓励养护人员参加行业认证考试,如国际园艺师认证、植保技术员资格证等,提升自身专业资质。同时,还可以建立内部晋升机制,以专业资格、工作绩效、创新成果等为依据,激励养护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3.2" 防控病虫害
3.2.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园林花卉养护管理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改善种植环境、增强植物抗逆性、合理布局植物种类等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例如,每年春季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少土传病害;营造具有生物多样性、病虫害互作抑制作用的植物群落,构建生态防控体系。
3.2.3" 定期监测与早期预警
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定期进行园内巡查,利用病虫害识别App、显微镜、电子探头等工具进行精准识别和量化评估。设定相关阈值指标,如每平方米害虫数量、病斑面积占比等,一旦超过阈值就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防控预案。例如,每周进行一次全园巡查,每两周进行一次重点区域病虫害专项监测,以此确保病虫害早发现、早治理[5]。
3.2.3"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如释放天敌昆虫、施用微生物制剂、设置粘虫板、使用性诱剂等,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此外,要制定年度绿色防控实施方案,明确各类技术的应用范围、时间节点、预期效果等,确保绿色防控措施落地实施。例如,每年春季释放赤眼蜂防治蚜虫,夏季悬挂黄板诱杀白粉虱,秋季施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根部病害。
3.3" 定期修剪
3.3.1" 修剪标准与周期设定
根据花卉种类、生长阶段、景观需求等因素,制定详细的修剪标准与周期。例如,宿根花卉如菊花、萱草每年春秋两季修剪,木本花卉如月季、紫薇按其生长习性定期疏枝、短截、摘心。
3.3.2" 修剪技术培训与示范
开展专项修剪技术培训,讲解不同花卉的修剪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现场示范、视频教学等形式提升养护人员修剪技能。例如,每半年举办一次修剪技术交流会,邀请业内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实地指导修剪操作。
3.3.3" 修剪效果评估与反馈
园区内部还应该建立修剪效果的评估机制,通过对修剪前后植物生长状态、花量、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估修剪效果,便于及时调整修剪策略。例如,修剪后一个月进行一次复查,记录并统计修剪植物的新生枝条数、叶片健康度、花蕾数量等数据,形成修剪效果报告,为后续修剪提供参考。
4" 结语
花卉养护与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需要养护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加强人员培训、防控病虫害、定期修剪等优化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花卉的生长质量、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琪,肖雨.现代园林花卉养护管理技术要点[J].乡村科技,2020,11(28):78-79.
[2]" 王凤.做好园林花卉养护和管理的策略[J].现代园艺,2018(4):204.
[3]" 邵君霞,肖永新.花卉在花境中的应用及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17(2):144-145.
[4]" 伍树桐,范正红,陈一新.园林花卉养护与管理要点[J].乡村科技,2020(3):69-70.
[5]" 马建梅.城市园林花卉养护管理问题分析[J].门窗,2019(14):199,202.
作者简介:肖玉香(1972— ),女,汉族,甘肃兰州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