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研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代表性的比亚迪公司发行绿色债券的动机、优势与经济效益,并对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债券的前景做出预测。研究认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动机包括资金、知名度和政策的需求,具有改善债务结构、资金结构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经济效益。比亚迪公司作为业界领军人物,其发行绿色债券的最大优势是具有强大的偿债能力。通过对数据与调查结果的分析,本文预测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债券相辅相成的关系将助力两者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绿色债券;债券投资;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407.471;U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2(a)--05
1 绿色债券背景介绍
1.1 概念
绿色债券是指将所得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中国市场通常发行的绿色债券包括绿色金融债、绿色企业债、绿色公司债、非金融机构绿色债务筹资工具、绿色资产支持债以及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本文引例比亚迪公司发行的是绿色企业债或绿色公司债。
绿色债券的发行人可以是政府、金融或非金融企业、社会组织。不同种类的绿色债券有不同的监管机构,其中绿色金融债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监管,绿色企业债和绿色公司债的监管机构分别是发改委和证监会。
1.2 发展历程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首支绿色债券是2007年7月由欧洲投资银行向欧盟27个成员国投资者发行的;而后于2008年11月,世界银行发行了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绿色债券。
2015年7月,中国第一只绿色债券成功发行,同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式启动。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绿色债券和相关绿色融资工具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1]。2021年4月21日,绿色债券支持项目新版目录发行,这是目录的首次更新,更加体现了绿色债券对于当今中国经济市场的重大意义。
1.3 现状
环境问题日益受琶广泛关注,绿色产业迅猛发展:新能源、节能设备、净化处理技术、生态修复、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由此带动绿色债券在数量,乃至质量上的大幅提升。Wind数据显示,2016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2071亿,此后稳步上升,至2019年达3132亿,2020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回落至2263亿。截至2023年1月,中国境内市场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65万亿元,累计存量规模约达1.55万亿元[2]。
从图1可知,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无论在发行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持续上升,尤其在2020—2022年上涨迅速。2023年上半年的绿色债券存续规模就已略超2022年同期[3]。
1.4 大众反馈
本文对绿色债券的了解情况做问卷调查。问卷针对14~65岁共分为四个年龄段的人群进行调查,共发放72份问卷,收回60份有效问卷,每个年龄段的样本数量均相同(图2)。总体来看,大众“从未听说”绿色债券的占比不高,说明相关政策和市场的宣传有所成效,绿色债券的发展前景良好。
问卷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绿色债券的了解程度越来越高,但深入了解的人并不多。这说明当今大众对绿色债券的了解仍有待提高。此外,大多数28~65岁年龄段“十分了解”的大众是直接通过购买来了解绿色债券,说明当今中国市场上绿色债券受众的专业性有待提高,将导致大多数投资者在债券交易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无法获得真正有效的市场信息的情况,从而影响绿色债券市场的正常运行。
2 新能源汽车背景介绍——以比亚迪为例
2.1 发展历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最早的电动汽车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当时的构造仅是将一台电动机安装在马车上。如今,“新能源”不再仅局限于“电”,出现了包括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等在内的各大能源,但电仍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能源。全球各大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作了很多研究,其中比亚迪公司的汽车电池享誉全球。
放眼中国,2000年电动汽车首次被政府列为重大专项,并在2001年确定了具有三条技术路线的研发格局;2011年,中国的电动车生产进入产业化阶段,并在政策和资金的培育下向社会推广。近年来,政府发放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民众选择新能源汽车,这也为产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4]。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26亿辆,其中汽车3.28亿辆,新能源汽车1620万辆。
由图2可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良好,据乘联会数据统计,我国近五年新能源汽车的年度零售销量大幅增长,已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近几年,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年销售量的同比增长速度大幅提升。同时,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5月,中国汽车进口量为5.84万辆,同比下降18%。2024年的前五个月,进口车的累计进口量仅有28.4万辆,同比下降28%。可见,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传统汽车行业具有带动作用,国产汽车具有更广的销售市场。
2.2 比亚迪公司的新能源汽车研发
比亚迪公司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先者,早在2013年便开始着手研发电动汽车,如今在车载电池、混动驱动等方面具有绝对领先优势。
比亚迪的产业链具有受众人群广、研发能力强、政府支持力度大等特点。从日常使用的公交汽车、家庭汽车,到运用到其他方向的高效电池,比亚迪公司在新能源方面几乎拥有垄断地位,其先进的电池技术所带来的额外收入为其研发更高效节能的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资金与技术支持,使其发展更加迅速。
3 比亚迪公司发行绿色债券的动机与优势
3.1 动机
比亚迪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已连续两年发行绿色债券,无论是在政府要求还是自身需求都有综合的动机。
3.1.1 资金需求
作为同时拥有“王朝”和“海洋”两条汽车产业链的大型公司,仅仅使用其通过销售新型电池所获取的额外收入来供给汽车研发远远不够,这就要求公司从社会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即发行绿色债券。
通过在覆盖范围更广的债券市场中融资,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也能实现公司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公司规模的扩大[5]。绿色债券规模庞大,融资效率也很高,使得比亚迪公司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充足的资金。
3.1.2 知名度需求
债券市场信息公开的特点使投资者可以从市场上快速了解一支债券的各项情况,从而通过分析债券走势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
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可使投资者更详细地了解产品,扩大知名度[6],能够发行获得官方认可的债券,充分说明公司的稳定性,从而增强投资者信心。
3.1.3 政策需求
近年来,国家支持并组织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推动绿色经济不断发展;政府部门在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支持的同时,也对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做出了正确引导。
比亚迪公司通过发行绿色债券,为绿色经济市场注入活力,作为业界领头羊,引领更多新能源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带动绿色金融的蓬勃发展。同时,比亚迪公司总部位于深圳,是中国改革试验开发区,拥有最前沿的经济政策信息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行绿色债券,是响应国家“十四五”计划中对新能源发展要求的最好表现。
3.2 优势
3.2.1 严格的审核机制
作为由企业发行、发改委监管的金融工具,其在流入市场之前就已经历了严格审核,安全性得以保障,使债券风险较低,大大降低了出现偿债的可能性。
作为上市公司,比亚迪公司内部有规范的管理机制保障债券的正常发行与兑现,足以为偿债提供保障。
3.2.2 明确的流通路径规范
比亚迪公司的募集说明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比亚迪公司募集的所有资金中有10亿元资金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及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零部件,剩余资金也各有明确流向,相关流向严格遵循政府新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的规定。由此可知,比亚迪公司对由绿色债券带来的资金进行了充分利用,同时降低了出现偿债现象的可能性。
比亚迪公司设立了偿债资金的专门账户。公司将用于偿债的资金专门提出,还本付息。同时,每个专门的账户设置了专业的分管人。由此,公司极少出现无法偿债、延迟偿债或挪用偿债资金的现象。
3.2.3 资金运转迅速
比亚迪公司主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资金流通运转迅速。近年来,政府实施了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补助政策,同时也为汽车的购买者推出了减免措施。由此,新能源汽车的“产”与“销”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护下,可避免出现偿债问题。
由图4可见,近十年来,比亚迪公司的年净利润总体呈上涨趋势,说明公司有着较好的盈利能力。
2013年,比亚迪公司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之后,净利润同比有大幅度提升,说明新能源汽车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比亚迪公司发行绿色债券的稳定性较强。
4 比亚迪公司发行绿色债券的经济效益
比亚迪公司于2018年发行了第一支绿色债券“18亚迪G1”,随后在2019年发行了第二支绿色债券“19亚迪G2”,均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4.1 两支绿色债券发行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比亚迪公司两年发行的绿色债券并无太大差异。两支绿色债券发行时间相隔半年,无论是在发行规模还是存续期限上都没有变化,还本付息方式均采用每年付息、到期还本的方式;存续期限均采用的是“3+2”的模式,即在投资者购买债券三年后公司对票面利率做出调整[7]。
两支债券存在较大差异的地方在于票面利率,2019年相比2018年票面利率有所降低[8],根据比亚迪公司净利润变化可以推测原因,即公司的盈利能力在这两年间持续下滑,无法支撑相同的利率水平。
从募集说明书中还了解到,两支绿色债券所募集的资金的50%均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即电池的研发与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生产。另外,50%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这说明两支债券达到了充分融资的效果,短时间内为比亚迪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
4.2 发行绿色债券的经济效益
4.2.1 改善公司债务结构
比亚迪公司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佼佼者,规模庞大、研究业务覆盖广、核心技术要求高,因此要求公司有更多的资金支持。长期以来,我国公司的资金多来自向银行的借款,而比亚迪公司发行绿色债券,拓宽了融资渠道,同时减少了银行债务,能增加公司在银行的授信额度,改善了债务结构[9]。
公司债务存在非流动负债和流动负债两部分,其中流动负债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还债压力,所以应尽可能减少流动负债的占比。绿色债券作为一种有一定到期期限的债务工具,可以有效延缓公司的还债进度;具有相对固定的期限和专门用于偿还债券的账户,可以有效降低债务压力。因此,比亚迪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可以将原本存在于银行的债务转移到投资人身上,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非流动负债的比例,调整了公司的债务结构[10]。
由图5可知,比亚迪公司的非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总体有所升高,说明公司债务结构的稳定性在增强,尤其是在2019年发行第二支绿色债券后,非流动负债的占比出现相应升高。同时,2018年和2019年连续发行两支绿色债券后,公司非流动负债占比出现持续上升,说明这种改善作用是可持续的,更加体现了发行债券对公司的重要性。
4.2.2 改善公司资金结构
发行债券作为一种高效率的融资方式,加速了公司可用资金的流通,使得资金结构更加灵活。
以往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借款、政府支持和营业内外收入,而这些都是已固定的,使得公司资金流动性不强,应对风险能力较弱。
证券市场变化大,其变化性强的属性决定了它能够包容一支债券有不同的利率存在,即回报率是可变的,相比银行贷款固定的利息,债券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公司可以根据盈利能力自主更改票面利率,这也是比亚迪公司两支绿色债券在三年期时利率发生变化的原因[11]。
绿色债券的发行使公司的资金结构灵活性增强,同时减少了对其他资金来源的需求,是对改善资金结构的良性循环。
4.2.3 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一方面,绿色债券为比亚迪公司在短期内融入大量资金,为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宣传提供了保障。同时,在国家倡导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环境下,绿色债券在证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能够打响产品知名度,提高曝光率[12],增强软性竞争力。
另一方面,比亚迪公司发行的绿色债券票面利率低于其以往发行的债券,使得绿色债券的升值速度变慢,相较之前的债券价格更低,具有成本优势,拉低了公司绿色产业线上的产品价格,同时相较同等公司产品更具竞争力。
由表2可知,2018—2019年发行的绿色债券票面利率均低于5%,而之前公司发行的票据利率多高于5%,这体现了比亚迪公司在新能源产业链上为降低成本所做出的努力,而从图5债务结构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利率调整的效果[13]。
5 新能源汽车与绿色债券未来情况预测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对行业提出了规模与质量的要求,由此可见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度。如今,除了比亚迪,中国还涌现出小鹏汽车、蔚来、理想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企业;国家通过引进外国先进企业(如特斯拉)来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技术革新与规模扩大[14]。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相关数据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到2030年达5000万辆,超总体汽车销量的50%。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的持续完善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等都表明新能源汽车前景光明。
绿色债券作为新能源产业融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市场将会不断扩大与成熟。如今,绿色债券尚未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投资人的信心,影响市场持续稳定发展[15]。因此,想要绿色债券充分支撑新能源产业,就要及时完善不足,实现两者的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钱润红,陈宇.“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绿色债券融资应用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8):19-21.
Wood D., Grace K. A brief note on the global green bond market[J].IRI Working Paper, Harvard University, 2011,3(9):4-6.
王然.国内外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实践与启示[J].新金融,2021 (12):53-58.
邓若晗.比亚迪发行绿色债券的动因及效果研究[D].武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
吴伟容.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23 (15):153-156.
Tang D. Y., Zhang Y. Do shareholders benefit from green bonds? [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8(12):1-55.
汤雪梅.比亚迪汽车公司“19亚迪G1”绿色企业债券发行效应及风险的案例分析[D].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2021.
崔灿.新能源汽车企业绿色债券融资问题研究: 以BYD两次发行绿色债券为例[J].财会通讯,2023(8):129-133+164.
宋星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行绿色债券的经济效应与信用风险研究[D].兰州: 兰州大学,2022.
张淑钦.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成本及效益研究[D].郑州: 河南大学,2022.
周逸尘.比亚迪绿色债券的发行成本及效益研究[D].衡阳: 南华大学,2022.
盛佳琪.绿色债券发行对新能源汽车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上海: 东华大学,2023.
李琪.绿色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加快发展: 中国银行业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创新系列典型案例[J].中国银行业,2022(4):101-104.
欧阳勇兵.汽车行业绿色债券发行展望[J].工业汽车研究,2017(3):4-13.
Banga J. The green bond market: a potential source of climate financ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Finance amp; Investment, 2019,9(1):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