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5)05-0061-03
0引言
乡村景观是人类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通过生产和生活活动不断地改变自然环境,创造出的一种既充满生机又适宜居住的美好自然风貌。乡村景观不仅包括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还包括了农田、村庄、道路、河流、山林等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塑造的地理空间。
在我国,乡村景观具有丰富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乡村景观展现出多样的自然美和生态美。例如,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青砖白墙,西北原野的草原沙丘、账房蒙古包,西南山区的梯田云雾、竹海彝寨等,都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乡村景观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载体。在这里,人们世代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乡村风俗和村落建筑风格。扩充后的乡村景观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展示,更是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为了保护和改善乡村景观,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生态补偿力度等。这些举措旨在提高乡村环境质量,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传承乡村文化,使乡村景观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1乡村景观表现形式
乡村景观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三大部分。
自然景观是指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如山水、田野、森林、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是乡村景观中最基本的元素,构成了乡村景观的骨架和背景。
人工景观是指人类在乡村地区进行的建设活动所形成的景观,如村庄、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人工景观是人类文明在乡村地区的体现,为乡村景观增添了实用性和文化内涵。
人文景观是指乡村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等在景观中的体现,如古建筑、传统村落、民俗活动、手工艺品等,人文景观是乡村景观中的灵魂,反映了乡村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2.1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乡村景观以其自然、生态和人文特点,成为人们向往的居住环境。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乡村景观元素,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居住空间。例如,在住宅区周边种植乡土树种,不仅可以形成优美的乡村景观,还能为居民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此外,还可以在乡村建设生态公园、绿色走廊等,进一步丰富乡村景观的生态功能,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空间,使乡村成为人们养生、度假的理想去处。
2.2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充分挖掘乡村景观的旅游价值,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例如,可以开发特色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品,将乡村景观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类农业观光、生态体验、民俗文化等活动,让游客在欣赏乡村美景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乡村的生活方式,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
2.3传承乡村文化
乡村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信息,是乡村文化的物质载体。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通过保护和利用乡村景观,可以传承乡村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例如,可以修复古村落、保护历史建筑、设置文化展示区等,使乡村景观成为人们了解乡村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民俗表演等,让人们在欣赏乡村景观的同时,也能参与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来,让乡村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3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3.1尊重自然与生态原则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坚守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原则,充分认识到乡村现有的自然资源是乡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应该尽可能地采用乡土树种进行绿化,这样不仅可以保护乡村生态系统,还可以维持乡村景观的生态平衡,提高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此外,还应该尽量利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进一步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3.2体现地域特色原则
乡村景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在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将其融入景观设计中,体现地域特色。这不仅包括在景观设计中采用地域性材料、建筑形式,以及反映地方历史、民间艺术等元素,展示乡村地域文化特色,还包括对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例如,可以设置乡村历史文化展览馆,展示乡村的历史沿革、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让人们在享受乡村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和感受到乡村的历史与文化。
3.3注重人性化原则
乡村景观设计应注重人性化原则,满足人们的需求。可以设置休闲广场、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为居民提供便利、舒适的休闲空间,让人们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享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可以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特色的活动,如乡村音乐会、手工艺品制作体验等,让人们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乡村生活中,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
3.4保持可持续性原则
乡村景观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在设计中,应综合考虑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确保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可以通过设计生态景观,提高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也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提高乡村的经济效益,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应该加强对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4风景园林设计中乡村景观的应用措施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乡村景观的应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其能够充分展现我国农村的自然美、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4.1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尽量保持乡村原有的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景观特征。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治理,提高乡村环境卫生水平,确保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可以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
4.2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内涵
乡村往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村落、庙宇、古道等。在设计中,应充分挖掘这些文化资源,将其融入景观设计中,使之成为乡村景观的亮点。此外,还可以通过展示乡村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和传统手工艺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乡村的文化底蕴。例如,可以设立乡村历史文化博物馆,展示乡村的历史变迁和民俗文化[2]。
4.3提高乡村景观的观赏性和参与性
设计师应充分考虑观赏者的需求,合理布局景观节点,设置观景台、休息亭等设施,提高景观的观赏性和舒适度。同时,还可以增加参与性强的景观元素,如农田体验区、乡村游乐场等,让人们更好地融入乡村景观,享受乡村生活。例如,可以设立农业体验区,让人们可以亲自参与农业活动,体验农耕文化。
4.4优化乡村道路系统
乡村道路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优化道路网络,提高道路质量,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达性。同时,还需要注重道路两侧的景观设计,打造富有乡村特色的道路景观。例如,可以种植各种花卉树木,打造五彩斑斓的乡村道路景观。
4.5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景观设计应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高乡村的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例如,可以发展生态农业,种植绿色有机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4.6强化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应根据乡村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特色,制订相应的景观规划,确保乡村景观的有序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乡村景观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维护和管理机制,确保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可以设立乡村景观保护基金,用于乡村景观的维护和管理[4]。
5风景园林设计中乡村景观的具体应用实例
5.1乡村景观元素融入城市园林设计
在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为了营造自然和谐的环境,设计师开始将乡村景观元素融入其中。例如,在公园或绿地中设置人工湖泊、小溪和山坡,以及种植各种乡土植物等,以此模拟乡村的自然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接触和体验大自然的场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师们在园林规划中充分考虑了生态、美学和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人工湖泊和小溪的设置不仅能够提高公园内的湿度,改善城市气候,还能为水生生物提供生活空间,进一步丰富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此外,山坡的设计则模仿了自然山体的形状和地貌特征,为公园营造出起伏变化的景观效果,提高了视觉美感。其次,乡土植物的种植也是园林设计中的一大亮点。这些植物不仅能够适应本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健康茂盛,还能为公园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乡土植物的种植也有助于保护本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为了提高公园的社会功能,设计师还巧妙地将园林设计与休闲娱乐设施相结合。例如,设置观景台、亲水平台、步行道等,让人们在欣赏美丽自然景观的同时,还能够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钓鱼、野餐等。这些设计都能够让城市居民更好地接触和体验大自然,享受美好的户外生活。
5.2乡村景观在旅游度假区的应用
旅游度假区在景区内设计具有乡村特色的民宿、餐饮和休闲设施,能够让游客全身心地融入乡村生活中。游客可以在宽明亮的民宿中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安逸,品尝地道美味的乡村菜肴,体验休闲舒适的乡村生活。此外,这些度假区还打造了各种农业体验活动和民俗文化活动,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农田劳作,体验“汗滴禾下土”的辛勤与快乐;可以参加传统手工艺制作,学习剪纸、刺绣等民间技艺;还可以参与到乡村民俗活动中,如赶集、庙会、婚嫁等,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些方式,旅游度假区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乡村旅游中度过假期,也让乡村的美景、美食和民俗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如图1所示。

5.3乡村景观在田园综合体项目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田园综合体建设,乡村景观在这一项自类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田园综合体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有机结合,乡村景观的设计既要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又要注重生态保护和休闲体验。例如,在田园综合体中设计生态农业观光区、乡村民宿和休闲体验区等,让游客能够在欣赏美丽乡村景观的同时,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和农村生活方式,如图2所示。

5.4乡村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
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我国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景观设计成为重要的一环。设计师通过整治乡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及保护和利用传统乡村建筑和文化遗产等手段,使得乡村景观更加美丽、宜居和富有特色。例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可以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村庄入口、村民活动广场和公共绿地等,使得乡村景观更加丰富多彩回。
6结语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充分利用乡村景观的自然、文化、生态等资源,可以打造出既富有艺术性又具有生态价值的园林景观,满足现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种应用也有助于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李敏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初探[].艺术科技,2016,29(12):315.
[2]谢凌雁.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及设计中的意义[J].现代园艺,2016(18):70.
[3]张晋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4]刘振宇,怀康.基于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设计探究[J]现代园艺,2020,43(18):94-95.
[5]阮凌暄.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19):117-118.
[6]曾繁旭.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3):145-146.
作者简介:陈树宏(1993一),男,汉族,广东汕头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