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凉山州烟叶种植区农药残留检测分析

known 发布于 2025-07-18 阅读(217)

摘 要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的烟叶种植基地,四川省凉山州烟草种植面积广泛。科学分析烟叶农药残留量,制订有效的农药减控对策,对保障烟叶品质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凉山州

10个主要烟叶种植县(市)为检测区域,在烟叶不同生长时期采集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各类农药残留量,了解当地农药使用状况。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中的农药残留水平尚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但现蕾期烟叶中吡虫啉、啶虫脒等农药残留量明显偏高,甚至部分样品已经超过最大残留限量,对此提出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和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等策略。

关键词 烟叶;农药残留;四川省凉山州

中图分类号:S481.8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4.041

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已成为保证作物产量和品质不可或缺的手段。然而,农药残留也随之成为关乎消费者健康、影响产品出口与环境保护的重点问题。四川省凉山州作为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的烟叶种植基地,其烟草种植面积广、产量高。科学分析和探究烟叶种植区的农药残留情况,对保障烟叶品质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我国烟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笔者立足凉山州烟叶种植区实际情况,通过系统的样品采集与农药残留检测,分析了病虫害防治与农药残留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检测结果,提出具体的农药残留减控技术与策略,旨在为政府监管部门、烟草企业及广大烟农提供科学的参考与指导。

1 检测分析

1.1 检测地点

选择凉山州主要烟叶种植区,包括会理市、会东县、德昌县、盐源县、冕宁县、宁南县、普格县、越西县、西昌市及喜德县等县(市)进行烟叶农药残留检测。检测地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期,无霜期长,非常适宜烟叶的生长,是重要Ezw+3yLTUyigZoqhFFuuFpqVuT+X1OS1LEdF5ofEK9M=的烟叶种植基地。

选择这些主要烟叶种植区作为检测区域,基于以下4点考虑。1)选择的县(市)可代表凉山州不同地域类型的烟草种植区,选择样本具有全面的代表性,可以较好地反映凉山州整个烟叶种植区在农药使用和农药残留控制方面的总体状态。2)凉山州是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对区域乃至全国的烟叶供给起着关键作用,检测结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3)通过对重点区域的研究可以找出问题的成因,并推广先进经验,指导凉山州烟叶种植区的农药残留减控工作。4)从地理分布看,这些县(市)代表了凉山州不同的生态类型,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因地制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验样本,可以提高结果的适用性。

1.2 检测方法

1.2.1 检测前调查工作

在正式开展烟叶农药残留检测前,对凉山州主要烟叶种植区的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以全面了解当前烟叶种植户在农药选用和使用方面的具体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走访法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农药的购置、储存和使用等方面,对凉山州10个主要特色烟叶种植县(市)的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后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实地踏查得出初步调查结果。凉山州烟叶种植户使用的农药品种已比较规范,基本都在国家允许的烟草专用农药范围内,没有使用国家已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品种和化合物的情况。但个别烟叶种植户在农药使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使用剂量不精准、使用次数超标等[1]。通过调查检测前的农药使用情况,基本掌握了当前凉山州主要烟叶种植区的农药使用情况。

1.2.2 样品采集

烟叶样品采集自凉山州的主要烟叶种植区。选择10个主要烟叶种植县(市),每个县(市)确定3~

5个取样点,分别针对不同的烟叶种植户或烟叶种植地块采集样品。采集工作按烟叶不同生育期分3个时段。1)烟叶幼苗移栽后团棵期至旺长期,对每株烟叶全株采集样品,每个取样点选择10~20株烟叶,每株烟叶选取2~3片功能性叶片,共计采样量约200 g。

2)烟叶现蕾期至打顶期,分部位采样,将烟叶植株分为上、中、下3个部位,每个取样点每部位选取

2~3片烟叶样叶,同一部位烟叶样叶混合后各取样200 g。3)烟叶打顶期至采烤期,分部位采样,将烟叶植株分为上、中、下3个部位,每个取样点每部位选取2~3片烟叶样叶,同一部位烟叶样叶混合后各取样200 g。所有烟叶样品采集后,置于密封样品袋中,外加冰袋保存。

1.2.3 样品检测

烟叶作物的健康生长与品质提升离不开农药的合理使用,而农药使用又伴随潜在的残留风险[2]。为确保烟叶产品的安全性,依据中国烟草总公司颁布的《烟叶农药最大残留限量》(YQ 50—2014)标准,分

3个时段对烟叶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1)团棵期:检测甲霜灵、代森锌等农药的残留情况。2)现蕾期:检测啶虫脒、吡虫啉等农药的残留情况。3)成熟期:检测多菌灵、异菌脲、三唑酮等农药的残留情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烟叶样品中主要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目的是测定不同生育期及植株部位的烟叶样品中各类农药残留水平,找出残留量较高的农药类别[3]。样品经过前处理后,注入气相色谱仪,采用石英毛细管柱,在100 ℃保持2 min,然后以25 ℃·min-1的速率升温到280 ℃,再以3 ℃·min-1的速率升至300 ℃并保持5 min,高纯氦气作为载气,流速为1 mL·min-1。同时,连接的质谱仪实时监测色谱分离产生的离子碎片,电离方式选择电子轰击电离,电离源温度控制在230 ℃,扫描质量范围为50~

500 amu。根据常见农药的理化性质,每个烟叶样品设置3个平行,同时配制相应的空白样品矩阵对照。

2 检测结果

由于检测样品较多,篇幅所限,此处仅列出各采集时期的烟叶样品平均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烟叶生长过程中使用的农药类别及残留水平存在明显的时期性特点。检测结果表明,甲霜灵在团棵期至旺长期的烟叶样品中平均残留量为

1.375 mg·kg-1,低于其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s,MRLs)(2.00 mg·kg-1),而代森锌未检出,低于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而这2种杀菌剂主要是用于防治烟草黑胫病等根茎类病害。烟叶现蕾期,烟农主要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杀虫剂防治蚜虫。啶虫脒和吡虫啉在现蕾期的烟叶样品中的平均残留量分别为4.119 mg·kg-1和4.926 mg·kg-1,检测值接近其MRLs值,尤其是吡虫啉的平均残留量在某些针对单独样品的检验中甚至超出其MRLs值,可能与烟农在现蕾期为防治虫害频繁过量使用这2种农药有关。在烟叶成熟期,多菌灵的残留量为

0.087 mg·kg-1,低于其MRLs值(2.00 mg·kg-1),异菌脲在样品中未检出,低于LOD值,而三唑酮在样品中的平均残留量为2.177 mg·kg-1,低于其MRLs值

(5.00 mg·kg-1)。

3 检测结论

在对凉山州烟叶种植区农药残留进行细致的检测分析后,得出以下3个结论。1)农药残留水平符合国家标准。大多数检测的烟叶样品中农药残留量均在《烟叶农药最大残留限量》(YQ 50—2014)标准规定的安全范围内,表明凉山州烟叶种植区在农药使用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农药使用管理措施相对成熟。2)时期性特点明显。烟叶样品中农药残留水平的时期性特点明显,使用的农药与不同生育阶段烟叶遭受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有关,团棵期和旺长期是防控黑胫病等烟叶根茎类病害的关键时期,而现蕾期至打顶期则是桃蚜等虫害发生的高峰期,成熟期以赤星病、白粉病等叶斑类病害为主。3)个别农药残留超标。在现蕾期至打顶期,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残留量在个别样品中超出其MRLs值。成熟期的样品中,多菌灵、异菌脲的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而三唑酮在部分样品中检测出较高的残留量,功能性烟叶部位的农药残留量较高,现蕾期吡虫啉残留集中在烟叶植株的上部功能性茎叶。

4 建议

根据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笔者提出以下6点建议。1)优化当前烟叶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品种结构,逐步减少使用毒性较大、残效期较长的高毒杀虫剂类农药,如检测中残留量较高的吡虫啉和啶虫脒等,适度增加高效、低毒、残效期短的新型农药品种的使用量,如通过烟田轮换应用吡虫啉和氟虫腈等农药来替代单一使用,或者引入毒性较低的生物农药来部分替代化学农药。2)加大农技人员对烟农的培训指导力度,规范烟农的农药使用操作,确保其在使用各类农药前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照农药适用作物范围、适用病虫害种类和正确的使用剂量要求来选取和使用农药,在农药具体操作应用过程中掌握均匀喷施技术,避免漏施或过度使用,对残效期较长的农药应适当延长其在安全间隔期[4]。3)优化农药的使用策略,实行农药使用登记制度,详细记录每次施药的时间、地点、农药种类、用量及天气状况等,持续监测农药残留,将结果与农药使用记录关联分析,评估不同农药使用策略的实施效果,为烟农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和风险预警信息。4)积极发展烟叶标准化健康栽培技术,选育抗病性强的烟叶品种,配套适用技术并推广应用,通过增强烟叶的抗逆性,达到减少农药使用的目的,从而有效控制农药残留量。5)应用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在烟叶田间轮番定向释放蚜茧蜂、瓢虫等害虫天敌及施用微生物农药防治主要食叶害虫,减少对高残留化学合成杀虫剂的依赖,减少农药在烟叶上的残留量。6)科学选用生物农药种类,如从芽孢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以及菊花、番茄等植物中提取或发酵制得的生物杀菌剂和生物杀虫剂,逐步推广应用以替代残留量大的化学合成农药[5]。

5 结语

对凉山州烟叶种植区多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使用的农药类型与当时烟叶作物面临的主要病虫害具有高度相关性。尽管大部分样品中的农药残留水平尚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但个别农药如吡虫啉在现蕾期烟叶的残留量明显偏高,部分样品已经超过最大残留限量,因此有必要采取农药残留减控措施。未来,凉山州应进一步优化农药使用结构,强化农药使用监督管理,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以有效减少烟叶中农药残留量,确保烟叶产品的品质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玉洁,苗圃,宋正熊,等.烟草农药残留的原因及管控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9(8):107-108.

[2] 郑锦文.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叶中3种农药残留[J].福建分析测试,2022,

31(1):29-33.

[3] 罗静.烟叶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9):15-17.

[4] 杨惠娟,苏国权,赫英宇,等.烟草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评估及应用效果[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3,57(3):393-403.

[5] 梁伟,刘鸿,邹克兴,等.烟叶仓储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天津农业科学,2021,27(7):

52-55.

(责任编辑:张春雨)

标签:  烟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