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油松是重要的绿化树种、用材树种之一,兼具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为提高陕西省千阳县油松成活率和绿化造林效果,从播种育苗、容器育苗两方面说明油松繁育方法,从林地选择、林地整备、栽植、水分管理、松土除草、修剪管理、防寒保护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油松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油松;繁育;栽培;陕西省千阳县
中图分类号:S791.25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4.077
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又称红皮松、短叶松、短叶马尾松、东北黑松,属高大常绿乔木树种,其树干挺拔,枝叶茂盛,胸径可达1 m,高度为25~30 m,四季常绿,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及抗风雪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绿化造林。为保证油松成活率,达到理想的绿化造林效果,笔者以陕西省千阳县为例,总结油松繁育方法及栽培技术,以供相关林业人员参考。
1 千阳县林业发展概述
近年来,千阳县始终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觉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物种安全、木材安全等历史使命,全面落实林长制工作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加大绿化造林力度,深入实施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及退耕还林、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生态工程建设,显著提升了森林覆盖率,有效改善了林区环境面貌。千阳县在推进绿化造林过程中,首选树种之一就是油松[1]。为提高油松成活率,充分发挥油松水源涵养、防风固沙、蓄水抗旱、防洪减灾及调节小气候等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规范油松繁育方法并做好栽培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油松繁育技术要点
2.1 播种育苗
目前,播种育苗是千阳县繁育油松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要点如下。1)选地整地。育苗前,林业人员应当科学选择育苗地,优先选择土层深厚,排灌便利,土壤肥沃、疏松透气、酸碱度适宜的壤土、砂壤土地块育苗,禁止在重度盐碱地、瘠薄地、易积水的地块育苗。选定育苗地后要深翻晾晒,深度25 cm,并施加足量的基肥,建议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2 500 kg和过磷酸钙10 kg。同时,可配合施加硫酸亚铁5~
6 kg进行土壤消毒,最后平整土地建造苗床。苗床宽1 m、长10 m。2)繁育季节。林业人员应合理确定繁育季节,春季或者秋季播种育苗均可,但建议在春季,以4月底最为适宜。3)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前,林业人员应当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先筛选种子,剔除其中的杂质、瘪粒等,然后将剩余优质饱满的种子放置于0.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3 h消毒。种子捞出后再使用50 ℃温水浸泡12 h,然后捞出、装入容器放置于温暖处催芽,一般持续催芽7 d左右即可播种。或者可采用沙藏法催芽,当2/3的种子“裂嘴”后即可播种[2]。4)播种育苗。播种育苗前,林业人员需要浇灌充足的底水,然后采用条播法播种,播幅为5 cm,条中心距20 cm,每667 m2条播种子16~18 kg,播后覆土厚1 cm并适度镇压土壤,提高出苗率。5)幼苗管理。播后7 d左右,油松即可发芽出土。待油松出土后,林业人员应及时查看苗情,并做好间苗工作,若发现种植密度太大可在6—7月间苗一次,每平方米留苗110~140株。做好松土除草工作,尤其是在浇水、降雨后及时松土除草,破除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透气性,同时避免杂草与幼苗争夺水肥。为实现壮苗培育,林业人员应做好追肥工作。幼苗生长前期,以追施氮肥为主;幼苗生长中后期,以追施磷钾肥为主。出苗7 d后,林业人员可每隔7 d喷施一次0.1%硫酸亚铁溶液,预防油松幼苗猝倒病的发生。
2.2 容器育苗
近年来,千阳县林业人员应用容器育苗技术繁育油松,其要点如下。1)选地。优先选择排灌方便、无污染、地势平坦的地块育苗。2)容器选择。林业人员应优先选择性能好、经济实惠、利于苗木生长的容器育苗。目前,常用的育苗容器为7 cm×13 cm规格的单个株型有底塑料容器袋。3)整地做床。先清理杂物,然后平整土地、做低床。苗床长8~12 m、宽1.1 m、深12 cm,苗床之间设置40 cm宽的工作道。4)配制营养土。禁止使用黏土和携带病菌的土配制营养土。油松育苗基质主要由80%山坡土、18%松林腐殖质土、2%磷酸钙组成[3]。5)播种。播种前,清洗一遍种子,然后浸泡24 h催芽,每天翻动5次,当种皮变软后即可播种。合理控制播种时间,以5月初为宜。播种时采用点播法,播后覆盖适量沙土即可。6)苗期管理。在出苗期,林业人员应合理控制容器温度和土壤湿度,营造适宜油松生长的温湿度环境。做好遮阴工作,如搭建遮阴网,确保达到理想的遮阴效果。齐苗后
7 d,每隔7 d喷施一次0.5%~1.0%波尔多溶液,预防猝倒病、立枯病的发生。喷药后用清水洗掉幼苗上的药液,避免产生药害。合理除草,可起到保墒防旱的作用。在出苗之后,林业人员应根据降雨情况、油松长势,做好浇水追肥工作。在苗木速生期,可每隔
3~5 d浇水一次,同时可配合施加适量肥料,满足油松幼苗生长时期对水肥的需求,促进培育壮苗。
3 油松栽培技术要点
3.1 林地选择
栽培油松前,林业人员应合理选择造林地。在千阳县,可选择阴坡、半阴坡、半阳坡等地的土层深厚且土壤肥沃、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栽培油松,但地块海拔不可太高。
3.2 林地整备
林业人员应合理控制整地时间,若在春季、雨季造林,应当在造林前一年整地;若在秋季造林,应当在造林当年雨季整地。林业人员应采用适当的整地方式,针对地势平坦的地块,建议采用穴状整地法;针对地势较陡的地块,建议采用鱼鳞坑整地法。针对裸根苗和容器苗,采取穴状整地法时,穴规格为30 cm×
30 cm×30 cm;采取鱼鳞坑整地法时,穴规格为
60 cm×50 cm×40 cm。针对大苗,采取穴状整地法时,穴规格为60 cm×50 cm×40 cm;采取鱼鳞坑整地法时,穴规格为80 cm×60 cm×40 cm[4]。
3.3 栽植
3.3.1 裸根苗栽植
在千阳县,裸根苗栽植时间以4—5月和10—11月
最为适宜。林业人员应选择合格的苗木栽植,最好为3~4年生的健壮苗木。栽植前,使用泥浆蘸根,让油松根系保持湿润。然后将苗木垂直放入栽植穴内,分层回填土壤并压实,回填第一层土壤时要轻轻提拉苗木,让其根系和土壤紧密接触并保持舒展,提高幼苗成活率。覆土厚度与地面持平即可。林业人员应合理控制裸根苗栽植密度,以每公顷栽植4 500株左右为宜。
3.3.2 容器苗栽植
在千阳县,容器苗栽植时间为4—5月、10—11月,或者夏季降雨后均可。林业人员应优先选择2~3年生,质量、规格均合格的苗木栽植造林。起苗前,要将容器苗灌足水,然后取出放置于运苗器中。容器苗运输至现场后除掉容器,并轻轻放入栽植穴中,覆土压实。此外,林业人员应合理控制容器苗栽植密度,以每公顷地栽植4 000~5 000株为宜。
3.3.3 大苗栽植
在千阳县,大苗栽植时间以4—5月和10—11月为宜。林业人员应优先选择5~7年生的健壮合格苗木栽植造林。造林前1年秋季,将苗圃地灌足够的水,第2年带土球起苗。运输时,做好土球防护工作,可使用草绳缠绕加固后再将大苗运输至造林地。栽植大苗时,林业人员应保持苗干竖直、根系舒展。覆土厚度应与地面持平。林业人员应合理控制大苗栽植密度,以每公顷地栽植3 400~4 000株为宜。
3.4 水分管理
栽植油松后,做好水分管理工作非常关键。林业人员应明确油松的需水规律和需水关键期,以此为基础,根据自然降雨情况灵活管水,满足油松不同时期对水分的需求。具体来说,栽植油松后应及时浇灌一遍定根水,加快苗木扎根成活。在油松进入生长期后,若遭遇持续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但要浇小水,每次浇水要浇足。若遭遇持续降雨天气,林业人员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积水影响油松根系呼吸,引发渍害。在土壤封冻前,林业人员应浇灌一遍越冬水,增加地温,确保油松能够安全越冬。
3.5 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是栽植油松后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定期松土,有助于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疏松性和透气性,促进油松根系生长发育。及时除草,不仅可以避免杂草和油松争夺水分养分,而且可避免病菌、害虫滋生,确保油松良好生长。林业人员应合理控制松土除草频率,一般每年需要中耕除草3遍,连续开展3~5年,
促进壮苗的培育。需要注意的是,在油松生长前期、中期,中耕除草深度应合理,避免损伤油松根系,影响其生长。如果林间杂草较多,可采取化学法除草。林业人员应根据杂草类型,合理选择使用除草剂。例如,针对禾本科杂草,可喷施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等药剂。对准杂草根部和茎叶喷药,提高除草效果[5]。
3.6 修剪管理
修剪整形是栽植油松后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在千阳县,春季、秋季、冬季均可进行油松整形修剪工作。每年从树干基部剪掉一轮分枝,同时将无用枝、徒长枝、竞争枝、杂乱枝及病虫害枝等剪除,确保主干、主枝良好生长,同时保证树形美观、简洁,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要注意适当进行修剪整形,防止感染病菌。修剪后,可涂抹适量的石硫合剂,加速伤口愈合,预防病害的发生。
3.7 防寒保护
为确保油松茁壮生长,林业人员应做好防寒保护工作。越冬前,通过覆盖稻草、浇灌越冬水等方式,增加地温,防止油松被冻伤或冻死,确保其能够安全顺利越冬。油松造林地要设置围栏、铁丝网,实行封禁保护,防止牲畜进入,禁止砍伐。
3.8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会对油松的生长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其死亡,进而影响绿化造林效果。因此,千阳县林业人员要高度重视油松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认真做好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动态掌控油松病虫害发生和流行情况;科学评估病情、虫情风险系数,进而采取针对性、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
目前,千阳县油松常见病虫害有落针病、立枯病、松大蚜等。林业人员应根据病虫害类型科学选择防治药剂,优先选择广谱、绿色、低毒、高效及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并务必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确保用药方法准确且剂量合理,确保达到理想的用药防治效果。例如,针对落针病,可交替使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d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针对立枯病,可交替使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
1 2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d用药1次,连续用药2~
3次;针对松大蚜,可交替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45%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d用药
1次,连续用药2~3次[6]。
4 结语
油松在千阳县绿化造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人员在进行油松绿化造林时,应当重点做好繁育、栽培两个方面的工作。根据油松生长特性,采用适宜的繁育方法,提高油松繁育质量,培育健壮油松幼苗。同时,提高栽培管理意识,掌握油松栽培技术要点,确保油松健康生长。提升油松绿化造林质量,不仅可以增加绿化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而且可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推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龚欣.试析油松的繁育技术和栽培技术[J].新农业,2023(22):43-44.
[2] 张富宁.油松繁育栽培技术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2):16-18.
[3] 李文林.试析油松的繁育技术和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2(2):74-75.
[4] 李桂珠.油松繁育与栽培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12):104-105.
[5] 赵红艺.油松繁育及栽培技术探讨[J].农家参谋,2021(5):175-176.
[6] 温乃光.油松的繁育技术和栽培技术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206.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