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及养护管理措施

known 发布于 2025-07-17 阅读(495)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5)05-0154-03

0引言

当前,在园林绿化养护方面,养护技术的应用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养护管理受到人员、环境等因素影响,依然还存在很多的风险。全面探究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及具体的养护管理措施,意义深远。

1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意义

1.1有助于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品质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护管理工作开展成效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工程整体建设成效。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探究适合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的技术,结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整体特点以及绿化植被的相关养护管理要素,有针对性地做好移植、灌溉、病虫害防治、修剪、施肥等各方面的技术管控,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程整体建设成效,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2]。

1.2有助于提高园林绿化管理质量

加强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管理,不断探究适合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特点的新技术、新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围绕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从提升城市建设品位的视角出发,做好园林绿化养护各方面的工作。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并结合实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在日常养护管理方面强化精细化管控,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所以,全面做好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的分析和养护管理措施的探究,对提升园林绿化整体养护管理效能意义重大。

1.3有助于降低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风险

全面做好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结合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技术要点,引导技术人员从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视角出发,对园林绿化养护全过程进行系统的风险排查,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隐患整改,以此更好地降低不良风险,切实提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效率,降低资源浪费率[4]。

2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及养护管理现状

2.1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2.1.1苗木移植技术

在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针对苗木的移植工作,需要技术人员科学进行综合分析,一方面要对植被进行科学的选择。植物需要适宜的生长环境,如果条件达不到将会影响成活率,甚至在后续的养护等方面也会提高难度。所以在苗木的移植方面,需要技术人员选择适宜的季节和时间,结合园林绿化植被的生长要求,对土壤条件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移栽。在植物移植的过程中还需要技术人员结合苗根的情况来对树穴大小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的移植季节,还需要技术人员对树穴开挖深浅进行分析,从而确保移植后植物能够充分吸收相应的水分和肥料。在苗木的移植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运用足量的基肥来进行基本的养护,并覆盖少量的土壤,这样可以切实保护树根,为树木生长提供更充足的保障。

2.1.2病虫害防治技术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病虫害,如果病虫害防治工作做的不到位,那么不仅对植物的叶会产生影响,对植物的根等也会产生很多危害。所以在开展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活动过程中要结合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的特性来进行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技术人员要结合病虫害的具体情况,引入埋根法、注射法、覆盖法、吊瓶法等不同的技术方法,以及生物、物理、化学防治等不同的方式。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发生病虫害的具体类型,探索适宜的病虫害防治模式。例如,植被中的柳树、石楠花等,容易发生蛀干性虫害,需要技术人员提前进行防范。在甲虫的防治过程中,需要在4、5月底之前做好成虫产卵期间的提前量分析,采用熏蒸技术,选择浓度适宜的绿青菊酯来进行防控和熏蒸处理。技术人员还要根据植被患病不同阶段的情况,选择适宜浓度的戊唑醇、杜邦克露、多菌灵、国光杀红溶液、苯丁哒螨乳油、吡虫琳可湿性粉剂溶液来进行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要进行综合评估,根据破坏程度以及防治效果定期进行全面排查,必要时开展二次虫害防治。针对防治难度较大的螨虫、蚜虫等情况,不仅需要在发生病虫害的时候进行防治,还需要在潜伏期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从而更好地增强病虫害防治效果。

2.1.3施肥技术

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施肥技术也是重要的基础性技术体系。做好园林施肥工作,可以为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施肥要坚持适宜的原则,要保证土壤能够有充足的养分,以满足植物生长的养分需要。在施肥的量和时间选择方面,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分析,考虑植物的特性以及生长环境,结合肥料成分、施肥时间、植物树龄、季节特点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情况,科学确定施肥的种类和施肥的具体用量。在施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坚持少施多次的基本原则,每次施肥前要对植被的生长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结合植物的生长周期、环境来进行施肥量的确定。针对施肥的深度也要考虑,从切实保障施肥深度的视角出发,结合根传播层来确定。园林绿化植被的施肥深度和施肥量、施肥采用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如有机肥和复合肥采用播撒法或胶水溶解法。为此,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探索,以此更好地选择适合不同植被生长特点的施肥技术和施肥方法。

2.1.4水分管理技术

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果水分不足,或者水分过量,不仅会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甚至还会产生很多的灾害。所以植物的养护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加强水分管理。在养护过程中需要加强灌溉系统的科学打造,目前随着灌溉技术的日渐成熟,有滴灌、微灌、喷灌等不同的技术,不同的灌溉技术对水量的要求以及应用的环境要求也不同。例如,喷灌效率较高,但是用水量较多,适用于大面积绿化的水分管理活动。在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具体的生长环境来合理确定浇水的数量和频次,做到合理灌溉。用水要考虑植物、土壤的情况,结合水文和环境的特征,以及植物在不同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灌溉技术和灌溉方法。尽量避免在正午阳光直射的时间来进行浇水,通常选择在上午10点之前和下午16点以后进行浇水,并做好控水管理。

2.1.5修剪技术

修剪工作也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了切实提升植物生长的美观度和成活率,为园林绿化植物最佳的生长状态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园林绿化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植物的不同类型和生长习性确定不同的修剪模式和修剪方法。通常会根据植物的开花花期以及成长季节,确定相应的修剪方法。例如,针对樱花,由于其自愈能力较差,所以要尽量降低修剪的频次。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修剪的要求也不相同,针对土壤环境较好的情况,通常采用自然修剪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但是针对土壤环境较差的情况,要尽可能降低植被的分枝点,确保树干在最低位位置能够长成良好的树冠。针对园林绿化植物的长势情况、通风情况、光照情况,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确定修剪的频次和修剪的部位,从而更好地保证园林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避免树木过于繁茂而影响正常的水分吸收。

2.2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现状

在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全面加强精细化养护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开展方面依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增强精细化管理的意识,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顺畅开展。目前在相关的人员队伍建设方面依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园林绿化养护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相关的技术培训不到位,导致养护工作相对粗放,不利于园林绿化植物的健康成长。同时,在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灌溉和施肥直接影响到植物生长土壤的质量,如果技术人员对相关的土壤情况分析不到位,在后续灌溉和施肥时没有结合土壤的酸碱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那么就不利于提升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和长势,所以土壤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还需要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出台相关的技术导则和规范,为地方相关部门开展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提供指导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顺畅开展。目前相关的工作依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提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开展成效,切实保证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3.1健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制度体系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任务,不仅需要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还需要全面加强技术的管控,为此需要专业的团队积极参与。应当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结合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深入研究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考虑地方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制度,明确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基本目标、相关的养护流程、权责分配以及具体的植物养护管理要点,从而切实完善相关的技术导则,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顺畅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3.2全面加强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深入分析

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本身也面临诸多的挑战,不仅受到气候、土壤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养护技术和人员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所以应当全面加强资金、设备等相关要素的投入,在完善相关配套机制的前提下,积极加强养护技术的深入探究。考虑园林绿化工程整体建设的要求,从强化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对园林绿化相关的养护技术进行分析,总结目前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结合实际,注重风险的排查,切实形成适宜完善的系统化养护技术体系,指导技术人员有序开展养护工作。

3.3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需要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园林绿化养护技术人员应当加强相关环境保护、植物养护知识的研究,并积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加强专业知识的传播,形成强有力的推进合力。为此,要围绕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做好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宣传,鼓励更多的市民参与和支持养护工作,增强全民养护意识,从而共同发现风险并进行有效的整改。

3.4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要全面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探索、养护管理制度的执行都需要专业团队的积极参与,所以需要全面加强人才的引进和队伍培育。要组建具有丰富经验的、负责任的专业化团队,积极参与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业务和技能培训,强化考核,完善激励体系,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并结合实际做好技术的讲解、推广工作,全面推动园林绿化保护工作高质量开展。

3.5加强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一方面,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全面强化机械化管理,积极借助现代智能化技术,探索动态的智能化人工管理模式,从而切实提升园林绿化工作的品质。为此,要在相关的养护设备引进方面做好分析,积极引入更多的智能化技术,加强园林绿化养护项目信息化体系建设。根据不同植被生长的情况做好相关的因素分析,并借助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做好数据的全面分析和动态管理,从而为园林绿化养护植被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技术的革新和风险的防控。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从建设、养护以及后续精细化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估和研究,增强精细化管理意识,针对不同植被的养护要求明确养护要点以及具体的内容,全面做好防控,结合实际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引导他们考虑不同植被的特点以及生长特性,做好移植、灌溉、病虫害防治、修剪、施肥等各项工作,提升养护管理质量。

4结语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需要加强技术分析,结合实际强化精细化管控,考虑不同植被的生长要求,做好移植、灌溉、病虫害防治、修剪、施肥技术综合管理,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养护成效。

参考文献

[1]巩向忠.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及养护管理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0):58,68.

[2]杨琼会.浅析园林绿化养护技术人员的要点及养护管理措施[]花卉,2020(12):81-82

[3]马汉,谊巍.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与管理措施[J].智慧农业导刊,2022,2(6):57-59.

[4]张赛.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与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8):99-101,112.

[5]林晓帆.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与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J]居舍,2021(32):117-119.

作者简介:王晨(1985一),女,汉族,黑龙江同江人,大专,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养护工作。

标签:  园林绿化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