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苗木的针对性培育是推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需要我们进行积极有效的研讨,并转变传统的培育方式,确保在短时间内培育出更多高质量的林木,满足人工造林需求。本次研究以杨树造林为例,从杨树的育苗管理和科学造林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几方面入手,详细探讨了杨树造林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杨树科学育苗技术
1、杨树育苗基地的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作为育苗基地。根据育苗树种的土壤需求,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如砂质壤土、壤土或黄壤土等。确保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有利于灌溉和喷雾作业。同时,还需要结合育苗树种的气候适应性,选择适宜的气候区域,如温度、光照、湿度等条件。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块,有利于苗木的运输和销售。根据育苗树种的根系生长特点,确定合适的翻耕深度。一般而言,翻耕深度在 2 0~3 0 c m 左右为宜。翻耕后要确保土地平整、土块细碎,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在育苗基地内设置排水设施,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对苗木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结合翻耕整地还需要做好底肥的施入工作,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通常使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 2 0 0 0~3 0 0 0 k g / ,复合肥
过磷酸钙 5 0~1 2 0 k g /
,硫酸钾
。将肥料均匀撒在翻耕后的土地上,然后进行深翻,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翻耕整地结束之后应该制作苗床,苗床的宽度控制在 1 . 6~1 . 2 m ,长度依据育苗规模综合确定通常不能够超过 2 0 m ,苗床之间保留步道 5 0~8 0 c m ,同时要确保苗床高出地面 3~5 c m ,这样能够起到很好的排灌效果。
2杨树插穗的采集
选择生长健康、无病虫害、生长势旺盛、枝条粗壮、树形端正的杨树作为采条母株,采集时间以春季为宜,一般选择在树木萌动前或萌芽初期进行。选择完全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插穗,长度在2 0~3 0 c m 之间。采集操作过程中使用锋利的枝剪,沿枝条基部斜切,避免撕裂树皮,注意保留插穗上端1~2个饱满的芽眼,以便于生根。采集后的插穗基部粗度以 0 . 5~1 . 0 c m 为宜,然后将采集到的插穗立即进行保鲜处理,可以将采集到的插穗放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袋内放人适量的湿纸或湿布,保持插穗湿润。塑料袋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3、杨树育苗扦插操作
正式扦插之前将插穗浸泡在水中,以增加插穗的含水量,并减少生根抑制物质。提前准备一个 1 m 深的土坑或水桶,将插穗放入其中,确保插穗完全浸没在水中,浸泡时间为24h,从外地调进的种条浸泡时间可适当延长,可根据需要,在浸泡水中加入生根促进剂, 3 0 0~5 0 0 p p m 吲哚丁酸(IBA)或者 3 0~2 0 p p m 的萘乙酸(NAA),浸泡时间与普通浸泡相同,但生根促进剂处理后,需将插穗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药剂,并将插穗放置在阴凉处,避免阳光暴晒。杨树扦插的时间较为灵活,可以在春、夏、秋三季进行,但最佳时间通常是早春。早春扦插在土壤开始解冻,气温逐渐上升至 2 0~2 5 % 之间时进行,也可以选择半木质化的枝条在夏季的初、中期进行,或者适合使用已经停止生长的木质化枝条在秋季树木落叶后进行。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入苗床当中深度约占枝条的2/3一般按照株行距 3 0~5 0 c m×6 0~8 0 c m 进行扞插处理,保持插穗直立,不要颠倒,插穗插人后,轻轻压实周围的土壤,以确保插穗与土壤紧密结合,并立即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4、杨树扦插育苗苗床管理① 杨树苗床温度湿度调控
扦插育苗初期,苗床的温度和湿度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插穗的生根和成活。一般在初期阶段白天温度保持在 2 0~2 5 % 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 1 5~2 0 % 左右。扦插到发芽前,保持基质表面湿润,但不过湿,过度湿润可能导致插穗腐烂,过干则影响插穗生根,可通过喷灌系统进行调节,保持空气湿度在 6 0 %~80 % 之间。同时,保持苗床通风良好,避免潮湿环境和病虫害的发生,可采用自动通风系统或人工定期通风。扦插完成之后要做到每天观察插穗的生长状况,发现基质过湿或过干、插穗出现病虫害等现象,要及时进行调整,在插穗生根后,逐渐降低湿度,加大通风量,使插穗适应外界环境。
② 松土除草
插穗生根发芽后进行第一次松土,有利于插穗与土壤密切接触,促进生根,以后每间隔7~14d进行一次松土除草,保持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松土深度控制在 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根据苗床的规模和土壤质地,选择适当的除草剂和松土工具,避免用力过大,以免损伤幼苗根系。同时,将表土层的杂草根部挖除,减少杂草再生,在松土除草后,要及时观察幼苗生长状况,如发现有新的杂草滋生,要及时进行再次处理。
③ 杨树扦插育苗期间的科学追肥
杨树扦插育苗期间追肥目的是供给杨树幼苗生长所需养分,促进其健康生长,增强杨树幼苗的抗病性,提高成活率,促进杨树幼苗根系发育,提高苗木质量。第1次追肥通常选择在扦插后15~20d左右,第一次追肥后30d左右进行第2次追肥,第二次追肥后45d左右进行第3次追肥,在追肥处理过程中根据土壤肥力和幼苗生长情况,追施复合肥(N、P、K含量分别为15-15-15)20~30kg/667m²。追肥前,先对苗床进行浇水,使土壤湿润,将复合肥均匀撒在苗床表面,然后用耙子轻轻翻入土壤中,追肥后,及时浇水,使肥料充分溶解并被幼苗吸收。
二、杨树的科学造林管理
1、杨树造林地选择
西安高陵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全年日照时数较长,有利于植物生长,夏季降水集中,冬季降水较少,夏季最高气温可达 以上,冬季最低气温可达
以下。依据当地社会特征,在造林地选择过程中应该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 ⋅ pH 值以6.5~8.0、地势平坦或缓坡、不易积水、附近应有充足的水源、交通便利的地带,有利于造林后的管理和抚育。要确保造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 1 . 5 % ,全氮含量 ⩾0 . 1 % ,全磷含量 ⩾0 . 2 % ,全钾含量 ≥ 2 . 0 % ,土壤结构良好,无严重盐碱化、酸化、侵蚀等问题,地势平坦,坡度小于
,排水良好,造林地附近植被覆盖率 ⩾ 3 0 % ,有利于保持水土、减少病虫害,附近有灌溉水源,灌溉设施完善。
2、杨树造林整地
杨树造林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整地质量直接影响到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结合所在地区的地势特征,杨树造林常用的方法包括了全面整地法块状整地法钩状整地法环状整地法,不同整地方法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要依据造林地的实际情况综合选择。全面整地需要清除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枯枝落叶等,然后使用拖拉机、旋耕机等机械进行翻土,深度一般在3 0~4 0 c m ,翻土后,用推土机或人工进行平整,使地面平整。块状整地清林与全面整地相同,根据地形、土壤等因素,将造林地划分为大小适宜的块状区域,在块状区域内进行翻土,深度 3 0 ~ 4 0 c m ,然后将块状区域内的土地平整,在进行整体处理过程中,要求土壤平整度误差不超过 5 c m ,整地后土壤容重不大于 1 . 2 g/ 。沟状整地清林与全面整地相同,在造林区域挖沟,沟深 3 0 ~ 4 0 c m ,宽 4 0~6 0 c m ,将挖出的土壤回填至沟内,形成土堆,土堆高度
环状整地在树木种植点周围挖一个环形沟,深度3 0~4 0 c m. 宽 4 0~6 0 c m ,将挖出的土壤回填至环状沟内,形成土堆,土堆高度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在整地过程中,尽量减少土壤侵蚀,避免造成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结构良好,提高土壤肥力,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整地方法。
3、杨树移植造林 ① 杨树人工造林对苗木质量要求
杨树人工造林之前应该确保所选择的杨树苗木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且健康无病虫害,树干通直圆满,枝条茁壮,组织充实,木质化程度高,胸径在 4~6 c m 之间,根系完整且发达,主根短直,根颈附近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起苗后大根系无劈裂,顶芽应完整健壮,根系颜色应为白色,有弹性,叶片颜色要油绿,表明苗木生长健康,树冠应完整,枝叶茂密,具有3~5个分枝均匀、角度适宜的主枝。
② 杨树苗起苗运输
杨树苗的最佳起苗时间为秋季落叶后或者春季萌芽前,此时树木进入休眠状态,根系生长减缓,更容易成活。起苗前准备铁锹、镐、草绳、木板、支撑杆、钳子、铁丝等,在树干上用石灰或记号笔做好标记,在树苗根部周围挖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大坑,深度和宽度根据树苗的根系大小而定,通常深度为树高的1/3至1/2,宽度约为树冠直径的1.5倍,然后用铁锹和镐将坑内的土壤全部翻松,尽量保持土壤原状,减少对根系的破坏。起苗时用铁锹和镐将树苗从土壤中挖出,注意保持根系完整,避免折断或撕裂,将挖出的树苗根系上的土壤清理干净,修整掉受损的根系部分,树苗的根系用草绳或铁丝固定在木板上,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根系受损。起苗结束之后要进人到运输环节,将固定好的树苗用草绳或铁丝捆绑在木板上,木板周围用草绳或泡沫等材料填充,将包装好的树苗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和雨水浸入。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确保车辆平稳、宽敞,能够容纳所有树苗,车辆上设置固定装置,将包装好的树苗固定在车厢内,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位移。运输过程中,保持车辆平稳行驶,避免急刹车或急转弯,减少对树苗的冲击,注意车辆的通风,保持车厢内空气流通,避免树苗因闷热而出现病害。
③ 杨树苗木定植
苗木定植之前要对根部进行适当的修剪过长的主根,保留主根长度在 2 0~3 0 c m ,对部分侧根进行剪除保留3~5条较粗壮的侧根。使用生根剂(如 3 % 硝钠·萘乙酸水剂)处理将树苗的根系浸泡在生根剂溶液中,浸泡时间为 1 5~3 0 m i n ,然后在树苗根部包上湿土或湿润的草包,以防水分流失。苗木在定植过程中根据树苗的大小,挖掘直径和深度为树苗胸径的3~5倍,深度略大于树苗根系的长度,在树坑底部放入一层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将挖掘出的土壤回填至树坑中,保持土壤的松软和透气性,紧接着将树苗放入树坑中,使树苗的主干垂直,调整树苗的高度,确保树苗的根系充分展开,使用木桩或铁丝将树苗固定在树坑中,防止树苗倾斜,然后回填土壤,定植后立即浇水,浇水量要充足,使土壤充分湿润,浇水后将适量土壤回填至树坑中,使树苗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杨树苗造林处理过程中主行距一般控制在 1 . 0~1 . 5 m×1 . 5~2 . 0 m ,树坑深度应略大于树苗根系的长度,树坑宽度应与树苗胸径的3~5倍相等。
三、杨树常见病虫害防治
1、杨小舟蛾的发生与防治
杨小舟蛾的幼虫体长约 2 cm ,灰褐色或灰绿色,带有紫色光泽,体表有明显的黄纵带,每侧一条,腹部第一和第八节上的肉瘤不显着,腹部两个节上的肉瘤略大,上有短毛瘤灰色。成虫体长约 1 5 m m ,翅展约 3 0 m m ,前翅灰褐色,有两条明显的黄白色条纹,有趋光性,夜晚活动、交尾、产卵,多将卵产于叶片上。初孵幼虫群集于叶面啃食表皮,使被害叶呈网状,达3龄后分散危害,造成叶片缺刻,仅残留粗的叶脉和叶柄,老熟幼虫吐丝缀叶化蛹,以蛹在树洞、落叶、地下植被物松土内越冬。该种害虫一年发生3~4代,高温多雨季节发生严重。防治该种害虫可以选择的药物多种多样推荐使用 2 0 % 灭幼脲号悬浮剂 兑水3 0 k g ,或者使用 1 . 2 % 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化学药物防治过程中推荐使用 1 0 % 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者,或者 2 . 5 % 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者 8 0 % 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对于虫害重、喷药难的高大树体,在树干1~1 . 5 m 处打孔,将上述几种化学农药按照10~50倍稀释之后,注入孔当中,每个孔注射 5~1 0 m L ,蛀入之后对孔进行封堵。
2、白杨透翅蛾的发生与防治
白杨透翅蛾,属于鳞翅自透翅蛾科,成虫体长 1 1~2 1 m m ,翅展 2 3 ~ 3 9 m m ,体青黑色,头和胸部之间有橙黄色鳞片围绕,头顶有1束黄褐色毛簇,触角近棍棒状,端部稍弯曲,前翅纵窄,覆盖赭色鳞片,缘毛灰褐色,后翅扇形,全部透明,缘毛亦灰褐色,腹部圆筒形,末端略细。第2、4、6节前缘橙黄色,雄蛾第2、6、7节的前缘橙黄色。卵黑色,椭圆形,表面微凹入,有灰白色不规则多角形刻纹,长径 0 . 6 2 ~0 . 9 5 m m ,短径 初龄幼虫淡红色,老熟后乳黄色,圆筒形,体长可达 3 0 m m ,腹足4对,胸足3对。长 2 0 m m 左右,近纺锤形,褐色;腹部第2~7节背面各有横列倒刺2排,第9、10节背面为1排,腹部末端周围有14个大小不等的臀棘。白杨透翅蛾主要危害杨树,包括银白杨、毛白杨、加杨、中东杨等,同时也可能危害柳树,幼虫钻蛀枝干和顶芽,形成虫瘿,苗木被害则形成虫瘿,影响苗木生长。幼虫在枝干内部蛀食,形成隧道,导致树木生长受阻,严重时导致树木死亡,虫瘿部位容易受到风折,导致树木折断,造成经济损失。防治该种害虫可以使用 1 . 5 % 的杀螟杆菌
或者 2 . 5 % 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5 0~1 0 0 m L ,兑水 3 0 k g ,对树冠均匀喷施,1次/15d,连续喷施3~4次。
3、杨树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灰斑病主要侵害杨树的叶片和嫩梢,叶片是最常见的受害部位,嫩稍也会受到危害。初期病斑为水渍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会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褐色斑点,病斑边缘为灰褐色,中心为灰白色,严重时病斑可连片。随后病斑在叶片上逐渐扩大,导致叶片提前脱落,若病斑蔓延至嫩梢,可导致嫩梢枯死,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杨树灰斑病的危害程度与发病时间、气候条件和树木抗病性等因素有关,发生之后导致树木生长缓慢,树势减弱,严重时整个树冠的叶片可全部脱落,甚至导致树木死亡。防控杨树灰斑病可以选择使用 6 5 % 的代森锌 或者1:1:125~170的波尔多液
,兑水 3 0 k g ,对准树冠均匀喷施,1次/15d,连续喷施3~4次。
总之,杨树造林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栽培管理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通过合理选择种苗、优化栽培技术、加强抚育管理,能够为杨树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其生长速度和质量。同时,对病虫害保持警惕,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做到早发现、早治理,将病虫害的危害降到最低。只有不断提升杨树造林的管理水平和防治能力,才能实现杨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710200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农林科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