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蟠7号在山东临沂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known 发布于 2025-07-09 阅读(292)

DOI:" 10.13855/j.cnki.lygs.2024.03.018

摘" 要:2019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中油蟠7号在山东省临沂地区进行试栽,经过多年观察表明,该品种果实大而扁平,平均单果重260 g,最大400 g,平均666.7 m2产量2 500 kg。果面亮红色,着色面积近100%,套袋栽培的果面呈金黄色。果肉黄色,硬溶质,味甜,粘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以上。7月上旬果实成熟,属中熟型品种。适应性强、丰产性强、品质优、耐贮运,适宜在山东省临沂及周边地区栽植。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中油蟠7号;临沂;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24)03-0073-03

收稿日期:2023-12-14

*通信作者:李佳(1981-),男,山东临沂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经济林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工作。E-mail:15868871@qq.com

作者简介:杨青(1983-),男,山东枣庄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木良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yqing1999@163.com

Int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Zhongyoupan No.7 in Linyi of Shandong Province

YANG Qing1, REN Yuanchang2, ZHANG Wei1, QIU Peng2, LI Jia1*

(1.Linyi Forestry Bureau, Linyi, Shandong 276000, China;2.Mengyin Forestry Bureau, Linyi, Shandong 276200, China)

Abstract: Zhongyoupan No.7 was introduced from Zhengzhou Fruit Research Institute CAAS and planted in Linyi in 2019. After years of observ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uit was large and flat, with an average fruit weight of 260 g and a maximum fruit weight of 400 g. The average yield per 666.7 m2 was 2 500 kg. The fruit surface was nearly 100% bright red, and the fruit surface was golden yellow under bagging cultivation. The flesh was yellow, hard solute, sweet, clingstone, the soluble solids content was more than 15%. The fruit ripening period was in early July, belonging to medium-maturing type. This variety had strong adaptability, high yield, excellent quality, endurabl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and wa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Linyi and surrounding areas.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Zhongyoupan No.7; Linyi; introduction performanc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山东省临沂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优越,适宜北方果树种植,是全国果品重点产区之一,2009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桃业第一市”称号。据统计,2022年临沂市水果种植面积9.3万hm2(139.2万亩),产量325.9万t,居全省第二位,其中桃种植面积6.1万hm2(91.1万亩),产量235万t。自2000年以来,桃产量稳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桃产业已成为临沂市果品行业的支柱型产业,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市水果面积和产量的65.4%和72.1%。但仍存在桃果成熟期过于集中,市场销售压力大;栽培技术总体水平低,果品质量差;品种结构不合理,名优品种少等问题[1,2],不利于当地桃产业的健康发展。中油蟠7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杂交育种的方式选育而成的,大果浓甜型油蟠桃新品种,2015年命名为中油蟠7号,2017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CNA20151460.0),2019年获得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GPD桃(2019)410009][3]。

为进一步加快临沂桃产业发展,提高果业生产效益,2019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中油蟠7号油桃种苗进行试栽。经过5年的观察试验,该品种在临沂地区表现出适应性强、丰产、果实品质优、耐贮运的特点,适宜在本地区栽植。现将该品种在临沂市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1" 引种地概况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7°24′~119°11′,北纬34°22′~36°13′,总面积17 191.2 km2。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2.4~13.4 ℃,日照时数2 421.2 h,无霜期190~210 d,降水量734.8~874.1 mm,其中6~8月占年降水量的60%~65%。土壤有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和水稻土五大类。

2" 引种表现

2.1" 植物学特征

中油蟠7号桃树姿半开张、生长强健,新枝绿色,成熟枝暗红褐色,节间2.6~2.9 cm。叶片绿色,长卵状披针形,长15.4~17.8 cm,宽3.6~4.1 cm,叶柄长0.7~0.8 cm。叶基部楔形,叶尖渐尖,叶片边缘锯齿状。花粉红色,铃形。

2.2" 果实经济性状

中油蟠7号果实大、扁平,两半部较对称,果顶平,梗洼浅,缝合线浅,成熟一致。平均单果重260 g,最大400 g。果皮光滑无毛,亮红色,着色面积近100%,套袋栽培果面金黄色,摘袋后可快速着色为亮红色;果肉黄色,硬溶质,味甜,粘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以上。在临沂地区,2022年收购价格每千克9.1~11.4元,2023年平均收购价格为8~10.5元。

2.3" 生长结果习性

中油蟠7号树势中庸健壮,枝条萌发力中等,中庸枝结果能力最强。7月中下旬果实成熟,属中熟品种。定植后,第2年少量开花,第3年少量结果,第4年进入丰产期,每666.7 m2产量约2 500 kg。

2.4" 物候期

在临沂地区,中油蟠7号桃3月初芽萌动,3月中下旬花芽露红,4月初开花,花期7~10 d,4月中旬进入展叶期,10月下旬至11月初落叶。果实自展叶期开始生长,5月中旬进入硬核期,硬核期10 d左右,6月中旬进入果实膨大期,7月上旬果实成熟。

2.5" 适应性

中油蟠7号桃对临沂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应性良好,树体生长健壮,枝叶茂盛,果实品质优,丰产,抗逆性强,无特殊易感病虫害。

3" 栽培管理技术

3.1" 园地选择

选择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块建园。山区建园应选择光照好的南向坡,东向坡和西向坡次之,避免选择北向坡,坡度以15°以下为宜,平地建园要做好排水工作。栽植前深翻土地,按每666.7 m2 2 000~3 000 kg有机肥料或土杂肥料、50 kg过磷酸钙做基肥。

3.2" 定植

一般在秋季落叶后至土壤冻结前。南北行定植,平地栽植株行距2 m×4 m,每666.7 m2栽植83株,坡地栽植可根据地形适当调整株行距。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苗木,栽植前剪除破伤根系,放入定植穴,让根系自然舒展,分层回填并压实,整好挖树盘,浇透定根水,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再浇水1~2次。

3.3" 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幼苗定植后1~3年为幼树期,幼树期管理以促进植株营养生长为主,在肥水管理上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前期施肥量要少,间隔时间要短,后期随着树龄的增大,可适当增加施肥量,并延长施肥间隔时间。基肥以有机肥料或土杂肥料为主,配少量的平衡型复合肥料,按每666.7 m2 2 000 kg的施用量,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采用撒施结合耕翻进行。追肥以尿素和磷酸二铵等N、P肥为主,每次每株用量25~50 g。从新梢长至30 cm开始,每15~20 d追肥1次,到7月中旬止,采用树盘沟施和叶面喷施的方式进行追肥。

成龄树追肥。施肥要求基肥要足、追肥及时。基肥以有机肥料或土杂肥料为主,配适量的平衡型复合肥料,按每666.7 m2 2 000~3 000 kg的施用量,在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结合耕翻进行。追肥要根据桃树的生长发育需要,以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复合肥料等速效肥料合理配比施用。在营养生长期,以氮肥为主,适当添加磷肥,促进植株生长。在生殖生长期应多施磷钾肥,以促进花蕾和果实孕育。采果后,追施氮、磷、钾均衡的肥料。一般从萌芽前到采果后追肥3~4次。春、秋季为植株生长期,应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则,给予充足的肥料,夏、冬季要减少或停止施肥。

施肥结合浇水同时进行,有利于肥效的发挥。浇水应根据苗木的需水量和季节合理进行,春秋季可7~10 d浇水1次,夏季水分蒸发快,可4 d浇水1次,冬季休眠期,一般不需浇水或每个月浇水1次。此外,在萌芽前和土地封冻前应各浇透水1次。

3.4" 整形修剪

树形宜采用V形,定干高度50~60 cm,主干上留2个主枝,不留中心干,两主枝夹角120 °,分别与地面呈60 °夹角。树高2.5~3 m,冠幅2.5 m左右。结合夏季修剪,控制无用旺枝的生长,剪除内膛过密枝梢。在幼树期完成植株整形工作。

树形基本成形后,要按照“疏缩结合、去弱留强”的原则进行回缩更新,适当重剪,把已结果枝条回缩到基部以培养更新枝,如果在已结果枝附近有抽出的更新枝,则可将已结果枝全部剪除,用新枝条替代已结果枝。一般在主枝上每隔15~20 cm保留1个结果枝,交替分布在主枝两侧。此外,对树冠内膛过密的枝梢应在生长季节进行疏剪,既可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又可促进保留枝条的生长发育。

3.5" 花果管理

疏花疏果。疏花宜在花蕾露红时进行,去除弱小、朝天、畸形、过密,以及生长在枝条基部、粗枝和主干上的花蕾,留果枝中段方向向下或斜向下的花蕾,花间距应合理均匀。长果枝留中部花蕾,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留前端花蕾,其他部位花蕾全部疏掉。操作中应幼旺树多留少疏,盛果期树留量适中,老弱树少留多疏,外围枝多留少疏,内膛枝少留多疏,壮枝多留少疏,弱枝少留多疏。疏果一般分2次进行,第1次在谢花后20 d前后,即第1次生理落果之后进行,按照“疏小留大、疏劣留优”的原则,疏掉发育不良、畸形、直立着生果,以及小果、无叶果,留生长匀称的长形大果。第2次疏果也叫定果,一般在谢花后40 d进行,长果枝留2~3个,中果枝留1~2个,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留1个或不留。长果枝留中上部果,中短果枝留顶端果,以留果枝侧面果为好。

果实套袋。在5月中下旬疏果工作完成后,选择晴天9∶00~11∶00时和15∶00~18∶00时进行,果袋宜选择外黄内黑的油光纸袋。套袋前对树体和幼果喷施1次杀虫剂和保护性杀菌剂,并在喷药后2 d内完成套袋。

3.6"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桃蚜、桃小食心虫、细菌性穿孔病和流胶病等。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结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尽量减少农药的施用量。休眠期做好清园工作,减少病虫源越冬基数,并分别在清园后和春季萌芽前各喷施3~5 °Be石硫合剂1次,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加强除草、修剪、灌溉和施肥等管理措施,可提高植株抗性,减轻病虫害侵蚀。及时剪除病虫枝,集中焚烧,防止病虫害传播。

桃蚜,多发生在春季萌芽期和秋梢萌动时。前期可用阿维高氯500倍+吡虫啉6 000~8 000倍液喷施;温度升高后,用阿维高氯500倍+啶虫脒6 000~8 000倍液喷施。大量爆发时,阿维高氯500倍+螺虫乙酯4 000~4 500倍液喷施,连续喷施2次。为防止产生抗药性,可复配吡蚜酮5 000倍液。

桃小食心虫,多发生在春季坐果后和果实二次膨大期,可选择高效氯氟氰菊酯500倍液或甲维盐高氯1 000倍液整树喷雾防治,1个月喷施1次。

细菌性穿孔病,在秋季落果后和春季萌芽前,喷施150~200倍波尔多液1次,可有效防治。展叶后和发病前,可交替喷施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或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65%的可湿性代森锌300~500倍液,每15 d喷1次,连喷3~4次。

流胶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300 g/L苯甲丙环唑1 500倍、15%唑醚戊唑醇1 000倍或30%苯甲咪鲜胺2 000倍液喷雾。已经发生流胶时,要刮除流胶及病变组织,选用300 g/L苯甲丙环唑750倍、15%唑醚戊唑醇500倍或30%苯甲咪鲜胺1 000倍液涂抹伤口。

参考文献:

[1]" 王延书, 李淑厚, 胡长军, 等. 临沂市桃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 落叶果树, 2022, 54(1):37-39.

[2]" 陈佩佩, 包鑫. 蒙阴蜜桃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提升路径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1, 32:17-18.

[3]" 王力荣, 陈昌文, 朱更瑞, 等. 中熟油蟠桃新品种中油蟠7号的选育[J]. 果树学报, 2023, 37(7):1102-1105.

标签:  果枝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