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桉树萌芽能力强,利用桉树伐桩进行萌芽更新造林,可以在原地快速形成新的林分,使得同一片林地在较短时间内再次进入生产周期,节约了更新造林投资,缩短了轮伐间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提高桉树萌芽更新造林的效果及效益,以广西国有黄冕林场为例,从林分选择、林地清理、加坑补植及定萌除萌等方面详细介绍桉树萌芽造林技术要点,并从抚育除草、带垦松土、合理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深入探讨桉树萌芽林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桉树;萌芽林;造林技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2.065
桉树是一种重要的用材林木,因快速生长、高产出和广泛的生态适应性而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在我国广西,桉树是第一大人工林树种。截至2022年,广西桉树种植面积超过300万hm2,居全国第一;木材产量超过4 000万m3,占全国木材产量的40%以上,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然而,随着林业的不断发展,如何保持桉树林的持续健康和高效生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萌芽更新作为一种重要的林业技术,在桉树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利用母树的萌芽能力,萌芽更新不仅能够保持桉树林分的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速度,还能有效节省造林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深入研究和应用桉树萌芽造林技术,对于促进桉树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林场概况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以下简称黄冕林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创建于1957年11月,总部位于柳州市鹿寨县。截至2023年,黄冕林场全场员工总数为1 402人,包括545名在职员工和857名退休员工。林场经营总面积45 373.33 hm2,主要种植松树、杉树和桉树;森林蓄积量高达515.8万m3,其中乔木林的蓄积量达到129 m3·hm-2,每年能为社会提供约40万m3的木材[1]。近年来,黄冕林场不断提高营林质量,持续优化“四良”造林法,强化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优化营林措施,改善林分质量,力争到“十四五”末建成平均每公顷产量225~270 m3的桉树人工林13 333.33 hm2,实现单位面积不变、产量翻番的目标。2023年1—9月,黄冕林场共完成桉树造林2 253.33 hm2,其中植苗造林1 153.33 hm2、萌芽更新造林1 100.00 hm2。
2 桉树萌芽造林技术
2.1 林分选择
桉树萌芽更新造林要求原种植品种必须为优良无性系,且一般只萌芽更新2次,第3次萌芽一般不再保留,林地轮作重新植苗造林更新,并且更换树种、品种。在黄冕林场,上一轮每667 m2采伐产量在8 m3的桉树林可视为具有萌芽价值,可采用萌芽更新进行造林。第1次萌芽更新造林要求每667 m2有效伐桩(没有死亡、开裂等失去正常萌芽能力的伐桩)个数在75个以上,第2次X06wUbE7PX3o+0rNnB1sYA==萌芽更新造林每667 m2有效伐桩要在65个以上。有效伐桩在林地内分布要均匀,且高度应控制在5 cm左右,最高不超过10 cm。最佳采伐季节一般在冬春季,最迟不超过1月底,此时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有利于树桩保存水分和能量,提高萌芽成功率。
2.2 林地清理
原则上,当伐区的桉树林木采伐面积达6.67 hm2后即可进行采伐迹地的清理。先将林地内的藤类、杂草、杂灌木等全部砍倒,保留桉树萌芽条,然后在桉树萌芽条所在种植行,用刀或其他工具把枯枝、杂草、杂灌木等清理到行间并归堆,同时把行内树桩和施肥坑上的杂草、藤灌、树枝清理干净。要求扒带宽度为1.5 m,种植行上方0.8 m、下方0.7 m。林场营林单位可以根据所管区域林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单独砍杂灌或单独扒树兜。伐前做过割灌、喷除草剂或采伐前林地内杂草、灌木较少的地块,采取单独扒树兜方式清理林地。林地清理要求杂草灌全砍,杂草灌伐桩高度控制在20 cm内,需要扒开覆盖树桩的树枝杂物露出树桩,以覆盖物对萌芽生长无明显影响为合格。
2.3 加坑补植
黄冕林场在桉树萌芽更新造林过程中,树桩萌芽率在90%以上的原则上不进行补植,但林中空地较集中连片或木材采伐时新开林区道路较多的地块,必须在新开林道边和林中空地内进行加坑补植。加坑补植时间要根据采伐进度确定,宜早不宜迟,在林木采伐面积达6.67 hm2且萌芽条生长高度小于10 cm时进行补植。补植的苗木使用与萌芽更新造林相同的优良无性系,最好在3月底前完成补植。
2.4 定萌除萌
2.4.1 定萌
当桉树伐桩上萌发出的主萌芽高度为0.6~1.0 m时,相关分场(造林部)可安排工人开始进行定萌作业。每棵伐蔸只保留1~2株生长健壮、发育良好的萌芽条,在萌芽条分化明显、存活率较高的区域,为了减少竞争压力,通常选择保留1株最优萌芽条;而在林缘地带、萌芽保存率不高但林木生长空间较大或者风口等特殊环境下,可以成对角线方向保留2株萌芽条,以增加林木覆盖率。在进行当年最后1次除萌作业时,根据每667 m2伐蔸的实际数量,结合萌芽生长状况,再次确定保留1~2株最优萌芽条。通过定萌,每667 m2林地萌芽条数量控制在110~120株,以确保林分结构稳定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4.2 除萌
除萌是指去除不需要的萌芽条,以便集中将养分供应给主萌芽,促进其快速生长。在黄冕林场,桉树非保留的萌芽条在生长至1 m高时开始去除。除萌应在萌芽条尚未老化、仍易于处理且不会对保留萌芽造成伤害的时间窗口内完成。通过除萌,每667 m2林地内主萌芽条数量控制在90~110株,力求分布均匀,以利于林木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林木均衡生长。在除萌过程中,除了清除先前并未选作保留的萌芽条之外,还需要彻底清除第1次定萌时未能完全剔除的多余萌芽,以确保保留下来的每株桉树萌芽都能得到充分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从而形成整齐划一、生长旺盛的桉树萌芽林分。
3 桉树萌芽林管理措施
3.1 抚育除草
黄冕林场1~3年生桉树萌芽林每年抚育除草2次,4年生以上每年抚育除草1次。每年3—5月抚育除草1次,1~3年生桉树萌芽林每年7—8月进行当年第2次抚育除草。黄冕林场桉树萌芽林除草方式有全砍草灌、喷除草剂、全砍草灌与喷除草剂结合、先全砍草灌后喷除草剂4种方式。杂灌多、杂草少的林地采用全砍草灌抚育;以芒草等草本为主的林地采用喷除草剂抚育;杂草和杂灌相对成片分布的林地,采用全砍草灌与喷除草剂结合的方式抚育除草,即草多喷除草剂、杂灌多砍除;杂草杂灌特别茂盛、需要强力抚育的林地,即先全砍草灌,长出嫩草后再喷除草剂。全砍草灌要求砍除林地内所有杂草、杂灌等非目标树的萌芽,砍除物不能压在幼苗上,砍除草灌伐根高度低于20 cm[2]。喷除草剂时主要使用手动喷雾器人工喷洒,喷雾器喷头要求使用弯的大号喇叭口喷头或带有盖罩的喷头;严禁使用机械直接喷药。当年生萌芽林原则上禁止喷施除草剂,如的确需要喷施,应用透气袋、胶桶或其他物品对目标树种进行遮挡,并压低喷头,确保药液不飘洒到目标树种的枝叶上,把药液直接喷至杂草、杂灌的叶面、叶背。除草剂喷施浓度应视杂草多少而定,除草后要求杂草死亡率在95%以上并且未伤及目标树种[3]。
3.2 带垦松土
带垦松土是黄冕林场桉树萌芽林管理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旨在打破林地土壤板结层,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以利于水分和空气流通,促进林木根系的呼吸和对养分的吸收。根据林地具体情况,采用小型农机具或人工方式进行带状松土,松土深度一般在10 cm左右,宽度视桉树萌芽间距和生长状态而定,一般为种植行上方0.8 m、下方0.7 m,确保不影响桉树根系。选择在桉树萌芽生长初期或土壤湿度适宜的时期进行带垦松土,以减少对幼嫩根系的损害,并确保松土后土壤能尽快恢复结构,有利于桉树根系伸展。在进行带垦松土时,需要格外小心,避免伤到桉树萌芽和根系;同时要注意保护好土壤表层的有机覆盖物,以减少水土流失。
3.3 合理追肥
黄冕林场桉树萌芽林追肥主要使用桉树专用肥,在两株桉树之间或距离树桩80~100 cm位置开条状沟施放,条状沟的位置严禁与上一次的施肥沟重叠。一般林前1~3年每年施肥1次,每次0.50 kg·株-1(部分林分第3年施肥0.75 kg·株-1);第4~6年可视林木生长情况增加1~2次追肥。达标林第1~3年各施肥1次,每次0.50 kg·株-1(部分林分第3年施肥0.75 kg·株-1);原则上第4~6年各施肥1次,每次0.75 kg·株-1。精品林原则上第1~5年每年施肥2次,第6年施肥1次,其中第1~3年每次施肥0.50 kg·株-1(部分林分第3年每次施肥0.75 kg·株-1);第4~6年每次施肥0.75 kg·株-1。追肥时,除了林地杂草覆盖率低于10%的情况外,每次都要先除草后施肥。要求当日施肥当日盖土,严禁地表撒施。
3.4 病虫害防治
黄冕林场桉树人工林常见的病虫害种类主要包括青枯病、焦枯病、油桐尺蠖等。针对以上3种桉树病虫害,其防治措施如下。
3.4.1 青枯病
桉树青枯病是一种土传性细菌病害,病株的典型症状包括叶片突然萎蔫下垂、干枯,干枯的叶片挂在枝干上不易脱落。桉树青枯病的防治措施包括:1)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对病株进行销毁,同时对病灶或苗圃地用石灰粉进行消毒;2)改善林地排水条件,避免积水导致病害发生;3)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使用1∶1∶150波尔多液进行喷施,每隔15 d喷洒1次,连续2~3次[4]。
3.4.2 焦枯病
桉树焦枯病,也被称为落叶病,是一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桉树苗木和4年以下林龄的幼林中,也会感染萌芽林。感染桉树焦枯病的病株主要表现为叶片、枝条枯黄和脱落,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桉树焦枯病的防治措施包括:1)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造林,对于地势较低洼的地方应修建排水沟,同时要合理密植,避免过于密集;2)加强对桉树苗木的检疫工作,防止带病苗木进山造林;3)当发现焦枯病病株时,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每隔10 d喷1次,连续3~4次,以减轻病害的危害[5]。
3.4.3 油桐尺蠖
油桐尺蠖是黄冕林场桉树人工林中最常见的一种食叶害虫,其幼虫会将桉树的顶芽嫩叶缀合成苞,在苞内啮食叶肉,残留叶脉,导致苗木及幼树生长受阻甚至枯死。油桐尺蠖的防治措施包括:1)在幼虫期,人工摘除带有幼虫的苞叶,集中处理,以减少害虫的数量;2)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林间设置诱虫灯或诱虫板,诱捕成虫,降低害虫的密度;3)在害虫低龄幼虫阶段,可喷洒0.5亿芽孢·mL-1苏云金杆菌液、
1亿芽孢·mL-1青虫菌乳剂、0.13亿多角体·mL-1油桐尺蛾多角体病毒液、100亿孢子·g-1白僵菌粉等,可使害虫感染而亡[6-7]。
4 结语
通过对桉树萌芽造林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为我国的林业事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笔者认为,在桉树萌芽更新过程中,林分选择、林地清理、加坑补植及定萌除萌是桉树萌芽造林技术的核心环节。而在桉树萌芽林的管理方面,抚育除草、带垦松土、合理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是确保桉树萌芽林健康生长、提高林木品质和成活率的必要措施。随着林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桉树萌芽造林技术与管理措施将会不断完善和创新,为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黄冕林场.林场简介[EB/OL].(2024-01-27)[2024-02-18].http://www.huangmian-linchang.cn/IntroductionToTheForestFarm/index.aspx.
[2] 刘晓璐,郑党斌,韩俊学.广西雅长林场高价值用材树种营造林技术探索[J].林业科技情报,2022,54(2):119-122.
[3] 李兴富.桉树萌芽林丰产高效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21(4):126-127.
[4] 覃锡镇.桉树常见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J].农家科技,2019(8):148.
[5] 吴建律.广西壮族自治区桉树人工林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J].乡村科技,2023,14(16):141-143.
[6] 戴宏芳,刘波,曹春鹏,等.梅州市桉树林油桐尺蠖和桉树落祝蛾的发生及防治[J].桉树科技,2022,39(1):53-55.
[7] 吴晓东,秦丽滨,李维,等.桂北桉树造林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种子世界,2023(8):168-170.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