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具有味甘、酸等特点,其中蕴含丰富的果胶、维生素等物质,可以发挥出生津润肺、益气补血、消肿利尿等功效,从而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欢迎与追捧。在实际开展桃树种植过程中,借助高产优质管理技术发挥出重要优势,可以推进桃树产业实现提质增效。
一、桃树管理科学选址建园
1、科学合理选址
在开展桃树种植过程中,对土质、水源及环境等要素提出较高标准与要求,为了更好满足桃树的实际生长需求,这样方便加强后期的管理工作,科学做好选址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具体选址环节,要提前做好土壤、水源及空气等检测工作,尽量选择背风向阳、水源丰富的区域,还要保障具有较强的通透性,pH酸碱度处于6~6.5之间,以沙壤土或弱酸性壤土最为适宜。在山地、平地等区域均可以进行种植桃树,一般坡度lt;20℃,避免由于坡度变大而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
2、桃树整地建园
在开展桃园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做好整地工作,为桃树的健康稳定生长营造良好环境条件。一般情况下,选择在天晴的时候进行翻耕土壤,深度为30cm,一方面可以通过去除杂草的方式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太阳光的紫外线灭杀土壤中的病虫害,进而降低对桃树产生的严重威胁。在实际开展整地环节,要及时进行施肥工作,以测土配方施肥法为主,结合土壤的检测情况针对性、有效性进行施肥,科学有效控制实际施肥量,按照土地施加40g/hm2三元素复合肥、2500~3000kg/hm2腐熟有机肥的标准进行开展。一旦出现土壤质量不佳的问题,可以通过施加石灰粉、有机肥及改良剂等多项措施来大大改善与优化土壤结构。除此以外,选择山地进行桃树种植环节,还要加强对种植桃园排水渠、道路等各类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为方便后续果实运输及给排水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桃树科学选种及处理
1、优质品种的选择
在实际选种过程中,桃子的实际产量及质量与其品种密切相关。种植人员需综合考虑区域气候条件、土壤特性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优先选择适应力强、产量高且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桃树品种。以唐山地区为例,近年来该地主要推广种植油蟠9和中油蟠13等品种。然而,部分桃子品种可能存在自然授粉能力较弱的问题,此时可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来解决,并确保所有桃树在同一时期开花。按照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4∶1的比例进行配置,可以获得良好的授粉效果,这为提高桃树栽培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选择优质苗木
为了促进桃树更好生长发育与高产结果,苗木质量高低直接会产生关键影响,所以要努力打造优质高产桃园,在具体开展栽植前期要优先选择优质苗木。广大种植人员要选择枝条粗壮、品种纯正、根部发达的优质桃树苗木。此外,还要及时做好桃树幼苗的检疫工作,确保没有受到过各类病虫害的侵染,外表没有出现机械损伤。与此同时,还要结合以下标准进行桃树幼苗的选择工作,主根长度20cm、侧根15条、腋芽6~8个。在实际开展苗木采购过程中,要坚持从正规育苗场地进行采购,严格把牢质量关,这样可以为推进桃子的丰产丰收营造良好环境条件。
三、桃树栽植准备及处理
1、栽植前期的准备
在桃树苗木运输到桃园后,应立即开展栽植准备。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栽植,可以进行假植操作。选择阴凉处挖沟并进行透水处理,将苗木斜切放置于沟中并及时覆盖土壤,确保土壤保持湿润,防止苗木因缺水而枯死。同时,提前准备好栽植用的坑洞,根据根系大小和土壤情况综合考虑,合理控制坑洞的深度和直径。例如,对于砂壤土,推荐的坑洞深度为70cm、直径为80cm;而对于黏土,则建议坑洞深度为100cm、直径也为100cm。
2、栽植前期的苗木处理
在实际进行栽植前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要科学修整根系,将桃树幼苗下部的损伤根系直接剪平,只需要保留20cm根长即可,这样可以大大加快伤口的愈合,促进桃树根系实现快速成长;②要及时在修剪桃树根部以后进行浸泡处理,促进苗木更好吸收水分,这样可以实现缓苗生长的目标;③要采用石硫合剂300倍液进行浸泡消毒工作,通常情况下浸泡2min即可以全面灭杀所携带的病菌;④要采用生根粉溶液进行浸泡桃树苗木根系5min,这样可以促进苗木根系更好生长,从而大大提高苗木的实际成活率。
四、桃树适时定植及控制密度
1、桃树幼苗的定植时间
在具体定植过程中,要结合外界的温湿度条件进行灵活控制定植时间。其中,在春秋之季均可以开展桃树定植工作,结合具体定植时间进行科学调整与不断优化。在进入春季以后,一般等到土壤解冻以后要及时开展抢栽工作。在秋天,要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定植,在这个阶段要控制温度条件处于15℃最佳,满足桃树根系的实际生长温度需求,从而促进定植成活率持续提高。
2、桃树的栽植技术要点
在开展桃树幼苗栽植环节,可以按照回填→拌匀→扶正→盖土→轻提→踏实→做盘的技术做好相关工作,其中要先将腐熟的有机肥拌入土壤中,然后直接回填到距离地表15cm处,再进行覆土3~5cm,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幼苗根系直接接触到化学肥料。此后,可以按照长宽为50cm的标准进行覆盖薄膜,从而可以发挥好保水保墒的价值。一般情况下,在墒情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进行浇灌水分。
3、合理控制密度
在进行桃树栽植环节,合理控制密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大种植人员要结合桃树品种及土壤墒情等条件情况进行灵活控制种植密度,这样可以更好实现采光、通风等,有效避免出现大面积、大规模病虫害侵扰的问题。此外,在处于土层深厚、水肥充足的地块建议开展稀植,针对土壤贫瘠、水肥缺乏的地块建议开展密植。通常情况下,按照400~480株/667m2的标准进行栽植桃树,控制株行距为4.5m×5.5m。
五、桃树栽植后管理
1、桃树苗期的施肥管理
为了促进桃树实现更好更快生长,科学施肥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广大种植人员要牢固树立科学施肥的基本理念。①针对一些幼龄桃树,从定植到萌芽阶段要勤施薄肥,每2周进行施加1次农家肥,等到连续施加4~5次以后可以取得良好成效。等到定植次年,要结合桃树的实际长势情况控制施肥量及施肥频率,通常等到秋天落叶以后再开展1次追肥,每株幼苗施饼肥1kg。②针对成龄苗木,按照每年追肥3次的标准进行,其中可以选择在 2 月中旬施加尿素 20kg/667m2、 硫酸钾 20kg/667m2 等作为花前肥。
2、桃树苗期的水分管理
一旦出现桃树缺水问题,这不利于苗木的健康生长,所以开展好浇水、排水工作至关重要。从萌芽期到开花期,如果遇到连续干旱的季节要及时进行浇灌水分,一次性将水分浇灌充足。等到进入硬核期以后,每天浇水要浇透土壤50cm,满足桃树的实际生长需求。等进入果实膨大期,要提早开展浇水工作,促进桃子更好生长,等到完成桃子采收以后要再进行浇灌1次,在越冬前期还要进行浇灌,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桃树出现冻害的问题。此外,种植人员要结合气候降雨状况及时开展给排水工作,特别是夏天遇到连续暴雨天气,要提前做好清沟处理,这样避免出现过分积水而影响到桃树的健康生长。
3、桃树的整枝修剪
等到完成桃树移栽以后,要及时开展定干处理,保持高度为60cm,直接抹除40cm以下的嫩芽,选择40~60cm的位置作为主要整形带,保留这一带内的所有嫩芽,等到发芽以后作为主枝进行培养工作。此外,等到春季发芽以后,要尽量选择长势良好、枝干粗壮的作为主要枝干进行培养,控制数量为3根。针对其他新梢要及时开展摘心工作,作为辅枝进行培养。
在具体修剪环节,选择在冬天直接剪截主枝45cm,保留剪口的外芽和第2、3侧芽。其中3根主枝的第1侧枝要向外进行排列,从而实现空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控制主侧枝的距离为65cm。等到完成定植第2年以后,在春夏两个季节分别开展一次摘心处理,冬天在主枝45cm处进行剪截处理。
4、秋后果实管理
①要开展保花保果工作
等到完成秋季摘桃处理以后,要充分进行施加腐熟有机肥,灵活进行种植授粉树,等到进入开花期以后可以通过释放蜜蜂的方式开展辅助授粉工作,必要时刻还可以开展人工授粉工作,提高桃子的坐果率。一旦进入开花期以后,要第1时间开展冻害防范工作,借助喷药、浇水等各项技术来切实提高桃树的抗冻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喷洒营养素,降低出现落花落果等情况。
②及时开展疏果工作
在5月中下旬,要开展桃树疏果工作,其中长果枝保留3~4个果实、中果枝保留2~3个果实、短果枝保留1~2个果实,还要及时清除干净畸形果或病虫果。
③开展果实套袋工作
针对中晚熟桃子要选择在每年5~6月开展套袋工作,这样可以大大改善桃子果实的外观及色泽,降低化学农药对桃子的污染,从而切实提高桃子的质量及产量,满足水果市场的实际需求。
六、桃树常见病虫害防治策略
1、桃树常见病虫害类型
①流胶病的发生情况
在开展桃树种植过程中,流胶病经常性出现在雨季,呈现出淡黄色的流胶物质,等到流出以后会慢慢凝固成红褐色,从而出现病原菌的感染问题,更为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桃树死亡状况。其中针对一些老幼桃树的病害抵抗力偏低,会出现严重的液体附着情况。
②桃炭疽的发病原因
桃炭疽作为桃树种植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真菌病害类型之一,真菌往往会选择在枯枝或硬果等菌丝体上进行越冬,等到次年直接入侵到桃枝的孢子,进而逐渐侵扰花、果实等部位,更为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桃树枝条逐渐死亡与腐烂情况,从而出现大面积、大范围的桃树死亡症状。从桃炭疽的发病情况来看,经常性出现在桃枝的枝丫部位,要降低疾病的传播与蔓延情况,在必要时刻要及时剪除多余的枝条,但是可以避免桃树出现侵染问题。
③根癌病的发病原因
在日常桃树种植环节,根癌病主要危害到桃树的根部、颈部等位置,在这类部位形成肿瘤,从而严重威胁到桃树的健康生长,进而出现叶片变少、长势变差等问题,更为严重情况下会直接出现桃树死亡情况。为了加强桃园土壤质量的改善工作,要科学加强施肥工作,但是不能盲目进行施肥,从而避免对土壤产生严重威胁。
④虫害发生概率
在开展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绝大多数种植人员都忽视了对虫害的防治工作,一旦出现大规模、大面积的虫害侵染,会严重威胁到种植户出现较大经济损失。以红蜘蛛、蚜虫或介壳虫等三类虫害发生概率较高,主要出现在春夏两个季节,具有较强的突发性,一旦发生传播与蔓延等问题,会导致传播速度加快,在实际防治过程中面临着较大难度。
2、具体防治措施要点分析
①农业防治技术
结合桃子种植过程中常见病虫害类型来看,及时做好桃园清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等到完成采摘工作以后要及时清理干净残枝落叶、病虫果实等,将这些物质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销毁处理,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一般情况下,在每年1月下旬要结合冬季修剪工作,及时开展桃园清理工作,刮除主干分枝的下粗皮及翘皮等位置,避免出现大量虫害越冬问题。此外,还要及时做好土壤深耕工作,控制深度为10~20cm,结合进行水分浇灌处理来灭杀土壤中的各类虫害。与此同时,还要及时开展树干涂白工作,在越冬前期要及时刮干净翘皮,这样可以直接灭杀干净翘皮中的越冬病虫害。
②物理防治技术
在实际开展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采用物理防治技术手段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要加强性诱剂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工作,选择在桃树的树冠或树枝等部位进行悬挂桃小食心虫性迷向素缓释剂,从而缓解出现病虫害的规模及概率。此外,还可以选择在桃园内部进行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地块进行悬挂 2~3个/667m2即可,每月进行更换1次诱芯,这样可以对潜叶蛾、桃蛀螟等虫害发挥良好的防治作用。此外,还要加强进行推广杀虫灯技术,在桃园内进行悬挂黑光灯、杀虫灯,一般情况下等到天黑以后再进行开灯,每周至少清理害虫尸体1~2次。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蚜虫的趋色性特点,进行黄板诱杀技术的推广工作,在果园内进行悬挂黄板,地块悬挂 25张/667m2即可以发挥出良好的诱杀作用。在桃园内部进行铺设银灰色地膜,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虫害威胁,而且可以大大抑制杂草的生长,一般选择3月铺膜、9月揭膜。
③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手段具有绿色、安全与无污染等特点,要高度加强这一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桃园内部,可以间作种植一些紫花苜蓿等植物,这样可以降低桃园内土壤水分蒸发情况,降低地表温度,为有益昆虫的生长与繁殖营造良好生存条件。一旦桃园中杂草生长高度超过25cm就需要进行裁剪,将杂草的高度控制在10cm以下。在桃园四周可以适量种植玉米、向日葵等其他作物,为瓢虫等虫害天敌提供营养物质来源,大大降低对桃树产生的严重危害。此外,还要加强对生物药剂的推广及应用,以苦参碱、小檗碱盐酸盐、苏云金杆菌等生物药剂为主,可以有效进行防治桃褐腐病、蚜虫等。
④药剂防治技术
在实际开展防治过程中,药剂防治最为常见,但是容易产生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各类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到桃树的实际产量及品质。在具体防治环节,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及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用药,这样可以切实提高防治的实际效果。针对蚜虫这类虫害,可以进行喷洒吡虫啉、噻虫·吡蚜酮等药剂;针对褐腐病、炭疽病等病害,可以进行喷洒苯甲·嘧菌酯、腈苯唑、唑醚·代森联等化学药剂。
在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下,桃树栽培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面对新挑战与机遇,需深度挖掘并优化高产优质管理技术。从改良土壤结构、实施精准施肥策略,到创新病虫害防治手段、引入智能灌溉系统,每一步都需细致入微,旨在全方位提升桃树栽培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具体措施务必紧密贴合桃树自然生长规律,确保养分均衡供给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减少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此外,积极推广智能化管理工具,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时监测桃树生长环境,灵活调整管理方案,以科技赋能农业,促进桃树茁壮成长,显着提升果实品质与产量,为桃产业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单位:050400河北省石家庄平山县林业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