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鲜食葡萄园成本分析与机艺融合发展

known 发布于 2025-07-09 阅读(374)

据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葡萄种植面积72.6万hm2(1 089万亩),葡萄总产量1 400多万t。其中,鲜食葡萄产量1 162万t,占葡萄总产量的83%左右。2020年新疆葡萄产量305.6万t,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21.3%,全国排名第一。2021年新疆葡萄栽培面积12.3万hm2(185万亩),葡萄产量326.97万t,其中鲜食葡萄产量200余万t,较2020年增加了21.37万t,同比增长6.99%。鲜食葡萄产量和面积均居全国首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国内外鲜食葡萄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新疆传统葡萄园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一方面,鲜食葡萄生产大都以人工操作为主,而目前新疆葡萄园管理者老龄化日趋严重,甚至出现断层。另一方面,建园标准化程度低,机械化生产没有纳入建园规划,生产中人工成本占比大,生产经营方式落后,葡萄种植效益下降。基于此,笔者对北疆鲜食葡萄园的生产管理用工情况进行梳理,探讨田间管理标准和对葡萄园机械的需求,为葡萄园标准化管理和机艺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1 "北疆鲜食葡萄园概况

新疆北疆为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全年无霜期140~185 d,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栽植的鲜食葡萄品种丰富,传统的栽培架式有篱架、单龙干棚架、双龙干棚架、高“厂”字形棚架(图1)等。株行距0.5~1.5 m×1.5~3.8 m不等,棚架高度1.2~1.8 m不等。有水泥钢丝架材,也有木质棚架。除开沟、打药采用机械化外,其他管理均为人工作业。

2 "北疆葡萄园全年管理用工量分析

近5年北疆鲜食葡萄全年管理用工量数据(表1)显示,每年的鲜食葡萄园管理约需27道工序、每666.7 m2投入242.7人时,需人工费3 397.8元(按14元/h计算),按1 200 kg产量计算,生产资料投入2 480元,生产成本为5 880元,人工费占成本的57.8%。

所列出的夏季修剪、喷药、锄草等为全年操作次数5年平均值。实际生产操作次数需要根据当年气候条件、降雨量、葡萄长势、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有所调整。如雨水较多年份,夏季修剪、锄草、病虫害防控喷药次数会有所增加;干旱生长季,浇水次数会增加,夏季修剪、锄草次数会减少。全年葡萄园管理工作量中,葡萄埋土防寒占全年工作量的13.05%,夏季摘心占全年工作量的13.05%,果穗整形占全年工作量12.23%,是用工最大的三项。其次是人工锄草占全年工作量的9.79%。叶面喷肥、农药喷施、果品运输、肥料运输属于农机操作人员的用工量。

3 "北疆葡萄园作业农机具

葡萄园常用机械的价格和工作参数(表2),其中,自走式开沟施肥机体形较矮、重心低、转弯半径小,适用于果树行间或设施内作业,不受棚架高度的限制。自走式割草机体积小,零角度掉头,可实现人机分离,远程操作,油电混动,昼夜作业。开沟机、葡萄枝条粉碎机、割草机(耕耘机)、起布机、除土机、埋土防寒机等机具需要配套50马力农机牵引协同作业,受葡萄棚架高度、行间距、地头窄等因素的影响,拖拉机等牵引动力机要求体积小、动力大。

在新疆北疆葡萄春秋越冬防寒上下架需要人工作业,大部分果园防寒物覆盖回收已经实现机械化,相较于之前的人工埋土,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台自走式割草机可完成3.33 hm2/d,而人工锄草仅能完成0.13 hm2/d。机械作业是人工作业的25倍。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进行灌溉,每人每次可以管理1.33 hm2,每年每666.7 m2浇水约需2.5人时。

4 "小结与讨论

北疆鲜食葡萄管理定额1~1.33 hm2/人,劳动力工值15~25元/h,在农忙高峰期,工价随之上浮。受人口老龄化影响,工作效率低下。夏季修剪、修穗疏粒精细化作业环节操作不到位,造成果品质量下降,缺乏市场竞争力。

目前新疆应用于生产的葡萄园机械有防寒埋土机、出土机、喷药机、旋耕机、开沟施肥机等,很多早期建设的葡萄园未考虑机械化作业,行间距、田间道路过窄,架面过低,锄草、开沟、施肥、回填等重体力劳动无法进行机械作业或无法发挥机械作业的最大效率。

葡萄绑枝机约120元/台,价格较低,其工作效率大约等于4~6个人工的工作量[1]。葡萄修剪管理,人工精细化剪枝作业效率约为0.07 hm2/h。电动剪枝机工作效率可以提高2~3倍[2]。现阶段中国用拖拉机驱动剪枝机进行无差别剪枝的方式接受程度比国外发达国家低,主要考虑到对鲜食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果农年龄增长、劳动力短缺,机械化修剪必然成为一种趋势。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真正实现果园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关键[3]。

标准化葡萄园规划,首先考虑农机高度、宽度以及转弯半径,从而确定行距、架面高度和田间道路宽度。建议行距3.5~3.8 m,架面高度1.8 m以上,田间道路5 m以上。考虑到农用机械购买一次性投入较大给果农带来经济负担,加之农机设备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还存在维修、保养等环节,建议团场乡镇农业合作社成立专业农机服务团队。小规模葡萄园可采用购买服务形式,租用农机设备使用。超过33.3 hm2的大型葡萄园,建议购置专用农机和培养专业农机操作人员,以满足自身需求,也可以服务于其他葡萄园。

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及果农思维的转变,传统果园向标准化果园转变已是必然趋势,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标准化果园面积将占到总面积的50%左右[4]。及时准确了解国内果园机械作业现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果园机械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地设计出适合国内不同地区和不同树种的果园机械产品,既有利于整体提高果园机械化水平,也能推动我国林果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结合北疆葡萄园实际情况,在葡萄园规划建设时,提高建园标准,以便于机械作业;同时大力开展葡萄园机械研发,提高机械适应性,降低机械价格[5-7]。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实现新疆鲜食葡萄标准化、轻简化管理。

参考文献:

张国军,燕钢,丁双六,等.北京市延庆县红地球葡萄有机栽培技术[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2(2):32-35.

王媛媛.标准化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J].农业机械,2020(11):88-90.

王海波,刘凤之,王孝娣,等.我国果园机械研发与应用概述[J].果树学报,2013,30(1):165-170.

李刚,田志海,任燕萍,等.国内果园机械应用现状及开发建议[J].农业机械,2023(10):63-66.

张建军,勾健,闫卫兵,等.沙城产区葡萄彩条布机械埋土防寒及出土技术[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6(4):32-34.

徐丽明,邢洁洁,李世军,等.国外葡萄生产机械化发展和对我国现状的思考[J].河北林业科技,2014(5):124-128.

庞俊杰,勾贺明,宁书臣.我国葡萄机械化埋藤技术及其发展[J].中外葡萄与葡萄,2008(3):32-33.

*通信作者:鲍健(1974-),男,湖北武汉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科技管理和生产技术研究。E-mail:382848357@qq.com

作者简介:刘静(1979-),女,河南滑县人,副研究员,从事葡萄栽培生理和技术研究。E-mail:1225361278@qq.com

标签:  葡萄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