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葡萄园土壤养分存在问题与施肥对策

known 发布于 2025-07-09 阅读(285)

宝鸡位于秦岭北麓,海拔750"m左右,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降水量710~1"000"mm,是鲜食葡萄的适生区,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葡萄的历史。截至2024年底,宝鸡市葡萄种植面积2507"hm2(3.76万亩),主栽品种有户太8号、夏黑、阳光玫瑰等10多个。近年来,针对果农反映葡萄叶片黄化、裂果严重,品质下降问题,对全市葡萄园进行了土壤检测,分析土壤养分状况,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葡萄园土壤施肥的建议。

1 "葡萄园土壤养分检测结果

按照丘陵平塬土壤特点,取样调查9个县区的葡萄园土壤状况,每县区12个葡萄园作为固定取样点,每个园按照五点取样法进行土壤取样,现场进行粉碎、称重,随后送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保护学院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可以看出:

①土壤pH值,7.3~8.1,均值7.8,整体土壤偏碱性,适合鲜食葡萄的种植。葡萄树对土壤酸碱度适应范围较广,但pH值低于4或高于8.5时则不利于葡萄生长。②土壤有机质含量,11.2~21.4"g/kg,均值17.3"g/kg。普通葡萄种植土壤有机质要求2%左右[1],宝鸡园区还有提高空间。③全氮含量,0.7~1.4"g/kg,平均值1.1"g/kg,属于中等水平。④有效磷含量,6.6~89.5"mg/kg,平均值31.3 mg/kg,符合种植要求,但各个园区差异较大。⑤速效钾含量,112~349"mg/kg,平均值190.8"mg/kg。有缺钾园区(低于150"mg/kg),也有极高钾园区(大于300"mg/kg),各区速效钾含量水平不平衡。⑥有效钙,宝鸡地区为钙质土壤,可交换钙含量高达2"384~6"926"mg/kg,均值5771.2"mg/kg。

2 "葡萄园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

宝鸡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在2%以下,只达到一般农作物的需求,优质葡萄需达到3%以上。长期施大肥浇大水,施肥以无机肥为主,有机肥、菌肥用量较少。化肥的优劣识别能力差,常常过量混施如硫酸铵、氯化钾等,导致土壤硝态氮含量过高,土壤板结严重。对照日本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标准6%~8%(最高的是15%),宝鸡市差距很大。

2.2 "长期单一作物种植,土壤元素失衡

宝鸡的很多地方,种植某一种作物总是单一持续连作,使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缺乏。如寨子岭村以葡萄种植为主,施肥大体一致,重视大量元素肥施入,忽视中、微量元素肥施入,葡萄缺少的营养元素得不到补充,不缺的元素沉积而造成危害。

3 "改善葡萄园土壤养分的对策建议

3.1 "转变思想观念,绿色有机种植

适应新时代果业发展要求,转变果农观念,不断提高对肥料的认识,重视肥料管理,广开有机肥源,降低用肥成本。实施“有机肥增量、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肥料精准施用、高效利用,健康土壤,稳定土壤质量的行动。走产业发展、产品优质绿色之路。

3.2 "重施有机肥

全市有机肥肥源丰富,作物秸秆、粪肥(羊粪、鸡粪、牛粪)、绿肥(三叶草、黑麦草、豆类植物)等都是很好的有机肥源。有机肥源必须经过沤制腐熟后施用。有机肥多做基肥,一般在果实采摘后1个月内(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集中开沟或开穴施入,距离树干20"cm,深度20~40"cm。施肥标准根据品种、产量、树龄而定,尽量做到“斤果斤肥”,普通大田成龄巨峰系葡萄每666.7"m2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5"000"kg,设施阳光玫瑰葡萄施商品有机肥3"000"kg,葡萄幼园酌情减量。

3.3 "平衡氮磷钾大量元素肥

从检测结果看出,巨峰葡萄园氮肥基本平衡,磷、钾肥普遍超高,磷元素过量将产生毒性,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钾元素过量将抑制葡萄正常生长和果实膨大,造成畸形果、僵果,裂果增多。经调查,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果农长期施用氮、磷、钾肥的比例是1:1:1,一般成年葡萄园每生产1"000"kg果实需吸收纯量氮6.0"kg、磷3.0"kg、钾7.2"kg(三元素比例成1:0.5:1.2)。因此建议在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按照葡萄各个生理期的需求采用不同比例施入氮磷钾肥。笔者经走访农户、查阅相关资料[2],总结近几年在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品种园的施肥方案,供大家参考(表2,表3,表4)。

3.4 "重视中微量元素肥施用

土壤检测结果中微量元素的表现为:宝鸡市葡萄园有效钙含量丰富,但土壤中钙移动性差,植株吸收不好,需要在葡萄幼果期(5月)和果实膨大期(6~7月)叶面补钙2~3次,最好用氨基酸钙喷施果实。微量元素中铜、锌、铁、锰略高,有效铜含量大于1.5 mg/kg。果农在预防霜霉病、白腐病时,用了含铜的制剂波尔多液,在防治病害时可少用治疗剂。有效硼、有效钼不足,硼不足会导致叶片发育异常,坐果率低,花多果少现象。钼元素可以促进花青素的合成,对葡萄转色有促进作用。在葡萄花前(5月)和转色上糖期,需增加含有中、微量元素的氨基酸肥(图1,图2)。

3.5 "追施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可以分解土壤中的矿物质,增加土壤有机质、调节土壤pH值、改善土壤结构,给植株带来更好的生长环境,产出优质果品。建议普通果园可以在基肥和追肥时加入生物菌肥,每666.7 m2施用固体菌剂2.5 kg,或液体菌肥5 kg,注意适生环境相近的菌剂可以混合使用,有相互抑制作用的菌剂尽量不要混合使用。

3.6 "调整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式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根据葡萄不同园区、不同品种、不同树龄,根据葡萄树生长规律,制定合理施肥方案,做到一园一品种一方案;二是改进施肥方法,提升有效肥力。根据不同元素肥料的肥力特点,采取相应的土层深度和部位进行施肥,大量元素肥一般在葡萄采摘后1个月集中开沟或穴施,(距离树干20"cm,深度20~40"cm),中量元素肥结合葡萄生长周期特点进行滴灌,微量元素肥最好叶面喷施补充。改进大水大肥的管理方式,实行水肥一体化、小水多频灌的肥水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钱荣青,沐婵,吕艳玲,等.设施葡萄种植不同层次土壤养分含量调查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9(10):141-144.

崔亚胜,张颖,边应萍,等.葡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西北园艺,2010(12):43-44.

作者简介:李媛(1976-),女,陕西宝鸡人,农艺师,从事果树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E-mail:106640203@qq.com

标签:  土壤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