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3855/j.cnki.lygs.2024.03.022
摘" 要:苹果套袋栽培果实色泽鲜艳,果面光滑洁净,是生产优质苹果的有效措施。而苹果套袋后,果实内部生长环境发生了改变,加上管理不当或操作不规范,容易出现果实生理性或微生物病害。简述了苹果套袋栽培中出现的幼果脱落、日灼果、果锈、黑点病、红点病等病害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苹果;套袋;病害预防
中图分类号:" S4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24)03-0086-02
收稿日期:2023-08-29
作者简介:宋军华(1978-),女,山东东平人,高级农艺师,从事林果技术推广及林业管理等工作。E-mail:dpzrzyj@163.com
苹果套袋对食心虫类、卷叶虫类、螨类、蝽象类等害虫,轮纹病、炭疽病、赤星病等病害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是套袋苹果容易出现幼果脱落、果锈、黑点病、红点病等问题,笔者总结分析了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供广大果农参考。
1" 幼果脱落
1.1" 原因分析
果实套袋时间偏早,幼果果梗没有完全木质化,套袋后受风面积增大,遇到强风或暴雨,容易造成果柄压折损伤,使果实营养不能正常输送,导致出现僵果或果实脱落问题。
套袋前,未进行疏花疏果,留果量较大,枝果比和叶果比不完全合理,造成树体负载过大,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不能满足果实快速生长的需要而造成落果。
套袋时,未将果袋完全撑开,幼果没有置于袋内中央,果袋接触到幼果,导致后期生长不良而出现僵果或落果。
1.2" 预防措施
适期套袋,苹果套袋时间选择谢花后20~45 d。
套袋顺序按先树冠上部后下部,先树冠内膛后树冠外围。套袋时将果袋撑开,手握果袋胀圆,将果袋套向果实且悬于袋内,果实不接触果袋。封口,用果袋口边上的细铁线将袋口收紧,固定在果柄台基部位或果柄处的枝条,扎严袋口,避免雨水、露水流入袋内。
科学管理,通过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做好疏花疏果,树体合理负荷,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科学修剪,优化树体结构,保证通风透光,保证叶面的光合作用,增强树体的养分供应,保持旺盛状态。
2" 日灼果
一般向阳面受害重,果实受害处呈黄白色、绿色。日灼初期,果面泛黄,出现灰褐色小斑点。后期灼伤部位表皮变黑色,中心部位凹陷,形成片状干疤,果肉木栓化,坚硬粗糙,失去商品价值,只能摘除。向阳面的主干和大枝条也容易受害,受害后呈不规则焦糊斑块,受害处容易被腐烂病菌侵染,造成树势生长减弱。
2.1 "原因分析
选用的果袋劣质不达标,遮光性不强,透气透水性差,遇到高热天气,造成袋内温度过高。再则套袋时操作不当,未将果袋完全撑开,幼果没有置于袋内中央,幼果和袋壁有接触的地方,未能完全分离。弱势树体的果实套袋等易发生日灼。
2.2" 预防措施
夏季合理修剪,有意识地保留果实附近的枝条、树叶,防止烈日暴晒。及时浇水,保持果园土壤湿润,加强土壤保墒保水措施,促进根系活动,保障树体的水分需求。
选用质量好的果袋,要将果袋完全撑开,将果实置于袋中央,避免与果袋壁接触。连续阴天后如遇高温天气,不要马上套袋,等2个高温强日照天气后再套袋,日灼表现会较轻。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将出现炎热易发生日灼的天气,于午前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清水,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 果锈
果实表面失去光泽,严重时锈斑连成片,呈浅黄色,粗糙不平,像一层土豆皮包裹着果面,降低了苹果的商品价值。
3.1" 原因分析
果袋质量差,透气性和排水性差,吸水性强,果袋内有水不能及时排出,更容易造成果锈。套袋时未将果袋完全撑开,排水、排气孔没有完全打开,封口时果袋口未扎紧,导致药液、雨水、露水等从袋口缝隙流入袋内而未及时排出,皮孔受刺激木栓化形成锈斑。坐果后至套袋期属于果毛脱落期,果面皮孔还未角质化,是许多病虫害侵染和发生的高峰期,若果实接触乳油乳剂、增效剂、展着剂等刺激性药物,很容易诱发果实锈病。
3.2" 防控措施
选择优质果袋,风吹日晒不易破碎,内袋蜡质均匀不吸水,透气性、排水性好。套袋操作要规范,袋口要密封严实,防止药液、雨水等流入或渗入袋内。套袋前谨慎用药,避免施用各种乳油乳剂、展着剂等,防止对果面产生刺激形成果锈。套袋前施用的农药以内吸性菌剂为主,杀虫剂以水剂、粉剂为主。浓度要适宜,不能随意增加配药浓度,要完全溶解或溶化后再喷洒。喷药要细而均匀,雾化效果好,喷洒距离不要过近,避免在阴天或雾天作业。果锈发生与套袋时间早晚有直接关系,套袋要在苹果谢花后20~45 d。套袋过早,果实茸毛尚未脱落,皮孔角质化未形成,袋内湿度高,果实受高温高湿刺激,皮孔易破裂木栓化形成果锈。套袋过晚,果实暴露在外界时间长,加上树叶剐蹭等因素造成果面粗糙,形成果锈连片。
4" 黑点病
苹果的黑点病多发生在苹果的萼洼处和顶部,发病初期是以皮孔为中心出现米粒大小的黑色斑点,随着果实膨胀,黑色斑点逐渐扩大,呈褐色或黑色较规则圆斑,有的如芝麻大,有的如绿豆大,病斑只发生在表皮,不会引起果肉溃烂。
4.1" 原因分析
康氏粉蚧危害引起,康氏粉蚧主要通过袋口、透气孔、透水孔进入果袋危害,多聚集在苹果的萼洼和梗洼处刺吸果实汁液,造成小黑点,而且上面覆有一层白色蜡粉。药物刺激果皮皮孔细胞变黑,谢花后果实绒毛脱落,果面上留下伤痕,如果在这个阶段喷洒乳油类杀虫、杀螨、杀菌剂等农药,很容易造成绒毛脱落孔细胞死亡,出现果面黑点。特别是硫磺粉类等复配制剂,喷后果面黑点会加重。套袋苹果缺钙、缺硼,在果面上易引起形似苦痘病斑大小的黑点病。
4.2" 防控措施
及时割除园内杂草,改善果园地面和树体管理,控制好树形,确保通风透光。
套袋前严禁使用各类乳油类农药,幼果期不用硫磺类复配制剂。做好康氏粉蚧的防治。
套袋前喷好2次药,一是苹果萌芽展叶期,若虫刚孵化,蚧壳柔软,且还未扩散,易集中消灭。二是套袋前的5月中下旬,即若虫的高峰期,耐药程度较低,便于集中防控。
苹果开花期至套袋前喷洒3~4次果硼钙或苦痘钙800倍液,不仅有效给果实补钙、补硼,还可有效降低黑点病的发生。这一时期的树叶、果实和新梢生长旺盛,吸收能力好,是果树全年补钙的最佳时期。
5" 红点病
苹果的红点病是由链格孢霉(Alternaria)侵染造成的,多发生在苹果摘袋后,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向阳的果面容易出现许多针状,以皮孔为中心的不规则红色或紫色斑点,不会造成烂果。
5.1" 原因分析
在果树花谢及套袋前没有及时喷药或喷药次数少,树冠及内膛外围喷药不均匀,斑点落叶病防治不彻底。
果实生长期缺钙,营养不足,后期果面易出现红点病。
果袋质量差,不抗老化、遮光性差,致使果实日灼加重,摘袋后着色差,易发生红点病。
5.2" 防控措施
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增强树势。秋季落叶后,及时清扫落叶,减少越冬病菌。展叶期用代森锰锌类药剂进行保护;摘袋前叶喷3%多抗霉素600倍和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摘袋后喷施20%爱可2 000倍和寡糖钙1 000倍液。选用优质果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