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资金投入与高科技产业出口贸易研究

known 发布于 2025-08-06 阅读(234)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竞争的焦点已逐渐从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移。本文基于2011—202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不同来源研发资金投入对高科技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来源资金的投入有助于推动社会整体技术的进步,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并对产品出口产生正向影响;企业自有资金基于低成本及高效率优势促进研发创新,进而对企业产品出口具有推动作用;其他来源资金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选择,为研发创新活动的不同阶段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因而对产品出口产生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政府层面、企业自身与金融体系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研发资金;高科技产业;创新能力;出口贸易;固定效应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3(a)--04

1 引言

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与世界经济深度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全球贸易竞争格局不断演变,国际贸易竞争的焦点已逐渐从传统产业转向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具有资本密集、知识密集、附加值高、外溢性强、能耗少及排放低等特点,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提高研发创新能力的战略要地。因此,各国相继把高科技产业作为一项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加以扶持。近年来,中国高科技产业出口贸易规模总额持续增长,由2011年的5488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9796亿美元,增幅达78.50%。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发展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渐由追求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新的历史时期,政府将研发创新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并提出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以研发创新带动高科技产业发展,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研发资金投入是研发创新活动开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企业研发创新活动能否稳定持续进行通常受制于资金支持力度。因此,探究不同来源研发资金与高科技产业出口贸易的相关关系,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融资结构优化,实施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围绕研发资金与出口贸易,以不同的数据样本与计量方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成果。梳理有关文献发现,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研发资金和出口贸易、研发资金和科技创新、出口贸易和技术创新。

关于研发资金和出口贸易方面的相关研究。 Alemu A M(2012)[1]提出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数量是影响东南亚地区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因素。Sandu S、Ciocanel(2014)[2]研究了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论为公共与私人研发投入均对欧盟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产生积极影响,但私人研发投入对出口水平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刘伟、罗公利(2016)[3]基于2002—201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通过面板回归分析模型,得出企业Ramp;D投入对出口规模存在积极影响的结论。蔡旺春等(2018)[4]研究认为,Ramp;D补贴对互动型与科技创新型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出口竞争力均存在显著的提升效应。牛华(2020)[5]研究表明,研发投入水平越高的经济体其开展出口贸易的倾向越高。曲丽娜、刘钧霆(2021)[6]研究指出,政府研发补贴通过缓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对高技术产品出口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于研发资金与科技创新方面的相关研究。芦锋、李曼宁(2018)[7]的研究表明,当处于技术开发阶段时,门槛之下的政府Ramp;D投入正向影响科技创新。惠树鹏(2020)[8]研究指出,高技术产业创新资金投入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正向非线性。崔庆安、李晓艳(2022)[9]选择中国高技术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导向行为下的研发人员数量与研发资金投入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于出口贸易与技术创新方面的相关研究。叶林、简新华(2014)[10]研究发现,产品创新可以显著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郭梦迪等(2018)[11]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企业的长久发展及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更多是依靠自主技术创新而非国外技术的引进与改造。卫平、范佳琪(2019)[12]研究发现,自主研发能够显著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出口贸易,但影响效果在国内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围绕研发投入与出口贸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以往的视角多聚焦于研发资金与出口贸易、研发资金与科技创新、出口贸易与技术创新等方面,鲜有学者探讨不同来源的研发资金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在现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高科技产业作为研究内容,分析不同来源的研发资金对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期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3 理论分析与假设

出口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等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下降,出口贸易产品成本不断提高,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丧失。与此同时,由于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全球贸易持续萎缩,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我国亟待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形成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发创新是推动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增强出口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发投入要素论”将研究与试验性发展投入视为一种生产要素,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研发投入水平能够影响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研发投入越多越有助于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其内在传导机制为:研发投入可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创新有利于出口商品结构向高附加值与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通过研发投入,企业可以不断开发新技术并进行技术积累整合,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获取并保持优势地位。

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全生命周期时刻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创新活动顺利开展并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研发创新活动的投资相较于一般性资产的投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投资成本高。研发创新活动从研发资金投入到研发成功,从研发成功再到研发成果的商品化,其间需要消耗巨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研发创新活动的成本极高。二是投资风险大。从产品的研发试验阶段到市场销售阶段,其间包含众多中间环节,企业需要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做到有效把控。企业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但没有取得研发成果或研发成果不被市场所接受,这将会导致企业前期的资金投入得不到回收。三是投资回报周期长。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从研发资金投入到产品被市场接受,得到投资回报的周期长。研发创新的成果于市场而言是全新的产品,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被市场接受,在新产品刚投入市场的阶段,企业往往难以获取利润。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H1:政府来源资金的投入有助于推动社会整体技术进步,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并对产品出口产生正向影响。

假设H2:企业自有资金基于低成本与高效率优势促进研发创新,从而对产品出口具有推动作用。

假设H3:其他来源资金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选择,为研发创新活动的不同阶段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对产品出口产生积极影响。

4 实证检验与分析

4.1 实证模型设定

不同来源的研发资金对于高科技产业出口贸易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依据国内高科技产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的资金来源为分类依据,将其划分为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和其他资金,为更深入地研究三种来源资金对高科技产业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本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如下:

Exit=β0+β1Gfit+β2Efit+β3Ofit+μi+εit(1)

式(1)中,i为省区市,t为年份,μi为地区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Ex为高科技产业出口贸易额,Gf为政府来源研发资金,Ef为企业自有研发资金,Of为其他来源研发资金。鉴于不同来源研发资金的变量组合对高科技产业出口贸易估计结果的稳定性可能存在影响,本文采取逐一加入各来源资金变量的方式进行回归分析,使其最终结果更具稳健性。

4.2 变量间的关系厘定及说明

不同来源的资金对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存在不同的目标导向、利益诉求或价值偏向,因而政府来源研发资金、企业自有研发资金和其他来源研发资金对高科技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会存在差异。

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与引导者,不仅承担着宏观调控的责任,还需要维护市场整体稳定与推动科技全面创新。政府来源资金的主要形式是研发补贴,高效的政府研发补贴通过消除市场外部性及协调企业创新行为,可以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进而推动产业发展。

企业自有资金是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活动时的主要资金来源。自有资金通常指用于支持企业运营与研发的非外部借款或投资部分的资金,这些资金的使用无需抵押担保,也不会产生本息压力。企业可自主使用自有资金开展研发创新活动,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获取市场优势地位。

其他来源资金主要由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信贷融资等构成。当前,国内高科技产业用于研发创新活动的资金更多来源于信贷融资,主要是银行为企业提供的商业贷款。银行商业贷款相比股权债权融资方式,利息压力较小但限制条件较多。

4.3 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高科技产业按来源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与产品出口贸易额作为研究样本。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与减少数据分析的误差,经筛选后剔除数据存在较多缺失值的西藏、青海、宁夏和港澳台地区,对于个别缺失的数据进行线性插值处理,并对差额较大的数据进行缩尾处理。本文所使用数据均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指标的选取与说明如表1所示。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高科技产业不同来源研发资金投入与产品出口贸易额的面板数据,运用Stata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由表2的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政府来源资金、企业自有资金与其他来源资金的回归系数都为正,这表明不同来源研发资金与产品出口贸易有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加大研发资金投入能够对企业出口产生促进作用。

首先,由解释变量Gf的回归结果可知,政府来源资金对高科技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促进作用,系数符号为正,回归系数为0.0014。政府来源资金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分担创新风险、消减融资约束等途径促进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政府来源资金主要通过两种效应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一是直接效应。政府资金的投入能够有效缓解高科技产业发展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拓宽投资领域,并降低研发创新活动的成本及风险,同时能够推进产业关键平台的构建,为实现技术扩散及成果商业化提供支撑。二是间接效应。政府补贴向银行和投资者传递出企业具有发展潜力的信息,有利于企业获得外部融资,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及产品质量升级。

其次,由解释变量Ef的回归结果可知,企业自有资金对高科技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同样表现为促进作用,系数符号为正,回归系数为0.0004。企业自有资金投入的增加提高了研发创新产出,进而推动了高科技产业出口贸易的发展。一方面,自有资金的使用约束较小且供应较为稳定,企业可以依据其经营状况与发展战略等进行研发创新项目投资,这有助于创新能力与创新产出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自有资金的投入能够加速研发进程并提高研发效率,从而提高研发创新的产出质量及产出水平,进而推动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

最后,由解释变量Of的回归结果可知,其他来源资金对高科技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同样表现为促进作用,系数符号为正,回归系数为0.0133。其他来源资金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在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长生命周期中,需要大量稳定持续的资金投入,而其他来源资金是该资金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大型研发创新项目投资中,其他来源资金更是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高科技企业的出口贸易产生正向影响。

5 结语

本文运用中国高科技产业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来源研发资金对高科技产业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研究结论:第一,政府来源资金的投入有助于推动社会整体技术进步,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并对产品出口产生正向影响,回归结果支持研究假设H1。第二,企业自有资金基于低成本及高效率优势促进研发创新,进而对企业产品出口具有推动作用,回归结果支持研究假设H2。第三,其他来源资金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选择,为研发创新活动的不同阶段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对产品出口产生促进作用,回归结果支持研究假设H3。由以上研究结论可知,不同来源的研发资金均对高科技产业的出口贸易产生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认为应鼓励企业增加自有研发资金的投入,并加大政府来源及其他来源资金的投入,进而推动高科技企业具有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的出口。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层面、企业自身与金融体系三方面提出建议:第一,鼓励政府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并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充分发挥政府来源资金对高科技产业研发资金投入的激励效应与引导作用。政府通过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为高科技产业的融资活动提供便利,进一步拓宽高科技产业的融资渠道,集聚资金用以创新发展,如赋予规模以上的高科技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上市的权利等。第二,鼓励高科技企业立足自身制定合理的研发战略决策,构建系统的研发平台,形成完整的研发体系。研发创新是一个长周期的系统工程,企业应认识到通过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来促进产品出口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期望立即取得投资回报并不现实。企业应着眼于自身的长远发展,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市场优势地位。第三,推动高科技产业与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高科技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为其研发创新活动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国内金融机构可为高科技产业开设专门的资金融通渠道,为高科技企业提供投资担保服务,吸引其他企业及机构对高科技产业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Alemu A M. The Effect of Ramp;D on High-Tech Product Export Competitiveness [J].Sti Poficy Review,2012(3):60-89.

Sandu S,Ciocanel B. Impact of Ramp;D and Innovation on High-Tech Export [J].Procedia Economicsamp;Finance,2014,15:80-90.

刘伟,罗公利.创新型企业Ramp;D投入与出口: 基于60家上市公司数据的检验[J].中国科技论坛,2016(7):73-78.

蔡旺春,吴福象,刘琦.研发补贴与中国高技术细分行业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8(6):1-9.

牛华,崔茂生,曾燕萍.网络视角下研发投入、贸易自由化与高技术产品出口: 兼论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的动态特征[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0,35(7):66-76.

曲丽娜,刘钧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政府研发补贴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J].经济经纬,2021,38(6):63-72.

芦锋,李曼宁.政府Ramp;D资金对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的影响[J].中国行政管理,2018(9):92-96.

惠树鹏,杨睿文,单锦荣.创新资金投入结构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J].技术经济,2020,39(9):181-188.

崔庆安,李晓艳.基于目标导向行为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7):144-152.

叶林,简新华.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企业出口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6):93-102.

郭梦迪,郭江,卫平.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8,20(3):21-29.

卫平,范佳琪.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9,38(9):3-8.

标签:  资金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