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跨境电商的影响研究

known 发布于 2025-08-02 阅读(323)

摘 要:近年来,金融发展极大地缓解了跨境电商在支付结算、金融服务和企业融资等领域的困境。本文构建了跨境电商和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0—2022年RCEP成员国的跨境电商和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深刻剖析了金融发展对跨境电商的影响路径,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RCEP成员国金融发展水平和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贸易便利化、人口和高等教育入学率能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汇率的影响不显著,贸易成本则会抑制其发展。其中,发达国家应注重贸易便利化水平、人口和高等教育入学率对跨境电商的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应注重金融发展和高等教育入学率的促进作用。此外,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仅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发展;跨境电商;技术进步;RCEP;中介效应

中图分类号:F742;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2(a)--05

1 引言

跨境电商凭借多样化的产品选择、新奇的海外购物体验以及透明的交易环境,打破了传统零售业的地域限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逐渐形成。与此同时,跨境电商发展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也亟待解决。

跨境电商的发展受到不同地区社会文化、跨境营销及推广、跨境检验和关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跨境电商平台普遍存在低知名度和低市场占有率、中小平台支撑力不足、政策力度小等问题(施燕婕,2021)[1]。从金融的角度出发,跨境电商面临着汇兑环节不够灵活、跨境结算对账困难、交易过程中存在欺诈风险等问题(于胜秋,2021)[2];在支付结算领域面临着支付链条过长、手续费高、支付周期长等问题;在融资领域也面临着融资难和融资规模小的问题(张方波,2022)[3]。

当下,跨境电商发展的金融困境主要集中在支付结算、金融服务和企业融资三个领域。在支付结算方面,跨境电商涉及跨国交易,涉及不同国家的货币和支付体系,不可避免地会增加支付和结算的风险,包括货币汇率波动、延长资金周转周期、支付违约等。在金融服务方面,一笔交易的达成,除了交易双方,往往需要银行、海关、外汇管理局和相关政府部门等参与其中,订货、付款、运输保险、报关、结汇等各种烦琐的手续给交易双方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企业融资方面,跨境电商企业融资时要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还款来源和融资用途等问题,要求企业的经营数据必须易于监管,并在行业内必须具有一定的实力,因此跨境电商中小企业融资时往往面临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以及融资规模小等挑战。

在跨境电商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讨金融发展对跨境电商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研究则局限于定性分析。本文不仅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算RCEP成员国的跨境电商和金融发展水平,还深刻剖析了金融发展对跨境电商的影响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2 影响路径及研究假设

2.1 金融发展对跨境电商的影响路径分析

2.1.1 优化结算方式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支付领域持续迎来创新浪潮,跨境电商企业得以突破汇付、托收、信用证等传统结算方式的限制,转而依托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等,实现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的支付结算。

2.1.2 降低汇率风险和经营风险

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发展,金融效率逐步提高、金融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新型金融衍生品、投资工具和保险产品不断涌现,尤其是汇率套期保值、交易对冲和外汇期权等金融服务的出现,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缓解金融问题的途径,也降低了企业的汇率风险和经营风险。

2.1.3 简化贸易流程

金融发展推动金融业务标准化程度的提高,跨境电商企业可以利用电子签名、电子提单、数字支付和智能关务等进行报关、商检、保险和结汇等工作,极大地缩短了贸易的中间环节,简化了贸易程序。

2.1.4 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和市场对称性

金融发展促进金融监管的加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建立起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端到端的核验机制,使得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交易环境更加透明,交易主体之间可以了解对方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从而提高跨境电商企业的经营效率。

2.1.5 降低融资难度,扩大融资规模

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张,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商品市场等不断成熟,企业将拥有更多的融资渠道选择,将大大减小跨境电商企业的融资难度(刘伟,2022)[4]。另一方面,金融业务的全球化会推动跨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使得资本和金融资源更加自由地流动,扩大跨境电商企业的融资规模。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金融发展会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

2.2 以技术进步为中介的影响路径分析

2.2.1 金融发展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首先,金融规模的扩大和金融效率的提高可以驱动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而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自由化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其次,金融机构凭借其特殊功能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Chava,2013)[5]。最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创新资本融通机制、投资风险管理机制、专业信息处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来促进技术进步(刘耀阳,2021)[6]。总之,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场能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本身具有的融资功能、风险规避功能和信息提供功能等也会为技术进步保驾护航。

2.2.2 技术进步可以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从宏观来看,互联网技术创造的电商经济环境可以让参与市场的企业获取更充分的市场信息(肖菲,2019)[7];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跨境商品质量、跨境物流(付树农,2024)[8]和跨境支付的问题,提高消费者对跨境电商的信任度、提高物流信息的时效性(阮俊霖,2024)[9]。从微观来看,借助大数据的力量,跨国电商企业可以获取消费者的具体信息,从而生产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叶甜甜,2024)[10]。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

3 跨境电商与金融发展水平的测算

3.1 跨境电商发展水平的测算

跨境电商是现代国际贸易中深刻的商业变革,与世界市场的重新构造、国际贸易方式创新密切相关。对于跨境电商发展水平的衡量,部分学者采用单一指标,如互联网普及率(梁会君,2020)[11]、跨境电商平台的店家数量(陈倩,2022)[12]。也有学者从多个维度构建了指标体系,Herrera E(2014)[13]基于成本、跨境物流模式、交易支付三个维度;王忠顺(2020)[14]基于互联网通信技术水平、通关效率、物流效率三个维度;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贸易便利度,用互联网通信技术水平、通关物流效率和贸易便利度三个一级指标下的八个二级指标进行测算,具体指标为:互联网普及率、前沿技术就绪指数、清关程序的效率、物流绩效综合指数、贸易和运输质量相关基础设施的质量、班轮运输流通性指数、营商环境便利度、跨境贸易便利度。

本文数据来源于国际电信联盟数据库、UNCTAD和世界银行。由于老挝、文莱、柬埔寨、缅甸四国的数据严重缺失,文章将这四个国家剔除,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RCEP成员国中其他国家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进行测算。

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发展水平较高的有新加坡、日本和韩国,较低的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泰国。此外,RCEP成员国之间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但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从斜率走势看,近年来,越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的发展速度最快,这可能是因为其跨境电商发展基础薄弱,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普及、通关物流效率和跨境贸易便利度的提高,电商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被激发出来,由此实现迅速发展(图1)。

3.2 金融发展水平的测算

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以及部分主要经济体通胀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其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的测算,Mckinnon(1973)[15]使用广义货币占GDP比重衡量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熊学萍(2016)[16]考虑金融深度、金融宽度、金融效率和金融生态环境四个维度;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金融开放度维度,如表1所示。

结果表明,RCEP成员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其中,发展水平最好的是新加坡,但近年来仍存在较大的起伏波动,这可能是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发展较差的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和中国,这可能是由于各成员国资源禀赋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对金融发展的管制要求不同、发展各有侧重造成的(图2)。

3.3 金融发展与跨境电商的关系分析

RCEP成员国的金融发展水平与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均呈现增长趋势,从整体上看,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其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就越高,即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4 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说明

被解释变量是跨境电商发展水平(CBEC);核心解释变量是金融发展水平(FD);中介变量是研发水平(RD);控制变量有贸易便利化(TFL)(李思淼,2023)[17]、汇率(LNER)、人口(LNPOP)和高等教育入学率(EDU)。

4.2 模型的构建

为检验H1,本文使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其中i表示国家,t表示年份,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α0为常数项,μi表示个体固定效应,α1、α2、α3、α4和α5分别是各解释变量前的系数。

CBECi,t=α0+α1FDi,t+α2TFLi,t+α3LNERi,t+α4LNPOPi,t+α5EDUi,t+εi,t+μi(1)

为检验H2,本文参考温忠麟等(2004)[18]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其中,β0和γ0是常数项,β1表示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γ1表示金融发展对跨境电商的影响效应,γ6表示技术进步对跨境电商的影响效应。

RDi,t=β0+β1FDi,t+β2TFLi,t+β3LNERi,t+β4LNPOPi,t+β5EDUi,t+εi,t+μi(2)

CBECi,t=γ0+γ1FDi,t+γ2TFLi,t+γ3LNERi,t+γ4LNPOPi,t+γ5EDUi,t+γ6RDi,t+εi,t+μi(3)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参考郭扬(2023)[19]的研究,结合hausman检验结果,本文使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不同国家存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法律传统,在研究金融发展对跨境电商的影响时,可能存在国别的差异,根据世界银行对发达国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和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的划分,分组进行异质性检验。此外,戴天成(2023)[20]等的研究表明,贸易成本在跨境电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模型回归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本文用单证合规成本和边境合规成本之和来衡量贸易成本,引入了遗漏变量贸易成本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回归结果(1)和(2),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金融发展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着对跨境电商的促进作用,即假设H1成立。第二,贸易便利化、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会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即一国的贸易便利化程度越高,市场规模越大,人才培养力度越大,就越能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第三,汇率对跨境电商的作用不显著,通过跨境电商来交易的商品一般都是非必需消费品、主食消费品和医疗保健行业的产品,这些产品本身定价较低,因此对汇率的变化不够敏感。

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发达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显著促进了跨境电商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入学率显著促进了跨境电商发展。原因在于,发达国家消费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购物时会更重视其便利性;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较低,一国的人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市场潜力,因此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会显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基础薄弱,更容易通过支付结算和融资等金融渠道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引入中介变量研发水平后,金融发展对跨境电商的影响系数由0.38变为0.24,研发水平对跨境电商的影响系数是0.26,其中介效应为36.84%。故假设H2成立。

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贸易便利化、人口和高等教育入学率对跨境电商的影响是正向的,而贸易成本对跨境电商的影响是负向的,汇率对跨境电商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与回归结果一致,因此模型是稳健的。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第一,RCEP成员国中金融发展水平和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但整体来看,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二,金融发展水平、贸易便利化水平、人口和高等教育入学率可以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汇率对跨境电商的影响不显著,贸易成本会抑制跨境电商的发展。第三,对于发达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会显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入学率会显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第四,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且中介效应为36.84%。

5.2 对策建议

第一,RCEP成员国要通过金融方式解决当前跨境电商企业存在的支付结算、金融服务和企业融资等问题;要支持银行机构提高对跨境电商企业的信贷额度,鼓励保理机构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融资服务,充分发挥保险在风险防范方面的作用。第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方面都要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同时,发达国家要更加注重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和人口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则应更加重视金融的发展。第三,RCEP成员国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积极促进金融机构、电子商务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之间业务协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提供在线支付结算、在线融资、在线保险等“一站式”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施燕婕.制约中小跨境电商平台发展问题研究[J].当代农机,2021(6):64-65.

于胜秋.金融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金融,2021(5): 43-44.

张方波.金融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研究: 进展、挑战与推进[J].征信,2022,40(9):63-70.

刘伟,戴冰清.数字金融赋能企业创新: 结构、功能与传导路径[J].金融发展研究,2022(3):39-49.

Chava S,Oettl A,et al.Banking deregulation and innova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3,109(3):759-774.

刘耀阳.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D].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2021.

肖菲.跨境电商经济驱动因素研究:基于面板Logistic模型的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9,20(1):85-91.

付树农,丁宝根.区块链在农产品跨境电商领域的应用研究[J].价格月刊,2024(2):77-84.

阮俊霖.区块链技术在我国跨境电商中的创新与应用[J].北方经贸,2024(1):127-131.

叶甜甜.大数据时代下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4(6):76-78.

梁会君.跨境电商发展、贸易距离与对外贸易增长: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介效应检验[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12):152-155.

陈倩,李冬冬.跨境电商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贸易成本:以我国对东盟国家出口贸易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22(7): 147-150.

Herrera E, Martens B, Turlea G. The drivers and impediments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the EU[J].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2014, 28: 83-96.

王忠顺.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南昌: 江西财经大学,2020.

Mckinnon R I.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Washington.D.C:Brooking Institution,1973.

熊学萍,谭霖.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测度与比较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2004—2013)[J].经济与管理,2016,30(5):72-78.

李思淼.RCEP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的经济效应分析[D].长春: 吉林财经大学,2023.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5):614-620.

郭扬.后疫情时代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J].价格月刊,2023(2):87-94.

戴天成.跨境电商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基于交易成本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23(13):77-80.

标签:  跨境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