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种植及养护管理措施研究

known 发布于 2025-07-17 阅读(385)

中图分类号:S68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5)05-0049-03

1水生植物的常见类型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4种: 以荷花、花叶芦竹等为代表的挺水植物,其特征为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而上部植株位于水面之上,其根或茎普遍扎于泥中并向下生长。 以苦草、黑藻、狐尾藻等代表的沉水植物,其特征为整个植株沉入水中,具备水中呼吸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消耗水中多余养分、抑制藻类的生长与繁衍。 以王莲、睡莲等为代表的浮叶植物,其特征为只有叶片漂浮在水面,花朵色彩艳丽且体积大。 以凤眼蓝、浮萍、满江红等为代表的漂浮植物,其特征在于根部脱离泥土生长且随水流、风浪四处漂泊,其值得观赏的部位是叶片,虽具有吸收水内矿物质、抑制水体藻类生长的功能,但因生长速度过快,短期内大面积覆盖水体,故也会对水体造成危害。

2水生植物种植的各项要求

水生植物种植效果关系其存活率和生长状况。因此,科学种植水生植物成为生态园林水景景观建设的重要一环。

2.1土壤要求

水生植物生长对土壤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并且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对种植土的要求有明显差异性。大多数水生植物对种植土的要求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种植土硬度的要求。选择的土壤是否满足水生植物的土壤硬度要求,需要以水生植物能否正常扎根土壤深处并获取生长所需养分为标准判断。若种植土硬度过高,水生植物很可能因无法正常扎根以及吸收土壤中养分而出现营养不良甚至是死亡的问题;若种植土硬度过低,会影响水生植物吸收氧气,出现倒伏情况,这一情况也容易造成水生植物死亡。所以,要以水生植物能否正常扎根土壤深处并获取生长所需养分为标准,判断所选种植土硬度是否合理。若不合理,需要根据水生植物的土壤硬度要求,以人为干预的方式改善土壤硬度,直至达到其生长要求。以种植苦草为例,使用贯入式硬度计检测苦草种植区全层硬度是否在 。若全层硬度超出这一范围,可以考虑按3:1的比例要求铺设细沙和腐殖质,用于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如粒径、孔隙度,粒径在 0.1~2mm ,孔隙率超过 45% 。

(2)对种植土肥沃程度的要求。根据待种植水生植物种类确定其对土壤肥沃度的要求,并判断土壤肥沃度是否符合要求。荷花和睡莲是对种植土壤肥沃度要求较高的一类水生植物,若计划种植荷花,则要优先选用富含腐殖质且肥沃的黏质壤土;若计划种植睡莲,则要优先选用肥沃度较高且疏松的泥土,一般情况下,为避免泥土中养分无法满足睡莲的养分需求,可选择施加适量原料为骨粉、饼肥的基肥。再力花是对种植土肥沃程度要求中等的一类水生植物,种植时,可考虑选用相对湿润且肥力中等的土壤。水葫芦和金鱼藻对种植土肥沃程度要求较低,即使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够很好地生长。

综上所述,在种植水生植物时,应根据水生植物类型确定种植土的硬度和肥沃程度,以满足其对土壤养分的要求。

2.2密度要求

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对种植密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为保障水生植物的存活率和生长状态,需根据水生植物类型确定合适的种植密度。例如,在种植荷花时,按1~2株 的密度要求种植大型荷花品种;按照3\~4株 的密度要求种植小型荷花品种。又如,在种植王莲时,由于叶片较大,所以会按1~2株 的密度要求种植。

2.3水位要求

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有着不同的水深喜好。为了让水生植物健康生长,需根据各类水生植物的水位要求科学种植。例如,按 60~120cm 的水位深度种植芡实,按初期水位深度 20~30cm+后期水位深度 60~100cm 的要求种植荷花等,按 40~100cm 的水位要求种植睡莲等。

3水生植物的运输注意事项

以挺水植物运输为例,运输时注意保湿,使用浸湿的薄布包裹秧苗以此提高成活率。通常情况下,若运输时保湿得当,水生植物的成活率超过 90% ;在运输对温度敏感的水生植物时,特别是在高温的夏季,需要将运输车内的温度控制在 左右,当车内温度偏高时,可通过增加冰袋数量有效降温;在运输部分茎秆脆弱的水生植物时,需要做到机械损伤的防范工作,具体而言,将每捆水生植物数量控制在30~50株,并隔开固定。

4水生植物的种植方式

种植挺水植物时,可优先考虑穴植法。以种植再力花为例,按 50~80cm 行距标准挖穴,一般来说,按1~4株 的数量要求控制控制再力花种植数量,但若希望在短期内获得较为良好的景观效果,则可以按3~4株 种植;若追求自然、疏松布局,则可以按 1~ 2株 种植。若严格按照这一标准种植并做好养护工作,再力花的存活率能超过 90% 。某公园水景建设时曾按照这一方法种植再力花,并在精心养护下成为公园一角的景观带,如图1所示。

图1公园一角

种植浮叶植物时,可优先考虑容器栽培法。以种植睡莲为例,先将其种植在适宜容器中,如花盆,为保障睡莲生长良好,需要将花盆等容器的深度控制在 30~ ,之后将被栽种在容器中的睡莲沉入水底。除睡莲外,王莲种植也会用到容器栽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王莲也可以直接被种植到水塘泥土里,所以应根据种植要求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

种植漂浮植物时,可优先考虑直接撒播。以种植凤眼莲为例,按照10~15株 的密度要求撒播种子,一周后,经过自然繁殖的凤眼莲快速覆盖在水面上,发挥着净化水质的作用。

种植沉水植物时,可优先考虑扦插法。以种植黑藻为例,先截取长度为 10~15cm 的茎段,再将其按30~50株 的密度要求插入水底泥中,一般情况下,两周后黑藻开始生根并改善水体生态。

5水生植物的养护管理措施

5.1水质和水深控制

5.1.1水质控制要点

要点如下: 常态化开展水池、湖等景观水的清洁工作,及时清理杂质等,同时当水体被外来污水污染后,需要检测水体中重金属、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并干预。 阻止外来污水进入,防范水质污染等问题。 定期检测水体pH,由于大多数的水生植物喜欢在pH为6.5~7.5 的中性偏酸水质中生长,所以要重视水体 pH检测和调试。此外,也可以根据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判断水体pH变化。以碗莲为例,当其生存的水体水质过酸或过碱时,叶片发黄、生长速度变缓,此时需要养护人员使用仪器进一步检测水质pH变化并采取措施干预。 控制水体溶解氧含量,将溶解氧含量控制在 5~ 为了调节水体溶解氧含量,可考虑在景观水体安装循环水泵,用于提高水体的流动性,以此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让水生植物获得充足氧气。

5.1.2水深控制要点

根据水生植物生长习性控制水体深度,打造生态水景(图2)。对于沉水植物,按照水位超过植物高度这一标准调节水位高度;对于挺水植物,为确保其茎叶能够挺出水面,需要将水深控制在 50~100cm ;对于水边植物,需要根据土壤湿润情况控制水位,一般情况下只要土壤足够湿润即可,对于水深无明确要求;对于浮水植物,依据景观效果调节水位。除此之外,对于荷花等不同生长阶段对水位有不同要求的水生植物,需进一步根据其生长状态以及对水深需求的变化控制水深,以便植物健康生长。例如,在种植前期,将荷花种植区的水深控制在 25cm 左右,在后期,按照 80cm 左右的深度要求重新调整水深。

考虑到部分水生植物对温度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如耐寒睡莲和热带睡莲等,所以,在养护管理时要特别关注水体温度,避免出现水体温度过高或过低等问题,以确保水生植物正常生长。

5.2科学进行修剪

(1)根据水生植物生长习性、季节特点等确定修剪时间。例如,在养护管理荷花时,为避免其消耗过多养分影响藕根正常生长,可在花后的1~2周内完成残花的修剪工作。数据表明,若残花修剪及时,藕根产量可提高 20% 左右。此外,根据水生植物的品种特性判断是否需要修剪。例如,无论何时修剪,薏苡的生长均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可以在其生长期内灵活安排修剪作业。

图2生态水景

(2)根据景观效果、生长特性等确定修剪程度。例如,在不影响芦苇来年正常生长以及景观效果的基础上,于冬季修剪芦苇地上部分,最终留下 10~15cm 高的芦苇秆。

(3)根据水生植物生长习性等确定修剪周期和频率,以减少其对水体的不良影响。例如,在生长旺季,按每2~3周一次的频率修剪凤眼莲,严格控制其繁殖速度,避免其因生长过快和修剪不及时而破坏水体生态系统

(4在水生植物遭遇病虫害时,为避免大规模传播,需及时修剪植株染病部分并集中销毁,以便将损失降至最低。

5.3有效施肥

(1)根据植物种类科学施肥。养护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对肥料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施肥方案。以荷花为例,由于其生长速度快,开花期对肥料有着较高的需求,所以为保障荷花健康生长,需要养护人员做好荷花生长旺季的施肥工作,其施肥标准为每平方米施加 100~200g复合肥,施肥次数为3~4次不等,其中复合肥需要包括氮、磷、钾,三者比例为2:1:2。而在给金鱼藻这类低肥料需求的水生植物施肥时,可按每立方米水体施加 5~8g 的缓释肥用量标准完成金鱼藻生长旺盛期的施肥任务。

(2)根据水生植物的生长阶段制定施肥方案。例如,在养护和管理睡莲时,萌芽期按每株 10~15g 氮肥的用量标准施加肥料,花期按每株 15~20g 的磷钾肥用量标准施加肥料,以此提高睡莲花朵品质、开花率,延长花期。

5.4重视杂草清理

(1)采用一周一次全面巡查、不定期定点巡查的方案,加强水生植物种植区巡查并做好杂草清理工作,特别是在水生植物生长旺季,养护人员需适当增加巡查次数,以便有效控制杂草覆盖率。

(2)综合采用人工+机械的清理方式,提高杂草清理效率。

(3)谨慎使用化学除草药剂。化学除草药剂虽然具有很好的除草效果,但其毒性大,使用不当容易破坏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及周边的生态系统,所以秉承非必要不选择的原则谨慎考虑化学除草药剂的应用。

5.5做好病虫害防治

秉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理念,加强水生植物的病虫害防治管理,具体如下: 种植水生植物时,严格控制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合理能够确保植物之间通风正常,不易病虫害滋生。 定期检查水质,及时清理污水、腐烂的植物,通过减少病虫害的生存环境,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投放天敌控制水生植物种植区害虫数量。例如,通过投放食蚊鱼等控制水生植物种植区的蚊虫类害虫;或通过投放青蛙等两栖动物,控制种植区其他昆虫数量等。 以人工捕捉或放置诱捕灯等方式控制害虫数量。例如,人工摘除附着蚜虫的睡莲叶片等。 选用低毒、环保型化学农药控制愈发严重的病虫害灾情。例如,按每7~10d一次、连续喷洒2~3次的用药频率和周期喷洒符合环保标准的杀菌剂用于控制荷花炭疽病,当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采用物理防治手段和生物防治手段,从而将化学防治的危害控制在最低,同时又实现对荷花炭疽病的有效控制。

6结语

水生植物类型多样,且对土壤、密度、水深等有着不同要求,所以为提高水生植物的成活率,种植人员要根据水生植物类型选择土壤、确定种植密度、控制水深,选择恰当的种植方式,同时,还要遵循运输要求,降低运输环节水生植物的死亡率。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要加强对水生植物的养护管理,确保水生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王拓华.水生植物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对TN净化影响[J].水与水技术,2024(1):8-13.

[2]桑文秀.水生植物恢复技术中种植辅助措施的应用探讨[J]绿色科技,2023,25(9):140-144.

[3]周汉娥,罗鑫,孙紫童,等.湖泊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种植及影响因素研究[J].绿色科技,2022,24(4):100-104.

[4]吕逢.水生植物的种植技术与景观配置应用策略[J].现代园艺,2021,44(18):138-139.

[5]管泽永.探析湿地公园水生植物的配置及种植[J].现代园艺,2021,44(12):156-157.

作者简介:莫莉(1977—),女,汉族,广西桂林人,本科,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园林。

标签:  水生植物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