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3855/j.cnki.lygs.2024.03.002
摘" 要:烟台是中国甜樱桃栽培的发源地和主要栽培区,为进一步提升烟台甜樱桃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优质高效,从烟台甜樱桃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产业发展展望三方面进行概述。提出了重视种业创新,构建优质苗木繁育技术体系;发展现代设施栽培;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强采后保鲜贮运研究与应用;加强品牌建设等发展建议,赋能烟台甜樱桃产业新质生产力。
关键词:烟台;甜樱桃;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 S6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24)03-0006-04
收稿日期:2024-04-04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A - 30 -ZY-24);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23TSGC0923);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2XCZX082)。
作者简介:张序(1980-),男,山东淄博人,正高级农艺师,从事大樱桃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E-mail:zhangxu432@163.com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sweet cherry industry in Yantai City
ZHANG Xu, LI Yanju, LI Fangdong, WANG Yuxia, TIAN Changping, LI Gongcun
(Yant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Yantai, Shandong 265500, China)
Abstract:Yantai is the birthplace and main cultivation area of sweet cherry in China. 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Yantai sweet cherry industry and achieve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tatu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sweet cherry industry in Yantai. Several strategies were recommen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Yantai sweet cherry industry, including speeding up the breeding of new varieties and constructing a high-quality seedling breeding technology system, developing modern facility cultivation, establishing standardized demonstration bases,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postharvest preservation and storage, and strengthening brand construction, which empowered new high-quality productivity to Yantai sweet cherry industry.
Key words:Yantai; sweet cherry; industry status; challenge; prospect
甜樱桃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是当前种植效益最好的特色树种之一[1,2]。烟台是中国甜樱桃主产区,产区及品牌优势明显,栽培面积22 988.00 hm2,年产量20.58万t,分别占全国的9.9%、15.3%。作为中国甜樱桃引进栽培的发祥地,经过150多年的探索、实践和发展,尤其是近30年的快速发展,甜樱桃产业已成为烟台市高效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主导果业,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已发展成为烟台市农业经济增长、农村建设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荣获“中国大樱桃之乡”等众多殊荣,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年产值超50亿元,品牌价值56.93亿元。目前烟台已成为中国栽培时间最早、产业化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甜樱桃主产地。但烟台市甜樱桃产业中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区位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烟台甜樱桃产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目前,亟需向新品种更新,技术标准化,管理机械化、省力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甜樱桃品质和产量,实现烟台甜樱桃产业提质升级。
1" 烟台甜樱桃发展现状
1.1" 栽培规模
烟台是中国甜樱桃栽培的发源地,自1871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斯(J.L.Nevius)夫妇引进首批10个品种的甜樱桃栽于烟台的东南山,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栽培历史[3-5]。据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计,2015—2023年烟台市甜樱桃栽培面积稳定在22 700.00 hm2左右,设施栽培666.7 hm2左右。2023年统计表明,烟台市甜樱桃栽培面积22 988.00 hm2,产量20.58万t;分别占全国甜樱桃面积、产量的9.9%和15.3%,占山东省面积、产量的23.4%和36.3%。
1.2" 区域分布
烟台市各县市均有樱桃栽培,主要栽培区域分布在福山、栖霞、蓬莱、莱州、牟平、海阳等地(表1)。其中,福山区面积7 333.33 hm2,年产4.21万t,分别占全市樱桃总面积、总产量的30.55%、19.53%以上;栖霞面积4 763.33 hm2,年产5.69万t;蓬莱面积3 833.33 hm2,年产3.56万t;牟平、莱州、海阳、莱阳依次降低,其余各县均在666.67 hm2以下。
1.3" 品种构成
在甜樱桃栽培品种构成上,早中熟品种约占70%左右,晚熟品种占30%左右。其中面积最大的早熟品种为红灯,占20%左右,主要集中在老龄果园栽培;福晨、福阳、早大果、意大利早红等早熟品种仅有少量栽培[6];栽培面积最大的中熟品种为美早,露地栽培面积占40%~45%、设施栽培面积占90%以上;黑珍珠、布鲁克斯、俄罗斯8号、福星[7]、鲁樱3号[8]等中熟品种发展较快。晚熟品种以萨米脱、先锋、拉宾斯、艳阳为主。
生产中砧木主要以大青叶为主,占80%以上;吉塞拉6号、考特、兰丁系列、马哈利有少量发展。其中烟樱3号大青叶砧木在当地具有适应性强、生长旺盛、嫁接亲和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9];吉塞拉6号、12号因早果性好、树体矮化,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迅速发展。
1.4" 栽培技术
老龄甜樱桃园(20年以上)管理粗放,大冠稀植,枝量偏多,枝梢过长,树冠郁闭严重,光照较差,果实品质较低,采摘修剪打药等田间操作困难。自21世纪初,参考烟台苹果栽培模式,开始尝试密植栽培,个别农户采用2 m×3 m的株行距栽培红灯,辅助药剂控冠,创造了666.7 m2产量1 500 kg。
自2010年以来,一系列技术出现了改革与更新,樱桃栽培模式由传统的稀植栽培改为密植栽培;改自然圆头形、丛状形为纺锤形;改大坑大沟栽培为小坑、起垄栽培;提早上市、避雨防霜设施栽培模式开始快速发展(图1)。
1.5" 市场营销
烟台甜樱桃除在本地市场就近销售以外,约有70%左右的果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近年来,电商销售空前火爆,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约35%的樱桃产量通过电商销售,电商销售额近8亿元。
2" 烟台甜樱桃产业存在问题
2.1" 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果率低
烟台市甜樱桃栽培起步早,树龄普遍偏老,部分老品种面积大,单一品种集中上市量大,脆甜型、耐贮运、商品性高的优良新品种缺乏。生产中以红灯、美早等为主,成熟期非常集中,出现季节性、结构性过剩的局面,导致价格下滑,销售不畅,严重影响果农收益。以烟台露地栽培的品种为例,红灯,特级果22元/kg、一级果18元/kg、中等果8~10元/kg、小果2~4元/kg;美早,通果20~26元/kg、特级果42~62元/kg、一级果26~36元/kg。萨米脱,特级果22~30元/kg,一级果16~24元/kg。雷尼,优等果36~42元/kg,虽然价格低于美早,但由于雷尼产量高,单位产值不亚于美早。先锋、拉宾斯,好果14~20元/kg。水晶,尽管果肉软、不耐贮运,但是口感较甜,非常受欢迎,一级果30~42元/kg。
2.2" 恶劣天气频发,抵御灾害能力低
甜樱桃极易受到倒春寒、冰雹、采前遇雨裂果的影响,常常“十年四不收”,严重制约了烟台甜樱桃产业的发展[10]。近年来,早春霜冻,成熟期遇到降雨裂果问题日趋严重。2021年5月20日~6月10日,烟台市露地甜樱桃开始陆续成熟,期间降雨12次,降雨量累计达到83.3 mm,其中6月1日突降暴雨,日降雨量52.1 mm,此时正值主栽品种美早成熟,由于缺乏避雨栽培设施导致大面积裂果,裂果率达到60%以上,尤其是果个大的优质果品裂果最为严重。烟台蓬莱市潮水镇女王山大樱桃专业合作社,2 hm2美早甜樱桃60%以上发生裂果,损失超过30万元。根据烟台地区最大的张格庄甜樱桃批发市场统计,单果重13 g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以上的特级果率不超过5%。要从根本上摆脱霜冻、降雨、冰雹等环境影响,设施栽培(包括暖棚、冷棚和遮雨棚) 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烟台甜樱桃设施栽培起步最早,但发展较为缓慢,与大连、临朐等地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影响产业发展和果农增收。
2.3" 病虫害严重,未得到根本解决
根瘤病、流胶病发生与危害呈上升趋势。甜樱桃砧木易感染根瘤菌,导致根系活力差、树势弱、出现园相不整齐、死树现象,至今没有筛选出抗根瘤病的砧木及有效防控措施;甜樱桃流胶病在各地均有发生,患流胶病后死枝、死树,国内至今无特效的预防治疗方法。近年来,受暖冬、春季高温多雨等气候影响,果蝇危害逐年加重,尚缺乏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
2.4" 生产中重栽培轻采后,贮运保鲜技术滞后
长期以来,中国樱桃产业只重视品种和生产栽培,不重视采后处理的现象十分普遍。生产中一家一户种植居多,缺乏能够有效拉长甜樱桃供货期的配套技术,导致甜樱桃的采后预冷、机械化分选、贮藏保鲜及冷链运输技术相对落后。同时,在生产中早采现象普遍,只要收购商采购,红灯、美早等七成熟、果色为浅红色即开始采收上市,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限制了樱桃产业的整体效益和规模化发展。
2.5" 从业人员严重老龄化,新技术新模式难以推广
通过对烟台市福山区、栖霞市、蓬莱市等甜樱桃主产县甜樱桃从业人员统计,从事甜樱桃栽培的果农年龄老化、结构断层、后继乏人,50岁以上果农10多万人,占比超过2/3,“老人无力种、年轻人无意种”的现象日益凸显。受年龄结构、文化水平等因素限制,新品种、新技术难以快速推广应用。
3" 烟台甜樱桃产业发展展望
3.1" 开展种业创新,构建优质苗木繁育技术体系
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种质资源优势,以优质、丰产、抗逆为育种目标,开展优质品种的引选育种研究及开发利用,筛选和培育适应不同需求的优良品种;加大抗性砧木的研究利用,筛选适宜的砧穗组合;开展优质无毒苗木繁育体系与技术研究,加强标准化甜樱桃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培育。
3.2" 发展现代设施栽培,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烟台甜樱桃设施栽培面积较小,占甜樱桃栽培总面积的2.9%,产业发展主要“靠天吃饭”,设施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要加强樱桃园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冬暖棚、冷棚、避雨棚、防雹设施等设施栽培提高抵御霜冻害、遇雨裂果、雹灾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畸形果及果蝇的发生,实现丰产、稳产;同时,通过调控光照、温度、湿度等适宜甜樱桃生长环境条件各项因子,实现提前上市、拉长鲜果供应链,提高果农收益。
3.3" 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借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果品产业技术体系等平台,在各个示范县创建标准化现代示范基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推进轻简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随着劳动力价格攀升和果农年龄结构的变化,轻简、省力栽培技术需求越来越迫切,通过示范和培训,让果农容易学、宜掌握。力争每个大樱桃示范县年创建标准化现代示范基地1~2个,每个示范基地面积1.33 hm2以上。
3.4" 加强采后保鲜贮运研究应用,提高果品附加值
甜樱桃采后预冷处理和分级处理,是保障保鲜贮运销售和提高樱桃生产效益的关键环节,可使甜樱桃保鲜品质显着提高、采后损失减少10%~20%、销售供应期延长1~3周;积极推广采后预冷、贮藏保鲜新技术,应用冷链运输,拉长果品供应期。同时,适当扶持酸樱桃加工品种,借鉴加工葡萄经验,生产高品质酸樱桃酒及其他深加工产品。
3.5" 持续加强品牌建设,转变销售模式
实施烟台大樱桃商标保护,鼓励、扶持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通过各自特色品种及栽培技术生产高档果品,建立果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争创自己的特色品牌。重视解决大樱桃销售环节的薄弱问题,改变一家一户、产地自销的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起贮运、销售系统,拓宽销售渠道,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东南亚乃至欧盟市场。
参考文献:
[1]" 刘庆忠, 朱东姿, 王甲威, 等. 山东省甜樱桃产业现状与发展建展望[J]. 落叶果树, 2022, 54(2):1-4.
[2]" 刘健锋. 山东省樱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 中国林业经济, 2018(6):44-45.
[3]" 张开春, 闫国华, 张晓明, 等. 中国甜樱桃的栽培历史、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J]. 落叶果树, 2017, 49(6):1-5.
[4]" 段续伟, 李明, 谭钺, 等.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樱桃[J]. 果树学报, 2019, 36(10):1339-1351.
[5]" 崔建潮, 王文辉, 贾晓辉, 等. 从国内外甜樱桃生产现状看国内甜樱桃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果树学报, 2017, 34(5):620-631.
[6]" 张序, 王玉霞, 张福兴, 等. 介绍三个大樱桃优良品种[J]. 西北园艺, 2019(2):37-38.
[7]" 张福兴, 刘美英, 孙庆田, 等. 大果中熟甜樱桃新品种福星的选育[J]. 果树学报, 2014, 31(S1):202-203.
[8]" 谭钺, 王甲威, 魏海蓉, 等. 中晚熟甜樱桃新品种鲁樱3号[J]. 园艺学报, 2019, 46(S2):2748-2749.
[9]" 张序, 张福兴, 孙庆田, 等. 甜樱桃砧木烟樱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烟台果树, 2018(4):25-27.
[10]" 李延菊, 孙庆田, 张序, 等. 避雨栽培对大樱桃园生态因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果树学报, 2014, 31(S1):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