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经营与提升森林质量效益研究综述

known 发布于 2025-07-17 阅读(353)

中图分类号:S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5)05-0175-03

0引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森林作为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承载着诸多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速,森林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乱砍滥伐、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森林培育经营与提升森林质量效益进行研究至关重要。

1研究现状

我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经营,相关研究理论逐步完善。在理论方面,不仅在森林生长规律、土壤肥力管理、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还涌现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学者和专家,积极推动了森林培育经营的实践与研究。我国在森林培育技术、管理模式、经营机制等方面也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但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森林培育和经营经验,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的成熟体系,如北欧国家的森林永续经营模式、加拿大的森林经济林模式等。这些国家既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有较为成熟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的制度保障,在保护、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

国内外森林培育与经营研究进展表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森林资源管理与利用方面各具特色、经验丰富,相互借鉴,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更好地促进森林培育与经营的发展。我国可以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在森林经营、技术应用、市场开拓、森林资源提质增效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逐步改进我国森林培育模式。具体实践中,需要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综合分析不同地区森林培育模式。例如,北欧国家的森林培育模式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而加拿大等国家的森林培育模式则更多关注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

2森林培育经营的关键问题

森林培育经营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的过程,涉及技术、管理、生态等多个方面,其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森林培育技术与管理的挑战与难点,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多样性的保障。

森林培育技术与管理的挑战与难点是森林培育经营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既有技术方面的挑战,也有管理上的难题,如表1所示。具体而言,在技术上,对种苗的选育过程进行持续的研发与创新、对造林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对育林过程中的抚育管理进行科学系统的执行,对于森林资源的合理运用与经济效益的促进有重要意义;在管理上面临的挑战有如何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如何平衡森林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如何完善以政策法规为主的森林管理体系。此外,森林培育技术与管理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迁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气候变迁可能会导致植树品种的适应性降低、疾病和害虫问题的增加等,必须实施策略来应对气候变迁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类活动,如无节制的伐木和森林破坏行为,对自然界尤其是森林生态具有极其严重的影响,必须实施有效的策略以减少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在森林栽培管理过程中,维护和复兴生物多样性同样是一个重要问题。采取森林生态体系内的生物种类多样性的保障和复苏措施,有助于防止生物种类消失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的衰减,这对于保持生态体系的均衡性至关重要。

表1森林培育经营中的关键问题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政府部门、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等各方必须合作,形成一个强大的联合阵线,实施适当的策略法令,建立健全的治理体系和监察架构,增强对森林植被养护技术及其治理的援助和方向性建议。管理机构应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研发创新能力,促进林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机构应该为理论探索和技术开发提供科学根据和技术支持。只有众多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森林财富的长期开发和维护,并有效应对林业培植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3提升森林质量效益的策略

提升森林质量效益的策略如图1所示。

图1提升森林质量效益的策略

3.1制订科学合理的森林培育规划

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的基础措施是制订科学合理的森林培育规划。现代社会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越来越大,保持和改善森林的质和量就变得特别重要,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和保护,科学规划成为必然选择。

首先,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全面了解森林资源现状,这包括对森林资源的分布、种类构成、生长状态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调查与分析。其次,要结合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规划,制定培育的具体方案,且方案需具有可操作性。结合各地特点和需求,制定与各地实际相适应的差异化规划方案十分必要。再次,制订科学规划,要把培育森林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具体化。为明确培育森林的发展路径,应确定森林覆盖率、森林资源结构、森林生态功能等方面目标。最后,科学规划,要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就需要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加强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应制定科学的资源分配方案,优化资源利用结构,保障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3。

3.2推广先进的森林培育技术与管理模式

推广先进的森林培育技术,对提高森林资源综合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种苗的选育上,运用适合当地环境的优良树种和优质种苗进行选育,能够提高森林生长速度及木材质量;运用先进的造林技术,能够提高造林的成活率;采用先进的抚育管理手段,并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能够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并促进森林生长和更新。

推广先进的森林培育管理模式是提高森林资源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其中包括建立能够促进森林产业升级转型、提高森林资源社会经济效益的现代森林经营体系。例如,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和林木葬等新型产业,增加营林收入,实现森林资源的多功能利用,加大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提高森林资源生态和社会效益,建立森林保险和生态补偿机制。

推广先进的林木培育技术和管理模式,需要政府、管理机构、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给予政策支持和项目补助,为技术推广和管理模式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管理机构要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研究机构要加大对林木培育技术创新、经营方式创新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提供科学支持和技术保障;社会各界要增强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培育森林的工作中,共同推动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永续保护。为了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不断创新合作,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护,推动森林质效的提升[4]。

3.3加强森林培育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

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措施是加强森林培育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日益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决策,调整措施,加强林木培育过程中各项指标的监测和考核至关重要。

森林质量保障的重要基础是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传感器监测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全方位、精确化地监测森林资源。通过实时获取的数据对森林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信息进行全面了解,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提高森林质量效益的重要保证是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具体而言,就是要有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森林资源进行量化考核。森林植被覆盖度指标是衡量森林资源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森林资源进行综合考核,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加强森林培育监测与考核体系建设,提高监测与考核技术水平,对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要求。使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森林培育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人才进行重点培训,为森林培育监测与考核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对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加强森林培育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需要政府、管理机构、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与支持,具体包括政府增加对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工作的投入,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来引导和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以企业为配合对象,对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资源给予支持;研究机构加大研究力度,提高监测与评价的技术水平;社会各界增强群众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监测与评价工作,共同促进森林培育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的深入发展,提高森林质量与效益的提高。要想达到有效保障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目的,就必须通过不断完善监测和评价制度来提升技术水平,加大相关人才培养和政策扶持力度,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森林资源利用效益的提高5。

4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4.1成功的森林培育经营案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有很多成功的森林培育和经营的案例。现以新邵县岱山国有林场的林木培育经营工程为例进行分析。该地区地形复杂、小气候明显、森林资源丰富,地处亚热带。但过去这一地区森林质量严重下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长期的滥伐和不合理的经营管理。

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林场针对这一现状,积极推进林木培育经营工程的落实。首先,对森林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评估。其次,制订了培育森林的科学合理规划,对培育森林的发展目标、经营措施进行了明确。最后,工程实施中,采取科学抚育管理措施,加大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力度,引进了先进的林木培育技术和管理模式,使林木资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不断得到提高。经过多年的实施,林场的森林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森林覆盖率有效提高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增加,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4.2森林培育经营的经验与启示

从成功的案例中可以获取一些宝贵的经验,为森林培育经营与提高森林质量效益提供助力,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

(1)森林培育管理工作成功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规划。只有制定了清晰的发展目标和路线图,后续的实施工作才能得到有力的指导。(2)提高林质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3)加强对林木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林木培育和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调整,保障工作的顺利。(4)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培育经营森林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管理机构、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的作用,为共建美好家园而共同奋斗。

培育经营森林的成功案例,为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大协作力度,不断开拓创新,为培育和发展林木管护事业添砖加瓦。

5结语

在全球环境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加强森林的培育和经营,提高森林的质量和效益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分析,结合成功案例和经验总结,对林木培育经营中的关键问题、策略和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一系列可行性意见。只有政府、管理机构、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质效提升。只有秉持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保障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统筹社会、经济、环境利益。

参考文献

[1]王刚.加强森林培育经营与提高森林质量效益探讨[J].新农业,2023(15):52-53.

[2]胥菊艳.加强森林培育经营与提高森林质量效益分析[J].现代园艺,2020,43(11):205-206.

[3]赵喆.加强森林培育经营提高森林质量效益[J]花卉,2020(8):205-206.

[4]吴传友.加强森林培育经营与提高森林质量效益分析[J]乡村科技,2019(26):61-62.

[5]郁领群,李刚.加强森林培育经营提高森林质量效益[J]吉林农业,2019(10):89.

作者简介:申细莲(1976—),女,汉族,湖南新邵人,中专,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森林经营与培育。

石志新(1978一),男,汉族,湖南新邵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森林经营与培育。

标签:  森林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