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known 发布于 2025-07-25 阅读(239)

摘  要: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力工具。教师要想合理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首先需要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该文主要从信息技术对学生、教师和课堂教学组织等的积极作用来分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0)03-0106-03

Abstract:As our society has come into a new info-age,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has more and more influence on education. It has become a powerful tool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learn. The teachers have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lassroom teaching well,in order to us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l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students,teachers and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classroom teaching;network resource

0  引  言

计算机是人类一项神奇伟大的发明,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而互联网技术出现更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令世人瞩目,电脑、网络、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三大件。2017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需深度融合。”可见教育部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性的肯定。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努力去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因此有效率的学习往往都少不了兴趣的推动。引起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产生好奇心。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刚成年或尚未成年的人,学识和经验都非常有限,对于那些他们没听过的、没见过的、不了解的事物很容易产生好奇心。作为教师,要抓住他们的这种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网络等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a)中国钱币博物馆网站

(b)货币图片

2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我们观念中的课堂都是教师台上讲,学生下面听。“满堂灌”“一言堂”都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标签。著名教育学者袁振国教授在他的一篇文章《课堂教学的革命》中曾这样描述传统的课堂:“传统课堂造就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的,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教师、学生、家长以至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当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后,大大地增加了课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尤其是VR技术的出现,使教学情境的创设更加方便,学生的浸入感和体验感更强。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打破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法,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速高质地获取知识。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搜集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将网络上获取到的相关资源和手上的教材结合,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和偏好选择学习内容,平等参与教学活动。如在“现代金融基础”这门课上,第一章是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概念比较抽象,大部分同学对于其他国家的货币和货币制度也不了解,如果只靠老师的展示和讲解,枯燥且学生不易理解。我就会让学生分组,每个组4~5个人,每个人搜集自己想去的1~2个国家的货币和货币制度的资料,然后小组长将整个小组搜集的资料整理成文档或制作成幻灯片,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国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展示演讲能力。

3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摒弃传统的单纯的知识教学,把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一个不能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的人很难在现代社会与他人竞争。

古人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必须自己走在时代的前沿,学会运用现代技术的武器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第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让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且及时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让所有同学得到必要的学习帮助。

第二,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分析结果,获取学生的学习难点,从而调整自己的知识点讲解结构,重新安排重难点内容。当经过几年几个班的难点学习信息收集整理,教师可以形成一门课程的难点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依照汇总的难点进行有重点的教学。并且可以将这样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养成积累资料的习惯。

第三,教师经常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会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和魅力,引导学生去学习使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同时还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4  有利于减少教师工作量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备好课。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花费精力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相信每一个教师,都能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同时也都曾体会过备课过程的艰辛。

首先,备课形象地讲就像在写剧本,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先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在以往教师备课主要参考的都是纸质材料,资源有限且查找不易,不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效率极低。当网络出现后,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了不断更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教师只需要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想要查找的资料的关键词,就可以找到丰富的材料,资源丰富精准度高,并且还可以快速下载,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查找资料的时间。

其次,随着人们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各种计算机软件、手机APP、网络学习平台等层出不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巩固和交流知识的平台,也为教师提供了优秀教学方法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可以让教师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把课备得更好。此外,很多具有教学辅助功能的软件,可以节约教师课堂管理和简单重复劳动的时间。如笔者目前在教学中使用的课堂派,就是这样一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可以提供便捷的班级管理、作业在线批改、成绩汇总分析、课件分享、在线讨论等服务,为笔者在班级管理、课堂考勤、批改作业等方面节省了大量时间,尤其是试卷设置的题目顺序随机、选项随机等功能,降低了测试抄袭的几率,更便于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如图2所示。

再次,科技的发展催生了很多高科技教学产品,如这几年开始慢慢走红的“智慧教室互动黑板”就是一款高科技互动教学产品,将手写黑板和多媒体设备相结合,方便老师备课、讲课。可以点击添加多块电子黑板,并且几个黑板之间可以快速切换,突破了传统黑板面积有限,教师需要写了擦、擦了写,一节课有的东西需要反复写好几遍的弊端,方便老师对于要反复用到的知识的保留,极大减少了教师的书写量。其次,智慧黑板可以一键删除,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又节约了教师擦黑板的时间。

5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近几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大省市和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由此可见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来谈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的教学能力比赛需要提交教学大纲、教学设计、PPT课件和教学视频等材料。

第一,这几个材料的制作无一能离开信息技术的运用。

第二,教学设计的编制在教学能力比赛中分值占比40%,是需要参加比赛的教师重点准备的材料,也是耗时最多、最花费心血的。一份好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而大规模开放在线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https://www.icourse163.org)中有很多的国家精品课程,这些课程聚集了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智慧,需要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快速更新并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三,PPT课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主要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果。而一个精美PPT的制作需要教师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合理使用各种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

第四,教学视频,是教师教学过程的记录,教师的仪表仪态,教师课堂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程度,都展示了教师上课的风采,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可以学习他们在教学中采用的新技术,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6  有利于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从古到今,无论是实现什么样的教学任务,传授什么教学内容,都要以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学组织形式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它具有独特的能动作用。传统课堂教学组织忽视学生主动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单调枯燥、陈旧,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情趣和美感。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逐步深入,教学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当互联网和虚拟现实进入课堂后,我们才发现,只有将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生动活泼地在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读书、去感悟、去思考、去创造、去表现,即个性化的教育成为可能,教学才可能获得切实的提高。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便于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突破常规手段的局限,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实践活动,真正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纵观所有的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优秀获奖作品,无一不展示着信息技术的魅力。

7  结  论

随着信息化在全球范围的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并且已引起了传统教育方式的深刻变化。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不断深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融入课堂,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优化教师的工作内容,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能力。所以,教师要多学习信息技术,并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让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陆晓星.巧用信息技术 促进“深度学习” [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63.

[2] 梅国平,刘小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转型探析:信息技术发展的视角 [J].江苏高教,2018(1):40-43+98.

[3] 张增学.浅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J].学苑教育,2017(15):88-89.

[4] 杨顶.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J].甘肃教育,2016(16):61.

[5] 郑云翔.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现状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7):19-25+79.

[6] 周仕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J].考试周刊,2012(79):40-41.

[7] 袁振国.课堂教学的革命 [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4(11):6-8.

作者简介:李程妮(1983.11-),女,汉族,陕西咸阳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风险管理。

标签:  信息技术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