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鸡蛋是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大规模现代化蛋鸡养殖场日渐成为鸡蛋的主要供给来源。蛋鸡自动化养殖模式因其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空间利用率高、蛋产量可观等优势,成为蛋鸡养殖业发展的趋势所在。为推动蛋鸡养殖业朝着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迈进,以浙江省景宁县为例,分析了蛋鸡自动化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疾病,探讨了蛋鸡自动化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存在的养殖户防疫意识不足、疾病监测预警系统不完善、防疫技术应用不规范、兽医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养殖户防疫知识培训,提高防疫能力;健全疾病监测预警网络,提高监测预警精准性;推广标准化防疫技术,确保操作规范;完善兽医服务体系,强化技术支撑等对策。
关键词 蛋鸡;自动化养殖;疾病防控;浙江省景宁县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6.051
景宁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丽水市辖区内,地处浙闽交界的洞宫山区,是浙江省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县总面积1 950 km2,地理位置为东经119°14′~119°58′、北纬27°39′~28°11′。景宁县山多平川少,地形以深切割山地为主,海拔在250~1 500 m,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合发展养殖业。近年来,景宁县大力发展蛋鸡自动化养殖产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在蛋鸡自动化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问题日益凸显,对蛋鸡存栏造成一定威胁。加强蛋鸡自动化养殖过程中的疾病监测和防控,对于保障鸡蛋食品安全、促进绿色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景宁县蛋鸡自动化养殖概况
近年来,景宁县大力发展蛋鸡自动化养殖业,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其中,景宁佰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蛋鸡养殖场规模最大,该养殖场总占地面积超3 000 m2,采用全自动化的层叠式养殖模式,日常喂食、喂水、清洗及鸡蛋分拣均由智能化设备完成,养殖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能最大限度保证蛋鸡健康及产蛋质量。景宁县各乡镇普遍建有中小型自动化蛋鸡养殖场,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利用当地气候、环境优势从事蛋鸡养殖。随着自动化养殖技术的不断推广,景宁县正逐步实现蛋鸡养殖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
2 景宁县蛋鸡自动化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疾病
2.1 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病。在景宁县蛋鸡自动化养殖过程中,禽流感是一种主要的危害性疾病。受感染的蛋鸡通常会表现出轻微或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鼻涕、流泪等,部分蛋鸡出现眼部肿胀、结膜炎,严重时眼睑及头部肿大[1]。同时,受感染的蛋鸡通常会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饮食减少、消瘦,产蛋量下降,开始产白壳蛋、软壳蛋,最终彻底停止产蛋,还伴有羽毛松乱、颜面水肿、鸡冠及肉垂发绀等临床症状。部分病鸡发生腹泻,粪便呈绿色或水样,重症鸡在倒提时还会从口中流出大量水样液体。蛋鸡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死亡率较高,一般在5%~15%。
2.2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为景宁县蛋鸡自动化养殖过程中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其不属于呼吸道疾病,但病鸡具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易被误诊。感染鸡新城疫后,病鸡精神极度沉郁、食欲严重下降。发病2~3 d后,雏鸡开始死亡,而且死亡数量逐渐增多;成年蛋鸡产蛋量骤降,软壳蛋明显增多,但死亡率相对较低。发病约7 d后,病鸡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歪脖、转脖、转圈等。鸡新城疫具有极强传染性,一旦暴发往往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加强鸡新城疫的防控尤为重要。
2.3 球虫病
球虫病是由球虫寄生于鸡体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在景宁县蛋鸡自动化养殖过程中,年龄在3个月以内的雏鸡感染球虫病的风险较高。一旦感染球虫病,病鸡会表现出精神萎靡、怕冷的症状,随后出现动作失常,如踌躇、踉跄、头部歪斜等神经系统障碍表现,发病严重时会发生抽搐、痉挛,最终导致死亡。球虫主要寄生于鸡的盲肠和小肠,会损害肠道黏膜,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引起营养缺乏、消瘦、贫血等症状。
2.4 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为害成年鸡。在景宁县蛋鸡自动化养殖过程中,该病传播速度较快,病鸡主要症状为高度呼吸困难、喘气、咳出血样渗出物;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喉头和气管黏膜水肿、充血、出血和糜烂,气管内常有不等量的血凝块堆积,严重者会导致窒息死亡。传染性喉气管炎一旦暴发,除控制该病发生外,还需要注意预防继发感染,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和其他慢性呼吸道病。
3 景宁县蛋鸡自动化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3.1 养殖户防疫意识不足
在景宁县蛋鸡自动化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户对鸡疾病防控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动化养殖规模不大,发生疫情的可能性不高,忽视了及时防控对于切断疫源、避免疫情扩散的重要作用。另有部分养殖户虽然有一定防疫意识,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防疫措施流于形式,效果不佳。例如,在蛋鸡自动化养殖过程中,养殖户没有严格按规定执行免疫程序、消毒不彻底、隔离措施不到位等,给疾病留下发生和蔓延空间[2]。
3.2 疾病监测预警系统不完善
在景宁县蛋鸡自动化养殖疾病防控工作中,疾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制约了疫情早期发现和快速处置。目前,景宁县大部分蛋鸡自动化养殖区域还没有建立鸡疾病监测网络,养殖场和散养户很少主动开展鸡疾病监测,仅依赖临床症状来判断蛋鸡是否发生疾病,易错过最佳防控时机。同时,基层防疫人员的疫情监控和上报能力也有待加强。由于专业培训不足、人手短缺等,畜牧兽医中心对辖区蛋鸡自动化养殖区域的巡查覆盖面有限,鸡疾病监控的深度和频次难以满足需求。即使发现疑似疫情,由于诊断能力有限,依然需要依赖上级实验室进行检测鉴定,效率低下。此外,在鸡疾病防控工作中,上级疫情信息反馈渠道不通畅,各层级之间及监测机构与养殖户之间缺乏高效沟通机制,疫情通报系统陈旧、运作不畅。
3.3 防疫技术应用不规范
在景宁县蛋鸡自动化养殖疾病防控过程中,防疫技术应用不规范的问题十分普遍,严重影响了防控效果。景宁县部分蛋鸡自动化养殖场在疫苗免疫方面存在诸多违规操作。例如,部分养殖场为了节省成本,私自减少疫苗剂量或更改免疫程序,导致免疫效果大打折扣;也有部分养殖场在疫苗的运输、保存、使用等环节操作马虎,导致疫苗失效。同时,在蛋鸡自动化养殖中,部分养殖场消毒作业存在不规范行为,如消毒药物选用不当、消毒时间过短或消毒剂量偏低等,都无法达到应有的消毒效果。此外,部分蛋鸡自动化养殖场人员出入没有消毒通道,对物品及运输工具也未严格消毒。鸡群之间、新引种鸡与原有鸡群之间未严格隔离,增加了疾病传播风险。一些养殖场对病死鸡处理不当,造成了新的疾病传播隐患。
3.4 兽医服务体系不健全
在景宁县蛋鸡自动化养殖疾病防控工作中,受制于当地兽医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疾病防控工作开展困难。在景宁县,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不足,专业知识储备有限,临床诊疗和疾病防控的综合能力较弱,缺乏高水平的专家型人才,缺少对重大疫情的分析研判和决策指导能力。同时,兽医诊疗服务的覆盖面存在较大缺口。乡镇兽医站主要负责当地规模养殖场的疾病防控工作,而分散在各村落的散养户几乎无法获得专业的兽医诊疗服务。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也主要承担行政职能,对基层一线服务的支持力度不足[3]。此外,兽医服务的运作机制有待完善,缺乏规范的服务流程和质量标准,服务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待提高,与养殖户之间缺乏及时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服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无法保证。
4 对策
4.1 加强养殖户防疫知识培训,提高防疫能力
提升景宁县蛋鸡自动化养殖疾病防控能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养殖户的防疫知识培训,提高其疾病防控能力。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应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邀请鸡疾病防控领域的专家学者,运用多种形式对养殖户开展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应涵盖当地鸡群高发疾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基础知识,同时重点讲解疫苗接种、圈舍消毒、生物安全等防控措施的标准操作规程,让养殖户掌握规范的防疫技术,增强养殖户的防疫意识[4]。针对新手养殖户面临的鸡疾病防控难题,可特别安排专题讲座,就如何加强蛋鸡自动化养殖的监控、健康检查、及时隔离等进行深入解析。同时,需要关注养殖户心理教育,引导其树立现代防疫理念,使其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其参与防疫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2 健全疾病监测预警网络,提高监测预警精准性
在景宁县蛋鸡自动化养殖中,需要建立全面覆盖的鸡疾病监测点布局,无死角地进行监控,既要利用先进监测手段如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重点区域实施动态监控,又要加大人力投入力度,安排专职人员深入一线养殖场所开展定期巡查。同时,提升基层防疫人员的疾病诊断和报告能力,通过实操培训等方式,使其掌握常见鸡疾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方法等,从而快速准确地发现和诊断疫情。对于突发疑似疫情,要建立高效的上报机制,加快由乡镇、县市到省级的报告传递速度。鸡疾病监测预警体系的高效运转还需要现代信息化手段的支撑。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汇集各环节监测数据,实时分析研判疫情形势,对疫情发生和扩散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建立多方位的疫情通报渠道,确保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能够快速精准地传递给养殖户、基层防疫人员和决策部门,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4.3 推广标准化防疫技术,确保操作规范
推广标准化的防疫技术操作规范是提高景宁县蛋鸡自动化养殖疾病防控效果的重要一环。相关部门应制定出台全面的防疫技术规范,对疫苗免疫、消毒消杀、生物安全等各环节的操作要求进行明确并细化,做到有章可循。在疫苗免疫方面,既要规范疫苗选择使用、运输保存的标准流程,更要科学制定免疫程序,明确免疫时间节点、剂量及接种方式等,确保产生理想的免疫效果。同时,要培训疫苗接种人员,确保其具备专业的接种技能。消毒消杀环节也需要制定标准化作业程序,包括确定高效药物选择、操作规范等内容,并通过定期检查督导的方式,保证各环节规范有序开展[5]。对有害残留物的控制也应纳入标准中,避免防疫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此外,生物安全操作规范同样重要,要求养殖场严格执行隔离制度,落实人员物品消毒通道设置,规范鸡群引种及病死残体无害化处理的标准流程,降低疾病发生和传播风险。
4.4 完善兽医服务体系,强化技术支撑
景宁县应整合优化现有兽医队伍,通过培训培养一批掌握现代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熟悉当地鸡疾病种类的复合型人才,并吸引高级别兽医专家加入,为重大疫情防控提供智力支持。在人力资源配备上,既要满足乡镇一级基层兽医诊疗需求,也要为蛋鸡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提供到位服务。同时,完善兽医服务机构布局,除加强现有乡镇兽医站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硬件建设外,还应在蛋鸡养殖专业村和规模场设立兽医服务站点,扩大兽医服务覆盖面积。兽医服务机构之间应建立高效顺畅的工作联动机制,实现分工协作、互帮互助,形成合力。此外,制定统一的兽医服务标准和流程,设立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并填补服务中存在的漏洞。构建兽医服务信息化交流平台,实现快速响应,满足精准服务需求,并同步建立完备的兽医服务激励政策,调动兽医人员的工作热情。
5 结语
加强蛋鸡自动化养殖疾病防控工作意义重大。为此,景宁县应该扎实开展养殖户防疫知识技能培训,增强其防疫意识和能力;构建高效精准的疾病监测预警网络,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推广标准化防疫技术,确保操作规范;完善兽医服务体系建设,为防控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撑。从夯实基础、健全机制、强化保障等方面落实好各项对策措施,充分发挥农业、卫生、执法等多部门的合力,景宁县蛋鸡自动化养殖业疾病防控形势必将持续好转,为推动地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孟庆占,张伶.蛋鸡呼吸道疾病的有关防控举措探讨[J].吉林畜牧兽医,2024,45(6):76-78.
[2] 孙福南.鸡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J].新农民,2024(12):126-128.
[3] 王学娟.鸡病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畜牧业环境,2023(16):54-55.
[4] 徐笑笑.蛋鸡呼吸道疾病的有关防控举措探讨[J].中国动物保健,2023,25(7):106-107.
[5] 谭圣伟.鸡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问题及对策[J].畜禽业,2020,31(3):99-100.
(责任编辑:刘宁宁)
作者简介:梅霞(1989—),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畜禽自动化养殖。E-mail:hjsdhfui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