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家具设计作为城市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文化与地域特色的传承与表达。地域文脉作为城市家具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其运用不仅能够增强城市家具的地域性与文化性,更能够促进城市居民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与情感联结。
“城市家具”一词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发达国家。2015年国务院召开的《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提到“城市家具”相关概念。城市家具,主要包含在城市街道及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各类家具——路灯、候车亭、自行车停放架、垃圾桶、座椅、指示牌、艺术装置及声屏障等。城市家具的系统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功能、美观、环保、人性化等因素的复杂过程,不仅要考虑家具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还要考虑到其与城市环境的融合度、美观度以及对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影响。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便利和美好的公共环境。
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家具设计作为城市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文化与地域特色的传承与表达。地域文脉作为城市家具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其运用不仅能增强城市家具的地域性与文化性,更能促进城市居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与情感联结。
一、地域文脉与城市家具设计
“地域文脉”指地域特有的文化、历史、人文等元素所构成的文化背景和精神内涵。城市家具设计的特点在于其需要兼顾功能性、美学性与文化性,而地域文脉能够为城市家具设计提供丰富的灵感与内涵。
(一)文化传承与表达
中国自古就有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神。地域文脉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延续,承载着特定地域的历史、民俗、传统工艺等丰富资源。在城市家具设计中,设计者可以通过对当地传统文化的挖掘与理解,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家具设计中,以此传承与弘扬地域文化,使家具作品具有更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二)地域特色的体现
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人文风情等特点,这些特点往往会对当地的生活方式、建筑风格、装饰艺术等产生深远影响。在城市家具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从地域特色出发,挖掘和运用当地的建筑风格、材料特性、装饰元素等,使家具设计与所处地域相互契合,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地域风情。
(三)与城市环境的融合
城市是多元文化的交汇地,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赋予了城市独特的魅力与活力。在城市家具设计中,地域文脉的运用不仅局限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可以通过与城市环境的融合,使家具作品与城市的氛围、人文景观相互呼应,增强家具与城市环境的和谐感,提升城市家具的整体品质和舒适度。
(四)社会认同与情感联结
城市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更是为了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相契合。通过地域文脉的运用,城市家具设计可以引发人们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与情感联结,使人们在使用家具的过程中产生对家乡、对文化传统的回忆与情感共鸣,从而增强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地域文脉体现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与演变的产物,其特征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地域文脉与城市家具设计的关系密切,地域文脉的特色和精髓往往能够在城市家具设计中得到体现。
(一)形态设计与结构构造
地域文脉对家具的形态设计与结构构造也有重要影响。设计师可以借鉴当地建筑物的风格特点,如非遗竹编中的编织构造形态、竹子和竹叶的形态等,将这些元素融入城市家具的设计中,使家具呈现出与当地非遗技艺相呼应的形态与结构。此外,地域特有的生活习惯与使用需求也会影响家具设计,设计师需要尊重地域文化,然后结合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打造出更符合当地需求的家具作品。
(二)材料选择与工艺技术
地域文脉对材料选择与工艺技术的影响十分深远。城市家具所需材料应优先考虑户外环境气候的影响,此外,材料的耐蚀性、易清洁、抗老化都是选材应满足的基本条件。设计师可以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原材料,以此体现地域的文化传统与特色。如,在中国四川地区,设计师可以选择竹材作为城市家具的部分原材料,并采用新工艺加工成竹钢材料应用在城市家具上,以此展现四川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情。
(三)色彩搭配与装饰元素
地域文脉还可以通过色彩搭配与装饰元素的运用来体现。设计师可以选择当地常用的色彩,或采用当地特有的装饰图案、纹样等,为家具注入地域特有的美学元素。如,在成都天府广场的城市家具设计中常见到墨绿色和金色以及精美的三星堆元素图案,这些元素都体现了四川地域的文化特色与审美取向。
(四)尺度与温度
布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城市家具,不仅要体现地域文脉符号,还要满足使用者与城市管理方的需求。城市家具的安全方便、尺度合理与形态美观是设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注重人的情感需求。关怀人的城市家具能给人舒适的情感体验,好的城市家具设计能让各类使用群体体验到城市的温度。
三、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
在以城市中的“蚕丛文化”为文脉背景的实践案例中,设计者从搜集的与蚕丛氏相关历史文献里了解到蚕丛氏在蜀地开创的农桑文明,以及他对中国蚕桑丝绸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从这一华夏文明史中提炼出了蚕纹与蚕丛符号等形态特征,使用绿色与金色搭配,通过艺术设计加工,使得城市家具能较好地呈现出古蜀文化特征,地域文脉特征明显。通过对“蚕丛文化”在城市家具设计的运用,为城市街道景观环境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
另外,城市家具设计不仅仅是视觉形式上的,设计应该是感性与理性思维并存。首先应考虑城市家具的功能性,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城市家具承载了为城市服务,提供照明、休憩、等候、指示、环卫等诸多功能特性,其所涉专业领域众多。如,路灯照明对灯光照度、色温、功率及使用寿命等就有严苛标准,同时也应考虑其节能与维护,需结合先进智能控制手段,对整座城市的路灯运行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除此之外,设计过程中也应考虑经济性与科学性。如,街道上的路灯可以结合交通服务中交通信号灯、道路指示牌、监控设施等进行“合杆设计”,不仅经济节约,路上的杆体也变得干净整齐。
城市家具的设计与实施,涉及道路景观、市政管网、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传播文脉等因素,是一项系统性的设计工程。
四、结论
地域文脉作为城市家具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其运用能够为城市家具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对地域文脉的挖掘与运用,将有助于打造更具城市特色与文化底蕴的城市家具,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基于公园城市背景下的立交桥声屏障形象设计研究——以成都市娇子立交桥为例”,项目基金编号:MD21E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