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东里镇黄桃栽培技术及推广措施

known 发布于 2025-07-09 阅读(467)

DOI:" 10.13855/j.cnki.lygs.2024.03.026

收稿日期:2024-01-16

*通信作者:崔功伟(1987-),男,山东沂源人,中级经济师,从事农业经济和技术研究。E-mail:cuigongwei@yeah.net

作者简介:李俊(1967-),男,山东沂源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果树密植栽培及保护地栽培技术研究。E-mail:18853301161@139.com

东里镇地处沂源县东南部,属山区丘陵地带,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黄桃栽培。目前,东里镇黄桃面积1 086.67 hm2(1.63万亩),盛果期每666.7 m2平均产量不足2 500 kg,随着桃树衰老期的到来,重新建园任务重。因此,高度重视黄桃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高效开展,不断提高果农技术水平,对提高黄桃产量与品质意义重大。

1" 黄桃栽培技术推广的意义

1.1" 促进果农经济增收,提升黄桃产业经济效益

近3年来(2021—2023年),黄桃栽培技术的持续推广,为果农带来了显着的经济增收。示范区内,通过采用先进的栽培方法,盛果期桃树产量实现了大幅提升,增产900 kg,产值也相应增加了6 200元,不仅提升了果农的收入水平,也进一步激发了果农们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热情。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了黄桃的商品品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不仅销售速度快,而且售价更高。这种良性循环也推动了整个黄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黄桃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示范区桃园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效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增加了土杂肥料的用量,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的结构和提高了土壤肥力。3年来,示范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相比对照区增加了70%,土壤板结现象得到了明显缓解。同时,引导果农重视应用叶面肥料,帮助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3"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果农们通过学习和应用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经济效益,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黄桃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为乡村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仅有助于缓解乡村地区的就业压力,也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2" 黄桃密植栽培推广的主要技术

黄桃矮化密植栽培方法是通过利用矮化砧、矮化品种、特殊修剪和化学处理等措施,降低树高和控制树冠,充分利用空间和地力,增加果园单位面积株数的栽培方法。黄桃密植栽培的优越性体现在早产(栽后第2年每666.7 m2产量可达500 kg左右)、丰产(第3年每666.7 m2产量可达3 000 kg左右)、单位面积产量高、便于管理和适宜机械化作业。此外,还有利于果树品种更新换代,黄桃生产的稳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1" 选地建园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而不太粘的砂质壤土和山丘坡地建园,平地建园要选地势高、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地方。

选用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节间粗短、无病虫害的苗木。栽植株行距一般采用2 m×4 m或2 m×5 m,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苗木规格以1年生嫁接苗为好。定植穴深60~80 cm、直径80~100 cm,每穴施有机肥料50 kg,加过磷酸钙1 kg。栽植深度以根颈部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后踏实,及时浇水。

2.2" 盛果期黄桃增产、提质技术

东里镇盛果期黄桃面积占黄桃栽培面积的70%左右。盛果期黄桃增产、提质是黄桃技术推广的切入点和主攻方向。大力推广黄桃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高效防治等技术,可以有效促进黄桃提质增效。

测土配方施肥。主要包括如下步骤:①土样采集。果实采收后,按照“S”形方式选取采样点,采样深度一般在20~40 cm,按照规定深度挖成剖面或者用取土器直接取土,将采集的土样多点混合后,采用四分法保留最终土样。②土壤化验。通过对土壤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养分测试,了解土壤的供肥能力状况。③确定配方。根据土壤化验结果,结合施肥现状及相关专家经验等因素来确定肥料配比。

水肥一体化。主要有压差式施肥法、重力自压式施肥法、注入式施肥法等,要结合实际条件选择适宜的施肥方式。通常选用易溶解的、利用率高的多元复合肥料,其中液体水溶肥由于利用率高、污染小的优点,是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首选肥。在秋季桃树落叶前每666.7 m2施腐熟有机肥料4~6 t,并加入适量的复合肥料或缓释肥料。萌芽前、硬核前期、采收后、封冻前水肥一体化结合施用速效肥,使桃园田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果实膨大期注意增加钾肥的施用量。

整形修剪。树形可采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两主枝“Y”形、双栽双臂形、四分枝半直立形。冬季修剪时疏去背上直立旺枝、过密枝、竞争枝及病虫枝,短截主枝上的一年生枝,保留平斜枝。夏季修剪主要是控制竞争枝和徒长枝,疏去密生枝和剪除旺枝、病虫枝。

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蛀螟、梨小食心虫、桃蚜和桃红颈天牛等病虫害。冬季清园,剪除病虫枝,集中烧毁或深埋;萌芽前喷5 °Be石硫合剂;落花后喷70%甲基托布津加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48%毒死蜱防治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蚜、梨小食心虫等病虫害;5~6月以后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使用药剂。

3" 促进黄桃栽培技术推广的措施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适时推广黄桃栽培技术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当前普遍存在果农年龄偏大,习惯于目前的管理模式,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足等问题,黄桃栽培新技术的推广需要逐步进行。需要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果农。近几年,东里镇先后出台了促进黄桃技术推广的相关文件,给予农民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极大地促进了黄桃栽培技术推广的有序顺利进行。

3.2" 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加大对黄桃栽培技术的宣传力度

为尽快摒弃黄桃老旧的管理技术,促进果农接受并运用黄桃管理新技术,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的推广体系是技术推广的基础和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建立简单、快捷、高效的技术推广群,最大限度地吸引果农。农技推广形式是多样的,对需要现场示范操作的技术,就召开技术推广现场会,利用示范区田间地头现场实际操作来传授新技术,如桃树夏季修剪技术。对不需要现场示范操作的技术,可以通过微信、明白纸等形式来宣传,如适时发布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信息等。对果农来说,技术要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易实际操作,如测土配方施肥,要精确到什么时期施什么种类的肥料,施用量是多少,肥料必须是市面上常见的、易于购买的,肥料配方果农一看就知道如何操作。只有这样果农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认可度才能更高。

3.3" 突出黄桃栽培示范田的带动作用

仅仅是盲目的全面撒网式推广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以点带面才是正途。2021年在全镇7个村选取的黄桃栽培示范点总面积达23.33 hm2(350亩),分布均匀、代表全面、可实施技术推广全要素,辐射带动能力强。示范区内全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管理,新建园全部采用密植栽培。每到推广关键期,技术员深入一线,确保技术推广落到实处,达到良好的推广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果农对黄桃栽培新技术应用的积极性,使黄桃栽培技术得以顺利推广,提高了果农的栽培技术水平,并全面提升了全镇黄桃生产效益。

4" 结语

黄桃栽培技术推广是急果农所急、利果农的重大工程,在技术推广中政府要出台配套政策,加大推广扶持力度,强化和突出示范田的带动作用,完善推广体系,选好推广内容,加大对推广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果农自身技术水平,提高黄桃生产效益,确保黄桃生产稳定发展,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标签:  果农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