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窄袖黑色汉服,红色右衽窄边衣襟,红色窄边头绳,红色宽边束腰,黑色绸缎扇体,配以红色飘带,她们以扇为剑,刀光剑影;她们以扇为礼,尽显中华礼仪之邦。随着中国民乐与西洋交响器乐合奏出的《破阵》音乐声音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由舒缓到激烈,一群年轻、美丽、帅气、简洁、干练、风姿绰约的舞者两分三十秒的舞台表演,震撼了所有评委及线上、现场观众。
2024年1月28日,由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共岳阳市委、岳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人民就是江山”2024全国社区春晚在岳阳奥体中心举行录制。进入录制的36个节目是从全国3100多家单位、2亿人、上万个村(社区)、1.3万个节目中评选出来的。由成都市青白江区文联、区舞协和青白江区清泉镇五桂村“炫舞新港”舞蹈团选送的原创舞蹈《舞韵八阵》,即为上述36个节目之一,总分在第一名的岳阳东道主之后,全国排名第二。
《舞韵八阵》缘何成为万里挑一的幸运儿,值得探究。
“社区春晚”能让数以亿计的村(社区)群众参与,与其“人民办、人民演、人民评”的举办宗旨密不可分。
青白江区确定以三国文化遗迹“八阵图”为主题编排《舞韵八阵》,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神机妙算,神出鬼没,料事如神,用兵如神,足智多谋,运筹帷幄……”深谙三国文化者,对诸葛亮带兵打仗,从来不吝溢美之词。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舌战群儒、七擒七纵,排兵布阵的旱八阵图、水八阵图等,都是后代子孙给予诸葛亮特有的标签。八阵图是诸葛亮练兵打仗的一种阵法。《三国志·诸葛亮传》载:“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八阵图遗迹传世有三:一在今陕西勉县,一在今成都青白江区,一在今重庆奉节县。奉节有“水八阵”和“旱八阵”之分,前者在白帝城西约五里的大江之滨,后者在白帝城东十五里的石马河谷,三峡库区蓄水后难见其貌。青白江区弥牟镇的旱八阵图,至今保存完好。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历来,包括杜甫、刘禹锡、苏轼、元稹等文人墨客创作关于八阵图的诗文并不少。通过舞蹈形式表现八阵图还闻所未闻。选题确定“旱八阵图”,如果仅单纯地围绕着八阵图编排,明显单一且空洞。为了再现三国时期诸葛亮画地为牢八阵图、排兵布阵空城计、兵临城下借东风的场景,舞蹈老师张曼女士精挑细选了14名年轻女舞蹈演员和1名男演员。并从1000多首曲子中,选出了《破阵》为伴舞音乐。
为了展现“兵卒练,将如阚虎”的勇猛干练气势,在服装选配上,编者选取了象征着沉稳、神秘、深邃、刚毅的黑色汉服作为主色调。而汉服的一大特点是褒衣(宽袍)大袖,既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又充分展现了汉族文化的魅力。但宽袍大袖难以表现“兵卒练”之干练帅气。于是,编者将大袖改为窄袖,再在头顶、衣襟、束腰、扇面排口辅以代表吉祥喜庆、严肃庄重的红色绸带作点缀。舞者束发于头顶,系带结缨起舞,女侠、兵卒气质立刻显现。服装黑红两色调,简洁明快,底蕴厚重。
舞蹈名字虽为《舞韵八阵》,其包含的内容元素却远不止表现八阵图那么简单。音乐起,蹁跹之舞,既有苏东坡《八阵磺》中的“孔明最后起,意欲扫群孽”,诸葛亮采用变化万端的“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抵挡十万精兵,又有“天、地、风、云、龙、虎、蛇、鸟”八阵的“波涛无动势,鳞介避余威”。既有以柔克刚、武学昌盛的八卦太极,又有踢打摔拿的散手搏击套路和传统的礼仪表现,“形、神、劲、律”自然融于舞蹈的旋转、翻身、弹跳、节奏,使《舞韵八阵》的汉服文化、传统武术、八阵图、礼仪文化和谐统一,多重元素巧妙结合,相得益彰,阴柔中绽放出阳刚,给人视觉、听觉、心灵上以强烈震撼和美的享受。
《舞韵八阵》的成功之处,除选题、立意、服装、配乐的深入考究,匠心独具,更重要的是在短短两分多钟时间,汇聚了满满的中国元素。
近年来,国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被誉为乡村振兴灵魂的“文化振兴”,则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成功的重要保障。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只有跟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高度融合,才会滋生长久生命力,才能实现“让中国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基层干部,我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近年来,成都市青白江区在推动“双创”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尝试。他们根据本地文化编排的大型历史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先后在四川、北京等地演出;原创音乐剧《蜻蜓眼》、舞台剧《传奇·凤凰湖》等重磅剧目,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后,相关部门还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乡村精品文艺项目,助力“青白江造”文艺精品“走出去”。此次,成都市青白江区通过挖掘、整理本地三国八阵图遗址文化资源,创作《舞韵八阵》,走上全国社区春晚舞台,对社区文化建设既是激励,亦是促进。成都市青白江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青白江区还将深入挖掘、创作以川剧名伶魏长生为主题的《魏长生》戏剧文艺精品。通过舞蹈、戏剧、音乐剧、话剧等多种形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