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黄化病的病理成因及防治措施的具体应用分析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435)

银杏树因为生长较慢,所以寿命极长,被广泛流传为植物界中的活化石。银杏树虽具有经济以及药用的价值,但是受到树种、土壤条件、管控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导致银杏树的生长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黄化病的发生情况也越来越严峻,使得银杏树的生态功能逐渐下降。基于此,本文就银杏树黄化病的病理成因及防治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银杏树健壮生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银杏树黄化病发生情况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大陆性季风影响,四季分明,且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当地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银杏树的生长,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耐寒、耐旱,同时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这使得银杏树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仍然能够生长得非常茂盛。在银杏树的管控和种植过程中,黄化病的发生情况直接影响着银杏树的健康,黄化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银杏树叶片变黄并逐渐脱落,这不仅影响了树木的经济价值,还可能导致树木的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近年来,晋城市针对种植的银杏树长势不良现象,进行了现场实地调查,发现部分银杏存在顶部枯死现象,且逐年发生,造成部分树木成为断头树,还有部分银香存在枝叶稀疏、叶片较小和黄化现象,且每年开花结果,对营养消耗较大,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如今,黄化病问题越来越严峻,银杏树的生态功能受到较大影响,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黄化病的防治工作,以便可以提高银杏树的生长质量。

二、银杏树黄化病的病理成因

1、树种特性

银杏树的根系为肉质根,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较低的木质化程度,这种特性使得银杏树在水分充足的环境中生长良好,但同时也使得银杏树对水分变化较为敏感。虽然银杏树喜湿,适应于湿润的生长环境,但是银杏树又怕涝,不耐过度湿润或积水的环境,当土壤排水不良,导致根部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时,银杏树的肉质根容易受损,其结构和功能都会受到影响,过度的水分会导致根系缺氧,破坏根细胞的呼吸功能,进而引起根系腐烂和其他病理变化。这种情况下,银杏树无法正常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进而引发叶片黄化和脱落,形成黄化病。

2、气象条件

在5一6月期间,银杏树的生长达到旺盛状态,这段时间内的气象条件对银杏树的生长和病害发生具有重要影响。而晋城市7一9月雨水比较多,7月份的降水量达到 1 2 0 m m 以上,这是往年平均降水量的6倍,这使得银杏树根系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导致根系缺氧,树木无法有效吸收和输送必要的营养元素。另外,在湿润的条件下,土壤中的厌氧菌活动增强,这些微生物可能会产生有害的代谢产物,对银杏树的根系造成直接伤害,再加上频繁的雨水冲刷可能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流失,对银杏树的营养供应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微量元素,如铁、锰等的供应不足时,会显着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导致叶片黄化。

3、土壤条件

黏性土壤会对银杏树生长造成诸多的不利影响。黏性土壤的特性主要表现为排水性能极差,这使得土壤中的水分容易滞留,银杏树其根系在长期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缺氧和腐烂,根系的缺氧会严重影响其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进而导致树木生长不良,叶片出现黄化现象,而根系的腐烂则会进一步削弱树木的抗逆性,使其更易受到病害的侵袭。

4、害虫防治不及时

造成银杏黄叶的害虫主要是茶黄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4—9月均可为害,7月中下旬达高峰。茶黄蓟马以初龄、二龄若虫为害,以蛹在土壤中越冬。锉吸式口器,主要为害苗木、成龄树的新梢、叶片,常聚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吸食后叶片出现银白色小斑点,逐渐连片成黄褐色病斑,叶片变厚,褶缩不平或叶片向正面轻微卷缩,严重时,叶片干枯破碎,导致早期落叶。另外,地下害虫咬伤苗木树皮也易造成黄叶。

5、地上植被过密及管护不当

首先,地上植被种植过密,许多地方倾向于种植大量的被植物,但这往往会忽视银杏树的生长需求,这是因为过度密集的植被加剧了土壤的竞争压力,使得土壤中的养分被大量消耗,银杏树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获取足够的营养,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最终表现为叶片黄化。其次,浇水矛盾问题,银杏周围种植的地被植物通常有较高的水分需求,这些植物需要定期浇水以维持其生长,但是银杏树的根系不耐水湿,需要较少的水分,在水分过多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根系腐烂和缺氧。因此,浇水过程就面临着既要满足地被植物的水分需求,又要避免水分过多对银杏树根系的伤害的问题,这种不匹配的浇水管控方式导致了银杏树根系的不良生长环境,进而促发了黄化病的发生。

6、施肥不合理

由于缺肥或施肥不合理造成叶片黄化焦枯。缺肥,如缺氮:叶色枯黄,无光泽且叶小。缺磷:老叶变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状,叶面呈紫色或红色斑。缺钾:轻则新生枝条基部或中部叶片变黄,停长早,叶尖或叶缘呈现褐色枯斑。重则叶缘由外向内枯焦。缺钙:叶片边缘褐绿或呈现褐色坏死斑点。缺镁:基部叶片褪绿脱落,顶梢留有几片薄小的淡绿色或黄褐色叶片。缺硫:幼叶先失绿变黄,而后叶肉渐黄,严重时叶片基部常发生红棕色焦斑。缺锰:初期叶缘失绿变黄绿色,继而全叶变黄绿色,叶缘出现褐色斑。缺硼:新生叶小,萎缩黄化,老叶边缘变褐色、卷曲。缺铜:植株瘦弱,叶片失绿变黄、畸形,干枯脱落。缺钼:叶小色淡,先端枯焦。缺锌:叶小,叶脉间失绿。另外,施肥不合理,如施肥过多,或不施有机肥只施氮肥,导致黄化。

三、银杏树黄化病综合防治策略

1、改良土壤

改良土壤的目的是通过优化土壤条件来预防和减轻银杏树黄化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为银杏树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促进其根系的发育与树体的生长。针对晋城市土壤黏性较重的问题,应使用掺沙、腐殖土或珍珠岩等材料对地表至3 0 c m 内的种植土层进行适当改良,掺入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增强土壤的空气渗透性,改善根系的生长环境,从而降低由于缺氧引起的根系损伤,减少黄化病的发生,在具体操作中应确保新加入的材料与原有土壤充分混合,使改良后的土壤表面与原土痕表面平齐,这有助于维持地表的水分平衡,避免水分积聚。还可以在土壤中添加有机物和改良剂。比如,腐熟的堆肥、稻草、木屑等,能够增加土壤的肥力和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和水分保持能力,石灰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创造适合银杏树生长的土壤环境,特别是在粘土含量高的土壤中,掺入有机质和改良剂可以显着改善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水运动特性,减少根系腐烂的风险。为了保障土壤环境的健康,相关技术人员还需要定期监测土壤的物理特性,并及时调整改良方法,确保土壤环境能够更好的满足银杏树的生长要求。

2、设置透气管

银杏树对湿气极为敏感,针对不良的生长环境可以通过设置透气管的方式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根系健康。透气管通过其开放的端口为土壤提供额外的空气,促进氧气的渗入,抑制因缺氧而引起的根系问题。因此,可以在树池的四周增设透气管,以此来帮助空气流入土壤,避免水分滞留在根系周围,从而有效降低了根腐病和黄化病的发生概率。长时间的使用中,透气管可能会因为土壤中的淤泥、植物根系生长或其他杂物而出现堵塞现象,如果不及时清理,透气管将失去通气的功能,根系仍然会面临缺氧的问题。为了确保透气管的正常运行,需要安排专业的维护人员对透气管进行检查,比如每月进行1次全面的检查,观察透气管的状况以及周围土壤的排水情况,以确保透气管的功能正常,对于发现的堵塞物,应及时清理,保持透气管的通气性,这样可以确保银香树根系能够获取到稳定的氧气供应。另外,随着各种新材料的出现,透气管也可以根据银杏树的实际需求和土壤条件采用不同的尺寸和材料,如使用透水性好的塑料管或其他材料,增强其耐用性和透气性,这种管道的设置应考虑到周围树根的生长,避免损伤根系,同时保持适当的深度和位置,以确保其最佳效果,还可以在透气管的出口处布置一些透水性好的颗粒物或砂石,这样可以防止大颗粒土壤堵塞管道,并进一步提高空气的流通性。

3、地面植被整理

地面植被生长产生的竞争,以及浇水矛盾对银杏树的生长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为了减少黄化病的发生,应开展地面植被的整理工作,主要是对银杏周围地上植被种植过密的路段进行适当的疏剪和整理,一般需要将银杏周围 内的地被植物去除,确保银杏树根系能够自由呼吸和生长,而且清除过多的地被植物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媒介,降低银杏树感染病害的概率,还可以改善土壤通风条件,防正水分在根部积聚,减少根系缺氧和腐烂的风险。除了地面植被的整理,银杏树树体也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主要是改善树冠的形态,增强树体的通风性和透光性,从而进一步促进新枝的生长和提高树木的整体活力。正确的修剪方法包括去除枯枝、病枝和交叉枝,这些枝条不仅影响树冠的美观,还会消耗大量的养分和水分,通过定期修剪,可以有效地疏解树体内部的紧张状态,减少内部拥挤,使光线能够更好地渗透到树冠内部,提高整体光合作用效率,而修剪还可以刺激银杏树的分枝生长,形成更加丰满和均衡的树冠架构,提高其抗风能力和稳定生长。在修剪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树形的自然对称,避免过度修剪造成营养损失和生长抑制,特别是对于已经受损或生病的枝条,应及时清除,以减少病害在树体内的进一步传播,修剪后还应及时对伤口进行封口处理,以防正病菌侵入,加速伤口愈合。

4、银杏树水分管控措施

针对银杏树喜湿不耐涝的树种特性,还需要做好水分管控工作。为了避免降水造成的积水,可以挖掘中沟和围沟,其中中沟存在于银杏树的种植区域中央,用于贯穿其生长的所有土地,围沟则是围绕银杏树的底部,为树木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水分排泄途径,当雨涝来临时,这些沟渠能够及时地将多余的水分导向树外的排水系统,避免根系因过多的水分而室息,防止银杏树由于水分过剩而引起的黄化病的发生,而且中沟和围沟的设计还考虑到了干旱时期的需求,通过合理的沟渠施工,可以确保干旱时期的灌溉水能够快速且均匀地被输送到银杏树的根部,满足其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保证其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在降雨后,还需要及时清理沟渠中的积水,如果沟渠不畅,雨水可能会聚集在根系附近,导致根系缺氧和腐烂,进而导致银杏树黄化病的发生,通过雨后及时清理和维护沟渠,可以有效地提高树势,增强树木的抗病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抵抗黄化病的侵袭。但是需注意,在干旱时期,还需要进行定期且适量的浇水工作,浇水过程中应避免过度灌溉,而是通过观察土壤的湿润状况和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灌溉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过度施用的可能,而且合理的灌溉还可以优化土壤的肥力状况,有助于银杏树吸收更多必要的营养元素,改善树木的整体健康。

5、施肥管控方法

银杏树的生长和健康需要得到充分的营养支持,适当的施肥不仅可以提高树木的生长势,还能增强其抵抗病害的能力,尤其是对常年开花结果的雌树来说,做好施肥工作还能避免其营养消耗过多造成的生长不良问题。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依据不同土壤条件和季节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策略。一般来说,春秋两季是银杏生长的重要时期,对营养素的需求量较大,在这个时间内可以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可以快速有效地补充银杏树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促进叶片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增强,提升整个树体的活力和抗病能力,针对土壤黏度较大的路段,由于土壤通透性差,根系难以充分获取养分,此时可以增施棒肥,即在树干周围插入特制的肥料棒,使养分缓慢释放,满足银杏树根系对营养的需求,避免大范围施肥导致的养分流失,确保施肥效果的最大化。如土壤比较干旱且贫瘠,需要施用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包括廰肥、绿肥、土杂肥等多种类型,它们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显着提升土壤的肥力,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改善土壤的保水性和通透性,有效缓解土壤干旱和贫瘠的问题。应根据土壤条件和银杏树的生长需要,合理设计有机肥的施用量和频次,逐步提升土壤的肥力,促进银杏树的健康生长。

6、银杏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银香树黄化病会有多种病虫害引起,比如病原真菌,受到病原真菌的影响,在每年的6月份会出现发病的征兆,7一9月是病原真菌大量侵害的重要时期,发病后银杏树叶的叶片边缘开始变黄,并逐渐变成褐色,最终会向叶片中间蔓延,直至整个叶片干枯脱落。因此,在银杏树的养护管控中应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① 及时清理落叶并集中烧毁,减少病原菌的寄生; ② 喷施杀菌剂,银杏树发芽时喷施1遍多菌灵,保护树体。在叶枯病发病初期,用 2 5 % 或 5 0 % 多菌灵500—800倍液或菌立克1000倍液或 70 % 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 5 0 % 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 7 0 % 代森锰锌600倍液或 7 7 % 可杀得800—1000倍液,6月上旬起隔15—20天喷1次,2—3次即可; ③ 药剂杀虫,根据茶黄蓟马发生规律喷药防治。如3—5年生苗木百叶发生害虫95头以上,20年以上成龄大树百叶发生害虫105头以上时即达防治指标。防治方法是在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喷药。药剂可以选用 4 0 % 氧化乐果,也可喷 8 0 % 敌敌畏, 4 0 % 甲胺磷、快杀灵、快杀虫、大功臣等药剂,同时能兼治其他茎叶害虫。成龄大树也可在发芽前将辛硫磷拌细土施于树盘下,既可药杀茶黄蓟马蛹,又可杀死其它地下害虫。

综上所述,银杏树黄化病的发生导致树体健康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其生态功能的发挥。因此,还需要明确该病的病理成因,在此基础上探索更为高效的管控和养护模式,以提高银杏树的生长质量和抗逆能力。

(作者单位:048000园林绿化管护事务中心)

标签:  银杏树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