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东明集镇花生栽培技术简介

known 发布于 2025-07-18 阅读(482)

摘 要 花生是山东省东明县东明集镇重要的粮油作物,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确保花生安全高效生产非常关键。花生种植时,其产量、品质与栽培技术密切相关。为实现花生优质化、高产化的生产目标,推广应用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以东明集镇栽培实际为例,深入探讨分析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土地整理、播种、田间管理等花生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山东省东明县东明集镇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8.009

东明集镇地处山东省东明县中部,境内地势平坦,属半淤半沙地质,为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3.7 ℃,年均日照时间2 587 h,年降水量630 mm,无霜期平均215 d。独特的气候环境和良好的土壤,非常适宜种植花生等作物,这极大地促进了东明集镇花生产业的发展。然而,在传统的栽培技术模式下,花生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因此在花生栽培过程中充分应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势在必行。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1 优化品种布局

为实现花生的高产,做好花生品种布局工作非常关键。要明确花生品种、用途,如出口大花生、小花生、油用花生等,并将其种植在适宜的地块,以使其更好地发挥高产潜力。同时,要积极推广应用高油酸花生品种,这是新时期花生生产、消费的重要方向,因此要提高示范推广意识,助力东明集镇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在东明集镇示范种植中表现较好的高油酸花生品种有花育917、花育963、齐花5号、花育958等大花生品种,花育961、宇花91、花育655等小花生品种[1]。

1.2 妥善处理种子

种植花生前,应当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1)精选花生种,将腐烂、有虫眼、干瘪、瘦小、已出芽及霉变的种子剔除,留下优质饱满的种子使用。2)播种前做好晾晒工作,一般需要晾晒48 h,以将表皮的致病菌杀灭,提高种子发芽率,确保种子早出苗、出齐苗。3)播种前14 d做好花生种剥皮工作,剥皮时间不可太早,避免影响花生出苗率。4)做好种子包衣或者药剂拌种工作。首选经过包衣处理的花生种,未经包衣处理的花生种应使用噻虫·咯·霜灵、戊唑·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处理,拌药的花生种需要晾干后再播种,不可碰水,否则会影响药效。

2 土地整理

2.1 深松深耕

花生生长对土壤有较高的要求,良好的土壤结构是保障花生高产的基础。因此,农户要提高土壤耕作意识,在越冬之前深耕、深松土壤1遍,或者在早春化冻之后耕地1遍。深耕深松的深度应当控制在25~30 cm,确保能够将犁底层打破,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耕地时应当施加充足的肥料,对于已种植过花生的土壤,或肥力偏低的田块,建议每667 m2使用腐熟农家肥500 kg左右、尿素15 kg左右、过磷酸钙20 kg、硫酸钾30 kg,还可加入硼砂1.0~1.5 kg。若种植土壤肥力较高,可以适当减少基肥施用量[2]。

2.2 精细整地

为方便花生机械化播种作业,播前应当旋耕土壤1遍,做到随耕随耙耢,将残留在田间的碎石、秸秆、杂草、地膜及枯枝败叶等清理干净。推荐花生和小麦等作物轮作,小麦收获后及时进行秸秆粉碎还田作业,还田深度为25 cm,还田地块应当达到土松、地平、土细、肥匀及墒足的标准,确保花生生长良好。

2.3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于花生栽培中,有助于提高水肥利用率。东明集镇花生田普遍存在旱瘠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当重视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掌握技术要点,确保规范应用,带动水肥利用率的提高。在丘陵、平地、山地种植花生时,应当将“三沟”整好,重点保证排水沟的畅通性,防止进入雨季后积水引发渍害。

3 播种技术

3.1 播种时期

播期会对花生的发芽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合理控制花生播期尤为重要。农户应根据气候条件、栽培制度、品种特性等多方面因素灵活控制播期。春播花生时间不可太早或太晚,以地温稳定在15 ℃时进行播种作业最为适宜。墒情较好的地区可将播期适当推迟,防止倒春寒天气对花生出苗产生影响。高油酸花生应在地温稳定在18 ℃时再播种。夏播花生时间越早,则产量越高,因此建议农户在收获上茬作物之后及时进行播种作业,最好在6月中下旬完成播种。

花生高产栽培对土壤墒情有着一定的要求,墒情越好则出苗率越高,因此务必要在土壤墒情较好时进行播种作业。以土壤最大持水量达到70%时播种最为适宜,此时播种有助于出齐苗、出壮苗。花生播种时要密切留意天气情况,以小雨后播种最为适宜;大雨后不可急忙播种,防止土壤黏重影响出苗。适播期内土壤墒情始终较差的情况下,应当人工造墒后再进行花生播种作业。播后若持续干旱,可适当浇水,采用微喷灌法、膜上滴灌法,禁止大水漫灌。

3.2 播种密度

花生播种密度和产量密切相关,适宜的密度是确保花生高产的关键,因此农户应充分结合花生品种特性和种植地土质等情况灵活调整花生播种密度。针对高产地块,建议采用单粒精播法,垄距为80 cm,垄面宽度为50 cm,每垄播2行,行株距为30 cm×10 cm。针对中低产地块,建议采用双粒精播法,垄距为85 cm,垄面宽为50 cm,每垄播2行,小行距为30 cm,墩距为16 cm[3]。

3.3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会对花生的出苗生长产生直接影响,农户要结合土壤状况、播种方式灵活控制播种深度。推荐采用浅播覆土法,引升子叶节出膜,加快侧枝早发、健壮生长,促进壮苗的培育。播种时深度以3 cm最为适宜,花生种和肥料不可距离过近,避免出现烧种的现象。播后及时覆土、覆膜、镇压,并在膜上覆适量土,营造良好的保温、防晒效果,提高种子发芽率。

3.4 机具试播

正式开展花生播种作业前,应当进行试播,认真检查行距、株距、播种深度、施肥深度、肥料和种子间距、覆膜情况等,若发现存在漏种、漏肥等现象,应当及时调整播种机械零部件,在确保各项指标正常的情况下才能够正式开始播种作业。

3.5 规范播种

花生机械化播种作业时,应当合理规划作业路线,实行分区作业,起步前应当将药液开关打开,然后缓慢起步,不可急加速,转弯、掉头时应当缓慢提升播种机,避免工作部件碰撞地面。要保证直线行驶,保持匀速作业状态,作业时不可拐弯和倒退,禁止急刹车,防止影响播种质量和覆膜质量。在地头转弯时,应放慢速度,在划好的地头线处及时起升和降落。

农户要密切留意机械设备作业情况,如开沟、播种、施肥、覆膜及覆土等,确保各装置、工序正常顺利运转。要认真检查开沟器和覆土器,若发现有杂草缠绕应当及时剔除。若发现开沟器和覆土器存在壅土现象,应及时停车清理,不可一边作业一边清理,防止发生危险。要密切留意种箱,若发现种箱内种子不足1/5,要及时加种,防止漏播。只要保证开沟深度一致、下种下肥均匀、种子覆盖良好,就可提高花生的发芽率,为后期花生高产奠定有利基础。

3.6 查苗补种

花生机械化播种作业时,往往会存在地头无法播种的现象,因此农户要及时做好人工补种工作,严格遵循起垄、施肥、播种、喷药、覆膜、镇压及覆土的工序进行补种作业,提高播种质量。与此同时,花生播后受到土壤、雨水、病虫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缺苗断垄的现象,因此农户一旦发现有缺苗等现象,应及时进行补苗。建议采用相同品种的花生种,将其经过浸种消毒、催芽处理后再播种,播后做好浇水、追肥等工作,促进幼苗早生快发,最终达到一播全苗的目的,为花生高产、丰产奠定基础[4]。

4 田间管理

4.1 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是花生播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及时中耕培土有助于增强土壤的疏松透气性,促进花生根系生长和荚果膨大饱满。农户应增强中耕培土意识,尤其是弱苗和易积水的地块,更要做好中耕培土工作,合理控制中耕培土频率。一般需要结合施肥中耕培土2~3次,达到促下控上的目的,为后期增加单株结果数和控制株高创造有利条件。

4.2 水肥管理

为提高花生群体质量,做好水肥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要结合花生的长势和需水需肥规律等因素,制订科学的水肥管理方案,满足花生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和肥料的需求,促进花生高产、丰产。1)浇好关键水,尤其是在花生生长中后期,遭遇干旱后应当及时灌溉,但不可大水漫灌,以喷灌、膜上滴灌为宜,避免花生在结荚、饱果期缺水早衰,影响饱果数和果质量。2)施好关键肥,农户应当根据苗情科学追肥,特别是花生生长中后期。农户应当结合浇水做好追肥工作,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促进花生生长。针对缺肥的地块,建议在降雨之前或者灌溉前每667 m2施复合肥10 kg。结荚后期要喷施叶面肥,建议每667 m2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30 g+尿素溶液380 g+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 g混合液50 kg,一般需要连续喷施2次,间隔期为14 d。地块缺硼,建议在花针期喷施0.1%硼砂水溶液。

4.3 灵活化控

在雨水多的季节,花生极易出现徒长现象。农户应提高化控意识,及时落实化控工作。要合理控制化控时间和频率,建议在花生主茎高度达到35 cm时每667 m2用烯效唑45 g兑水40 kg喷施在叶面上,结合首次化控效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二次化控。化控药剂喷施时要喷匀,不可出现重喷、漏喷等现象。喷药后若遭遇降雨,应当再补喷一次,确保达到理想的化控效果。

4.4 病虫草害防治

4.4.1 虫害防治

在花生种植过程中,要重视对花生叶螨、蓟马、蚜虫的防治,建议叶面喷施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同时,要重视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害虫数量较多时建议叶面喷施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2.5%溴氰菊酯乳油,间隔7 d喷药1次,连续喷药2~3次。重视对蛴螬、斜纹夜蛾等害虫的防治,建议交替使用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 000倍液、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 000倍液灌墩,可起到显著防治效果。防治棉铃虫时可喷施15%茚虫威悬浮剂1 500倍液。在进行虫害防治时,要重视对生物技术、物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如以虫治虫技术、以螨治螨技术、以菌治虫技术、以菌治菌技术、黄板杀虫技术、蓝板杀虫技术、灯光杀虫技术及性诱剂杀虫技术等,对花生常见的蚜虫、蓟马、绿叶蝉、金龟甲、棉铃虫、甜菜夜蛾及地老虎等多种害虫均可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5]。

4.4.2 病害防治

花生病害绿色化防控时,应积极推广应用广谱、绿色、低毒、高效及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确保达到理想的用药效果。例如,在防治疮痂病和叶斑病时,建议交替喷施17%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浮剂45 mL、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 g等药剂,间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防治茎腐病、白绢病时,建议交替使用25%氟酰胺可湿性粉剂、25%戊唑醇悬浮剂灌根。

4.4.3 除草防涝

正常情况下,花生除草作业主要结合中耕培土作业进行,必要时可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中耕培土除草时应当控制好深度,尽可能深耕培大垄,在保证除草效果的同时,起到防涝的作用,减少雨水对花生的影响。化学除草时,建议在杂草2叶期喷施除草剂,推荐每667 m2用11.8%精喹·乳氟禾乳油35 mL、15%精喹·氟磺胺乳油120 mL喷雾,要对准杂草茎叶喷药,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具有不错的防治效果。

5 结语

东明集镇是农业大镇,花生在当地种植面积较广。为实现花生优质高产的目标,东明集镇农业农村部门应当提高花生栽培技术创新意识,摒弃传统落后的栽培技术,大力推广应用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掌握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保障粮油作物生产安全稳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推动东明集镇花生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晓雯.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24(3):24.

[2] 丁管洪.花生高产优质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1):59-61.

[3] 雷俊勇.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策略[J].种子科技,2024,42(1):34-36.

[4] 孙玉莹.花生高产优质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3(12):17-18.

[5] 杨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3(11):20.

(责任编辑:张春雨)

标签:  花生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