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安徽省灵璧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同时面临各类挑战和机遇。为给灵璧县实现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对灵璧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状展开深入分析,明确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特色农业发展不足、资源环境条件约束等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保护资源环境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安徽省灵璧县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0.02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目前,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三农”发展已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2]。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然而,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许多地区都面临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3]。安徽省灵璧县地处淮北平原,地势平坦,在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有良好的基础。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灵璧县作为典型的农业县,其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同样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因此,对灵璧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并探究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望推动灵璧县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灵璧县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形成了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1 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灵璧县实施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了对耕地的保护和建设,加快中低产田的改造,提升耕地质量,并建设了高标准农田。同时,灵璧县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最后一公里”的建设和节水改造,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灵璧县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的农业机械和农机装备,积极开发和推广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的农业装备设施。
1.2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灵璧县围绕果蔬、畜牧、林木、中药材等农业资源,培育了市场需求大、产业链条长、产业互补性强、产品品质高的产业体系。按照农业产业特色集聚的思路,推进了“4基地、4示范区、8园”的农业产业布局,重点建设了经济开发区食品产业园、下楼蔬菜产业园等农业产业园。同时,灵璧县推动三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稳步推进灵城镇、杨疃镇、禅堂镇、韦集镇、冯庙镇、虞姬镇及开发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亮点工程建设。
1.3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灵璧县依托经济开发区食品产业园,推动农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高粮油、畜禽、果蔬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进农产品加工各环节和产品功能做大做强;同时立足农业资源特色优势延伸开发旅游农业基地、农业教育基地、农业科研基地等,加强农村服务模式创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灵璧县充分发挥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优势,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等农产品流通业态创新,支持有条件的经营主体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造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展销中心,完善农业电商产供销链条。
1.4 农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灵璧县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推动、重点突出、梯次推进”的思路,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计划。灵璧县通过支持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合与合作,共享共建企业品牌,实现品牌价值延伸;通过严格执行农产品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形成完整标准体系;通过充分挖掘地方传统特色产品,分类别、分品种开发系列品牌产品,推动同类品牌向强势品牌集聚。灵璧县持续扩大沟南蒿苔、纸房黄瓜、马庄辣椒等品牌的影响力,鼓励各类经营主体争创驰名商标,培育地理标志产品。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1)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尽管灵璧县淘汰和更新了高耗能的农业机械装备,推广了多功能、智能化的农业装备设施,但总体来看,灵璧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偏低。这主要是因为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应用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县内多数农户的经济条件有限,难以承担高昂的成本[4]。此外,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而这些在灵璧县尚未完全建立。2)设施农业发展不足。设施农业是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然而,灵璧县在设施农业的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温室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的建设数量和质量都有限,这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也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3)高标准农田建设滞后。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基础。目前,灵璧县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充分,导致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进度和质量都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2.2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1)在灵璧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5]。这些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了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提升。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灵璧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相对缓慢,科技含量不高,大多数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率和商品率较低。这限制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3)农业经营主体小而散。农业经营主体的“小而散、小而低、小而弱”现象较为普遍,农业产业组织成为束缚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不高,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效益。
2.3 特色农业发展不足
1)品质特色不鲜明。灵璧县的农产品虽然多样,但在品质特色上不够突出。这导致形成的品牌影响力不大,难以在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由于缺乏明显的差异化,消费者难以识别和记住灵璧县的特色农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市场拓展和价格提升。2)产业同质化严重。灵璧县的特色农业与周边县区的产业存在同质化现象,即多个地区生产相似或相同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灵璧县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质化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价格战,这不利于农民的收入增长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市场推广力度不足。灵璧县的特色农业产品在市场推广方面有所不足,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推广渠道,导致产品知名度不高,消费者认知度低。在信息时代,农产品的市场推广尤为重要,这是提升产品影响力、扩大销售的
关键环节。
2.4 资源环境条件约束
1)生态环境脆弱。灵璧县作为一个农业县,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过去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灵璧县存在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也对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2)水资源短缺和污染。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是灵璧县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水资源的供给却相对有限。此外,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水质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3)土壤退化。长期的过度耕作、不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方式导致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和盐碱化等问题。土壤退化不仅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4)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是灵璧县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6]。特别是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如何实现绿色矿山建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对策
3.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政府支持与补贴力度。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补贴和低息贷款,帮助农户购买和更新农业机械。同时,政府可以投资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2)发展共享经济模式,集体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以降低成本,让农户能够通过租赁使用农业机械,减少个人投资负担。3)加强技术培训与普及。组织定期的农业机械操作和维护培训,提高农户的技术水平。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广智能化农业应用,帮助农户提高生产效率。4)投资设施农业。吸引私人和外部投资,用于建设和改善温室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同时,政府可以提供政策优惠,鼓励企业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5)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定详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保建设质量和进度。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农田建设。
3.2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1)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有潜力的农业企业发展,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实施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2)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品质。3)整合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成立家庭农场,通过集体经营提高规模化水平。同时,推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整合资源,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益。4)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农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技术水平。5)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调整灵璧县的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高值农产品,提高农业的整体附加值和竞争力。
3.3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1)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等方式,提升灵璧县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帮助消费者识别灵璧县的特色农产品,提高其市场竞争力。2)发展差异化产品。鼓励农户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发展差异化的农产品,减少与周边地区产品的同质化,从而避免价格竞争。3)加大市场推广与营销力度。利用数字营销和社交媒体平台,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推广。4)拓宽销售渠道。开发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如在线市场、农产品直销店、农村集市等,以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消费者接触率。5)政府与企业合作。政府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推广特色农业,提供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支持,帮助农产品打入更广阔的市场。
3.4 保护资源环境
1)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退耕还林还草,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通过实施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措施,改善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问题。2)管理与治理水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加强水资源保护,减少浪费。同时,加强水体污染治理,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3)保护与改良土壤。推广施用有机肥料、绿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强土壤盐碱化治理,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4)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采用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建立绿色矿山标准,推动矿山企业实施环境保护措施,确保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灵璧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不仅是地方进步的缩影,也是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完善和文化传承,灵璧县正逐步实现农业高效、农村宜居、农民富裕的目标。未来,灵璧县应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保护资源环境,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燕连福,樊志远.乡村研究三部曲: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实现共同富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3(6):14-27.
[2] 位杰.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理路与实践指向[J].当代经济管理,2023,
45(9):54-61.
[3] 杨涛.共同富裕目标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现实挑战与实践进路[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3,36(3):3-14.
[4] 何鲜苗.新型农业机械推广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南方农机,2023,54(16):182-184.
[5] 姜长云,张义博,芦千文.当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形势及相关建议:基于对安徽省C市的调研[J].全球化,2019(6):85-97.
[6] 臧磊,刘凌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9-10.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