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光影中的成都烟火
我不会摄影,但是出于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我和四川摄影界的朋友们联系多多。四川的摄影家不少,因为志趣各异,镜头朝向自然不同,故而姹紫嫣红,燕瘦环肥,东西南北,千姿百态。可是,当我一看见阿娟这本《时间的烟火》的初稿时就爱不释手,因为它和众多的摄影画册不同,是在海量作品中选取1995年到2005年的纪实作品汇编而成,集中地反映了这十年成都城市变迁、百姓生活、文化艺术、时尚活动、节点事件,并记录了那些有故事的人。其每张作品都交代时间、地点、人物、重要的事件和时代背景,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翔实的信息。据我所知,选择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中的纪实摄影作品专集出版,这在我们四川是第一次。它还具有唯一性、史料性和文献性。
我十分重视1995年到2005年这十年,因为这是我们祖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特别有意义的十年。图片远比文字更真实、更生动。那一幅幅作品,带来的一次次视觉冲击让心灵激荡不已,那是若干个难忘瞬间,那是若干次感动,仿佛我就置身在画面之中,岁月的声音又在耳边回响。改革开放的成果,真多呀!成都城乡的变化,真大呀!回首过去的征程,难忘呀!一辈人的酸甜苦辣,更难忘呀!
年轻时,爱抄录名言,记住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句话:“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阿娟是一个辛勤的耕耘者,作为媒体摄影报道记者,她一直在坚持记录当下,拍下了数万张有价值的作品。这本《时间的烟火》只是她按年代选编出来的一本,我希望她在继续拍摄新作品的同时,继续整理库存,再选编这类的专集出版。我也希望我省摄影界其他的朋友也都来编辑出版这样的专集,为今人提供思考,为后人留下史料,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精神产品。因为,这样的成果有如一句古话:“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老成都是我们回不去的地方,有幸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全国市场化纸媒开先河之时以一个媒体人的身份,亲历、见证、感知并记录报道这座城市。1995年—2005年,成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巨变,本书希望借助摄影这一特有性表达形式,重现过去的成都那些本真的生活场景,把这十年消失变化的场景真实地传递出来,唤醒人们对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