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刺梨果实品质特性及栽培技术

known 发布于 2025-07-09 阅读(338)

DOI:" 10.13855/j.cnki.lygs.2024.05.020

摘" 要:金刺梨为蔷薇科蔷薇属攀缘灌木,原产于贵州,主要分布在安顺、兴仁等地,自然实生,单果重5.4 g,无籽,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金刺梨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C、多糖、黄酮、单宁等生理活性物质,可作为药食同源植物果实。金刺梨的优势特性为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酸含量、粗纤维含量、黄酮含量高,而单宁含量低,适宜于果汁加工。

关键词:金刺梨;果实品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24)05-0084-02

收稿日期:2024-04-26

基金项目:安顺金刺梨提质增效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服企[2020]4001)。

作者简介:敖艳飞(1989-),女,贵州遵义人,农艺师,从事果树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工作。E-mail:630260378@qq.com

金刺梨(Rosa sterilisD.Shi)是蔷薇科(Rosaceae)蔷薇属(Rosa)攀缘灌木。1990年,安顺老落坡林场职工在山间偶然发现1株野生无籽刺梨,将其移栽于家中。2003年,安顺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对其进行了研究鉴定,并命名为金刺梨,2015年10月获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授权。金刺梨种植地主要在贵州省安顺市,至2023年,安顺市金刺梨种植面积6 700 hm2(10.05万亩),盛果期666.7 m2产量800 kg左右,2023年收购价7元/kg,产值5 600元。金刺梨果实富含多种氨基酸、Vc、多糖、黄酮、单宁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1],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和排毒等多种生生理功能,是保健食品、药用制品、化妆品等方面精深开发的原料,具有广阔开发利用前景,已成为当下功能性食品研究的热点。笔者介绍了金刺梨果实的品质特性,并总结了金刺梨的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1金刺梨的果实品质特性

金刺梨植株高4~6 m。嫩枝绿色,渐变为褐色,小枝和叶柄紫红色,具稀少弯曲的皮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6~9枚,小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2]。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纺锤形,平均单果重5.4 g,直径2~2.5 cm,果皮黄褐色,密生针刺,萼片宿存,暗绿色(图1)。果肉金黄色,肉质脆嫩,嚢室着生丝状种子。鲜果香气浓郁[3],富含Vc、黄酮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口感佳,适合果汁加工。

如表1,金刺梨果单果重5.4 g,果实出汁率73.6%,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8%,可溶性糖含量9.45%,总酸含量1.8%,粗纤维含量1.8%,单宁含量低,为1.52×104 mg/kg,维生素C含量911 mg/100 g,黄酮含量2 600 mg/100 g,干物质含量19.3 g/100 g。

如表2金刺梨中16种氨基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脯氨酸)总含量为0.700 g/100 g。

2金刺梨栽培技术要点

2.1" 苗木繁殖

选择地势平缓、背风向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苗圃地。以土壤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为好。金刺梨由于种子败育,苗木培育主要采用扦插繁殖。扦插时间以10月下旬至1月上旬为宜。采集优良母树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生枝条,剪成插穗,长度8~10 cm,粗度≥0.5 cm,保留2~3个芽。扦插株距为8~10 cm,行距为10~12 cm,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2/3,露出1个芽,每666.7 m2育苗4~5万株[4]。

2.2建园栽植

整地挖穴。将土壤进行深耕翻晒。11月至次年1月定植。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栽植密度,立地条件差的地块,株行距可采用 3 m×3 m;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块,株行距以3 m×4 m或4 m×4 m较适宜。按照定植株行距挖长、宽、深分别为60~80 cm的定植穴,表土和底土分别堆放,每定植穴施有机肥50 kg,与表土混合后回填踏实,形成高15~20 cm,直径60~80 cm的树盘。苗栽,苗高度 50 cm以上,地径 0.6 cm以上,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在树盘上挖浅坑,将金刺梨苗置于坑中,扶正,覆土踏实,浇足定根水,树盘覆盖地膜。

2.3肥水管理

水肥管理。1~3年幼树施基肥,每株施有机肥5~10 kg、复合肥250~500 g;追肥以氮肥为主,2月每株施尿素100~200 g。3年以上成年树,主要施好基肥,10月采果后每株施腐熟有机肥10~15 kg、复合肥0.5~1 kg;追肥1~2次,开花前、6月每株分别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0~500 g。土壤施肥,在树冠滴水线处挖40~50 cm深宽的环状或条状深沟施入。另外,要适当进行叶面追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肥3~4次。

2.4整形修剪

攀缘性的金刺梨具有一定的自立性,一般采用自然丛状形树形,树高2 m左右,冠幅3 m左右,设主枝3~4个,第2、3年在每个主枝上选留侧枝2~3个,共侧枝10~12个。自然纺锤形定干高度60~70 cm,在主干上分布侧枝6~12个,主枝之间距离20 cm,呈螺旋式分布。

11~12月刺梨落叶后进行修剪,剪除病虫枝、枯枝、衰老枝、过密枝和纤细枝,尽量多留健壮的1~2年生枝作为结果母枝,对衰老的多年生枝群,要通过回缩,促发壮枝。

2.5病虫害防治

金刺梨常见病虫害有白粉病、黑斑病、叶婵、螨类、介壳虫、金龟子、食心虫等。可采用石硫合剂、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吡虫啉、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等进行防治[5]。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施用和合理混用,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

参考文献:

[1]" 鲁敏,安华明,赵小红.无籽刺梨与刺梨果实中氨基酸分析[J].食品科学,2015,36(14):118-121.

[2]" 韦景枫,程友忠,钟漫,等.安顺金刺梨丰产栽培技术初探[J].贵州林业科技,2012,40(1):30-32.

[3]" 付阳洋,刘佳敏,卢小鸾,等.刺梨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3): 328-335+342.

[4]" 钟漫,韦景枫,程友忠,等.安顺金刺梨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12(2):42-45.

[5]" 吴家丽,肖祎,李用奇,等.安顺金刺梨生长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16,45(6):148-151.

标签:  刺梨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