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玫瑰葡萄,作为欧亚种葡萄的一个杰出代表,其起源追溯至日本,近年来已在中国境内实现了广泛的栽培与繁衍,这一品种的果穗呈现出独特的圆锥形结构,其重量普遍维持在约6 0 0 g 的适中水平,而部分特别丰硕的果穗更是能达到惊人的1 . 8 k g ,充分展现了其良好的生长态势与产量潜力。与此同时,阳光玫瑰葡萄的平均单粒重量落在 8 -1 2 g 的区间内,这一恰到好处的重量不仅便于食用,也确保了果实的口感与品质,其果肉质地鲜脆,汁水丰富,给人以极佳的食用体验,而且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稳定在 2 0 % 左右,部分优质果实甚至能达到 2 6 % 的高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其风味与营养价值。
一、阳光玫瑰科学栽培技术
1、科学选地
阳光玫瑰葡萄偏好阳光充足且通风顺畅的生长环境,博兴县种植者在选址时应优先考虑朝南或朝东南的坡地,这样的地理位置能最大化地确保葡萄植株享受充足的日照,促进光合作用和果实发育,同时,地势的选择需兼顾排水性能,理想地块应稍高于周围,有效防止雨水积聚造成的根部病害,如根部腐烂,在博兴县,此类地块多见于平原区域,年降雨量稳定在 8 0 0 m m 左右,既满足葡萄生长所需水分,又适宜采用露地或避雨栽培模式以适应气候变化。此外,阳光玫瑰葡萄偏好中性且透气性佳的砂壤土,这样的土壤结构有助于根系呼吸与养分吸收,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至少应达到 3 % ,理想状态为 8 % ,以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葡萄生长周期中的各项生理活动,需要注意的是,选址前还要严格进行环境质量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农田灌溉水源清洁无污染,从源头上保障阳光玫瑰葡萄的绿色健康属性。
2、精细整地处理
选定合适的种植地块后,需根据阳光玫瑰葡萄苗木的大小和生长需求,进行细致的整地工作,在实际操作时,建议控制深约 5 0 cm 、直径约 6 0 cm 的种植坑,确保苗木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挖坑过程中,应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以便后续回填时合理利用,在坑底,需铺上一层腐熟的农家肥或有机肥,可以施入腐熟羊粪 ,这一步骤旨在提供充足的养分基础,促进葡萄苗木的健壮生长,肥料与土壤混匀后回填,确保根系能够与土壤和肥料充分接触,回填后,需进行灌水沉实,使土壤与肥料紧密结合,为苗木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另外,起垄也是整地中的重要一环,垄高建议控制在 2 0 c m 左右,垄面宽 6 0 cm 左右,这样的垄形有利于排水和透气,在整地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排水沟的设置,因为博兴县地处季风气候区,雨季时降雨量大,因此排水沟的设置至关重要,以确保雨季能够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对葡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3、阳光玫瑰葡萄的苗木选择
阳光玫瑰葡萄的苗木选择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在选苗时,应优先考虑选用长势旺盛的砧木嫁接苗,如5BB、SO4、华佳8号等,这些砧木嫁接的苗木生长势强,更利于后期的丰产和稳产,而且在博兴县,冬季的低温可能对葡萄树造成一定影响,所以选择耐寒性强的苗木尤为重要,同时,抗病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它直接关系到葡萄树在生长过程中是否能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在具体选择上,应优先挑选具有4个以上饱满芽、10条发育完好的根系、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及机械伤的苗木,这样的苗木不仅生命力旺盛,还具有更好的生长潜力。选定苗木后,要将其浸入1000倍多菌灵溶液中,进行杀菌处理,这样能够有效杀灭苗木上可能存在的病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后续的种植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4、田间作业时架式与行距
对于阳光玫瑰葡萄而言,建议将行距控制在 2 . 7 -3 m 之间,这一范围既保证了葡萄植株有充足的发育空间,避免了因过于密集而导致的光照不足、通风不畅等问题,又便于种植者进行日常的修剪、施肥、灌溉及病虫害防治等田间作业,合理的行距设置有助于提升葡萄园的整体通风透光性,为葡萄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架式选择方面,阳光玫瑰葡萄的栽培通常采用V形的水平架和宽面的V形架两种主要形式,V形的水平架以其结构简洁、便于管理而广受欢迎,这种架式通过搭建水平方向的V形支架,使葡萄藤蔓能够均匀分布,有利于光照的充分吸收和果实的均匀成熟;而宽面的V形架则在保持V形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支架的宽度,这种架式不仅增强了葡萄园的立体结构,还有助于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是实现阳光玫瑰葡萄丰产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5、精准把控肥水管理
在种植初期,底肥的施用是基础且关键的一环,它为葡萄植株提供了初期生长所需的各类营养元素,底肥应富含有机质及多种微量元素,以满足阳光玫瑰葡萄根系发育和地上部生长的需求,进人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阳光玫瑰葡萄需要追施复合肥或有机肥以补充养分,春季追肥有助于植株恢复生长活力,促进新稍的萌发和叶片的扩展;秋季追肥则侧重于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和营养储备,为来年的生长蓄势待发。在阳光玫瑰葡萄的萌芽前阶段,施入 速效氮肥是提升萌芽整齐度和健壮度的有效措施,速效氮肥能够迅速被植株吸收利用,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使萌芽过程更加顺利;而在初花期,追施磷肥和钾肥则是必要的,施用
的磷肥和钾肥组合,能够显着提高坐果率,减少落花落果现象,随着果实的膨大,钾肥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在果实膨大期,施用
硫酸钾以此促进果实的发育,钾肥能够增强果实的硬度、色泽和风味,提高葡萄的商品价值,同时,灌水管理需与施肥紧密结合,生长季节内应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浇水,一般每隔3-5d浇1次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在雨季,要加强排水防涝工作,避免土壤积水导致根系受损,影响葡萄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二、阳光玫瑰整形修剪技术
1、科学冬季修剪
冬剪通常在葡萄落叶之后的大约2-3周内执行,此时正值枝条内的营养物质大量回流至根部,为葡萄树储备了充足的能量以备来年的生长与结果,选择这一时段进行修剪,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葡萄树体的伤害,确保其在冬季得以平稳过渡,在修剪技法上,应当采用中短梢结合的修剪方法,具体来说,短梢修剪会保留枝条上的两个芽眼,而中梢修剪则保留3-4个芽眼,这样的修剪方式旨在精心调控枝蔓的生长量与结果量,确保每条经过修剪的枝蔓上能够均匀分布并保留大约5个果穗,为了避免结果部位逐年向外围扩展,导致葡萄树冠层结构失衡,阳光玫瑰葡萄的修剪还常采用双枝更新法,该方法通过在每个结果母枝旁培养一个预备枝,每年冬季修剪时交替保留与剪除,以保持结果部位的相对稳定与集中,这样不仅有助于维持葡萄树体的紧凑与平衡,还能有效提升果实的品质与产量,确保阳光玫瑰葡萄的持续高产与优质。
2、夏季修剪方式
在葡萄生长的萌芽阶段,为确保植株的健康发育,应及时去除所有距离地面不超过 5 0 cm 的新芽,防止它们消耗过多养分,干扰整体生长结构,这对于平衡植株资源分配极为关键,而后大约经过10d的时间,需执行第2轮抹芽作业,此时应特别留意生长力欠佳、呈现异常状态或位置安排不合理的新芽,这些新梢不仅消耗养分,还可能影响植株的整体结构和光照分布,因此必须及时抹除,以确保植株的健壮和有序生长,在花前3-5d,对新梢进行摘心处理是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的关键举措,通过摘心,可以控制新梢的过度生长,使养分更多地流向花序,从而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针对营养枝与结果枝的差异化需求,需实施不同的摘心管理方案,对于营养枝,为促进其生长与养分累积,顶端副稍应保留3-4片叶进行周期性摘心处理,同时,全面清除其余副梢,以降低无谓的养分损耗;而对于结果枝,顶端副稍同样采取保留3-4片叶摘心的方式,但果穗上方副梢则需留1片叶后实施终结性摘心,控制其生长,避免与果穗争夺养分,果穗以下的副稍则应全部抹除,来保持果穗周围的通风透光性,提高果实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花果管理技术
由于阳光玫瑰葡萄具有强大的结实能力,若缺乏必要的疏除措施,果实将会过度密集,进而阻碍其正常发育,降低果实品质,所以,为了确保果实的健康生长,种植者需根据枝条的生长势进行合理调整,对于生长旺盛的结果枝,建议每枝保留两个花序;对于生长状况适中的中庸枝,则保留一个花序即可;而对于生长较为弱势的枝条,建议不保留花序,以便植株的营养分配更加均衡。除此之外,开花前7-10d是果穗拉花的最佳时期,拉花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果穗的形状,使其更加美观,同时也有助于果实的均匀发育,在这一阶段,应将果穗基部的几个较长分生小穗去掉,以避免果穗过长、形状不整,而且针对所保留的基部支穗,应进行回剪处理,一般回剪 2-3 c m ,使果穗更为紧凑,有利于果实的养分分配和发育。在始花期,还需对果穗的顶尖部分进行掐尖处理,掐尖的长度可控制在 1-2 c m ,该操作能够进一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整齐度,通过掐尖,可以控制果穗的长度,使果实分布更为均匀,避免果穗过长导致养分供应不足或果实大小不一的问题。
1、合理疏花疏果
阳光玫瑰葡萄的疏花疏果工作通常被安排在开花前3d至花后3d这一关键时段内进行,该窗口的选择,主要是为了确保花序与果穗在最佳状态下进行筛选与调整,既避免了过早操作可能导致的花序发育不良,又防止了过晚操作可能引发的果穗拥挤等问题,通过精准把握这一时间节点,种植者能够有效控制葡萄的生长节奏,针对不同市场定位,阳光玫瑰葡萄的疏花疏果工作应采取差异化的花序长度管理,对于高端市场,整花序长度被严格控制在 4-5 c m 之间,以确保果品的高端品质与外观精致度;而对于当地市场,整花序长度则适度放宽至 6 cm ,但不超过7 c m ,以兼顾产量与品质,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提升了葡萄的市场竞争力,还促进了种植户收益的最大化。在果粒的筛选与保留上,每穗留果粒数量应当控制在50-70粒之间,这样可以保证果穗的美观度与果粒的均匀性,通过合理的疏果处理,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果实间的过度竞争导致的养分分配不均,还能提升果实的糖分积累与风味品质,使阳光玫瑰葡萄在口感与外观上均达到最佳状态。
2、无核保果
有核状态下的阳光玫瑰在甜度均衡、果肉细腻度以及食用便捷性等方面,均无法与无核品种相媲美,这不仅揭示了无核化处理对于提升阳光玫瑰商品价值的重要性,也奠定了无核化栽培技术在阳光玫瑰种植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为了确保阳光玫瑰能够展现出最佳的食用体验与商品特性,实现其无害化处理成为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该过程要求种植者在阳光玫瑰花穗完全开放后的1-3d内,采取化学调控方法,即以 1 5 p p m 的赤霉酸作为主要成分,辅以 2 p p m 的氯吡脲来促进细胞分裂,同时加入" 的链霉素以增强果实的抗病害能力,这一组合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果实无核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果实形态。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同树势的阳光玫瑰植株,赤霉酸的浓度需灵活调整,对于树势较弱的植株,适当增加赤霉酸的浓度,有助于增强其生理机能,促进果实健康发育,避免因树体衰弱而导致的果实发育不良或产量下降问题。
3、膨果处理
阳光玫瑰葡萄通常在6月初谢花,此时白天气温较高,夜间气温和昼夜温差也需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营养的充分转化,在果实细胞分裂速度开始下降时,应及时进行膨果处理,常用的化学调节剂以赤霉酸为核心成分,并搭配6-BA或吡效隆以增强效果,赤霉酸通过激发葡萄植株的内源生长素生成,有助于细胞纵向伸长;6-BA则能有效修复细胞受损部分,预防果梗出现硬化或僵化现象;而吡效隆凭借其细胞分裂素的活性特性,积极促进细胞的增大与成熟。膨果处理时,需注意浓度和温度与树势的协调,若赤霉酸浓度超量或处理环境温度过高,可能会引发细胞结构异常,果穗上的果梗会呈现棱状突起,针对此类情况,应合理添加6-BA减轻损伤,另外,当树势过于旺盛或水肥供应过量时,树体会分泌更多生长素,从而增加畸形果实的风险,此时要引入细胞分裂素作为辅助手段,通过激活细胞分裂过程,有助于消耗多余的生长素,平衡树体生理状态。
3、阳光玫瑰葡萄的套袋
阳光玫瑰葡萄的套袋工作基本在疏果并修整果穗后大约30d进行,这一时间点的选择是因为葡萄果实已经稳定生长,且果穗形态较为整齐,便于后续的套袋操作,在进行套袋时,为了确保套袋效果,应选择晴朗的天气,并在每天的8点至10点或16点以后进行,这些时间段内,阳光相对温和,不会对葡萄造成过大的温度压力,有利于套袋后的果实生长。在套袋前,还需进行一项关键的预处理工作,即喷洒 1 0 %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2000倍液,其目的是对葡萄果穗进行一次全面的杀菌处理,减少潜在的病害风险,喷洒工作应在套袋前1d进行,确保第2天药液完全干燥后再开始套袋,此细节的处理可以防止病虫害通过套袋缝隙侵入果实内部,在套袋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要碰到果柄,因为果柄是葡萄果实与植株相连的重要部分,一旦受损,可能导致果实营养供应中断,影响果实的正常发育,因此,在套袋时应轻柔操作,确保每个果实都能被完整地包裹在纸袋内,同时避免对果柄造成任何形式的损伤。
四、阳光玫瑰葡萄的防病治虫
阳光玫瑰对霜霉病、白腐病以及白粉病具有较强的自然抗性,这意味着在正常的栽培管理下,这些病害对其的危害相对较小,然而,阳光玫瑰对葡萄炭疽病的抗性较弱,因此, 7 5 % 易保、4 0 % 氟硅唑和 5 0 % 咯菌腈等药剂是有效的选择,这些药剂能够针对不同的病害进行精准防治,确保阳光玫瑰葡萄的健康生长。除了病害,阳光玫瑰还面临着蓟马、绿盲蝽和斜纹夜蛾等虫害的威胁,这些虫害不仅会影响葡萄的生长,还可能对其产量和品质造成损害,要想有效防治这些虫害,建议采用菊酯类药剂搭配新烟碱类药剂,如高效氟氯氰菊酯与吡虫啉或噻虫嗪的组合,这种药剂搭配能够发挥各自的优点,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种植及丰产技术要点的实施,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可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这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还为农民朋友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作者单位:256509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