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松树育苗及造林技术要点

known 发布于 2025-07-24 阅读(295)

摘 要 松树是山东省胶州市重要的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在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应用科学的育苗和造林技术是确保松树人工林成活、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为给胶州市松树种植提供参考,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介绍包括种子采收、苗圃制备、催芽播种及苗圃管理等内容的松树育苗技术,以及包括选地整地、苗木准备、苗木栽植及抚育管理等内容的造林技术。

关键词 松树;育苗;造林;山东省胶州市

中图分类号:S791.2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4.076

胶州市是山东省青岛市所辖的县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地处北纬36°00′~36°30′、东经119°37′~120°12′,东临黄海,西靠胶莱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间2 296.3 h,雨热同期,年均降水量698.1 mm,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1 ℃。2020年度森林资源调查显示,胶州市主要有黑松、油松、赤松等松树品种。其中,黑松是胶州市常见松树品种之一,适应性强,树冠呈圆锥形;油松树皮有特殊纹理,枝叶富含香味;赤松树冠伞形或圆锥形,耐旱、耐贫瘠。松树不仅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也是建筑用材和提取松香、松节油的优良原料。深入研究胶州市松树育苗及造林技术,优化技术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对于保障林木资源持续利用、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胶州市松树育苗技术

1.1 种子采收

在胶州市进行松树育苗时,应严格按照采种对象选择标准筛选母树。一般优先选择树龄15~40年、树干通直圆满、冠幅匀称、无明显病虫害的矮大径松树作为采种对象。采种最佳时间为每年8月下旬至

10月,此时种子已基本成熟,松球由青绿色转为栗褐色,鳞片尚未开裂。采种时,先将采集的松球放置于通风处晾晒1~2 d,然后轻击或搓揉使种子脱落。需严格筛选脱落的种子,保留饱满、无明显虫蛀破损的优质种子,去除畸形、发芽的残次种子[1]。筛选后的种子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喷雾消毒,晾干后装入编织袋暂存。随后将种子移至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室内环境贮藏,控制贮藏环境温度在

0~5 ℃。适宜的低温贮藏能有效延缓种子的呼吸代谢,确保种子活力。

1.2 苗圃制备

在胶州市,松树育苗基地应建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灌溉便利、土层深厚且土质肥沃的缓坡地带。最佳选址是东北向或北向山坡地,此类地块光照充足,有利于幼苗生长。苗圃制作前,先细耙土地,保证土壤细腻。然后,每667 m2苗床施入约3 000 kg腐熟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继而深耕20~25 cm,立即耙平使表土疏松。制作苗床时,垄顶平面宽1.1~1.2 m,垄高15~20 cm。垄间留有50 cm宽的步道,便于灌溉、施肥等。提前一年完成苗圃建设,让土壤彻底熟化,杀灭残留的病菌、害虫及杂草种子,为明年松树播种与幼苗生长创造良好基础[2]。

1.3 催芽播种

胶州市的气候条件使松树在幼苗期易遭受立枯病的侵害,因此在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实践中可使用0.5%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浸泡消毒,浸泡时间控制在2 h左右。消毒后,将种子转移至50 ℃左右的温水中继续浸泡1 d,以促进种子萌发。待浸泡种子自然脱壳后,将其捞出装入透光容器中,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在催芽期间,每天用温水浸洗种子1次,持续5 d左右。当观察到大部分种子出现裂口时,即可进行播种作业。

在胶州市进行松树育苗时,通常采用直接播种和容器育苗两种方式。直接播种主要在每年4—5月进行,667 m2播种量为3 450~4 200 kg;采用开沟条播方式,沟宽5~7 cm,深度1.5 cm左右,行距15 cm。容器育苗则需先配制营养基质,一般为60%消毒土壤与40%原始土壤的混合物[3]。无论采取何种育苗方式,为防止鸟兽破坏,播种后需加盖防护网将整个苗床完全遮盖,网孔直径控制在2.5 cm左右。

1.4 苗圃管理

1.4.1 水肥管理

松树幼苗虽具有一定抗旱能力,但并不耐旱。在苗期和速生期,需保持苗床土壤适度湿润。在35~55 d的苗期阶段,采用小流量喷灌方式,浇水量控制在20~30 L·hm-2,避免过多浇水导致立枯病的发生。在速生期,根据苗床土壤含水量适当增加浇水频次和强度。施肥方面,育苗早期可施加腐熟农家肥,为松树提供营养。5月中旬开始重点施用硫酸铵等氮肥,用量为900~1 000 kg·hm-2,后逐步增加至2 800~3 700 kg·hm-2,间隔20 d追施一次,同时配施适量磷肥。7月中旬后停止施氮肥,改施0.5%磷酸二氢钾溶液。施肥后需洗苗并及时浇水,同步除草,防止杂草与幼苗争夺养分。注意施肥用量,避免肥料过量导致烧苗。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浇水和施肥策略。

1.4.2 合理间苗

在胶州市,一般在6月开始进行第一次间苗。此时幼苗根系相对发达,可以适当拔除部分矮小、生长迟缓的个体,为其他苗木提供充足生长空间。第一次间苗强度控制在15%~20%。第二次间苗可在第一次间苗20 d后实施,此次可适当增大间苗强度至25%~30%,拔除矮苗,最终控制苗木种植密度在

5 800~7 200株·hm-2,使优势苗木进一步加速生长。应选晴好天气间苗,拔苗时要避免损伤苗木根系。拔除的苗木需集中处理,不可遗留在苗床上影响其他幼苗[4]。整个间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苗木状况,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间苗力度。适时、适度的间苗,能够优化苗木生长环境,促进营养物质集中供给优势苗木,提高育苗质量。间苗过重或操作不当,也会给幼苗带来伤害,因此必须掌握适宜的间苗时间、强度及方法。

1.4.3 越冬防寒

作为北方地区,胶州市冬季寒冷干燥,需采取有效的防寒措施,避免冻害的发生。在11月中下旬开始转冷时,就需着手做好越冬防寒工作。常用的做法是埋土防寒,用锹将整个苗床周围的土垄分别开沟,然后将苗木整齐向一侧压倒,再用沟内的土将倒伏的苗木完全覆盖。覆土厚度控制在15~20 cm,确保苗木完全被掩埋,避免任何部位裸露。除埋土外,还可在覆土表面铺设厚10 cm左右的稻草或棉被,增加保温效果。如遇大雪,要及时清除积雪,防止压垮苗床。

2 胶州市松树造林技术

2.1 选地整地

胶州市地处山东半岛,气候、土壤条件适宜松树生长。选址时应优先考虑南部与西南部的丘陵地带,同时应避开洼地和滨海低地,避免积水影响松树生长。造林地的土层要求深厚、透气性好,土壤pH值控制在5.5~6.5。对于土层较浅、排水欠佳的地块,需进行整地改良。整地前先进行深翻,使土壤疏松。然后,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或生物有机肥1 000~1 500 kg、

过磷酸钙225 kg,促进松树根系生长[5]。整地完成后,再次耙平地面,并开挖种植穴。种植穴规格为50 cm×

50 cm×30 cm,株行距为(1.5~2.0)m×(1.5~2.0)m。

2.2 苗木准备

胶州市进行松树人工造林时,一般以2年生裸根苗为主,株高30~50 cm、地径0.5~1.0 cm。起苗前3~5 d先将苗床浇透,待根系充分吸水后再起苗。起苗时应小心,避免损伤根系。可采用黄泥浆或泥浆蘸根的方式暂时保湿,并迅速装箱运输。如果不能当天就地栽植,需将苗木假植在阴凉通风处。为减少苗木损耗,建议采取随起随栽方式,缩短裸根暴露时间。如果7 d内无法全部栽植完毕,则需用混合草木灰或泥沙将根系包裹,并定期喷水保持湿润。严格把控苗木质量,优先选用根系发达、植株粗壮、无病虫害的健康幼苗,确保松树造林成活率达到要求。

2.3 苗木栽植

在胶州市,松树人工造林一般安排在3—4月或

9—10月进行。造林前应根据苗木状况及时浇水,使其根系保持湿润。栽植时采用一穴一苗的穴植方式,种植深度控制在15~20 cm。将苗木垂直插入穴中,随后回填土壤并踩实,防止苗木移位。栽植密度根据用材目的而定,一般每667 m2栽植2 500~4 444株。栽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并在苗株周围筑10 cm高的小圆垄,利于蓄水保墒。如果天气干旱,需及时补浇,保持土壤湿润。注意及时除草,避免杂草影响幼苗生长。

2.4 抚育管理

2.4.1 修枝整形

在胶州市,松树造林后的第3~5年开始进行首次修枝整形。此阶段应着重去除枝下缘至地面1/3处的枝条,保留树冠上部健壮主枝,促进树干伸长生长。修剪枝条时,剪口应靠近树干处做平整切口,切口面朝下,避免影响树形。初剪修剪的枝条不宜超过树冠部分的1/3。第二次修枝可在首次修枝3年后实施,去除下垂、内张或生长势弱的枝条,保持树体呈圆锥形。每隔3~5年进行一次修剪,逐步完善骨架形态。定期修剪可以增强树体通风透光,有利于树干加速生长,缩短材积增生周期,同时有利于减少树体扭曲现象,提高木材品质。

2.4.2 合理疏伐

合理疏伐可优化林分密度和林木个体发育。第一次疏伐通常在林龄12~15年时实施,疏伐强度控制在35%左右,每667 m2保留林木900~1 050株。此次疏伐主要去除枯木、弯曲木、分叉木等长势较差的苗木。第二次疏伐在林龄18~22年进行,疏伐强度为35%~40%,每667 m2保留林木600~750株。重点去除林分中冠幅小、生长缓慢的林木,保留优良个体。第三次疏伐在林龄25~28年实施,疏伐强度为30%,每667 m2保留林木375~450株。此后每

5~8年实施一次疏伐,优化林分密度。合理的疏伐不仅能优化林分结构,还可促进优良个体快速生长,提高林分蓄积量。疏伐时,树冠宽大、生长旺盛的个体应作为留种树。

2.4.3 病虫害防治

在胶州市,松树常见病虫害有松针锈病、枯梢病、松大蚜、松干蚧、松扁叶蜂及松毛虫等。针对这些病虫害,需从营林、生物、化学防治等多方位入手,实施综合防治。营林防治是基础性举措,需科学修剪松树枝条,改善林分环境;及时清理枯枝落叶,深翻20~30 cm表层土壤,减少适宜病菌、害虫繁殖的环境。在生物防治方面,针对松大蚜,可人工释放异色瓢虫等食蚜性天敌昆虫500~800头·hm-2;针对松干蚧等刺吸式害虫,可释放蒙古光瓢虫500头·hm-2,发挥其良好的捕食作用。此外,要科学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在松大蚜为害初期,可喷施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每隔10 d喷施1次,连喷2~3次。针对枯梢病,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每隔15 d喷施1次,连喷2~3次。针对松毛虫,可在其低龄幼虫期喷施25%甲维·灭幼脲悬浮剂4 000倍液防治,每隔10 d喷施1次,连喷3次。使用化学农药时,应严格按照标准用量和操作规程实施,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前,应先进行小面积试验,并结合预测预报,选择最佳防治时期。综合采取多种防治手段,配合人工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可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暴发风险,确保松树健康生长。

3 结语

胶州市松树种植技术涉及育苗、造林、抚育等全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操作规程实施。从苗木准备到栽植,从修枝整形到合理疏伐,再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胶州市应进一步加大技术推广力度,组织林农开展专业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育苗及造林技术要领。同时,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为林农提供现场指导,解决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只有严格执行规范的育苗及造林技术措施,才能确保胶州市松树人工林健康生长,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推进当地林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波,郑笑,武煜.松树育苗及种植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22,40(17):133-135.

[2] 王礼明,凌洲,王小华.松树育苗及种植技术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2):30-32.

[3] 王利娜,李治龙,谷忠厚.北方地区松树营林育苗技术及种植方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2):43-45.

[4] 付饶.烟台牟平区松树育苗及种植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4,27(6):150-152.

[5] 李瑶.白龙江松树育苗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4,27(5):

178-180.

(责任编辑:张春雨)

标签:  胶州市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