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元素融人新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创新策略

known 发布于 2025-07-17 阅读(371)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5)05-0055-03

0引言

从如今的园林景观设计情况来看,融入中国风元素的项目不断增加,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新中式园林作品。中国风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凸显园林的艺术性,充分展现园林景观的中国特色。尽管已有不少园林设计师意识到中国风元素的价值,但对中国风元素认知不够深入,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园林设计师应积极了解中国风元素,深入认知新中式园林设计创新的必要性,不断探索中国风元素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的有效应用路径,从而打造更多兼具传统韵味和现代气息的新中式园林作品。

1中国风元素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中国风元素是历经千年积累的宝贵财富,其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替代性。随着时代进步,中国风元素也愈发丰富,将其融入园林设计中,既可强调园林风格,又可促进传统艺术发展。设计师应不断努力探索中国风元素的应用路径,明确新中式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巧妙地处理中国风元素,最大限度展现中国风元素的文化性、艺术性、时代性。在具体设计实践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园林的主题,合理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风元素,如龙凤纹样、剪纸图案等,通过艺术化转译凸显景观特色。同时注重人工造景与自然意境的平衡,在模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巧妙运用造园手法和中国风元素,营造“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审美体验,增强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中国风元素的应用有助于彰显城市特色和文化品格。近些年,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园林景观设计中广泛应用中国风元素,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可以构建具有辨识度的城市景观。但当前设计存在元素堆砌、语境错位等问题,部分设计师盲自融入中国风元素,加之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导致中国风元素应有的文化价值丧失,城市景观形象缺乏特色。因此,设计师应正确认识中国风元素的文化价值,结合景观营造、意境呈现等要求,选取合适的中国风元素,通过创新设计实现传统元素与现代语境的融合,提升园林设计品质。

2中国风元素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新中式园林应人们回归传统的精神需求而生,其在传承传统园林精髓的同时融入时代感鲜明的元素,不仅体现出中国园林事业的突破性发展,也为中国园林艺术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但是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新中式园林设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其发展受到阻碍。

2.1设计局限于形态模仿

传统园林采取“有法无式\"的设计手法,呈现出“小中见大\"的空间特性。晚明形成的程式化设计语言虽具特色,但不可作为当代设计师开展新中式园林设计的固定模板。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若只是简单地套用仿古建筑、漏窗洞门等元素,忽视形式背后的文化含义,则会使中国风元素沦为表面装饰,缺乏生命力。

2.2园林造景细节刻画不到位

中国风元素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应用面临双重挑战,既要保持园林空间意境,又要承载当代功能需求。若设计师无法平衡两者,会导致造景不协调,功能设施沦为视觉干扰,如管线外露破坏空间意趣等。主要原因在于设计者缺乏对传统园林造景手法的深刻理解,未能将现代功能需求转化为符合园林美学的设计语言,细节处理不到位,导致建筑与景观过渡生硬、景观空间整体性下降。

2.3园林环境情感设计不足

中国传统园林环境设计旨在通过景观意象传递主体的审美情志,呈现情景交融的视觉效果,形成自然和谐的意境。其中,植物造景作为意境营造的重要手段,通过拟人化处理使园林植物突破物质形态的局限,成为承载人文精神的文化符号。这种以物观我的意境生成机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寓道于器的哲学智慧,使园林的审美价值显著超越了其物质实体价值。然而,在当前设计实践中,设计师虽然对园林构景手法有深入了解,但只是机械套用于新中式园林设计,未能从传统文化视野进行设计,园林环境情感设计不足,未能充分体现寓情于景的营造精髓,景观设计停留于形式模仿,未能触及文化内核。

3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要素

3.1建筑

新中式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会融入山花、穹顶、拱券等传统构件,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创新表达,形成具有传统韵味的建筑形态。同时,新中式园林设计还注重布局分明,确保各个建筑元素之间能够相得益彰。

3.2山水环境

中国传统园林的山水营造注重体现自然性,新中式园林设计则注重山水环境特色的营造。相较于传统园林繁复的叠山技法,新中式园林设计更倾向通过现代设计手法重构山水意象,如选择造型简洁的山石或通过材质置换来表现山水,使山水环境抽象化。

3.3植物

新中式园林和现代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常优先选择中国传统植物,甚少选择外来物种。原因在于传统园林植物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如竹子寓意高风亮节、松柏寓意忠贞傲骨。这些具有丰富寓意的植物通过文化转译,有效丰富了新中式园林的文化内涵。此外,在西方设计理念影响下,新中式园林采用自然形态与人工修剪相结合的方法,营造现代、简洁的植物景观,又具有浓厚的传统韵味。

3.4景观色彩

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色彩哲学中,中国红象征着吉庆祥瑞,会让人自然与喜事相联系;黄色象征着权利,皇宫以及龙袍都是以黄色为主调4。中性色系的应用尤为考究,白色会给人简单纯粹的感觉,如地面铺装白色大理石,可衬托植物主体;黑色给人沉稳内敛的感受,通常用在园路铺装、亭子等;灰色提取自山水墨画,营造出宁静淡泊的空间意境。自然色系的运用展现质朴美感,国槐绿常作为主色,既可构建园林景观基底,又可营造疗愈性空间;木原色给人一种质朴典雅的感受,与人工雕饰形成对比。

3.5传统符号

新中式园林传统符号的创新运用植根于古典园林的隐喻基因,通过抽象化手法实现文化传承与现代表达的有机统一。例如,对宝相花纹进行解构,将其分解成基本元素,然后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图案,既延续富贵吉祥的象征内涵,又创造符合现代审美的视觉秩序。再如,将龙纹凤饰应用于窗雕花,并利用光影装置进行投射,使传统符号实现从静态装饰到空间叙事的转化升级。

4中国风元素融入新中式园林设计实践

4.1树立中国风的设计理念

为确保新中式园林的设计成效与预期一致,设计师必须树立中国风的设计理念。首先,新中式园林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有效设计确保人们游览过程中的愉悦感。其次,新中式园林设计中,要坚持“天人合一”自然观,强调建筑、园林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避免过度人工化。最后,新中式园林设计中,要坚持“中庸之道\"的平衡法则,避免极端现代或完全复古,在传统符号与现代材料、技术之间寻找平衡,打造自然化的新中式园林。

4.2新中式园林设计中书法元素的应用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融入书法元素,不仅能有效提升园林空间的文化内涵,更可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共生。

在园林设计实践中,书法元素应用有以下两种方式: 将励志的诗词镌刻于屏风或景观墙上,不仅可起到装饰园林的效果,还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与水墨画结合应用,利用墨色晕染与笔触变化,营造立体动态的视觉体验,给人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应用书法元素,通过提取适合园林空间营造和意境表达的元素,可以创新园林设计语言和形式,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丰富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

4.3新中式园林设计中图案元素的应用

传统图案可用于广场、壁画、建筑物、园路、花坛、水景、景墙等区域的设计,给人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例如,在景观柱列运用简化龙纹浮雕,通过几何化处理契合现代审美;入口广场的地面铺装采用虎纹变形图案,实现传统祥瑞纹样的当代表达。

此外,祥云图案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不仅可起到装饰效用,还能拓展祥云图案的表现维度。通过将祥云图案和其他吉祥图案结合应用,可形成内涵丰富、造型多样的装饰物品,使园林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间。

4.4新中式园林设计中武术元素的应用

武术博大精深,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设计师既可以通过提炼武术的典型招式,将其转化为造型设计语言,又可以利用现代建材构建武术器械雕塑,将刀剑等转化为具有美感的景观构筑物。例如,将武术长拳的劈、刺等线性轨迹转化为折线形步道,进而打造“武术长廊”,为受众健身营造条件。

在新中式园林设计过程中融入武术元素,不仅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呈现形式,创新园林设计手段,赋予园林十足的活力,还可以实现武术文化的当代演绎,促进武术文化的活态传承。

4.5新中式园林设计中舞蹈元素的应用

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其独特的美学特质为园林空间注入了活力。

石窟壁画、陶俑、雕塑均有着丰富的舞蹈元素,通过提取壁画、陶俑的经典造型,将舞蹈动态转化为空间形态。例如,石窟壁画舞蹈中的舞袖曲线,可用于设计豌蜓的园路、曲桥或水系轮廓,西安大唐芙蓉园的“霓裳羽衣舞”主题水景(图1)即是成功范例,通过模拟裙摆动来设计跌水层次,给人动静相宜的视觉美感。再如,借鉴舞蹈中的旋转韵律,设计螺旋式台阶、圆形下沉广场,提升园林设计的文化韵味。

图1西安大唐芙蓉园的“霓裳羽衣舞”主题水景

舞蹈元素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可提升园林的艺术性,丰富园林的文化底蕴,为文化的有效传承提供助力。

5新中式园林设计展望

5.1不断创新创作理念

推陈出新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传统园林设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通过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碰撞交融,形成动态演进的体系。这种融合具有周期性特征——随着社会发展,新兴设计范式会逐渐沉淀为传统,传统设计手法也能通过创新演绎焕发新活力。要使新中式园林获得持续发展,应建立开放包容的融合机制,一方面深度挖掘传统园林艺术精髓,另一方面合理借鉴西方园林设计方法,通过这种碰撞融合,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园林设计范式。

5.2不断优化创作立意

传统园林具有鲜明的私有属性,通常根据园主的意愿进行营建,园主既是设计主体又是使用主体。而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设计师并非使用者,其不了解使用者需求,往往结合个人经验开展设计活动,导致园林设计程式化,缺乏新意,难以形成较强的吸引力。

鉴于此,新中式园林需革新创作立意,充分考虑场地情况、使用者需求,从功能、人文等角度出发,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新中式园林既具有文化内涵又具有实用性。设计师应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从不同学科领域获得设计灵感,如行为学、心理学等,使园林既承载深厚文化底蕴,又与实际使用需求相匹配。

6结语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风元素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可赋予园林设计独特的古典韵味。将中国风元素巧妙地融入新中式园林设计中,不仅可以传承与创新中国风元素、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还可以丰富新中式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构建富有传统韵味和现代气息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高婷婷.图像循迹:中国元素在当下设计案例中的视觉表达[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2.

[2]龚芝木.山水画在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与影响[J]艺术大观,2024(24):16-18.

[3]孟红.新中式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理念和技巧研究:以振一街游园为例[J].新农业,2022 (5) :43-44.

[4]贺雨涵.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新中式园林景观营造方法探究[D].海口:海南大学,2020.

[5]张小兵,许晓利,赵坤阳,等.新中式风格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10):115-116.

[6]杨丛暄“中国风\"元素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12):82.

作者简介:刘军霞(1974一),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管护、园林建设管理工作。

标签:  园林设计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