榉树(Zelkova serrata),以其坚硬的材质、精美的纹理,在家具制造与建筑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其优雅的树姿与良好的观赏性,也使其成为园林绿化与行道树的首选树种。为了进一步提升榉树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优化榉树的育苗造林技术体系,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榉树育苗造林的关键管理技术,通过详尽阐述从种子处理、苗木培育到造林实践的各个环节,力求为林业工作者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操作指南,从而推动榉树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助力榉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一、榉树播种育苗管理技术
1、榉树育苗圃地选择
榉树育苗的圃地需精心挑选,确保地势平坦且水源充沛,土壤以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轻壤土为最佳,这样的土壤条件有利于苗木根系的生长与发育,同时圃地应具备良好的排灌系统,以便在雨季能够及时排水,旱季则能便捷灌溉。在播种前需对地块进行彻底清理,彻底铲除杂草及垃圾,随后进行深翻,翻耕深度需达到25cm左右,以充分疏松土壤。此外应施足基肥,优选腐熟的有机肥,若条件允许,加入饼肥效果更佳,施肥量建议控制在每亩施肥200~250kg之间,肥料需与土壤均匀混合,之后通过耙平操作使土壤表面平整细腻。最后根据地块实际情况制作苗床,苗床宽度为120cm,高度保持在20~25cm之间,长度则可根据地块大小灵活调整,一般建议设置为15~20m,以便于管理和操作。
2、榉树育苗前采种
榉树采种需精心挑选母树,确保母树树龄超过30年且生长健壮,结实量大且籽粒饱满。针对不同的育苗目的母树的选择也各有侧重。若用于用材造林,应优选树形紧凑、树体高大、干形通直的母树,以确保未来林木的生长速度和材质;若旨在培育观赏性榉树,用于园林绿化,则应选择树冠开阔、叶色季相变化丰富且色叶期长的母树,以增强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而对于特殊需求的矮化或奇异形态榉树,则需从树体矮小或器官奇异的母树上采种。采种时间通常选在每年10月下旬,当果实由青转黄时即为最佳采收期,采收后的种子需经过初步去杂处理,然后放置于室内通风处干燥2~3天,通过风选进一步提纯,直至种子含水量降至13%以下,将纯净的种子贮存在1~3℃的干燥低温环境中,以确保其长期保存质量。
3、榉树育苗适时播种
榉树播种可灵活选择秋季或春季进行,若选择秋播,建议随采随播,使用未经处理的鲜种,这样播后的第2年春天,大约3月上旬,种子即可发芽,且出芽率与成苗率均较高。但需注意,秋播易受鸟兽及虫害影响,需加强防范,若选择春播,则最晚不宜超过3月下旬,以确保播种效果。在播种时需在苗床上划出行距为20cm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播于沟内,随后覆盖0.5~1cm厚的细土,播种量建议控制在每亩播15~20kg之间。播种完成后需在苗床上方架设遮阳网,遮光率调节至50%~75%,以有效避免强光直射,同时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为种子萌发创造良好条件。
4、榉树育苗苗期管理
播种完成后约1个月,榉树种子将陆续发芽出土。在此期间苗床的管理至关重要,需密切关注苗木的生长状况,尽管榉树具有一定的耐旱性。但在遭遇连续干旱天气时,仍需及时浇水,以防止苗木因失水而受损。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以防水分过多导致根系腐烂,即“水沤根”,进而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当苗木进入速生期后,应适时进行施肥管理,在生长初期,以施用速效肥为主,以迅速满足苗木对养分的需求,随着生长发育进入中期,应逐步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以促进苗木的木质化,增强其抗逆性。对于1年生苗木,建议每亩施用氮肥7kg、磷肥3kg、钾肥4kg,若条件许可,还可每亩增施腐熟农家肥1500kg,以进一步提升土壤肥力。施肥原则应遵循“前轻、中稳、后控”的策略,具体施肥次数则需根据苗木的长势及土壤肥力状况灵活调整,对于2年生及以上的苗木,施肥量可适当增加50%~100%。此外,在幼龄期,榉树的松土除草工作也不容忽视,定期松土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而除草则能减少杂草与苗木之间的竞争,确保苗木获得充足的阳光、养分和水分,通过这些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可有效促进榉树苗木的健壮生长。
二、榉树扦插育苗管理技术
1、榉树育苗采用硬枝扦插
硬枝扦插是榉树繁殖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关键在于插穗的选择与处理,以及扦插后的精心管理,在插穗截取方面,应优先从1~5年生的健壮母树上挑选粗壮的枝条,或是利用树木采伐后树桩上萌发的新枝作为插条来源。采条时间通常选择在秋季树叶落尽之后,此时枝条养分积累充足,有利于提高扦插成活率,将采下的枝条剪成8~12cm长的插穗,直径控制在3~8mm之间,确保上口距离上芽约1cm,下口则距下芽约0.5cm,每个插穗保留4~6个芽眼,以保证其生长潜力。剪好的插穗需进行妥善贮藏,通常覆盖5cm左右的湿沙,放置于阴凉处,待第2年春季土壤化冻后再进行扦插,为提高扦插成活率,可在扦插前将插穗从沙中取出,使用浓度为100mg/kg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10~14小时,或者采用萘乙酸粉剂进行处理,以有效促进生根。扦插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2月下旬~3月下旬,此时气温逐渐回暖,有利于插穗生根发芽。扦插前需浇透苗床,确保土壤湿润,插穗应直接插入砂壤土中,插入深度以最上端的芽与床面保持水平为宜,株行距建议设置为10cm×20cm,以确保插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扦插完成后,再次浇水以保持苗床土壤的湿润状态。在扦插后的管理阶段,需密切关注插穗的生长情况,可通过搭建遮阳网、定期浇水、适时追肥、松土除草等措施,为插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春季扦插的插穗通常在40~70天后开始生根,至7月份时,可进行移栽培育大苗,移栽时,按株行距15cm×30cm进行栽植,栽后每2~4天浇1次水,并及时追肥、松土、除草,以确保苗木的健壮生长,通过这一系列精细化的管理措施,硬枝扦插的成活率可达到80%以上,当年苗高可增长至50~150cm,为后续的移苗造林提供了优质的苗木资源。
2、榉树育苗采用绿枝扦插
绿枝扦插在榉树繁殖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关键在于插穗的精准选取与科学处理,以及苗床的细致准备与扦插方法的恰当运用,插穗截取时,应专注于选取母树上当年生长、半木质化且带有2~4片叶片的嫩枝,这样的插穗富含生机与活力,更易于生根成活。采条制穗的工作通常于6月上旬进行,此时气候适宜,嫩枝生长状态最佳,为提升生根效果,可将插穗浸入浓度为50mg/kg的ABT生根粉1号溶液中,插入深度控制在2~3cm,浸泡时间把握在0.5~2小时之间,为确保插穗的新鲜度与活力,截取操作应选择在早上或傍晚进行,并尽量做到随采随插,以减少水分流失与生机损耗。在苗床处理方面,需先对苗地进行深翻耕整,然后制作成宽度为1.2m、深度达30cm的苗床,苗床基质可选用蛭石或河沙,若选择河沙作为扦插基质,需先用大水彻底冲洗,再经数日曝晒,以去除杂质与病菌。随后用0.5%的福尔马林溶液对河沙进行消毒处理,并用塑料薄膜封闭1天,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以确保苗床基质的清洁与无菌,若选用蛭石作为基质,则可省略消毒步骤。扦插前需先将苗床浇透水,以确保基质湿润。然后,在苗床上划出行距适中的浅沟,将插穗轻轻插入沟中,插入深度以插穗下部叶片刚触及床面基质为宜,一般控制在2~4cm之间,扦插完成后,需及时喷水以保持基质湿度,并在苗床上方架设高度为1.2~1.5m的塑料膜拱棚,上覆遮阳网以避免强光直射,透光率调节至20%~30%之间,为插穗创造一个既湿润又避光的良好生长环境。
三、榉树移栽造林要点
1、榉树移栽选择林地
榉树造林,需精选林地,宜选土壤肥沃、湿润之地,以确保树木健壮生长。若在城市或乡镇绿化中遇土壤条件不佳,可采取客土栽植法,以改良土壤环境,满足榉树生长所需。
2、榉树移栽整地
榉树造林,整地有方,用材林造林,可选1年生苗木,树穴规格建议为50cm×50cm×50cm左右,若用于城镇绿化,树穴需更大,约80cm×80cm×80cm,并需施入有机肥料,以改良土壤,促进树木生长。
3、榉树移栽确定造林密度
榉树造林密度需依据其用途来科学设定,对于用材林,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促进树木生长,造林密度可设定为每平方米2~3株,即株行距约为2m×2m或2m×3m,适度密植有助于抑制侧枝生长,提升主干质量。若旨在培育大径材,造林密度应适当减小,建议设定为每平方米0.75~1株,即株行距约为4m×3m或4m×4m,以确保树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在城镇绿化中,为兼顾美观与生长,造林密度可控制在每平方米0.67~1株,即株行距约为3m×4m或4m×4m,既满足绿化需求,又保证树木健康成长。
4、榉树适时栽植
榉树栽植,宜选春季,以立春前后为佳期,混交林营造,采用隔株栽培法,便于日后间伐,促成纯林,苗木栽后,需立即浇透定根水,并封土保湿,城镇绿化用大苗,栽后需加撑竿固定,以防摇曳。
四、榉树造林抚育管理
1、榉树造林后除草施肥管理
造林后,榉树苗木生长初期较为缓慢,易受杂草侵扰,导致养分被争夺、土壤板结,因此,需定期中耕除草,每年进行3~5次,以有效控制杂草生长,为苗木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栽植后,需立即浇透第1次水,隔天再浇第2次,1周后浇第3次,以确保苗木根系充分吸水,此后,应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状况,每隔2周左右浇1次透水。在干旱天气下,除根部浇水外,还应采取树冠喷水的方式,为苗木提供必要的水分,同时需注意避免水淹导致根部受损。榉树成活后,将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此时应适时施肥以补充养分,在前5年内,每年均需进行施肥,可结合抚育管理施用复合肥或尿素,每株用量约为100g,同时,也可施用腐熟农家肥,围绕根部开挖环状沟施入,以进一步满足苗木对养分的需求,促进其健壮生长。
2、榉树造林后修枝修剪管理
榉树作为合轴分枝树种,发枝能力强劲,若不加管理,易导致主干弯曲。为确保主干笔直挺拔,需在适当时机进行修枝,当榉树主干高度长至2m左右,且胸径达到3~5cm时,便可开始修枝工作。此时,可借助竹竿等工具,对主干进行支撑和引导,使其生长更加通直、圆满,修枝过程中,需严格控制修剪程度,避免过度修剪对树木造成不利影响。若修剪过度,可能会损伤树木的生长点,导致树木初期直径生长速度减缓,进而影响成林年限。因此,在修枝时,应遵循“轻修勤修”的原则,逐步引导树木形成理想的树冠形态,既保证主干笔直,又不影响树木的整体生长速度,通过科学合理的修枝管理,可促进榉树健康茁壮地成长,为未来的成林造林奠定坚实基础。
3、榉树造林后采用纵伤措施促生长
榉树树皮光滑,少有开裂,这一特性为其生长带来了一定挑战。为促进榉树更好生长,可采取纵伤措施,当榉树胸径长至3~5cm时,便可在每年春季,即榉树萌发新芽之际,实施纵伤操作。具体操作时,需使用锋利的刀具,对树干的活树皮进行纵向切割,切割时需掌握好深度,以切至木质部为宜,这样既能避免对树木造成过大伤害,又能有效刺激树干增粗生长,通过纵伤处理,可以打破树皮的束缚,为树木的生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同时也有助于树木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促进其健壮生长。
4、榉树造林后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①榉树褐斑病病因及防治
褐斑病,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也被称为斑点病或叶斑病,对榉树构成严重威胁,该病害发病时,叶片上会出现褐色斑点,随着病情发展,斑点逐渐扩大并连成一片,导致茎叶受损,叶片焦枯脱落,严重时甚至造成植株腐烂死亡,褐斑病在8~9月间危害最为严重,且大树受害程度较重。为有效防治褐斑病,需加强林地管理,要做好林地清理工作,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滋生,合理修剪枝条,增加林间通风透光性,降低病害发生概率,在雨季,还需特别注意排水防涝,避免病害因湿度过大而加重。同时,应密切关注苗木长势,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在病害初期,可采用50%左右浓度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进行喷施,若病情严重,可与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混合施用,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通过综合施策,可有效控制褐斑病的发生与蔓延,保障榉树的健康生长。
②榉树木虱发生危害及防治
木虱,一种与蚜虫相似的害虫,其活动周期较长,通常从4月底开始出现,一直持续至10月中旬,对榉树构成持续威胁,此害虫具有极强的耐高温能力,尤其在每年7~8月间,其危害程度达到高峰,木虱主要侵害榉树的叶片,导致叶片出现扭曲、畸形等生长异常现象,严重影响树木的健康生长。为有效防治木虱,需根据其活动习性采取相应措施,在木虱活动期间,可选用70%左右的吡虫啉或啶虫脒,配制成5000倍液,在气温达到25℃以上时进行喷施。此外,也可采用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或50%左右的吡蚜酮3000倍液进行喷施,这些药剂均能有效杀灭木虱,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显着降低木虱对榉树的危害,保障树木的健壮生长。
③榉树其他害虫发生及防治
蚜虫在4~5月及9~10月间为全年发生高峰,此时可采用蚜虱净进行防治,具体方法为将10g蚜虱净兑入10kg水中,配制成喷液进行喷洒,另外,50%抗蚜威2000倍液也是有效的防治药剂。对于蛾类和刺蛾,7~9月为其危害最严重的时期。在此期间,可使用50%敌敌畏乳剂或90%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喷杀,同时,在冬季或早春时节,可通过人工剪摘虫囊的方式,减少害虫越冬基数,对于已蛀入树干的害虫,可采用注入虫孔或嵌入孔内的方式,使用90%敌百虫等药剂进行防治。此外,紫茎甲、一点扁蛾、蠹蛾等也是常见的蛀干害虫,在防治这些害虫时,应结合抚育管理、除萌、修枝等措施,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同时,还可使用乐果、敌敌畏等药剂,堵住虫孔进行杀虫,以确保榉树的健康生长,通过综合防治,可有效控制各类害虫对榉树的危害。
总之,榉树育苗造林管理技术是一套系统而精细的体系,从圃地选择、种子处理到播种育苗、扦插繁殖,再到移栽造林与抚育管理,每个环节都需严谨操作,科学施策。通过精心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榉树的成活率与生长速度,还能有效防治病虫害,确保榉树健康茁壮地生长,为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