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呼吸道疾病病因诊断方法与对应防治措施的深入剖析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311)

牛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都是由某种甚至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症状有支气管炎、运输热,以及肺炎热等,表现为高温、萎靡不振、流涎、食欲下降、咳嗽、呼吸不便等。该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我国养牛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传染病,好发于秋季和冬季,以及新引入的牛群,其发病严重性与机体抵抗力、饲养管理状况、压力强度等因素有关,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牛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必须加强警示。

一、牛呼吸道疾病致病因素分析

1、牛支原体肺炎

牛支原体是一种严重的病原细菌。牛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小牛和幼牛身上,一旦感染,就会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有些甚至会导致慢性支气管肺炎。从而导致牛的免疫力降低,继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对于犊牛来说,在长途的运送中,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免疫功能就会下降,同时它的体内机能也会产生相应的压力,这样就会增加患病的概率。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机体的呼吸道屏障作用减弱,从而增加了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概率。此外,如果在发病过程中出现二次感染,则病情会更加严重,如果不加以治疗,死亡率将显着增加。

2、牛巴氏杆菌病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对牛群的健康与生产力造成严重威胁。这种病菌具有很强的传播性,通常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或受污染的饲料和水源进行扩散。感染后,就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高热、呼吸急促、食欲减退等,严重者可发展为败血症,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和死亡。

多杀性巴氏杆菌不仅会引发败血症,还能导致牛体内的组织和器官出现出血性炎症,影响肝脏、脾脏和肺等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尤其在长期运输过程中,牛群易受到气候变化、温度波动、饲料更换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环境压力会显着降低牛只的免疫力,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此外,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还可能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包括治疗费用和生产损失,因此,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至关重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改善饲养管理和运输条件是降低发病率的重要策略。

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一般都会导致病牛肺气肿、间质性肺水肿、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犊牛在断奶时或遭受外界胁迫时,发病后的表现会因个体免疫能力的差异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犊牛的生长与发育速率显着下降,体重增长缓慢,泌乳奶牛的产奶量也会下降。怀孕的奶牛在受到这种病毒的感染后,其流产的可能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该病易感月龄为15~18个月,发病率高达80%,发病重的奶牛死亡率高达20%。

4、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会表现为一种引起牛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的病毒病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被这种病毒感染后,会表现为免疫抑制,表现为二次感染或混合感染。如果患有这种疾病的牛是怀孕的奶牛,那么这种病毒就会引起母牛的生殖障碍,比如流产、死胎等,同时还会引起一段时间的持续感染,患病的牛会不断地散毒、排毒,从而在牛群中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

二、牛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及诊断

1、牛支原体肺炎

牛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减退,毛发无光泽,身体消瘦。该病的病情进展很快,发病初期表现为食欲下降,反刍停止,并伴有高热(41~41.5℃),持续3d左右;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伸颈呼吸,张开鼻孔,有明显的气喘症状,在疾病的晚期,呼吸速度会变得更快,并且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夜间或凌晨剧烈咳嗽,清涕流出一段时间后转变成脓性鼻涕,听诊肺泡音很小,同时支气管可有呼吸啰音和胸膜摩擦音;有些病牛会表现为腹泻,大便中混有血,或者是继发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肿胀,走路一瘸一拐,严重的只能躺在地上,有些病牛还会发展为慢性肺炎,慢性肺炎的牛吃东西正常,鼻孔里的分泌物很少,体温也会恢复到38.5~39.5℃之间。

2、牛巴氏杆菌病

牛感染该病后,会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食欲下降,情绪低落,眼泪增多,干咳,体温升高,前胸水肿,奶牛的牛奶产量降低。病牛出现显着升高,最高41℃以上;主要表现为腹式呼吸,严重者可达108次/min;心率会在100~110之间快速升高。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病牛的反刍能力降低,鼻腔非常干燥,腹泻次数增多,大便由稀粥变成了水,还夹杂着一些黏液(气味难闻)。病牛发病时间不长,有些病牛出现兴奋、颤抖、便秘、呼吸短促等症状,2d之内就会死亡。

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病

病毒感染牛体后一般有2~3d的潜伏期,感染后可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温和型,一种是急性型。轻度的症状包括:体温升高,精神萎靡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恢复,干咳伴有少量浆液鼻液,一般14d左右就能完全恢复。急性型可能会突然发作。患牛的体温可以达到42℃,精神萎靡不振,食欲明显下降,还会流口水,以口呼吸的方式呼吸,呼吸的频率可以达到40~100次/min,同时还会有痛苦的呻吟声。除年幼的病牛外,有些病牛的肩峰区也可发生皮下气肿。在病牛的肺内听诊时,表现为肺支气管音和水泡音的强化。如果未发生继发性感染,发病时间一般在12d左右,死亡率很低。

4、牛病毒性腹泻病

牛病毒性腹泻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个阶段。急性腹泻病感染后,发病期短,发病年龄在17个月以内。牛被这种病毒感染后,最初的症状是体温略有上升(>40℃),同时还会有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和急促,眼鼻处分泌物增多,严重脱水,结膜炎等。在疾病的晚期,病牛的肠道损伤比较严重,出现便血、口腔糜烂、皮肤和蹄子腐烂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与其他病毒相比,病毒性腹泻的死亡率更高,发病14d左右即可死亡,如果患病,其精液中还含有病毒,可传播给母牛,严重影响妊娠率。患有慢性腹泻病的奶牛,其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腹泻,眼睛周围分泌物增多,口蹄疫,形体消瘦。如果奶牛在怀孕期间被感染,则会增加流产的概率。发病时间长,有些病牛因脱水而死。

三、牛呼吸道疾病治疗措施

因为呼吸系统综合征会严重影响病牛的正常生长,高的死亡率会降低饲养者的经济收入,因此,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大力度,尽量降低呼吸系统疾病对牛的危害。

1、牛支原体肺炎

对于患有慢性支原体肺炎的病牛,由于病情比较重,所以有关人员可以参考病牛的体重对其肌注4~10mg/kg泰乐菌素和10mg/kg土霉素,或者是肌肉注射20~30mg/kg大观霉素,一天1次,1个疗程内,用药时长大约在10~15d内。通常来看,抗生素能够在病牛的肺部达到非常高的浓度,其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2、牛巴氏杆菌病

如果牛有这种疾病,会出现萎靡不振、高热、食欲不良等症状,可以给病牛肌内注射1000mL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g氨苄西林、20mL20%安钠咖的混合液进行静脉注射。可以连续进行5~7d的注射(不得超过7d)。在此期间,如果没有发现其他病牛,可以尽早进行免疫接种。

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病

如果病牛出现相应的症状,需要使用广谱抗生素,配合抗炎的药物进行治疗。特定的药物是地塞米松,剂量为10~20mg,每天1次;阿托品参照患病牛的体重,每天1次,每次0.048mg/kg;最后一种是阿司匹林,每天2次,每次服用15.5~31g。

4、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目前,国内尚无针对牛病毒性腹泻的特异药物。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缓解临床症状和减少死亡率为重点,如果有发病的病牛,要及时地进行隔离治疗,减少感染的概率。如果没有进行隔离很可能造成大规模感染,损失会进一步加大。患有该病的病牛,可以将土霉素和磺胺脒混合使用,也可以在病牛的饮食和饮水中加入一些中药,每天2次,连续用药一周,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情的好转情况。如果病情不严重,可以使用磺胺脒、乳酶生和碳酸氢钠等药物,每天3次,最多5d,口服。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静脉给病牛注射一次9%的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在这段时间里要保证病牛有足够的营养,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四、牛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对策

1、保证引进质量

农户在养牛时,应尽可能采用内循环的方式,减少外来牛的引入,由自己的群内繁育,这样就能减少外来牛带病毒对本地牛的伤害。通过走访了解到,大量的牛只呼吸系统疾病暴发,均与从国外引入的奶牛有关。由于养殖需求量的增长,必须从国外进口小牛犊,所以要对每一头小牛犊都要做全面的了解,看看有没有带有病原体,在引入小牛犊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离自己的养殖场最近的,太远的话,就要用汽车来长途运输,这样很有可能会增加牛生病的概率,所以在检测的时候,一定要用专业的仪器来做,避免不专业的操作给牛带来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当引入的牛太多,不能进行细致的检查时,可以采用抽样的方法,对一些牛进行抽样,对一些牛进行健康检查,并事先建立一个隔离牛舍,保持场地的干净,对疾病进行防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牛的呼吸系统疾病。

2、科学饲养牛群

科学的饲养方式,既要保证健康的饮食,又要保证牛只的日常锻炼。首先是在饲料的选择上,要注意营养的均衡配比,不要为了追求低价而选用质量差的饲料,严格禁止用过期或者变质的饲料喂牛,在饲养的时候要注意少量多次,每一次的喂食量要一定,以免引起奶牛的压力,从而导致奶牛的损失。其次,奶牛的饮用水也很重要,因为不洁净的水中可能有大量的细菌,比如雨水和污水,这些都不能随便喝。最后,为了使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需要进行适当的锻炼,可以划出一块空地,让牛在里面自由活动。在空地上安装相关的体育设施,并将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场地以沙土为主,并有一定的坡度,以防止下雨后积水过多。另外,在运动场上也可以建立一些水池、饲料槽,使牛的采食量增大,自然加快生长,同时适量的运动也能帮助牛的消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另外,还可以通过日常的运动指标,来了解牛的健康状况。

3、保持卫生清洁

牛在一个舒适、清洁的环境中生长,可以减少患病几率,同时也能减少被细菌和其他疾病侵袭的概率。首先,牛圈的选择:要根据牛圈的通风状况来进行,如果牛圈很多,那么两圈牛圈要按照科学合理的间距,防止空气流动,如果有一个牛圈出现了问题,那么其他牛圈也会跟着遭殃。其次,科学的饲养方法:在平时的饲养中,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定期对牛舍内的废弃物进行清理,并将废弃物进行适当的处置,避免产生二次污染,使牛的生活条件得到最好的改善,确保卫生、干净、安全。最后,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给牛群喂食的饲料也不是固定的,要按照人体的需求,对饲料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各个时期给牛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

4、正确诊断病情

牛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后,通常需要3~5d的潜伏期,这段时间对牛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根据某些症状,我们可以判断出牛有没有感染呼吸道疾病,通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偶尔咳嗽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情会逐渐加重,而不会降低。在感染后的第2天,病牛的体温只会上升,不会下降,呼吸也会变得更加困难,进食也会减少,当体温上升的时候,牛就会喝很多水,这样会让牛感觉更好一些,甚至会僵硬。如果病情持续了两周,还得不到治疗,那就会失去养殖的价值,慢慢地死去。所以,作为和牛日常接触的人,饲养员对牛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在发病初期就要将病牛隔离起来,由专门的兽医来处理,由于牛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很多,不能擅自处理病牛,否则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5、科学治疗疾病

引起牛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很多,包括多杀性巴氏杆菌、昏睡嗜血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等。其中以牛副流感3型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等为最常见的病毒。由于这些病原体可能是随意混合感染,因此,牛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通常都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进行专门的检测和检测,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发病较慢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牛,可选用牛同源精制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同时配合头孢等抗细菌药物治疗。如果是急性疾病,还可以肌注四环素或者泰乐菌素等抗生素药物。

6、正确使用药物

在治疗病牛的时候,要采用正规渠道的药品,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品才具有固定疗效,避免吃了劣质药材,导致病牛治疗进程延误。一旦发现牛患有可疑症状,就要马上将其隔离起来,擅自给病牛用药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如果在1d内给病牛用不同的药,会导致药物的疗效受到很大的影响,延误了治疗的时间,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加重了病牛的病情,还可能引起其他的并发症,从而损害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另外,发病后牛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损伤,此时未经医生的指导就擅自给牛服用药物,会给牛的身体带来二次损伤,即使后来治愈了呼吸系统的病症,但也会留下无法挽回的后遗症,即使经过长时间的调理,也会对牛肉的品质和安全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遵循兽医提供的治疗计划,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不要盲目使用药物。

7、病死牛的处理

一旦患病的牛因治疗失败而死亡,必须将其无害化处理,并立即向当地的兽医部门报告,将具体的死亡原因告知,不可未经允许将病牛掩埋处理。病牛的尸体在未处置前都要进行隔离,对周围环境进行封闭,对周边进行专门的消毒,将病牛的尸体通过焚烧等方法处理掉,尽量减少病牛对农户造成的伤害。

综上所述,牛呼吸系统疾病是由多个病原共同作用于各种压力因素所致的一种病理现象。不同的牛会出现不同的疾病,因为它们的免疫力不同。在饲养过程中,一旦出现病牛,就要立即请兽医处理,深入剖析病因,根据病因进行合理的用药方案,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病牛的成活率和康复率。另外,为了增强牛的免疫力,需要对疾病进行定期的监控,还要注意牛的饮食、饮水和环境的卫生状况,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减少疾病的发生概率,从而确保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814300 青海省班玛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标签:  呼吸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