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的文化意蕴及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known 发布于 2025-07-17 阅读(370)

摘" " 要:紫藤因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在园林设计中备受推崇。为深入探究紫藤的文化意蕴及其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从美学特征、文化源流与空间营造3个维度展开论述,通过系统梳理和剖析紫藤的美学特性和文化意蕴, 结合典型案例分析紫藤的多元应用,提出传统意象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策略,包括空间层次构建、季相景观设计、时空意境营造等,旨在实现自然与文化的有机交融,进一步丰富园林设计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紫藤文化;风景园林;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TU986.1"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5-7897(2025)03-0052-03

0" 引言

风景园林为人与自然互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通过合理的设计,设计师能够展现紫藤的美学特质,还能够利用其象征意义增强园林的文化氛围,从而提升游客的体验。通过系统分析紫藤的美学特性和文化意蕴,推动其在园林中的多重应用,提升现代园林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推动园林艺术的发展。

1" 紫藤的美学特性及文化意蕴

紫藤(Wisteria sinensis)为豆科紫藤属植物,原生于中国,自古以来便在皇家园林和民间庭院中广泛栽培。图1为紫藤。

紫藤的美学特性体现在其形态特征、色彩变化、生长特性等方面,在视觉上极具吸引力。春季时,紫藤花悠长的花序挂满枝头,随风轻摆,如同流动的紫色瀑布,引人入胜;夏日里,紫藤绿叶茂盛,提供浓郁的绿荫;秋冬之交,紫藤叶色转黄,甚至呈现出金黄色的光泽,再次展现其变幻色彩的魔力。紫藤四季各异的表现,使其成为园林中不可或缺的生态元素。此外,紫藤枝蔓柔韧而强劲,能够顺着支撑物螺旋上升或垂直倒挂,形成独特的视觉景观,在园林设计中常利用紫藤的生长习性来创造天然的屏障[1]。

紫藤的文化意蕴丰富而深远。紫藤以其持久而坚韧的生长特性,常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在古代爱情传说中,紫藤常被用来比喻恋人之间的不离不弃,如同紫藤藤蔓紧紧相依,无论风霜雨雪,始终坚持生长。紫藤的盛开被用来象征生命力的爆发,其生命力之强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提示观者对自然的敬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紫藤以其蜿蜒曲折的枝蔓、瀑布般下垂的花序,常被画家用以表达坚韧与美丽并存的人生态度,频繁出现在山水画中,与松鹤等象征长寿和吉祥的元素并置,进一步丰富作品的文化层次。民间人们认为紫藤花能带来好运,人们常用紫藤装饰门楣,寓意生活美满,家庭和谐。

2" 紫藤的文化意蕴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2.1" 缠绕古韵,紫藤的传统象征与现代园林融合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紫藤,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美学理念融合,丰富园林的文化内涵,增添古典韵味。例如,北京颐和园长廊下悬挂的紫藤花,每到春季盛开时,成串的花穗低垂而下,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其枝干蜿蜒盘旋,刚劲古朴,见证了皇家兴衰与历史变迁。再如,苏州拙政园中,紫藤以其优雅的姿态覆盖亭台楼阁,增添古典园林的诗情画意,成为连接古典与现代的重要纽带[2]。北京颐和园紫藤花如图2所示。苏州拙政园紫藤花如图3所示。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选择与紫藤生长习性相匹配的位置是基本的设计考量。例如,在园林入口或者步道旁配置紫藤拱门,为游客提供一个引人入胜的视觉焦点,营造一种历史延续与自然融合的氛围。同时,利用紫藤的季节性变化,春季紫藤盛放,夏季绿叶如盖,秋季叶转黄金,冬季则枝条俊秀,使园林在不同季节展现不同的景观效果,以美化园林环境,增强游客的参观体验。

针对材料和技术的选择,现代园林设计师也趋于使用钢结构或者耐腐蚀木材作为支撑,以适应紫藤生长需求和景观展示需求,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在设计理念上,紫藤的应用不限于传统的装饰用途,更多是以其为媒介,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自然与历史的结合。一方面,选择与历史环境相协调的紫藤品种,并种植在入口区域或主视觉轴线上,以紫藤独有的花序形态创造视觉焦点,既能营造历史氛围,又能引导访客的视线。另一方面,紫藤的种植与养护需兼顾历史风格与现代技术,采用嫁接、整枝技术,控制紫藤的生长方向,使其沿支架螺旋上升或垂直下垂,符合园林的美学需求。结合自动滴灌系统,保证紫藤的水分供应。同时,根据紫藤的生长特性,加强季节性管理,春季修剪残花以促进新枝生长,夏季修剪过密枝条防止过度蔓延,秋季清理落叶,冬季重剪并加固支架。通过精细管理,不仅能够展现紫藤的自然美,还能在色彩、形态和整体布局上与园林美学相辅相成[3]。图4为紫藤修剪。

2.2" 诗情画意,紫藤在园林中的艺术表达

紫藤以其独特的色彩、形态和季节性变化,成为增强园林艺术氛围的重要设计元素,能够实现园林空间从二维平面到四维体验的升维转化。

紫藤自然垂挂和蜿蜒爬升的生长特性为园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美学元素,有利于提升园林空间的层次感。设计师利用紫藤强大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在园林中创造天然的绿色隧道,这些不仅是独特的视觉焦点,也是游客体验园林时的重要元素。

紫藤的花序长达数米,颜色从淡粉到深紫不等,春季盛开时,花序如瀑布般垂下,形成壮观的视觉效果。紫藤的藤蔓能攀附于亭台、廊架甚至老树等各种园林构筑物,借助其自然的形态变化,能够创造出层次分明的景观,增加园林的纵深感,引导游客的视线,激发游客的探索兴趣[4]。当紫藤攀爬于亭廊之上或垂挂于花架之间,光线穿透叶间缝隙投射下斑驳的光影,为园林增添了动态美,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提升了游客的审美体验。例如,东京小石川后乐园中的紫藤山,每当春季来临,便成为一大观赏亮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如图5所示。设计师巧妙地将紫藤植于山水之间,利用其生长习性,使紫藤的藤蔓在水面上倒映出壮丽的景象,形成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

紫藤的感官影响还体现在其花香上。紫藤花的香气甜美而淡雅,研究表明,植物花香能够舒缓压力、消除疲劳,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提升创造力和注意力也有积极作用。在春季花期,紫藤浓郁的花香弥漫于整个园林,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利用紫藤的香气,结合科学的植物配置,提升园林景观空间的层次感。例如,在园林入口或者人们常聚集的区域如茶座或休息亭配置紫藤,可以最大限度扩大紫藤花香的覆盖范围,利用紫藤的美学特性增强这些区域的吸引力。

紫藤花还能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对美好时光的记忆,进一步增强园林空间的吸引力。在园林设计中,通过设置拱门或走廊结构,顺应紫藤的攀援习性进行生长引导,使其垂落的花穗与建筑构件交融,塑造出天然的花廊景观。这种设计既契合紫藤的生长习性,又能通过藤蔓与支撑体系的有机互动,将植物生长轨迹转化为具有空间韵律感的动态装置,使园林不仅是观赏的场所,更成为体验与互动的空间,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

感官多维融合还体现在紫藤对园林声景创造的作用。春季花开时,紫藤吸引鸟类前来觅食,茂密的枝叶为鸟类提供遮蔽场所,鸟鸣声成为这一季节的主旋律。风吹过紫藤枝叶,搅动花序时,那独有的沙沙声,为园林增添一层自然的声音背景,这种声音效果能够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例如,上海植物园中的紫藤园,设计师使用大量紫藤形成一个以紫藤为主题的景观区域。春季紫藤花盛开,整个园区被淹没在一片紫色花海之中,成为游客最爱驻足的地方。设计师巧妙地将紫藤布置在园区的中心位置,利用建筑物和自然地形的有机结合,最大化紫藤的美学展示效果。同时,紫藤园内设有多个静坐区,让游客可以在花香与鸟鸣中静享片刻宁静,体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时光。

2.3" 四季变幻,紫藤在园林中的时间流转与生命韵律

2.3.1" 季相景观设计,展现紫藤的四季之美

紫藤的四季变化为园林景观营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春季紫藤花开如瀑,是园林中最具吸引力的景观之一。设计师在园林的主入口、中心广场或重要节点处设置紫藤花廊或花架,利用紫藤的垂挂花串形成视觉焦点,同时搭配樱花、玉兰、海棠等,营造出繁花似锦的春日盛景。

夏季紫藤的浓密绿叶则提供了天然的遮阴空间,设计师将紫藤种植于廊架、凉亭或步行道上方,形成清凉的绿色走廊。同时,结合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打造清凉静谧的氛围。在紫藤绿荫下设置小型水景或喷雾装置,进一步增强凉爽感。

秋季紫藤的叶片逐渐转为金黄色,与其他色叶植物(如枫树、银杏、乌桕)形成色彩对比,展现秋日的绚烂。设计师在园林中设计“秋色观赏区”,将紫藤与红叶植物搭配种植,形成层次丰富的秋日景观。同时,利用紫藤的枝干线条与秋日阳光的结合,营造温暖而富有诗意的空间。

冬季,紫藤的枝干苍劲有力,展现出生命的静美。设计师修剪紫藤的枝条,突出其形态美,并与常绿植物(如松柏、冬青)形成质感对比,营造出冬日的静谧。在紫藤枝干上点缀小型灯光装饰,或在夜间利用灯光照射,展现紫藤枝干的线条美,为冬季园林增添温暖与艺术气息,让游客在时间流转中感受自然的韵律与生命的活力,提升园林的文化内涵[5]。

2.3.2" 时间主题空间营造,增强游客的沉浸体验

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将紫藤的四季变化与游客的沉浸体验相结合,设计一条“紫藤时光长廊”,以紫藤的生命周期为主线,贯穿园林的游览路线。长廊的每个节点对应紫藤的萌芽、开花、结果、落叶等生长阶段,并结合景观小品、标识牌展现不同阶段的特点。例如,“萌芽”阶段设置象征新生的小型雕塑或灯光装置;“开花”阶段利用紫藤花廊或垂挂花串营造浪漫氛围;“结果”则展示紫藤果实的形态;“落叶”代表结束,利用铺装材料或色彩设计展现秋日的萧瑟。每个节点还可以结合科普解说装置,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了解紫藤的生长规律,同时感悟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除此之外,设计师利用增强现实(AR)或虚拟现实(VR),打造“紫藤四季幻境”。游客利用手机或设备扫描特定区域,即可看到紫藤在不同季节的虚拟景象,甚至参与互动游戏或故事体验。例如,在春季区域,游客可以看到虚拟的紫藤花开动画;在冬季区域,可以通过VR设备体验紫藤枝干在风雪中的坚韧之美。这种科技与自然的结合,不仅增强游客的沉浸感,还为园林增添现代艺术与科技的魅力。

3" 结语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紫藤的美学特性和文化底蕴,展现其在风景园林中的多重应用,包括营造历史氛围、打造多感官体验等。通过精心的园林布局,可以增强游客的感官体验,并在提升环境美学的同时,加深人们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展望未来,紫藤将继续在园林设计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推动园林艺术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夏茂芹.紫藤属系统发育与紫藤谱系分化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22.

[2]" 陈美龄.手植紫藤,我心征明:拙政园的诗情画意[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4):83-84.

[3]" 刘永红.紫藤的修剪技巧及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20(24):91-92.

[4]" 徐阳丽.森林小镇藤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9.

[5]" 黄稚清.紫藤属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在风景园林上的应用[J].南方园艺,2019,30(2):36-39.

作者简介:张军(1970— ),男,汉族,山东莱州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景观。

标签:  紫藤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