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刺梨栽培技术应用与制定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探讨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395)

金刺梨是一种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的果树,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物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大,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广泛开展种植,为广大种植户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尽管金刺梨的栽培潜力较大,但在实际生产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例如,如何优化栽培、防治常见病虫害以及实现对金刺梨高效的营养供应等。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日益增强,金刺梨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栽培金刺梨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的新亮点。金刺梨对于环境有一定适应性,若是环境适合其生长,并同时采取有效的栽培技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当前,农业科技的发展,金刺梨栽培技术在不断完善,包括土壤选择、栽植密度、灌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进展。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金刺梨产量和品质,还为农民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所以,应深入探讨金刺梨的栽培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以提高金刺梨的种植效益、推动产业发展。

一、种植条件的选择

金刺梨的成功种植不仅依赖于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需要提前为其选择适宜的种植条件。金刺梨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最佳的生长温度为年平均温度在12℃—16℃左右。年降水量应保持在1000mm以上,以确保金刺梨在生长季节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果实膨大期,适当的湿润环境对提高产量与果实质量至关重要。虽然金刺梨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其生长最佳的环境为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土壤条件适宜不仅有助于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还能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率,从而促进金刺梨的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因此,在种植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地块。首先,土壤的排水性尤为重要,过于粘重的土壤可能导致根系缺氧,从而影响植株的健康,所以应提前做好土壤改良。在选择种植地块时,还应保证其符合以下条件的区域:交通便利、地势平缓、背风向阳。上述因素是金刺梨生长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平坦的地形有利于机械化操作以及水分的均匀分布,向阳的地块则能获得充足的阳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其次,适宜的排灌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以保证在干旱或雨涝天气下,植物能够有效地得到水分调控。最后,选择的地块应确保无病虫害,以避免影响金刺梨的生长和产量。种植前可进行土壤的检测和消毒,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另外,定期的土壤改良和合理的轮作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健康性,为金刺梨的生长提供更良好的环境。

二、金刺梨种植方式

1、播种方法

播种是金刺梨栽培的重要环节,影响着种植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金刺梨种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选择秋播或春播的方式,具体可以结合种植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安排。金刺梨种子在成熟后即可播种。秋播时,可以利用自然降雨和气温,帮助种子提前发芽,春播则需依赖温暖的气候条件来促进种子的发育。

在选择播种时间时,需要密切的关注当地的气候变化,确保土壤温度达标,以提高成活率。为了提高金刺梨种子的发芽率,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12—24h,能够有效破除种子的休眠状态,促进新陈代谢。该过程不仅能够加速种子的发芽,减少出苗时间,还能提高发芽率,通常能够达到90%以上。另外在播种时,应保持一定的行距和株距,以确保植株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播种时应注意深度,一般控制在2cm—3cm,以避免种子被埋得过深而影响出芽。同时,播种后要轻轻覆土,并进行适度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的发芽。播种后同样重要,在种子发芽后,应定期检查土壤湿度,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以利于幼苗的健康成长。还应及时进行杂草清除并加强病虫害监测,确保幼苗能够顺利生长。

2、金刺梨扦插方式

扦插是金刺梨繁殖的一种有效方式,除了冬季外,其余季节均可进行。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快速繁殖优质植株,特别适合于在成熟植株较多的情况下进行扩繁。金刺梨的扦插时间灵活,最佳季节为春季和夏季,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气温适中且生长活跃,有利于插条的生根和成活。扦插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作为插条,确保其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生长潜力。将选取的枝条剪成10cm—12cm长的小段,注意剪切位置需对准下端在芽下方斜剪,以增加增氧面积,而上端则在芽上方斜剪,利于水分蒸发。之后将修剪好的枝条插入湿润的土壤中,深度应控制在2cm—4cm,并预留1芽露出土面,以便于光合作用。插入后轻轻踩实周围的土壤,以消除空气,从而提高插条的成活率。为了进一步提高插条的成活率,在将枝条插入土壤前,还需在插条的下端涂抹适量的生根粉。完成插条后,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于潮湿,以防止根部腐烂。可以适当遮阴,避免强光直射给幼苗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使用竹条和塑料薄膜为金刺梨搭建小拱棚,提供一个温暖和潮湿的生长环境。间隔10天可喷洒1次50%多菌灵8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湿度可控制在80%左右,便于插穗更好的生根。小拱棚覆盖透光度为30%,能够较好的帮助植株遮荫,降低光照强度,减少水分蒸发。

3、金刺梨定植方法

定植是金刺梨栽培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与发展。一般情况下,金刺梨的定植最佳时间为12月—来年2月。该时期气温相对较低,有利于植株适应新环境,减少定植后的水分蒸发和生长压力。选择合适的定植时间,可以提高成活率。在定植前,还需提前做好定植地的整地与施肥。首先清除地块内的杂草和残余植物,然后翻土20cm—30cm,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结构。之后可施入基肥,具体可结合土壤状况选择腐熟的有机肥料,确保土壤富含养分。定植时需按照株行距为1.5×2m挖定植穴。每个定植穴的规格要求为长宽深各50cm,既能够为根系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并且能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在每个定植穴内可施入适量的基肥,并同时加入少许的钙、镁、磷等肥料,以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后期的发育。注意不要将肥料直接接触到根部,以防烧根。放置幼苗时,先将根系轻轻伸展开,避免根系扭曲。根系整理好后,开始填土,但要注意填土时将幼苗稍微提高,使根系舒展开,并避免根系弯曲或歪斜。填土应均匀,确保没有明显的气泡,最后轻轻踩实土壤,以提高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定植完成后,立即浇足定植水。这不仅可以帮助土壤与根系更好地结合,还能缓解因土壤干燥导致的植物水分不足问题。此外,浇水后可再次检查土壤的沉降情况,并进行适度的补土处理。

三、金刺梨田间管理方法

1、施肥灌溉

施肥与灌溉是金刺梨生长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水分和营养供给能够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金刺梨生长过程中对于各种营养物质以及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需要加强施肥灌溉。在定植后,需结合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科学的浇水和施肥。如遇连续干旱天气,则需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确保根系获得充足的水分。雨季则需要注意排水,避免雨季积水过多,以免影响根系的健康,造成根部缺氧或腐烂。另外,需要定期进行中耕和除草,以减少杂草对水分和养分的竞争,同时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在种植之前,应提前在土壤中施加充分的有机肥,以确保养分的充足。在幼苗生长期间,可结合有机肥和动物粪便进行施肥,务必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合,以满足幼苗对养分的需求。在进行浇灌时,注意水源的选择和灌溉方式。将肥料与水分同时施入可以让金刺梨的根部更好地吸收养分,提高肥效。待后期金刺梨进入结果期时,应选择有机肥与氮肥一同施用,这样可以促进果实的饱满和增重。有机肥提供全面的营养,而氮肥则有助于叶片的生长与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果实的质量与产量。在果实采摘完毕后,应及时施用有机肥,以增强土壤的肥力,帮助金刺梨的根系在肥沃的土壤中继续生长和发育,为第2年的开花结果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金刺梨的根部发达程度相对较弱,所以在种植时,还应注意养分的充足供应,以促进根系的健康成长。具体可通过增施有机肥和改良土壤等方式,来改善地块的土壤结构,并为根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定期进行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金刺梨种植中的重要工作,通过定期的耕作和除草,即能够有效减少杂草竞争,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幼林阶段的中耕除草,频率可控制为每年进行2次。第1次可在每年的4—5月进行,以促进春季生长。第2次可选择在10月底—12月底进行,为冬季的生长做好准备。耕作方式采取以耕代抚的方式,结合间作技术。另外,可以采取间作的方式,间作蔬菜、矮秆豆科作物和药材等,以提高地块的利用效率和土壤肥力。成林的中耕除草一般从种植后的第3年开始实施。频率同样控制在每年2次。第1次可选择在每年的2—3月进行,以清除冬季杂草。第2次可选择在11—12月进行,以准备过冬。中耕深度应控制在10cm—15cm。除草时,应及时清除树冠周围的杂草,以减少竞争。并且在中耕除草时,还可以结合施用腐熟有机肥。将腐熟的有机肥埋入沟内,之后覆盖土壤,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3、金刺梨修剪技术

修剪是做好金刺梨生长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的修剪可以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树形。首先应做好幼林的修剪。一般情况下,幼林栽植在当年12月进行。在出土主干20cm处,4个方向保留3—5个主枝,并剪除过密枝、纤细枝和病虫枝等,以确保光照和通风。夏季修剪一般选择第2年的5—6月。这一时期可对基部抽生的强梢进行短剪,促进新的夏梢发育。落叶后可以对衰弱枝进行回缩修剪,剪至健壮枝处,确保树体能量集中在健康的部分。建园3年后,金刺梨树的成林抚育修剪需要及时进行。幼树经过1—2年的定干和疏枝,树形基本定型。这一时期可采用平切方法修剪,注意不要撕裂树皮。修剪时保持树高在2—2.5m,冠幅应在2—2.5m之间。冬季修剪可选择在果实采收后进行,这一时期可及时剪除枯枝、病虫枝、过密枝和纤弱枝,确保树木健康和通风透光。夏季修剪则可以选择6月初进行,及时疏除树冠内的过密枝,剪除荫蔽的内膛枝,以及超过树冠的徒长梢,从其着生处剪除。种植15年后进行成林更新。具体从保留的3—5根主干枝30cm处剪除全部大枝和弱枝。保留30cm高的丛桩,便于来年重新发芽与生长。通过合理的修剪技术,金刺梨能够保持良好的树形和健康的生长状态,从而提高产量,改善果实质量。定期修剪不仅可以促进分枝和果实的发育,有助于病虫害的防治和树体的通风透光,确保植株的生长活力。

4、金刺梨病虫害防治策略

金刺梨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与高产。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该病害常见于湿度较大的环境中,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白粉病主要危害金刺梨的嫩叶和新梢,导致叶片枯黄、脱落,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防治时,需注意保持通风,避免雨水直接浇灌,喷洒硫磺进行防治。定期进行冬季修剪,清除病害的枯枝败叶,减少病源累积。并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和病残体,松土除草,切断病害传播途径;灰霉病也是金刺梨的常见病害,其主要发生在开花期间,果实发病时表面会密生灰霉,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防治时,可使用药剂进行喷洒。在果实开花期间,喷洒10%多氯霉素100g,兑水100—110kg进行多次喷洒,以控制灰霉病的发展;蚜虫是常见的虫害类型,常附着在嫩梢和叶片下方,吸食植物汁液,影响生长。防治时,可使用水冲洗或使用专用的杀虫剂,如吡虫啉、噻虫嗪等进行喷洒,可采用引入天敌如瓢虫,进行生物防治;刺蛾的幼虫会啃食叶片,导致光合作用降低。及时清除虫卵和幼虫,喷洒农药如灭幼虫剂进行防治;黑刺粉虱是常见虫害,其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阻。其主要寄生在叶背面,造成叶片枯黄、脱落,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防治时,可选择在5—8月虫害发生时,喷洒0.05%的水胺硫磷进行防治。要确保药剂均匀喷洒于叶片背面,以提高防治效果;食心虫会啃食刺梨的果实,造成果实发育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防治时,可使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稀释至0.017%的药液浓度,在7月上旬—8月期间进行连续喷洒2次,效果更好。病虫害的及时监测是确保金刺梨健康生长和高产的重要环节。日常需定期在栽培地做好监测工作,重点检查叶片、果实、茎干等部位,及早发现病虫害,仔细观察新梢和果实的生长情况是否正常,是否遭受虫害。对于种植户,可进行病虫害识别培训,使其了解常见病虫害的症状,以便及时处理。此外,采集疑似病虫害的植株样本,进行科学鉴定,确认病害类型和发生程度。基于气象数据和历史病虫害发生记录,建立预测模型,及时预警潜在的病虫害风险。可以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同相关农业部门及时共享信息,实现区域内病虫害的联防联控,提高监测与防控效果。

5、及时采摘

金刺梨果实通常在果实变色、果皮变软时达到成熟,一般在8—9月期间。这一时期,可结合外观做好判断,及时采摘。具体可以观察果实的颜色变化,成熟的金刺梨果实呈现出鲜亮的黄色或橙色,且表面有光泽。轻轻按压果实,成熟的果实应有适度的弹性,而未成熟果实则较硬。可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温度较低时采摘,这样可以保持果实的新鲜度和质量。避免在高温或阳光直射下采摘,以减少果实的损伤。采摘后及时进行分级、包装和仓储,避免长时间露天存放,保持果实的新鲜和品质。选择在干燥天气采摘,避免雨季或潮湿天气带来的病虫害风险。

综上所述,通过对金刺梨栽培技术进行浅谈,认识到金刺梨不仅具有显着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新时期,随着对金刺梨栽培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需要从多方面出发,加强栽培技术的科学应用,为金刺梨的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562100贵州省普定县马官镇人民政府)

标签:  刺梨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