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旨在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邯郸市作为河北省的重要农业基地和乡村振兴示范区,人居环境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备受关注。为统筹推进村庄美化、绿化,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通过对邯郸市人居环境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改善人居环境的可行路径和措施,包括加强农村人居水环境建设、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合理筹集治理经费。
关键词 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河北省邯郸市
中图分类号:X321;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6.021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全面进步[1]。河北省邯郸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其人居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水、土壤和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农村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因此,研究邯郸市人居环境的发展现状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为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建议[2]。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发展概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求乡村不仅是简单的环境外观美丽,还要增加文化、精神内涵[3]。这一变化需要管理者从政治文化管理方面进行自我提升并加强乡村队伍建设。
1.1 “宜居”乡村:舒适农村居民
“宜居”乡村是指具备良好的居住环境和舒适的生活条件的农村地区[4]。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1)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了显著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2)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工作,改善了农村空气质量和水质状况,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积极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乡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5]。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2 “宜业”乡村:兴旺乡村产业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发展乡村产业变得尤为重要。乡村产业的兴旺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为了实现乡村产业的兴旺,各地农村应该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推动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此外,加强与城市的合作,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
1.3 “和美”乡村:幸福农民家园
“和美”乡村是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通过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乡村的宜居宜业[6]。乡村振兴不只是农业产业振兴,还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修复和改善,在建设农村的同时要保留其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性,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保护和修复农村的生态环境,利用乡村的美丽风景吸引游客和外来投资。通过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挖掘和创造,营造浓郁的乡村文化氛围。
2 邯郸市农村交通环境发展现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邯郸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农村道路的修建和改善给农民出行带来了便利,同时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21年,邯郸市乡、村道路技术等级路线统计表显示,乡道总里程为6 466 km,其中一级公路45 km,二级公路425 km,三级公路2 054 km,四级公路3 942 km。村道总里程为10 360 km,其中一级公路280 km,二级公路511 km,三级公路9 569 km。
邯郸市乡、村道路的总里程显著增加,反映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等级公路的比例,以了解邯郸市乡、村道路建设的具体情况。一级公路在邯郸市乡、村道路中占据一定的比重对于提高乡村地区的交通条件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各级公路所占比例可以发现,三级公路在村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表明农村地区的道路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四级公路在乡道中所占比例较高,说明仍有部分乡村道路需要进一步建设和改善。
3 邯郸市农村人居环境发展问题
3.1 水环境问题
邯郸市农村人居环境面临诸多问题。其中,农村水源地的保护不足,水质污染成为突出的问题。根据表1可知,邯郸市的主要供水水源水体在2022年的检测情况总体良好,但部分地区仍存在水质污染问题。其中,滏阳河九号泉、岳城水库出口和东武仕水库出口的水质全年均保持在Ⅱ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然而,曲周地区的供水水质在一季度为Ⅴ类,二季度和四季度为Ⅲ类,三季度为Ⅵ类,表明该地区的水质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为解决水质污染问题,邯郸市环境保护局于2016年12月发布了《邯郸市水体达标方案编制中标公告》,中标供应商为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该方案旨在确保水体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保障民众生活用水安全。
3.2 治理经费问题
治理经费问题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邯郸市财政经费分配方面,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地区和领域的经费需求得不到满足。部分单位和部门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浪费、滥用和挪用等问题,导致经费使用效率低下。在经费的使用和分配过程中,监管机制不健全。
2021年邯郸市下辖县(市、区)节能环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如表2所示。武安市支出金额最高,达到43 180万元,其次是魏县,支出金额为37 082万元,位列第三的是临漳县,支出金额为27 378万元。这3个县(市)的节能环保支出占比较大。在其他县(市、区)中,成安县支出金额为23 871万元,曲周县支出金额为20 974万元,峰峰矿区支出金额为20 474万元,这些县(市、区)的节能环保支出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此外,永年区、肥乡区、冀南新区和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支出金额分别为14 413万元、9 915万元、4 068万元和6 977万元。总体来看,2021年邯郸市下辖县(市、区)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大,对于推动全市的环保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各地支出金额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应加强对节能环保工作的投入,特别是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产业发展方面,以实现邯郸市环保工作的均衡发展。
4 邯郸市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对策
4.1 加强农村人居水环境建设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加强农村人居水环境建设是邯郸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邯郸市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面临着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挑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邯郸市应从4个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农村水环境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村水源地的保护,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同时,加强对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监管,严格落实环保法规,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保护农村水环境的安全。2)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邯郸市应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一批高效、实用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率。同时,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发挥实效。3)推进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结合邯郸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特色,合理规划农村水系布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景观。加强河道生态修复,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同时,开展农村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村生态环境。4)加强农村水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水环境保护的认识,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水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4.2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邯郸市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和规划,优化种植结构,推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和循环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附加值,推动农村产业升级。2)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广智能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3)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提高农村经济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覆盖面,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加强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3 合理筹集治理经费
在进行人居环境治理经费的合理筹集规划时,应明确治理的目标和范围,这直接决定了经费需求和筹集策略。分析现有的经费来源,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企业投资等,并评估其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制订多元化的筹集规划。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应当在人居环境治理中承担主要责任,通过公共财政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邯郸市人民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如提供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社会捐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经费来源。通过公益组织、慈善基金会等渠道筹集资金,引导社会公众参与人居环境治理,提升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同时,这种形式的筹款能增加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此外,可以寻求企业的参与和投资。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不仅可以直接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式,为人居环境治理提供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筹集到足够的经费后,还需要制订合理的使用规划。这包括明确经费的使用范围、使用方式、使用效果评估等,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到刀刃上,实现人居环境治理的效益最大化。人居环境治理经费的合理筹集规划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充分利用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资源,形成多元化的筹款机制。同时,制订完善的使用规划,确保经费合理使用和治理效果提升。
5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邯郸市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地位,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可为优化人居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撑。邯郸市在农村建设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为未来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借鉴和参考。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治理、提高乡村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邯郸市的人居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于法稳.实施乡村生态振兴,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J].金融经济,2018(19):14-16.
[2] 孔祥智,卢洋啸.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五大模式及对策建议:来自5省20村调研的启示[J].经济纵横,2019(1):19-28.
[3] 习近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新长征,2023(7):4-11.
[4] 黄祖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在“和”字上做文章[J].农村工作通讯,2023(5):40-42.
[5] 荆彦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J].当代农村财经,2024(1):36-39.
[6] 马姣姣,安艳,王伟.天水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J].甘肃农业,2024(2):84-88.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