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深松技术在各种农业种植中广泛应用的前景分析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221)

农机深松作业在农业生产中是一项重要的机械化整地手段,它利用动力机械配套深松机械,对农田进行深耕、深松和碎王,改良土壤,促进了农作物根系发育,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土地蓄水保、抗旱能力,在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以及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一、深松作业原理

深松机械在作业时,通过深凿式深松机、翼形深松机等松铲部件插入土壤并对其进行松动,能有效打破犁底层,深松深度可达 2 5 -4 0 c m ,而传统耕作深度通常在 1 5 -2 0 c m. 。在农作物种植区,使用深松机打破犁底层后,土壤的孔隙度能够增加 1 0 % 上2 0 % ,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使得空气和水分更容易在土壤中流通。以凿式深松机为例,其凿形深松铲在拖拉机的牵引下能够垂直插入土壤。由于深松铲的形状和结构特点,它在入土过程中能够产生较大的向下和侧向的作用力,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层的致密结构,将犁底层的土壤进行松动。而翼形深松机的翼形铲入土后,通过铲的侧翼对土壤进行挤压和松动,也能够很好地破碎犁底层土壤。

二、农机深松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

1、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

打破犁底层后,土壤孔隙度和通气性得到提升,氧气更易深入,促进微生物生长。有益微生物,如固氮菌数量增多,可将氮气转化为植物可用形态,增强土壤肥力。另外,土壤透水性的改善,使得降水和灌溉水更易渗透,减少地表径流。深松土地的入渗率在雨季可提升 3 0 % - 5 0 % ,为作物提供稳定水分。

2、作物生长状况得到优化

改善土壤条件有助于作物根系深人土层,吸收更多水分和养分,增强抗旱和抗倒伏能力。土壤肥力提升和根系环境改善,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例如,深松后玉米根系可深扎10-1 5 c m ,产量和品质提升;马铃薯产量可增加 1 0 % - 2 0 % ,薯块更均匀,品质和口感改善。

3、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深松后的土壤能够更好地接纳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在干旱时期,为作物提供水分。例如,玉米种植过程中,深松后的土壤可以在雨季贮存足够的水分,减少玉米生长后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

4、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

深松技术改善了土壤的通气和透水性,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环境。有益微生物如固氮菌、解磷菌在通气好的土壤中更活跃,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提升土壤肥力。例如,大豆种植地深松后,固氮菌增多,为大豆提供额外氮素,促进生长。

三、深松作业工作流程

1、场地清理

深松作业之前,先要进行农田清理,清除田间的杂草、残茬和石头、树枝等障碍物。对于一些残留根茬多的地块,由于根茬会阻碍深松铲的插入深度和前进路线,因此可以选用秸秆还田机进行深松作业。

2、监测土壤情

适宜的土壤湿度能保证深松作业质量,土壤过湿,深松时土壤容易形成大块的土堡,机械在湿软的土地上作业容易下陷,使深松深度不均匀,损坏机械。因此在一些刚刚排水后的田地块,不适合进行深松作业。

3、结合土壤类型和作业要求调试深松机械的参数

不同的土壤质地,深松深度和行距等参数不同。黏土含量较高的土壤中,需要适当增加机械的动力输出,保证深松铲能够顺利入土;砂壤土中,深松深度要适当加深,深松深度应不小于2 5 c m ,作业速度为 3-5 k m / h。

4、作业方式

深松作业方式分为全面深松、局部深松和间隔深松。全面深松是对整个农田地块进行均匀的深松作业,适用于土壤板结严重、犁底层较厚的土地。一些长期采用小型农机具浅耕的农田可以选择全面深松来彻底改善土壤结构。局部深松主要是对作物种植行或特定区域进行深松。如一些玉米种植地,只对种植行进行深松形成深松带,以减少作业量间隔深松是按照一定的间隔距离深松作业,改善土壤结构,保留土壤紧实区域,促进土壤蓄水保。

四、农机深松技术在不同作物种植中的实例应用

1、在棉花种植中的应用

(1)农机深松技术在棉花种植中的应用要点

① 深松作业时间。深松作业时间的选择对棉花种植至关重要。在新乐市的棉花种植地,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特殊性,深松作业通常安排在秋季收获后进行,这样可以在冬季来临前为土壤提供充分的休整期。秋季深松不仅有助于打破犁底层,还能促进土壤中的水分下渗和蓄存,为来年的棉花生长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秋季深松还能减少春季抢农时的工作压力,确保棉花种植工作的顺利进行。

② 精量播种。在深松作业完成后,土壤变得疏松,为棉花种子的播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时,应采用精量播种技术,确保种子的分布均匀,避免种子过于密集或稀疏。精量播种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还可以减少种子的浪费,降低种植成本。此外,通过精量播种,棉花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利用光照、水分和养分等资源,从而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③ 配套施肥。深松后的土壤疏松,肥料更容易在土壤中扩散和被根系吸收,可配套将有机肥和棉花专用肥施入王壤深层,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流失,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棉花生长提供长效的养分供应。可施入有机肥 棉花专用肥 或根据土壤酸碱度等情况,添加土壤调理剂,如酸性土壤中添加石灰调节土壤pH值。

④ 配套滴灌。深松后的棉田,采用滴灌技术,能精准地将水分输送到棉花根系周围,后期的水肥同施,效果更好。注意的是,在铺设滴灌带时,要根据棉花的种植行距和株距进行合理布局。滴灌带间距为 6 0-8 0 c m ,滴头间距为 通过控制滴灌的时间和流量,根据棉花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进行灌溉。

(2)深松作业对棉花生长周期的影响

① 播种期。深松后的土壤,其疏松的结构有利于棉花种子的发芽和出土。种子在疏松、通气性良好的土壤中能够更容易地吸收水分和氧气,提高发芽率。深松后的棉田种子发芽率可比未深松的棉田提高 1 0 % - 1 5 %。

② 苗期。良好的土壤孔隙度为根系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使苗期根系能够更好地扎根和吸收养分。此外,深松改善的土壤蓄水保能力能够为苗期棉花提供稳定的水分供应,减少因干旱或水分过多对幼苗的不利影响。

③ 蕾期。蕾期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急剧增加,深松后,土壤的透水性使得棉花根系能够吸收到深层土壤中的水分,为棉花的蕾铃发育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④ 花铃期。深松作业后,棉花根系能更好地固定植株,使根系能从更大范围的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促进棉花的生长和棉铃的发育。

⑤ 吐絮期。深松后的土壤透气性好,有利于棉花的成熟和棉纤维的品质提升,促进棉铃正常吐絮。棉花纤维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更加充实,品质更好。例如,纤维长度和强度等指标都可能有所提高,从而提高棉花的商品价值。

2、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

(1)前期准备

① 时间。前茬作物收获后、小麦播种前进行深松作业,这样让土壤在经过深松后有一段时间进行自然沉降和熟化,为小麦播种和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基础。例如,在北方小麦产区,一般9-10月是比较合适的深松作业时间。对于春小麦,可以在春季土壤解冻后、播种前进行。此时土壤情逐渐变好,深松后能够迅速改善土壤结构,为春小麦的发芽和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② 土壤检测。在深松作业前,对土壤进行土壤质地、肥力、酸碱度和情等检测,了解土壤的基本情况,以此确定深松的深度、方式和是否需要配合施肥等其他作业。若情过高,延时深松。

③ 深松作业的参数控制。深度一般在 2 5 -3 0 c m ,地块的深度偏差应控制在 ± 2 c m 以内。播种量结合小麦品种、土壤肥力,控制 左右。

(2)播种方式

小麦深松作业时,通过深凿式深松机、翼形深松机等松铲部件插入土壤并对其进行松动。深松后可以采用条播的方式播种,使种子均匀分布在疏松的土壤中。

(3)施肥

深松时,将基肥(如有机肥、复合肥等)施入土壤深层。随土壤沉降,为小麦生长提供长效的养分供应。机肥用量 1 - 2 t/ 复合肥用量 ,以此减少肥料在土壤表层的流失,使小麦根系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充分吸收养分。

(4)田间管理

① 灌溉管理。深松后的小麦,田间土壤蓄水保能力增强,但在干旱期适时灌溉。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水分需求大,为避免土壤情不足,可喷灌或滴灌补充水分,发挥深松后土壤蓄水优势,促进小麦生长。

② 病虫害防治。深松作业改善了土壤环境,土壤通气性变好后,地下害虫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需要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3、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

(1)农机深松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要点

① 深松时机。马铃薯种植前,特别在春季土壤解冻后、播种前进行深松较为合适。此时土壤湿度适中,深松后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为马铃薯生长创造良好开端。在马铃薯产区,3-4月可开展深松作业。秋播马铃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尽快安排深松,以便土壤有足够时间恢复和熟化,发挥深松作用。

② 深松深度。马铃薯是块茎作物,根系浅,块茎的生长需要深厚疏松的土壤。深松深度要控制在 为宜。可以采用全面深松的方式,对整块种植地进行均匀深松,这种方式适合土壤板结严重的土地,能够彻底打破犁底层,使土壤上下层结构疏松一致。

③ 土壤肥力调节。深松作业时可以结合施肥,提升土壤肥力。在深松过程中,将有机肥(如腐熟农家肥)和马铃薯专用复合肥施入土壤,有机肥用量 ,专用复合肥 4 0-5 0 k g /

(2)深松作业对马铃薯生长周期的影响

① 发芽期。马铃薯发芽期是从块茎的幼芽萌动到出土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块茎内的营养物质为幼芽生长提供能量和养分,幼芽主要依靠自身储备的物质进行生长,包括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转化。深松后的土壤疏松透气,为马铃薯种子(块茎)的发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种子在这样的土壤中更容易吸收氧气和水分,发芽率可提高 1 0 % - 1 5 % 。

② 幼苗期。马铃薯幼苗期是指从出苗到现蕾的阶段,一般持续15-20天。在这个时期,幼苗的根系开始快速生长,地上部分的茎叶也逐渐展开。马铃薯幼苗的根系比较脆弱,需要疏松、透气良好且水分适宜的土壤环境。疏松的土壤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扩展。马铃薯根系能够在孔隙较多的土壤中快速扎根,根系的生长范围更广,扎根深度比未深松的土壤可加深 8-1 0 c m 左右,从而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为植株的茁壮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③ 块茎形成期。这个时期马铃薯对土壤的疏松程度要求更高。深松后的土壤能够满足块茎生长的空间需求,减少土壤对块茎膨大的阻力。土壤的通气性好,疏松的土壤能够为匍匐茎的生长和块茎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马铃薯的匍匐茎在疏松土壤中可以自由伸展,有利于其在合适的位置形成块茎。有利于块茎的呼吸作用,促进淀粉等营养物质的积累。土壤的蓄水保能力增强,能够在干旱时期为块茎提供稳定的水分供应。如果土壤过于紧实,匍匐茎的生长会受到阻碍,导致块茎形成位置异常或者数量减少。

④ 膨大期。在块茎膨大期,地下块茎迅速生长和膨大,是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深松后的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可能会增加1-2个,块茎大小更加均匀,商品率提高。在此过程中,深松技术应用,能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供应,以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促进淀粉等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同时,疏松的土壤有利于减少块茎生长阻力,扩展块茎的生长空间,避免因土壤紧实而导致块茎畸形。此时,若配合氮肥和磷肥施用,将肥料施于植株根系附近,覆土,能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

⑤ 成熟期。良好的土攘条件使得马铃薯植株能够保持健康状态,有利于块茎的成熟。深松后的土壤有助于保持土壤温度的相对稳定,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块茎品质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块茎表皮的发育,使收获后的马铃薯耐储存,减少腐烂和病害的发生。

(3)与其他种植技术的结合应用

① 与灌溉技术结合。深松后的土壤透水性增强,与灌溉技术结合可以提高灌溉效率,使土壤的蓄水能力增强,水分可以更容易地渗透到土壤深层,被马铃薯根系吸收。在干旱季节,通过合理的灌溉安排,采用喷灌技术,结合深松后的土壤蓄水优势,随着更多的灌溉水被储存到土壤中,减少灌溉次数和地表径流的形成,同时保证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水分;与滴灌结合,精准灌溉,水分直接被作物根系吸收,减少了水分在土壤表面的蒸发损失;漫灌结合,深松后的土壤能够快速吸收漫灌的水,减少积水和土壤冲刷,能够使土壤在较大范围内得到水分补充,改善土壤的整体水分状况。

② 与病虫害防治结合。深松改变了土壤的生态环境和土壤物理结构,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改变了部分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对一些土壤病虫害的防治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疏松的土壤可能会破坏在紧实土壤中栖息的螃螬、金针虫的生存环境,使其活动受限,增加挖掘难度,减少其滋生量。此外,深松后的土壤温度相对更加稳定。春季,深松后的土壤升温较快,有利于作物的早发快长,使作物在病虫害高发期到来之前,能够拥有较强的抵抗力,干扰害虫的正常孵化和繁殖。

③ 与覆盖技术结合。在马铃薯种植中,地膜覆盖在土壤表面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二者结合,能够有效保持土壤的温度。特别在春季,深松后的土壤本身升温较快,地膜覆盖进一步阻止了热量的散失,使土壤温度比未覆盖的高出 在马铃薯种植中,这种温度提升可以使其提前3-5天发芽,延长了作物的生长周期。秸秆覆盖在土壤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分解,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与深松结合的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可提高 0 . 2 % - 0 . 3 % 。

综上所述,农机深松技术在各种农业种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针对不同作物进行适宜的深松作业,结合施肥、灌溉等田间管理措施,可以显着提升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为农业生产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050700河北省新乐市农机安全监理站)

标签:  土壤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