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型城市科技宣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known 发布于 2025-08-25 阅读(419)

摘要

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宣传工作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公众科技素养、促进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创新型城市目前对科技宣传工作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积极性不够高、办法不够多等情况,要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团队建设、创新表达方式、拓展宣传渠道等措施,把科技宣传工作做好,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的鲜明底色。本文针对国家创新型城市做好科技宣传工作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科技创新 科技宣传

创新型城市是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着的城市。创新型城市与时代的发展脉搏高度契合,与社会前进的方向高度吻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科技部在全国范围总共支持103个城市(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创建创新型城市的行列之中。但是,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热情相比,创新型城市的科技宣传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城市建设的步伐不匹配。科技宣传工作能够提高公众的科技素养,激发人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为城市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和动力。因此,国家创新型城市做好科技宣传工作,提高科技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创新型城市做好科技新闻宣传的重要意义

科技宣传是指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向社会大众传递科技信息,宣传科技成果、推广科技知识,以引导公众对科技的认知、增强科技文化氛围。其核心目标在于提高公众对科技的兴趣,促使科技成果更好地为社会所接受与应用。

国家创新型城市处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最前沿,与科技新闻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做好科技宣传工作,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宣传前沿的科学技术、传播最新科技消息、普及科学知识,对于进一步提高国家创新型城市公众的科技素养,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科技宣传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战略目标之一。科技宣传作为一种传播科技成果、弘扬科技精神、引导公众科技认知的手段,对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科技强国进程中,创新型城市承担着重要角色——103个创新型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1%,GDP占全国67%,Ramp;D经费投入占全国的85%。创新型城市主动作为,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科技战线涌现出来的科技人物、科技改善民生等,对内可以让建设科技强国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科技成果更好地为社会所理解与接受;对外可以加强国际传播,传播中国科技好声音、中国创新好前景,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塑造积极向上的国际环境。

(二)科技宣传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内在需要

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包括了创新生态、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科教资源富集程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活跃程度、开放协同创新水平、支撑绿色发展能力等。这些指标涉及到科技创新的方方面面,很多都是政策性较强的指标,对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尤为关键。通过科技宣传可以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政策解读和导向,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可以宣传科技创新的成果和经验,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发展,从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源头活水。

(三)科技宣传是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手段

科技部支持的103个城市(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许多都是在科技创新方面基础较好的城市,如深圳、杭州、广州、南京、苏州、武汉、西安、长沙、合肥、青岛、成都、厦门、无锡等的科技创新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些城市而言,科技创新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布局,对城市发展后劲具有深远意义。现在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前所未有,许多创新型城市纷纷推出各类科技政策,吸引创新资源的集聚。通过加大科技宣传,对外塑造出一个重视科技创新、先进技术等的城市形象,打好“科技创新”的标签,树立起“创新城市”的风格和气质,可以对外展现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和未来,可以带动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的集聚,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

(四)科技宣传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国家创新型城市并不是一块牌子,与之对应的是公众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2022年,《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1]。创新型城市的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民科学素质快速提高,但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偏低,一些创新型城市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普工作难以覆盖。通过科技宣传,大力推进“互联网+科普”的运用,可以形成社会参与度高、科技含金量大、群众感知度强的良好科普氛围。

二、创新型城市科技新闻宣传存在的不足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不断深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力,科技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他们不仅关心新闻“是什么”,更想知道背后“为什么”[2]。

科技新闻宣传是相对专业的领域,需要多方面共同发力、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更好成效。目前,创新型城市在科技新闻宣传的内容、传播渠道、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科技新闻宣传团队

创新型城市缺乏专业的科技新闻宣传团队,科技宣传更多的是依托当地新闻媒体负责联系科技线的几位记者来承担。当地的电视台、报社、网站等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进行有效的科技新闻策划、采集、编辑和发布。这导致科技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公众对科技新闻的需求。

(二)对科技新闻宣传的重视仍不够

一些创新型城市的宣传部门对科技新闻宣传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将科技宣传仅仅作为日常普通宣传内容之一,缺乏投入和支持。此外,一些创新型城市的媒体对科技新闻宣传投入的人力、版面等较少。这导致科技新闻宣传的资源和设施匮乏,无法高质量地开展宣传工作。

(三)科技新闻宣传的内容形式单一

目前,科技新闻报道还是以图文类为主要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环境下的科技新闻报道模式并没有过多的差别,没有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充分融入新媒体技术,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3]。科技新闻宣传涉及比较多的科学知识,需要进行通俗化、直观化表达,公众才能看懂。一些创新型城市对科技新闻的宣传,更多的是采用简单的图文加专业术语,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使得公众对科技新闻的兴趣降低,无法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科技新闻宣传的传播途径有限

一些创新型城市的科技新闻宣传渠道有限,只是利用本地媒体平台宣传,与更高层次的媒体平台合作较少,缺乏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同时,缺乏与公众的互动,无法及时了解公众对科技宣传的需求。这让创新型城市的科技新闻宣传成为“空中楼阁”。往上,科技新闻难以走出当地,无法有效地传递给更高层面的目标受众;向下,难以覆盖当地群众,无法将科技信息传递给有需求的公众。

三、科技宣传常用的方式方法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渠道由单线传播到全面传播,不同媒体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交融,受众覆盖面也更为广泛[4]。科技宣传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新闻报道、科普讲座、科技展览、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和形式。

新闻报道是最为直接且常见的科技宣传手段,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可以向公众传递科技政策、科技成果、突破性发现等信息,这种方式最为常用。

科普讲座则通过专家学者的讲解,将复杂的科技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这种方式,具有较好的互动性,能够面对面传递科技信息、解答科学问题。

科技展览则通过展示实物、现场讲解等形式,使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科技的进展。目前这种形式较为常见,许多有关科技的论坛、会议都设立了展区,效果较好。

社交媒体的崛起为科技宣传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新闻媒体、科技机构和科技工作者能够更加直接、迅速地与公众互动,分享科技研究的过程和成果,拉近了科技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这种双向的信息传递不仅提高了科技信息的传播效率,也加深了公众对科技的参与感与认同感。

四、创新型城市做好科技新闻宣传的策略

如今,国家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出台了诸多科技政策,并积极推动落实,形成了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把这些科技创新的战略、政策、成果、人物、环境等宣传好、传播好,直接关系到科技政策的有效落地,关系到打通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关系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等。创新型城市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要通过加强专业团队建设、提高重视程度、丰富宣传内容、拓展宣传渠道等措施,把科技创新宣传好、传播好,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的鲜明底色。

(一)成立科技宣传团队,制定宣传策略

创新型城市应当把科技创新的宣传放在更高的位置,成立专门的团队,做好科技新闻的宣传。该团队可以由宣传部门、媒体、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部门等组成,专门对科技新闻进行部署研究。团队要制定专门的科技宣传计划,明确宣传的目标、重点、渠道和时间表,根据每个时间节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报道,形成良好的氛围。例如每年的“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各创新型城市可以借此加大策划力度、发挥合力,推出具有代表性的活动或者新闻报道。此外,一些较大的创新型城市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在当地报社、电视台、网站、客户端等成立专门的科技新闻团队,专门负责研究科技新闻、报道科技新闻,打造出一支专门的科技新闻宣传队伍。

(二)创新内容表达方式,让科技宣传更接地气

科学技术具有专门化、专业化、抽象性等特点,要将科学技术相关的内容宣传报道好,就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与一般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不同,科技新闻专业性比较强,必须为广大读者着想,注重形式生动、表达通俗。

1.在形式上要注重故事化叙事。科技新闻叙事风格的转变也是受众需求的驱使,通俗化的语言能更好地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挖掘出科技新闻的深层内涵,彰显出浓厚的人文情怀[5]。如《科技日报》2023年3月30日头版刊发的《为了机匣不再“卡脖子”——我国首套重型五轴立式铣车机床攻关之路》讲述了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快速发展,但作为船舶“心脏”的燃气轮机,其核心关键零件却长期受制于人。于是,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组建起一支年轻团队,针对“卡脖子”技术发起了攻关,经过克服重重困难,最后获得成功。报道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将科技创新的来龙去脉讲述得很清楚,既有故事性,又有感染力,凸显了武汉这座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活力和动力。

2.要更加注重图片、视频的运用。有些复杂的科技政策、科技理论、科技成果等,如果用文字来叙述就比较艰涩难懂,如果用一个好的视频、一张好的图片、漫画或者插图,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给读者美的享受。广州市出台的科技政策非常多,为了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政策,他们就运用视频、图片等来传播这些政策,如广州市科技局推出《一图看懂〈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一图看懂〈广州市壮大科技创新主体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报道,直观明了,目标受众非常受用。

(三)举办科技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国家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如何向社会大众更好地诠释这一战略的时代重任和历史担当,科技活动是重要的举措之一。科技活动可以让青少年和公众了解什么是科技强国,科技强国需要从哪些领域发力等。

通过举办各类科技活动,如科技展览、论坛、讲座、竞赛等,吸引公众参与,加深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公众对科技的兴趣和热情。比如,扬州市连续5年成功举办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展演活动,将科技活动与创新发展紧密结合,唤起了市民群众对科普微视频和科普事业的兴趣和关注,创新发展理念已成为全民共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逐渐成为扬州市新风尚。目前,扬州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7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30家,跻身全国创新型城市前30强、长三角41城市创新生态指数前10强。

此外,要发挥院士和专家学者的作用,邀请他们参与科技宣传活动,营造爱好科学、学好科学、用好科学的浓厚氛围。在2018至2021年,东莞市连续组织了四届“院士校园行”活动,93位院士专家走进东莞市近百所大中学校,开展了91场科普活动,线上线下累计观看人数达150万人次。院士专家与学生“零距离”互动,以座谈会、报告会、主题演讲等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分享治学心得,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加强媒体合作,增强对外影响力

各类媒体是科技新闻宣传的重要渠道。创新型城市的科技新闻宣传影响大不大、效果好不好,一定程度与各类媒体的报道有直接关联。创新型城市要与中央、省等主流媒体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资源,以及新媒体渠道,进行广泛的科技宣传。创新型城市产生的一些重大科技成果或者重要新闻线索,可以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各类媒体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做好报道,形成全面的覆盖;一般的科技成果、科普活动等,可以将文字、视频、图片等发送给各类媒体;定期举行科技新闻座谈会、科技人物专访、采风等活动,让创新型城市的优秀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等在各类媒体刊播,让科技好声音在社会广泛传播。

结语

国家创新型城市具有良好的创新基础、创新动力,科技宣传工作要乘势而上,从多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宣传体系。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营造重视科技、鼓励创新、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让科技创新的成果和科普知识更好地惠及于民,助力创新型城市建设,更好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EB/OL].(2022-09-04)[2023-11-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3030805220837042.

[2]王迎霞.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新闻的传播策略研究:以“神舟十二号”报道为例[J].采写编,2023(6):86-88.

[3]潘光潮,李玉清.提升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策略分析[J].科技传播,2022(17):59-61.

[4]张怡梦.科技新闻如何从“曲高和寡”到“喜闻乐见”[J].全媒体探索,2023(7):53-54.

[5]汪永安.如何拉近科技新闻与读者的距离[J].新闻世界,2019(2):6-9.

标签:  科技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