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枫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

known 发布于 2025-07-17 阅读(335)

摘" " 要:随着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五角枫苗木的培育方法与造林技术备受关注,通过探讨种子采收与贮存、种子催芽、整地及播种处理、抚育管理等育苗技术要点,整地及混交树种与密度、造林时间及苗木选择、栽植管理、除草松土与冬季防寒等造林技术,以期为提升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气候适应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五角枫;苗木培育;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5-7897(2025)03-0139-03

0" 引言

五角枫的枝叶繁茂、抗污染能力强,特别适应城市环境,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园林景观和生态修复中。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植树造林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五角枫以其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美观的外形,成为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五角枫的苗木培育与造林技术不断改进,将直接影响到其在生态环境恢复和城市绿化中的效果和效率。

1" 五角枫育苗技术要点

五角枫因其优良的生态特性和美丽的树形,逐渐成为城市绿化和园艺景观中受人青睐的树种之一。某城市公园五角枫景观如图1所示。以该公园为例,对五角枫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进行研究[1]。

1.1" 种子采收与贮存

在五角枫育苗栽植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母树进行种子采收至关重要,一般要求选择年龄在20年以上,生长良好,且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利用其遗传品质和生长潜力为后续的苗木培育打下坚实基础。选定母树后一般在每年9月下旬采收种子,采收种子时应谨慎,避免对母树造成损伤,通常以手工采摘为主,在采收过程中应将成熟种子轻柔地从果实中取出,避免不必要的机械损伤,并在采收完种子后马上进行清理,去除果皮和杂质,以免影响种子的质量。此外,贮存五角枫种子要求环境干燥,应将种子均匀摊开,多次翻动,促进空气流通,加速水分蒸发,每次翻动的间隔时间应根据气候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干燥效果,在种子完全干燥后将其贮存于一个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一般推荐的保存温度在5~8℃,这种低温干燥的环境不仅可以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还能避免因高温或潮湿而导致种子发霉或出现虫害。

1.2" 种子催芽

在五角枫育苗播种前35~40d,应先开始对五角枫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消除种子表面的病原微生物,防止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病害,具体方法如下:将种子浸泡在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浸泡时间控制在2h,并在消毒完成后用清水冲洗2~3次,将高锰酸钾残留的溶液彻底洗净,为后续的催芽做好准备。然后,将种子置于40℃的温水中浸泡24h,以提高种子的水分含量,激活其内部生理过程。浸种后,将种子取出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待其稍微晾干,以防发霉。在种子催芽的环境选择上,需选择地势良好、排水方便的场所,以避免因积水造成根部腐烂,挖掘深度为0.6~0.7m、宽度为0.5m的坑,坑的长度则根据种子数量进行灵活调整,确保可以为足够的种子提供生长空间,并在坑底铺设一层细沙,厚度大约为20cm。细沙可以提供良好的排水性,同时又能保持适宜的湿度,在铺沙时要控制沙子的湿度在饱和含水量的65%左右,一般可以用手握沙子进行测量,如果能成团而松手即散,说明湿度适中,能为种子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将处理后的种子与细沙按照1:3的比例均匀混合,确保种子在生长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空气和水分分布,并将混合后的种子和沙子的厚度控制在20~30cm,确保种子的覆盖程度适宜,以助于其发芽,在这层种子上,再覆盖15~20cm厚度的湿沙,以提供额外的湿度,促进发芽[2]。

1.3" 整地及播种处理

一般而言,五角枫苗圃应选用肥沃、地势平坦的沙质或轻黏土地块,土壤的pH以中性或微酸性为佳,这种土壤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营养的吸收,为苗木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整地前,每亩(1亩≈667m2)施入350~450kg的农家肥,以提供种子生长所需的养分,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透气性,为后续的育苗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整平耙细方面,应当确保苗圃地平整疏松,避免土壤结块,这对于种子的播种和根系的生长同样重要,整地后应创建苗床,苗床的高度一般在8~10cm,宽度控制在1~1.2m,南北向设置有利于阳光均匀照射和雨水自然渗透。根据地势,苗床的长度可以灵活调整,但步道建议宽度保持在30~50cm,以便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进入播种环节后,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尤为关键,对五角枫而言,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并需要在播种前提前浇透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并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过程中的关键在于将种子均匀撒播,保证播种密度,每亩的播种量应控制在12~15kg,播种后覆土2~3cm,并轻轻压实,以确保土壤与种子之间的良好接触,帮助种子吸收水分和养分,促进发芽。播种后,一般在22~30d内可看到芽苗冒出土壤,并且大多数种子会在10~15d内齐出苗,此时应注意管理保持苗圃地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确保种子后续的健康成长。

1.4" 抚育管理

人工除草是五角枫育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除草减少杂草与幼苗之间的竞争,为五角枫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除草需遵循“早、除、小”的原则,及时清除幼苗周围的杂草,一般建议在幼苗出土后10~15d内进行第一次除草,随后的除草工作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通常在25~30d后再进行一次。根据经验,整个育苗期需进行8~10次除草作业,以确保杂草的生长受到控制,且在除草时注意保护幼苗根系,确保苗木不受损伤。另外,间苗也是抚育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常分为两次,第一次在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则是在叶片相互重叠时进行,去掉一些发育不良、病害以及密度过大的弱苗,保持苗与苗之间的距离在7~9cm,提高苗木的生长质量和后期的成活率。在幼苗生长的前期,要确保水分充足,以利于根系的快速扩展和地上部分的生长,而出土25~30d后则应逐渐降低浇水的频率,通常要依据实际天气情况,一般建议15~20d浇水一次,且要选择早晨或傍晚进行浇灌,以减少蒸发损失。在幼苗生长后期,应减少浇水,达到促使苗木“蹲苗”的效果,增强其抗逆能力,降低涝害发生的风险。施肥方面,应遵循“多次少量”的原则,以保证幼苗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养分的合理供给,具体而言,每亩施肥15kg,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幼苗的快速生长[3]。

2" 五角枫造林技术

2.1" 整地及混交树种与密度

鱼鳞坑整地方式是一种传统且科学的造林整地方法,特别适用于干旱少雨地区,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水分和土壤营养,减少土壤流失和沙化。在整地过程中,要先选择适宜的地形,尽量沿着等高线进行施工,鱼鳞坑规格为60cm×50cm×40cm,并在鱼鳞坑的外沿利用碎石块或生土进行筑埂,防止土壤流失与水分外流,优化树木的生长环境。在选择混交树种时,五角枫与其他树种的搭配非常关键,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树种,如油松、刺槐、冷杉、蒙古栎和水曲柳等。并且,混交树种的选择既要考虑适应性,又要考虑树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五角枫与上述树种混生可以提高林地的抗逆性,增加生物多样性。例如,油松和刺槐的根系较发达,在固土的同时,还能营造阴凉的环境,促进五角枫的生长。混交密度方面,一般是采用株间混交和行间混交相结合的方式,以株行距2m×3m或3m×3m为宜,为五角枫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并在混交树种的帮助下,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提高单位面积的木材产量。

2.2" 造林时间及苗木选择

对于五角枫育林而言,春季造林一般在4月上旬进行。这是因为春季是植被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气温回升、土壤湿润,便于苗木在新环境中快速适应并生长。在春季造林时,采用2年生苗木是较为合适的选择,生长两年的苗木根系相对发达,可以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有助于其成活,并且在春季栽植时,还要进行截干处理,即将苗木的上部适当截短,以促使其侧芽的萌发和主干的分枝,从而形成更加健壮的树形。雨(秋)季的造林时间一般选择在8—10月,亦是考虑到此时降水量增加,土壤湿润,适合苗木的生长,在雨(秋)季栽植时由于降雨量充沛,苗木所需水分可以得到保障,因此不必过于担心苗木在移栽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截干处理也可省略,节省人力成本,使苗木在相对自然的环境中生长,进而可以提高成活率。无论选择哪一种造林时间,必须选择质量优良的苗木,优质苗木的根系必须发达且没有机械损伤,这是苗木成活的重要保障;干形要通直,苗木的高度在80~100cm,地径应在0.8~1cm,以确保苗木在移栽后的生长稳定性。在实际操作中,选择苗木时还需注意地块的选择,保证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避免选择积水过多或者干旱的地块,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选用适应性强的品种,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4]。

2.3" 栽植管理

在选定栽植地点时,应注意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条件适宜的场地,为五角枫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栽植过程中,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式进行操作。在挖好的种植穴中先填入适量的基肥和表土,基肥可以提供树苗生长所需的养分,而表土则为根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质基础。将健康、无病虫害的五角枫苗木放入种植穴中,此时要保证树苗的主根直立,且根系展开,不得有弯曲或重叠现象,树苗的栽植深度应与其在育苗时的生长深度保持一致,以免造成根系损伤。在放入苗木后,将熟土填入并稍微向上提一下树苗,使根系遵循自然的生长方向,让根系与土壤的接触更为紧密。在熟土填入后,将土壤轻踩实,以排除土壤中的空气,提高土壤与根系的接触度,但在踩实的同时应保持土壤的松散性,避免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根系的生长。在完成栽植后,要浇足水以保证土壤湿润,促进树苗根系的快速生长,并在栽植后的树盘表层复上5cm的土,保持土壤的水分,抑制杂草的生长。除了以上的栽植管理技术外,五角枫的后期管理同样重要,包括及时浇水、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特别是在生长初期,需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注意不要过湿,以避免根部腐烂。此外,修剪在五角枫的管理中同样不可忽视,适当的修剪能够促进树形的美观和结构的合理。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定期检查植株的健康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以保障五角枫的正常生长。

2.4" 除草松土与冬季防寒

抚育管理是影响五角枫成活率和存活率的关键,新植的五角枫苗木在生长初期容易受到竞争杂草的影响。杂草会与苗木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导致苗木生长缓慢,甚至影响其成活。因此,根据植苗后的时间安排,第一年应进行2~3次的除草作业,以确保苗木在生长初期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定期清理苗木周围的灌草,确保其生长空间的通透性,并结合适度的机械除草,提高除草效率。此外,若条件允许,使用生物防草剂也是一种环保的选择,抑制杂草生长,与五角枫形成生长的良性竞争优势。除草工作的实施不仅能改善五角枫的生长环境,还能为其后续的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在第一个生长季节结束后,随着五角枫根系的逐渐发育,第二年和第三年每年进行2次的除草,将杂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苗木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有助于根系的快速扩展和树木的健康生长。与此同时,五角枫在寒冬期间面临低温和降雪天气的考验,在低温条件下树木根部易受冻,导致水分运输受阻,甚至可能造成全树根系的冻害,因此在冬季来临之前应采取根茎培土的方式为五角枫的植物根部提供保护。培土高度一般控制在30~35cm,并要进行踩实,保证土壤的稳固性和保温效果,避免根系受到寒冷空气的直接影响,同时提升土壤的保湿性,有助于冻结土壤上方的水分保留[5]。除了根茎培土外,主干涂白也是冬季防寒的重要措施,涂白可以起到反光的作用,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避免因温差引起的热胀冷缩,降低干裂现象的发生风险。

3" 结语

五角枫作为一种优良的乡土树种,因其优美的树形和丰厚的观赏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五角枫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城市绿化、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五角枫苗木的培育及造林技术是提升其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的关键,做好种子采收与贮存、种子催芽、整地及播种处理和抚育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苗木的品质与成活率。同时,合理的造林方法,如适时的栽植、定期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将显著改善五角枫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快速成林,提供优美的景观效应,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展望未来,五角枫作为生态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园林景观、城市防风固沙、提升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任贵军.五角枫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J].防护林科技,2020(2):81-82.

[2]" 许宏艳.圃地五角枫苗木繁育及大苗培育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8,34(3):173,204.

[3]" 赵世庆.浅谈五角枫苗木培育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7,20(12):20-21.

[4]" 张凤翔,纪鹰翔.五角枫苗木培育技术[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1,34(4):60,62.

[5]" 陶贵斌.五角枫苗木定向培育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0(6):59-60.

作者简介:席智(1978— ),男,汉族,山西长治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森林和草原培育、经营。

标签:  苗木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