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与表达是摄影的本质功能。人文纪实摄影是人文摄影的一种表现手法。以纪实摄影的手法记录和表现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反应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们的生存状态、精神生活的摄影样式,都可称之为人文纪实摄影。在这里,摄影是手段、是媒介,纪实是手法、是表现形式,人文是记录和表现的核心内容。人文纪实摄影强调真实性,关注现实、记录历史、揭示人性。其核心是人,是人类关怀,生命关怀,其拍摄题材可谓包罗万象,是摄影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去摄影,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尤其是从事人文纪实摄影的摄影人必须要有内生动力驱使,找到自己摄影的“原动力”,带着真挚的情感去拍摄才能拍出好的人文作品。只有要拍摄的题材或内容与你有关了,你才会从心底里喜欢这个选题,有感而发拍出有情感的人文影像,而不是漫无目的见啥拍啥。
人文纪实摄影是记录和表现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这就要求从事人文纪实的摄影人要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要关注社会变革、关注人类生活,如果对社会漠不关心,就谈不上进行人文摄影,也就拍不到好的人文作品。
真实是纪实摄影的生命。离开真实,纪实摄影就无从谈起。摄影是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统一。再现是对被摄事物的真实记录,表现则是摄影人通过现实场景的画面截取来表达其思想主张。因此,人文纪实摄影要在强调真实记录的同时,还考验着摄影人对现场的把控能力和影像的价值判断能力。可以说,摄影人的主观立场影响着影像的价值判断,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摄影观,有什么样的摄影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作品。将影像的真实与摄影人主观意识有机统一,是提升人文纪实摄影作品内涵的根本所在。只有将个人主观意识渗透到现实场景的影像表达中,人文纪实摄影才能超越记录,上升到思想层面。
摄影是与社会发展、百姓生活最为紧密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纪实性和艺术性等特点。人文纪实摄影要求以客观记录的方式来关注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生态、民俗风情等各类题材,具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随着全民摄影的兴起,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进程中对美和艺术的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摄影人在用镜头记录时代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影像美感的表达,将人文纪实摄影的客观记录与艺术表现完美融合。好的人文纪实摄影作品一定是超越记录的纪实,不仅仅是记录时代、见证历史、揭示人性,还要求通过摄影语言的运用、提炼,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王奇杰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泸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泸州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在《中国摄影报》、学习强国、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发表摄影作品上百件,多次入展省级、国家级摄影展览。《川江厚土》(组照)获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22年度“百佳推优”工程优秀原创文艺作品以及2023年第三届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华奖美术奖(摄影类)入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