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桃种植是重庆市长寿区的重要产业,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保证桃安全稳定生产意义重大。桃产量、品质与桃栽培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桃栽培技术、提高桃栽培技术水平对促进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广和普及桃栽培技术,实现桃优质、高产、稳产,增加果农的经济收益,基于长寿区桃栽培实践,从科学建园、品种选择、苗木定植、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桃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2.1;S62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2.006
长寿区地处重庆市西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年均气温17.7 ℃,年均降水量1 165.2 mm,年日照时间1 245.1 h,年均无霜期360 d。独特的气候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提供了适宜的桃种植环境,极大地推动了长寿区桃产业的发展。桃栽培时,栽培技术应用是否规范,病虫害防治是否科学及时,会直接影响到桃成活率以及后期桃的产量和品质。为实现桃丰产稳产的目标,务必要做好桃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1 科学建园
栽培桃前,做好桃园选址、规划与建造工作非常重要。桃园选址时,应当优先选择土质疏松、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pH值在6.0~7.5的山地或平地,禁止在重度盐碱地、低洼易涝地及有污染的区域种植桃,避免对桃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尤其不宜栽种桃[1]。除此之外,要重视桃园道路、灌排水沟、防护林等的规划、建设工作,为后期桃园灌溉、机械作业提供便利。
2 品种选择
品种是影响桃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做好品种选择工作。选择桃品种时,应当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土壤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以长寿区为例,适宜在当地栽培的桃品种主要有新川中岛、丹墨、早白凤、大仙桃、渝佛桃、仙桃一号、秦王及21世纪等,果农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栽培桃时应当科学搭配早熟、中熟、晚熟品种。一般情况下,早中熟品种栽培面积占比为85%左右,晚熟品种栽培面积占比为15%左右为宜[2]。
3 苗木定植
定植桃苗木时,应当合理控制定植时间与密度,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正常情况下,长寿区桃苗木定植时间为10月末至11月初,此时定植苗木成活率最高。定植前,要先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然后定干并将有损伤的根系剪平,最后使用50%多菌灵300倍液浸根后进行定植作业。定植时,挖定植穴,穴直径、穴深均控制在80~100 cm,将苗木垂直放在定植穴中,保持苗木根系充分舒展,然后一边回土一边轻轻提拉苗木,让苗木根系和土壤密切接触,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填土后压实,并在苗木四周做直径为80 cm的树盘,最后浇足定根水,以确保苗木顺利成活[3]。此外,定植苗木时,要结合地形、地质等因素灵活调整密度,避免过度拥挤或稀疏。例如,在丘陵山地定植时,苗木株行距为3 m×4 m;在平地定植时,苗木株行距为5 m×3 m。
4 抚育管理
4.1 土肥水管理
4.1.1 土壤管理
定植苗木后,应当做好桃园土壤管理工作。例如,在2行苗木之间栽植一些豆科绿肥作物,秋季结合中耕培土压绿,覆盖在树盘处,有助于促进苗木生长;进入雨季后,应当保证排水沟渠畅通,防止积水;逐年做好扩穴改土工作,增强土壤松散透气性,为苗木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降低桃树流胶病等病害的发生概率。
4.1.2 科学施肥
对于幼树,建议在每年的春季、夏季、秋季分别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三元复合肥80 g、尿素30 g、腐熟清粪水15 kg,同时每14 d喷施1次叶面肥(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促进幼树生长。对于成年结果树,建议每年施肥2次,第1次施花前肥,在春季桃树萌动时在树盘处每株淋施腐熟清粪水45 kg、尿素160 g;第2次施果实膨大肥,建议在桃膨大初期在树盘处每株淋施腐熟清粪水45 kg、氮磷钾复合肥450 g、尿素130 g[4]。此外,对于成年结果树,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3~5次根外施肥,建议在桃进入果实膨大期至果实采摘前21 d,每21 d叶面喷施1次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以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4.1.3 水分管理
水是桃生长的必需品,因此桃农要高度重视水分管理工作。明确桃的需水关键期,同时结合自然降雨情况灵活浇水,重点做好桃萌芽期、开花前、幼果膨大期、新梢生长期的灌溉工作。若遇持续干旱天气,应当及时浇灌,防止桃缺水死亡。此外,进入雨季后要及时检查排水沟,避免积水。
4.2 整形修剪
4.2.1 合理整形
桃整形时大多采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当树木高度达到6 m时定干,同时选留长势好的3个枝条作为主枝进行培育。桃定植3年后,在每年冬季及桃生长季节对主枝摘心、拉枝、疏梢,以将桃培育成为上稀下密的自然开心形。
4.2.2 科学修剪
1)冬季对桃进行修剪时,常用的方法有短剪、回缩、疏剪等,要求修剪后的桃结构明晰,主侧枝分布合理,避免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确保桃接受良好的光照。2)夏季对桃植株进行修剪时,要控制好修剪次数,一般以修剪2次为宜,第1次修剪在6月初进行,重点将桃的树冠上部强枝梢剪掉,同时做好摘心工作,营造良好采光条件,促进结果枝生长。第2次修剪在9月初进行,此次修剪重点是将一年生旺枝剪掉,需要注意的是修剪时要尽可能地缩小伤口,防止引发桃树流胶病。3)对衰老的桃植株进行修剪时,应当重点做好主、侧枝回缩修剪工作和枝组短截更新修剪工作,以便于促进隐芽萌发形成壮旺枝,进而培育全新的树冠[5]。
4.3 花果管理
4.3.1 保花保果
对于进入盛花期的桃,果农应当做好保花工作,降低落花的可能性。建议在盛花期喷施0.15%硼砂溶液,以促进坐果,建议在末花期喷施“九二○”,可起到显著的保果效果。
4.3.2 疏花疏果
桃谢花后21 d,果农应当结合负载量将弱果、畸形果、病虫果、双生果等疏除,多留强壮枝梢,少留弱枝,每8~10 cm留1个果实,每667 m2桃果产量维持在1 250 kg左右。
4.3.3 果实套袋
疏果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套袋作业,这是防病防虫的有效举措。套袋之前应当喷施1次杀虫剂、杀菌剂,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建议混合喷施2%春雷霉素水剂550倍液+23%吡唑·甲硫灵悬浮剂600倍液+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8 000倍液,待药剂干燥之后再进行套袋作业。
4.4 病虫害防治
4.4.1 桃树缩叶病
桃树缩叶病是长寿区桃栽培中常见病害,每年的4—5月是该病的盛发期。桃树缩叶病会对桃的嫩叶、嫩梢、花、幼果等造成较大的危害,嫩叶患病后逐渐皱缩卷曲,变为红褐色,表面长出颜色为灰白色的粉状物,后期逐渐焦枯脱落;嫩梢患病后变为灰绿色,生长发育停滞,严重时枝梢枯萎死亡;花果患病后,会出现畸形、龟裂的现象,后期逐渐脱落。
防治桃树缩叶病,要提高水肥管理意识,结合桃的需肥、需水特点和规律,制订科学的施肥方案与计划,满足桃生长对水肥的需求,增强树势和抗病能力;密切留意桃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桃的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要及时将其摘掉并烧毁处理,减少田间越冬菌源残留;发生病害后,及时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配合磷酸二氢钾使用效果更佳,建议每7 d喷药1次,连用2~3次[6]。
4.4.2 桃树流胶病
在长寿区桃栽培过程中,桃树流胶病亦有较高的发生率,每年的4—10月是该病的高发期,尤其是进入雨季后发病率明显升高。桃树流胶病会对桃的根颈、主枝、主干等部位造成较大危害,受害部位初期肿胀,同时流出黄色的胶液,之后变为褐色,流胶部位树皮变得异常肿胀和粗糙,部分出现龟裂,木质部腐烂。随着流胶部位不断扩大,整个树干出现流胶的现象,此时树势逐渐衰弱,叶片发黄,枝干逐渐枯萎死亡。果实患病后,内部流出胶液,流胶部位逐渐硬化和龟裂,严重影响果实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
防治桃树流胶病,要做好选址建园及土壤翻耕改良工作,为桃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加强修剪管理,保持良好采光和通风条件,增强树势,提升桃的抗病能力;及时疏花疏果,保持适当的负载量;重视对蚜虫、天牛等害虫的防治,避免害虫对树皮造成伤害引发桃树流胶病;加强施肥管理,有机肥施加时要经过腐熟发酵处理,施加化肥时要控制好氮磷钾比例,不可滥用氮肥;及时浇水排水,避免积水SH6IEPNo2xX7KGNmRtXIcg==;越冬前做好树干涂白工作,可预防桃树流胶病的发生;若发现桃患病,及时交替喷施43%戊唑醇悬浮剂4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 d喷药1次,连用2~3次。
4.4.3 蚜虫
蚜虫对桃的危害较大,为害桃的蚜虫种类较多,具体可分为3种,分别是桃蚜、桃粉蚜、桃瘤蚜。其中,桃蚜主要为害桃的芽、叶片、嫩梢等部位,叶片受害后逐渐卷曲,后期脱落,且桃蚜排泄的物质极易引发煤污病,本身也是病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桃粉蚜主要为害桃的叶片,受害叶片逐渐褪绿,叶背面卷曲;桃瘤蚜主要为害桃的叶片,受害叶片卷曲,然后逐渐干枯死亡脱落。
防治蚜虫,要做好桃越冬期的修剪工作,重点将病死枝、被害枝等剪掉,同时将枯枝落叶集中深埋或焚烧处理,消灭越冬虫卵;春季建议喷施1次5°Bé石硫合剂,杀灭虫卵;加强施肥管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磷钾肥,控施氮肥,增强桃的抗病能力;推广物理防治技术,利用蚜虫的趋性,在桃园内放置黑光灯、黄板、糖醋液等,诱杀蚜虫;重视对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如食蚜蝇、桃蚜茧蜂、蚜虫跳小蜂、瓢虫等均是蚜虫的天敌,其能够有效杀灭桃园内的蚜虫,减少蚜虫数量;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如除虫菊素、鱼藤酮等,对蚜虫均可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蚜虫数量较多时,建议交替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每7 d喷药1次,连用2~3次。
4.4.4 桃蛀螟
桃蛀螟主要以幼虫为害桃果,在果实内排泄粪便,导致桃果腐烂脱落。
防治桃蛀螟,要做好虫情监测工作,了解桃蛀螟发生规律和动态,提前做好防控工作;及时将桃园内的落果清理掉,统一深埋处理,减少越冬虫源数量;在桃蛀螟成虫发生期,在桃园内放置杀虫灯、性诱剂、糖醋液等,可对成虫起到不错的诱杀效果;在桃蛀螟成虫产卵期,可释放赤眼蜂,阻止虫卵孵化;做好果实套袋工作,套袋前喷施1次杀虫剂,杀灭果实上的虫卵;桃蛀螟数量较多时,交替喷施50%杀螟松乳剂1 000倍液、BT乳油600倍液、35%赛丹乳油3 000倍液,每7 d喷药1次,连用2~3次[7]。
5 结语
桃是长寿区的“长寿果”,同时是带动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经济果”。为保障长寿区桃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提高桃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意识,规范应用桃栽培技术,并制订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掌握桃栽培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关键点,提高桃成活率,保证桃果产量和品质,创造更高经济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孔祥蕊,刘慧敏,李凤博,等.定陶区桃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J].果农之友,2024(2):17-19.
[2] 庞勇,王宝春,窦宗信,等.秦安县桃栽培现状及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4(1):109-112.
[3] 曹洪波,陈海江,张学英,等.桃现代栽培关键技术[J].河北果树,2023(3):1-3.
[4] 张化民,方启军,张庆霞,等.宁县黄甘桃提质增效栽培关键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23(3):9-12.
[5] 王红梅.都匀市黄桃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22,16(24):56-58.
[6] 王新雨.桃树设施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探讨[J].河南农业,2022(32):37-39.
[7] 王宝春,李宽莹,窦宗信,等.设施桃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进展[J].甘肃农业科技,2022,53(8):9-12.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