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是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大部署,是实现耕地高效利用、发展现代农业,助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甘肃省临泽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存在投资标准偏低、规划设计不合理、工程管理不规范、管护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需要积极采取创新投融资模式、合理规划建设、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完善建后管护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为稳产保供、农民增收和助推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工程管理;管护机制;甘肃省临泽县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0.045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甘肃省临泽县是全国玉米制种产业大县,该县按照“统筹规划、连片开发,综合配套、规模推进”的思路,依托资源优势,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为基础,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促进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为稳产保供、农民增收和助推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1 意义
1.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过去,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农民习惯采用低效、粗放的生产方式,导致土地被闲置或者浪费。而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农田平整、改良土壤、完善配套设施等措施,有效提升耕地质量,能够极大地提高土地利用率[1]。
1.2 提高农产品品质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通过采取土地整合、增施有机肥、建设排灌沟渠、完善农村机耕道等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统一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开展标准化生产等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2]。
1.3 增加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采取土壤改良、农田整合、农田林网建设等措施,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小田”变“大田”、“散田”变“整田”、“粮田”变“良田”,加之采用高效耕作、节水灌溉和精准施肥等现代农业技术,有利于提高农田生产力,进而助力提高农业产值[3]。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助于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向现代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转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做出重要贡献。
1.4 对保护环境有积极作用
以往在农业生产中农户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和土壤酸化。而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并将良田、良种、良法有机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对保护环境有积极作用。
2 取得的成效
2.1 管理体制初步建立
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临泽县将农田建设管理职责整合划入农业农村部门,并构建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的农田建设管理新制度,改变了分散管理和多头管理的局面[4]。
2.2 建设任务有序推进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临泽县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并取得了初步成效[5]。通过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平整土地等,临泽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2.3 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历时近3年,对临泽县农田渠系建设项目进行了清查核实,全面摸清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家底”,并完成了2020年以来高标准农田数据入库工作,精准绘制了临泽县高标准农田“一张图”。同时,结合做好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工作,临泽县积极开展在建项目网上调度和监管,不断加强农田建设项目的日常监管和跟踪指导,农田建设“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立体监管工作体系正在形成。
2.4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提升
临泽县通过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配套输配电设备、建成防护林网,实现了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基本建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且与现代农业生产和市场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标准化高产稳产农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提升。
3 存在的问题
3.1 投资标准偏低
临泽县部分耕地零碎分散,部分耕地土层薄,原有的渠系和机耕道破损较为严重,导致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建设成本较高的情况。而临泽县在此方面的投资标准较低,无法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导致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降低,难以普遍达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
3.2 规划建设不合理
临泽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存在规划建设不合理问题。例如,部分地区在前期规划建设过程中将原有渠系全部拆除,造成资源浪费;对高低严重不平的耕地没有充分平整,导致无法铺设管道进行节水灌溉,加之机耕道路偏窄、塘坝等灌溉设施缺乏,致使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程度偏低。
3.3 工程管理不规范
在施工单位管理上,施工单位质量参差不齐,加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较为分散,建设质量、标准和进度难以保证。在过程质量监管上,部分业务主管部门管理人员相对不足,主要依赖专业监理。在工程验收上,以业务主管部门的自我验收为主,依赖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
3.4 管护机制有待完善
临泽县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遵循“谁受益、谁管护”原则,竣工验收后移交给村集体,但仍存在管护主体缺位、管护运行机制缺失、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农田建设技术力量薄弱,加之没有设立农田建设服务机构,导致高标准农田的监测评价和跟踪督导责任未落实到位,已建成的农田设施存在“一年新、二年旧、三年破”的现象。
4 对策
4.1 创新投融资模式
临泽县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土地整理等各渠道相关资金大幅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确保财政资金足额发放到位的前提下,临泽县应积极推动构建多元化融资机制,通过拓展银行贷款、加强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创新投融资模式,应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不断升高、资金投入不足带来的挑战。例如,临泽县应鼓励农企、银行、担保公司对接合作,重点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有农垦企业,支持以“投贷结合”的方式,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未来的收益为担保,发放项目收益权抵押贷款;引导、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广泛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券的项目设计与承销工作,探索推出“高标准农田质量保险”系列产品,提供金融保险综合服务;参考湛江红树林碳汇交易成功经验,建立土壤碳汇核算标准,明确土壤碳汇交易量,对接碳交易市场,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新的资金投入渠道[6]。
4.2 合理规划建设
1)进行实地调研勘测,系统了解当地农田灌溉的基本状况,针对崎岖不平又狭窄的田埂小道开展实地测绘,根据土壤状况及农作物种植习惯,合理布局灌溉系统、排水系统、道路系统等农田基础设施,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奠定数据基础。2)结合临泽县实际,加强平整土地、改良客土、修建机耕道、深耕深翻及配套渠系设施等,改善农田水利和土壤基础条件,实现耕地提质增效和稳产高产。3)积极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趋势,推动形成良种、良机、良法融合与集成应用的格局,打造智慧农业试验区、示范区、推广区、辐射区,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模式与农业深度融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为田间地头装上“智慧大脑”,推动形成智控、智管、节效的智慧农田综合管理体系,助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4.3 强化项目建设管理
按照布局优、质量好、数量足、产能稳、生态美及管护严的标准,完善监管机制,强化项目实施全程监管。1)规范操作流程。全面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制、公示制、监理制4项监管制度,规范招投标流程和操作细节,禁止在招标过程中挂靠、转让施工资质,以及围标、串标、陪标等,确保项目招投标流程公开透明、合法有效;禁止中标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分包、转包工程。2)严格质量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监理等从业单位行为管理,建立健全政府、农民、社会三方质量监控体系,严格按图纸、技术标准和施工合同组织施工,把好材料设备进场关,强化施工工序管理,单元工程质量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加强施工质量巡查,强化工程建设监理,积极推行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工程质量检测,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着力解决好田间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问题。3)建立健全项目公示制度。及时将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等相关信息公开、公示,全面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切实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风险,真正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粮食安全的保障工程、政府的放心工程、农民的满意工程和干部的
廉政工程。
4.4 完善建后管护机制
1)强化用途管理。根据临泽县农业发展实际,对高标准农田管理方案进行动态调整,在全方位落实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的基础上避免农业用地非农用或者被用于非粮食作物种植中,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发挥出高标准农田本身的建设效益。2)压实管护责任。对已交付使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确保各项移交手续全部到位后,选定农田负责方与责任方,为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化利用提供保障。3)加强耕地保护。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实施永久保护,确立基础设施与农田维护周期,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恶意损坏基础设施、破坏田地的人予以严惩,对高标准农田区域出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4)做好数据入库。及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从立项、实施、验收阶段的全过程信息纳入数据库,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图”,构建天、空、地一体的立体化监测监管系统,实现全过程的实时动态监管。
5 结语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助于实现耕地高效利用、科学管理,提高农作物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而且有助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城镇化发展。但目前临泽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投资标准偏低、规划建设不合理、工程管理不规范及管护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需要采取创新投融资模式、合理规划建设、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及完善建后管护机制等措施,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助力临泽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茵.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镇平实践研究[J].南方农机,2024,55(6):130-133.
[2] 江贵彪.关于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小田变大田”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4(2):
46-48.
[3] 段云飞,张悦然.关于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的思考:基于河北省农田建设多元化投入的实证[J].当代农村财经,2024(2):53-57.
[4] 李玉玲.乡村振兴背景下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J].南方农机,2024,55(3):100-103.
[5] 李占龙,任广博,关佳慧,等.金融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吉林实践与思考[J].吉林金融研究,2023(12):54-57.
[6] 夏明珠,叶群慧.关于合肥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23,22(5):12-14.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