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加快推进喀什岳普湖县无花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通过座谈交流和走访调研,了解当地无花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无花果;岳普湖县;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663.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25)01-0035-05
Current situ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fig industry in"Yopurga County of Kashgar
LI Pinghai1, XUN Mi2,"YANG Shengxiang1, WU Meng3, ZHU Haitao4, LI Guotian2*
(1.Ta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aian, Shandong"271000, China; 2.Shando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Taian, Shandong"271000, China, 3.Feicheng Peach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 Feicheng, Shandong"271600, China; 4.Culaishan Forest Farm of Taian"City, Taian, Shandong"271027, China)
Abstract: To expedi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fig industry chain in Yopurga"County of Kashga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fig industry in Yopurga"County were identified, and suggestions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through talks and exchanges as well as visits and researches.
Key words: fig; Yopurga"County; industry satus;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无花果(Ficus carica"Linn.)属桑科(Moracene)榕属(Ficus"Linn.)落叶小乔木,是人类最早驯化的果树之一[1]。无花果果实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及类黄酮、酚酸等次生代谢物质,兼具营养保健作用[2],既可鲜食亦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果酱、果干和果脯等[3],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极高。此外,无花果容易成活、病虫害较少、管理简单,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中国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无花果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疆已成为中国无花果重要产区之一,以南疆栽培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喀什、阿图什、库车、疏附、和田等地[4,5],其中喀什地区的无花果种植主要分布在岳普湖县。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6],深入落实喀什地区《“十四五”鲜果产业规划纲要》,充分挖掘喀什地区岳普湖县无花果产业发展优势,笔者通过座谈交流和走访农技推广人员和果农,深入调研当前岳普湖县无花果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地无花果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以精准助力岳普湖县走出一条科学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的无花果全产业发展新路径。
1 "无花果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概况
目前,岳普湖县的无花果标准化种植面积达0.73万hm2(10.98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近50%,产量4 611.06 t,比上年增长84.4%,产值0.7亿元[7],面积和产量均居喀什地区首位。传统主栽品种为新疆早黄,近年来筛选引进布兰瑞克、波姬红、芭劳奈、108B、金傲芬等特色品种,平均666.7 m2产量1"500 kg,地头平均收购价5元/kg,本地市场价10元/kg,国内市场价14~16元/kg,经济效益可观,促使岳普湖县无花果产业逐渐壮大。2021年,岳普湖乡荣获农业农村部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22年岳普湖县无花果荣获“气候特优农产品”称号,2023年岳普湖县被授予“中国无花果之乡”荣誉,发展潜力巨大。
1.2 "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岳普湖县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缘,喀什噶尔平原岳普湖三角洲冲积扇缘的前端,境内有岳普湖河流经。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79.2 mm和1"880.7 mm,年平均日照时间2"825.4 h,无霜期232 d,年平均气温为12.0 ℃,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4.7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为岳普湖县发展无花果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岳普湖县位于喀什半小时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半径80"km范围内辐射8个县市,是喀什地区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和商品物流集散地,区位优势可进一步降低无花果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3 "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无花果产业是岳普湖县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将无花果产业纳入《喀什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喀什地区“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喀什地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喀什地区“十四五”鲜果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岳普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发展规划,致力于把岳普湖县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无花果生产基地,发展以岳普湖为核心、带动疏勒县的无花果产业带。
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导下,山东援疆指挥部立足岳普湖县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把“促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收”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山东无花果种植管理技术优势,编印《岳普湖县无花果病害绿色防控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方案》,为岳普湖县无花果产业发展布局提供决策支撑。同时,各级政府制定人才引进、土地供应、金融信贷、税收优惠等政策,持续整合援疆人才、技术、资金和资源,从优新品种培育、栽培技术推广、招商引资、产业链条延长和融合、品牌建设以及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开展扶持,精准助力岳普湖县走科学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的无花果全产业链条发展新路径,推动无花果产业由传统经营模式走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道路[8]。
2 "无花果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结构不合理
目前,岳普湖县露地栽培以布兰瑞克、新疆早黄为主,果皮颜色均为黄色,占比超过85%。设施栽培以波姬红品种(图1)为主,果皮和果肉为紫红色,主栽品种均在8月中旬前后成熟,早熟和晚熟品种缺乏,色泽风味搭配欠缺,难以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品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2 "管理粗放落后,生产成本高
无花果种植主要以家庭小规模栽培的分散经营为主,大多是露地栽培(图2),地块较分散,设施栽培率低。农户普遍对无花果管理认识不足,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接受程度较低,无花果管理较为粗放落后。无花果需要进行冬前埋土防寒越冬与春季开墩作业,工作量大,目前大部分工作仍然以人工实施为主,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劳动力成本高。
2.3 "科技支撑不够,组织化程度低
近年来,山东省投入252万元组建农业科技服务队援助新疆,培训技术人员2 000余人次,虽取得初步成效,但林果业科技力量依然薄弱,平均每万亩专业技术人员不足1人,新技术、新品种等科技成果引进集成示范和转化能力不足。此外,缺乏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主体的带动,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导致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营销等缺乏有效载体,制约了无花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2.4 "贮藏保鲜能力不足,生产销售模式单一
无花果属浆果,果皮薄,果肉质地松软,采摘之后果皮褐变、软化、老化皱缩、腐烂变质等过程非常迅速,成熟无花果的贮藏期仅有1~2 d,鲜果保存和长距离运输困难,导致无花果腐烂损耗大[9]。岳普湖县的无花果产业缺乏科学的采后贮藏保鲜技术,果农以线下鲜销为主,且销售信息渠道狭窄、产品包装欠缺、品牌意识缺乏、压价现象普遍,严重影响岳普湖县无花果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专业团队到岳普湖县针对无花果贮藏、运输等环节开展攻关,极大改善了贮存效果。2016年起,岳普湖县积极打造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逐步完善硬件设施,具备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条件,但当前仓贮及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明显短板,难以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冷链物流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问题尤为突出[10],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这致使果品运输过程中的冷链保障能力不足,在应对大规模果品运量时,时常显得力不从心,严重影响了无花果产业的市场拓展与效益提升。
2.5 "精深加工技术有待深度研发,产业链有待延伸
无花果属于药食同源的水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目前,市场上无花果以鲜食和制干为主,近年来岳普湖县引进喀什妃尝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启丰食品科技公司、黄饱饱花伴果食品有限公司等无花果深加工援疆企业,陆续开展了冻干、果茶、果酒、果脯、酵素等无花果特色产品研发,大大丰富了无花果消费产品,但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开发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精、深加工能力有待提高[11]。无花果根、茎、叶中富含多种功能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抑菌、调节血糖、血脂等作用[12],但目前对无花果根、茎和叶片的开发加工利用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岳普湖县无花果产业当前面临着产业链拓展深度不够的问题,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延伸,无花果的文化历史、地方习俗等特色内涵挖掘不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产业间的衔接不够紧密顺畅,缺乏有机整合与协同创新机制,难以形成强大的产业发展合力,限制了产业整体效益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
3 "发展对策
以岳普湖县无花果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无花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机械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优化品种布局,配套高效栽培技术
利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的良好科技合作关系,在原有新疆早黄等传统品种的基础上,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资源,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开展种质资源科学评价,筛选出抗逆性强、品质优良、适宜在岳普湖县推广应用的无花果新品种。建园时注意熟期、果皮和果肉颜色搭配,优化品种布局,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延长无花果供应期。
研发建立与优新品种配套的高效栽培生产技术体系。针对露地栽培无花果冬季埋土越冬和春季开墩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及费时费力等问题,合作开展无花果安全越冬出埋土的机艺融合技术攻关,进行越冬埋土和春季起土开墩易机化改良技术研发,提升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大力发展设施栽培[13](图3),解决无花果冬季易遭受低温冻害的问题,进而实现周年供应。制定种植模式、苗木质量标准、整形修剪技术(图4)、园内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管理技术规程,并进行示范推广应用。
3.2 "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组织化程度
加强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完善无花果产业链专家库,建立稳定的科技支撑机制,加强县乡科技人员和职业果农的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岳普湖县无花果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借鉴山东“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成熟经验,积极培育无花果产业龙头企业,在不改变现有农户家庭经营的前提下,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合作社,发挥援疆干部服务基层的职能,定期组织开展无花果种植技术培训,实施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采摘、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进行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加强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户的联系,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无花果产业组织化程度,推动岳普湖县无花果生产由传统经营模式走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道路。
3.3 "提升贮藏保鲜能力
积极与无花果优势产区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无花果贮运保鲜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和山东省援疆资金,加强仓贮保鲜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构建“产地仓”“中心仓”和“前置仓”物流设施网络,加强“城乡配送链”“冷链物流”能力建设;推动京东云仓、共同配送、零担物流等模式推广应用,提高冷链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强冷链物流人才的招聘和培训力度,提高岳普湖县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3.4""强化品牌建设,拓宽交易渠道
强化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举措[14],根据岳普湖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无花果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和产业链产品质量体系为保障,打造“岳普湖无花果”区域品牌。加强品牌建设专题培训[15],通过在高速公路、火车站、高铁站等交通枢纽投放无花果宣传广告,利用国内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等媒介宣传,参加国内外大型展销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向广大消费者介绍岳普湖无花果特色产品,培育地理标识性产品,引导消费者地理标志品牌市场联想,提升岳普湖无花果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应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果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产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无花果生长营造优质环境;加速推进果品质量标准体系与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进程;加强无花果栽培、加工、分级、包装到销售全过程质量监控,以高品质维护岳普湖无花果的品牌形象,保障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科技、金融、农技推广等部门政策支持,引导龙头企业牵头成立无花果产业协会,吸纳农资、商贸、加工等企业,并通过无花果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化、社会化服务、订单式收购于一体的产供销体系;依托物流设施网络组建鲁喀、沪喀、粤喀、深喀产销联盟,建立多重利益联结机制,扩展果品疆内收购、疆外销售两张网;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整合各地和疆内外的优势资源,完善岳普湖县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利用抖音、拼多多、淘宝和京东等电商平台,通过线上宣传、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将岳普湖无花果销往全国各地。
3.5""加强精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
借助山东无花果发展优势,引进无花果精深加工企业,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积极研发无花果果实、根、茎和叶片等衍生的保健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此外,以无花果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和优链为抓手,一方面将岳普湖县无花果产业链纵向延伸,贯穿于育苗、种植、贮藏加工、分级包装、品牌营销到电商物流,使其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相匹配的无花果产业链条,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另一方面,将产业链横向拓展,筹集资金对无花果观光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把生态体验、休闲观光、科普研学、无花果采摘、文化创意等多种体验融入到无花果产业的发展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卢立媛,阮树安,杨伟聪,等.50份无花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J].中国果树,2024(1):45-51.
徐瑞英,刘亚群,张都海等.浙江引种无花果营养及活性成分的综合评价[J].浙江林业科技,2019,39(3):16-22.
柏红梅,王波,游敬刚等.中国无花果采后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科技,2021,57(1):111-114+118.
周爱琴,李春丽,王然,沈元月.无花果果实发育形态学观察[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6,31(4):17-20.
沈元月.中国无花果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园艺文摘,2018,34(2):75-78+122.
胡敏,曹红琴.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南疆的实践历程、经验和进路[J].实事求是,2023(2):90-95.
任向荣,蔺国仓,回经涛,等.新疆地区小浆果产业发展现状及持续发展建议[J].北方园艺,2023(3):127-132.
冯涛.产业援疆精准发力无花果“花开”新疆[J].农业知识,2022(5):44-45.
朱玉龙,朱承宇,朱承昊.援疆无花果新品种的培育及其在南疆的产业化尝试[J].浙江农业科学,2022,63(4):737-740.
赵魁,卢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研究[J].物流科技,2023,46(6):145-147.
王雯慧.小小甜蜜果健康新产业——中国无花果产业现状[J].中国农村科技,2022(7):45-48.
张卫平,李新生,曲东,等.无花果主要功能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20):212-218.
杨鹤,王同勇,吕毅,等.无花果设施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17,49(5):47-49.
胡红斌.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品牌培育难点与重点[J].智慧农业导刊,2024,4(2):113-116.
张玉香.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加强农业品牌建设[J].农民科技培训,2023(12):17-18.
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2023LZGC016);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2023TZXD058);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竞争创新平台)(2022CXPT017)。
*通信作者:李国田(1980-),男,山东聊城人,副研究员,从事猕猴桃无花果育种与栽培工作。E-mail:ligt2008@163.com
作者简介:李平海(1975-),男,山东泰安人,高级农艺师,从事猕猴桃无花果抗逆育种工作。E-mail:taishanlp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