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known 发布于 2025-07-24 阅读(462)

摘 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金乡县为例,分析了金乡县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模式等对策。

关键词 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山东省金乡县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6.035

金乡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北纬34°52′~35°40′、东经116°07′~116°30′,总面积886 km2,辖9镇4街道2开发区。金乡县区位优势明显,依托济南市、淄博市、徐州市等地,农产品销售辐射范围广阔。金乡县气候条件适宜,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间2 360.8 h,雨热同期,年降水量694.5 mm,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金乡县耕地面积58 693.33 hm2,常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36 666.66 hm2以上,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在金乡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深入探讨金乡县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金乡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 农业生产概况

近年来,金乡县农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2023年,金乡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53.2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17.07亿元,畜牧业产值24.26亿元,渔业产值0.54亿元。在种植业方面,2023年金乡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 646.67 hm2,粮食总产量22.97万t,较2022年有所增长;经济作物以棉花、大蒜、辣椒为主,其中棉花播种面积12 340.00 hm2,总产量1.59万t,大蒜收获面积35 940.00 hm2,鲜蒜头总产量103.6万t,辣椒播种面积20 073.33 hm2,总产量52.38万t,实现产量同比增长。在畜牧业方面,2023年金乡县生猪出栏26.9万头、牛出栏3 068头、羊出栏41.7万只、活家禽出栏389.9万只,肉类总产量3.4万t,禽蛋产量3.2万t。总的来看,金乡县农业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粮经作物供给能力进一步夯实,特色农产品产量可观,支撑着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2 农业产业结构

金乡县农业产业结构正朝着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种植业方面,金乡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粮食作物,同时着力打造大蒜、辣椒等特色经济作物产业。近年来,金乡县大蒜种植面积超过35 333.33 hm2,产量超过103万t,形成了集育种、种植、加工及贸易于一体的完整大蒜产业链条。金乡县农产品加工业也取得长足进步,先后建成国际大蒜产业园、国际辣椒产业园、烘焙休闲食品园区和生物技术产业园,形成“一区四园”的产业格局[1]。同时,金乡县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相继打造胡集镇“蒜香里”特色街区、鸡黍镇美食节等活动,充分释放乡村消费潜力,进一步彰显了金乡县农业特色产业的独特魅力。

1.3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近年来,金乡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城镇居民仍存在一定差距。2022年,金乡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 079元,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但农村居民收入仅为城镇居民收入的58.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从收入来源看,金乡县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农业经营性收入占比较高。随着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农民的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但非经营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仍较低,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 金乡县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当前,金乡县农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导,缺乏多元化的产业支撑。金乡县虽然发展了大蒜、辣椒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滞后,延伸服务产业发展乏力,产业链条较短,制约了农业产业的纵深发展。同时,金乡县农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除少数特色农产品外,大部分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品种单一、抗风险能力差[2]。即便是大蒜、辣椒等优势产业,产品同质化问题依然存在,高端精深加工较少,难以实现由低端向高端产品的有效拓展。此外,金乡县现代农业功能外延乏力,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休闲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发展不足,导致现代农业的功能拓展受限。

2.2 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金乡县作为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比较大,但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在金乡县,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仅限于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难以全面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经营理念。同时,部分农民由于长期延续传统的耕作习惯,思想观念陈旧,对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经营模式存在排斥心理,无法主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求。此外,因缺乏专业化培养,部分农民对农业实用技术的掌握不到位和市场营销意识薄弱,难以契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金乡县农业经济发展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仍然突出。虽然近年来金乡县投入不少资金用于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但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比,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质量水平仍显不足。部分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较差,公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村内部分道路还未硬化,给农资运输带来诸多不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机井灌溉、渠系输水等设施陈旧老化,加之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较小,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3]。此外,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滞后明显,冷库等农产品储运保鲜设施匮乏,很多农产品无法得到良好保存和高效流通,造成较高损耗。加之缺少相应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网络支撑,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部分地区无线网络覆盖差、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2.4 农村金融服务不足

金乡县现有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亟待提升,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金融需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数量偏少、覆盖面较窄,大多数农村地区缺乏合作金融服务网点,导致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途径单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征信记录,金融机构对其风险把控能力不足,从而对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意愿较低。农村抵押物形式单一、价值难以评估,也制约了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贷款。农村地区普遍缺乏金融中介服务,无法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对农业特点和规律了解不足,无法为农业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之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相对薄弱,对现有金融服务的认知和利用率不高,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村金融发展。

3 对策

3.1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金乡县应着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继续深化发展大蒜、辣椒等优势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在保证大蒜、辣椒原料供给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调味品加工、食品深加工、保健品开发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加工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提高产品附加值[4]。大力培育新的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立足金乡县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结合市场需求热点,重点发展优质果蔬、食用菌、花卉苗木等高效种植业,形成一批新的特色农产品;或依托乡村闲置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民宿体验、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产业,拓展农业的功能外延。此外,注重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文旅+农业”独特模式。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观光体验项目,依托当地文化元素和农业资源,将乡村文化与现代农业有机融合,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景区和体验区,形成全新的产业形态。通过延链补链、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多产业融合,金乡县可有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增强农业综合实力。

3.2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

金乡县应在理念宣导、技能培训、配套政策等方面精准发力,系统提升农民群体的现代农业意识和生产经营能力。金乡县应大力开展先进农业理念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生产理念,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通过政策解读、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形式,向农民宣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帮助农民正确认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全面加强农民的实用技能培训,着力解决农民实际生产经营中的操作困难。既要注重新型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等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农民发展现代高效种养殖业夯实技术基础[5]。此外,完善培训激励机制,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营造良好环境。例如,在税费减免、项目扶持等方面向接受系统培训的农民群体适当倾斜,体现政策优惠,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方位造就一支强大的新型农民队伍,为金乡县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3.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金乡县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金乡县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水利、电力、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为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要持续推进“村村通”工程,改造提升部分质量较差的村级道路,并加大力度推进村内道路硬化建设,便利农资运输。同时,应加强农村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建设完善田间渠系灌溉设施,提高农田有效灌溉率,为农业生产用水提供可靠保障。针对物流冷链配送的短板,要重点打造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加快建设覆盖全县的冷链物流配送网络,减少农产品在销售环节的损耗。还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物流体系的智慧升级,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此外,加快农村电力网络升级改造,积极推进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扩大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为“智慧农业”发展夯实基础。

3.4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

针对金乡县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必须主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精准有力的金融支持。金乡县应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适当扩展网点布局,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率。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创新,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使之更好地满足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同时,积极发展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完善的经营信用记录,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把控能力,增强其对农业领域的信贷意愿。探索建立农村抵押物价值评估体系,拓宽农村抵押物形式,为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创造便利条件。此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根据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特点,创新开发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订单农业贷款、农产品期货保险等,更好地满足农业经营主体的个性化需求。还要加大农村地区的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升农民的金融风险意识和金融服务利用能力,为农村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4 结语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金乡县应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链条纵深发展;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增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精准金融支持。这些重点优化措施,必将有力改善金乡县农业经济发展环境,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农业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弈铭.山东省农业经济韧性提升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海洋大学,2024.

[2] 郑传凯.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影响[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4(4):76-79.

[3] 王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3):16-18.

[4] 孙晓燕.乡村振兴视域下山东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24(4):90-92.

[5] 化丽,王艳丽.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新农业,2021(7):77.

(责任编辑:刘宁宁)

作者简介:靳魏魏(1979—),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E-mail:26519822@qq.com。

标签:  金乡县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