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龙陵县地处云南省,是烤烟生产的重要区域。近年来,龙陵县积极探索和实践烟后玉米栽培模式,以期在保障烤烟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增加粮食作物的产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龙陵县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条件、充足的光照资源,为烟后玉米栽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给龙陵县乃至类似地区的烟后玉米生产提供技术参考,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结合龙陵县烟后玉米栽培实际,系统总结了烟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植田地的准备、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烤烟;玉米;套种;云南省龙陵县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志码:B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4.007
近年来,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云南省龙陵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烟后玉米种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烟后玉米种植不仅有助于提高龙陵县的粮食自给率,保障粮食安全,还能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笔者基于多年实践,总结龙陵县烟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类似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龙陵县烟后玉米种植概况
近年来,龙陵县根据烤烟产业发展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推进烟后玉米种植,烟后玉米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以平达乡为例,自2019年
烟后玉米推广以来,平达乡坚持以农户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发展、农户增收为目标,立足坝区资源优势,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烟后玉米种植,实现了一地多收。同时,平达乡把项目实施与科技人员“进村下田”行动紧密结合,从选种、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方面常态化开展“田间课堂”,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为促进烟后玉米高产、优质、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龙陵县,烟后玉米种植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粮食总产量,又提高了肥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对促进龙陵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烟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1种植田地的准备
在龙陵县,烟后玉米栽培通常是指在烤烟生长后期适时套种玉米,烤烟与玉米的共生期大约为20d,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玉米播种前,农户需要对种植田地进行细致的杂草管理,可手工或机械除草,以清除可能与玉米竞争光照和土壤养分的杂草。这一过程需要在不损害烟株和烟叶的前提下进行,以确保烤烟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应确保种植田地土壤表层松散,可以通过轻耙或浅耕的方式来实现,但要避免深翻土壤,以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保持土壤的自然肥力和生物多样性,同时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1]。
2.2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对于玉米的高产、稳产至关重要。在龙陵县烟后玉米栽培中,玉米品种的选择应侧重于穗大粒多、叶片紧凑的高产品种。紧凑型玉米品种相较于叶片平展型品种具有更大的增产潜力,能够增产约17.6%。同时,玉米品种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地力水平、种植方式、种植时间及品种特性等因素。在地力水平高、夏播或套种的情况下,宜选用中早熟玉米品种,既能确保玉米适时收获,又能确保玉米高产、稳产[2]。综合来看,卓玉299、敦玉810、金秋玉45等抗病、稳产、抗倒伏的中早熟玉米品种都适合在龙陵县推广种植。
2.3播种
在龙陵县烟后玉米栽培中,播种时间的选择至关重要,其直接影响到玉米的生长发育和最终的产量。根据龙陵县的气候条件和烟叶采摘周期,通常情况下玉米的播种时间应选择在采摘烟株的中上部烟叶时,此时已完成大部分的烟叶采摘工作,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玉米种子的萌发和生长。这个阶段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确保玉米苗能够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完成一叶一心的发育。如果播种过晚,气温下降的风险增大,尤其在秋季,气温骤降可能会导致玉米苗生长不良。
在实际播种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的湿度和气候条件调整玉米播种的深度和密度。通常情况下,玉米的播种深度应为3~5cm,同时注意播种密度,避免过密播种,以免影响玉米的根系扩展和对光照的利用。播种时应确保土壤松软,避免压实,这样有利于玉米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的吸收[3]。为了防止杂草的生长和提高土壤的利用率,播种后可以适当覆盖一层薄土,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玉米种子快速发芽。
2.4田间管理
2.4.1间苗定苗
在玉米3叶期及时间苗定苗,去掉过大、过小苗,留苗均匀一致,在计划种植密度的基础上多留5%的苗量,既可以确保玉米苗量充足,又确保玉米植株的生长空间适宜,避免植株过密或过疏对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2.4.2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烟后玉米栽培中确保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在龙陵县烟后玉米栽培中,考虑到烤烟栽培期已经施用大量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相对充足,因此在玉米播种时可以不用施底肥,以避免养分过剩对玉米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然而,随着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对养分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因此,在烟叶采收结束后,需要结合中耕清理烟秆,并适时施肥,可以施用尿素作为提苗肥,每667m2施用量控制在8~10kg。这一阶段的施肥主要是为了促进玉米苗期的生长,确保苗齐苗壮,为后续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应施穗肥,如硝酸钾、磷酸二铵等复合肥料,每667m2施用量控制在15~20kg。这一时期的施肥是为了满足玉米穗部发育的营养需求,促进后期穗大粒多,提高产量。在玉米抽穗吐丝期,施肥策略需要根据玉米的实际长势进行调整[4]。如果玉米叶片颜色浓绿,生长旺盛,说明土壤中的养分充足,此时可以不进行额外施肥;如果玉米长势较弱,叶片颜色发黄,这可能是缺肥的信号,此时应每667m2施用尿素10kg,以补充土壤养分,促进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4.3病虫害防治
2.4.3.1病害防治
玉米叶斑病是龙陵县烟后玉米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典型危害症状是玉米叶片上出现褐色或黄色斑点,随着病情加重,叶片枯萎,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玉米产量下降。玉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与高湿环境密切相关,在连续降雨和湿度较大的季节,病害易发生。针对玉米叶斑病,可在玉米苗期和抽雄期用多菌灵、噻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尤其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要及时喷药,防止病害蔓延。同时,合理轮作、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并选择抗病品种也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玉米锈病的危害症状通常表现为玉米叶片上出现红色或黄色斑点,进一步扩展可导致叶片干枯,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在龙陵县,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玉米锈病易发生,且一般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对玉米锈病的防治主要是依靠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相结合。例如,可以使用代森锰锌进行喷雾防治,注意喷药的时机一般是在植株早期发病阶段,以控制病害的扩散;同时,加强田间通风,合理密植,避免过度湿润的环境,也是防治玉米锈病的重要措施[5]。
玉米根腐病通常发生在土壤湿度过大、排水不良的环境中。玉米植株根部受害后,表现为根系腐烂、发黑,影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玉米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玉米根腐病的防治应注重土壤管理,合理浇水,确保土壤排水良好。在玉米播种前,可用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对土壤进行处理,杀灭潜在的病菌。同时,采取轮作和深耕翻土等措施,有助于减少玉米根腐病的发生。
2.4.3.2虫害防治
玉米螟是龙陵县烟后玉米栽培中的主要害虫。玉米螟主要以幼虫钻入玉米茎秆和穗部,破坏玉米的生长组织,导致玉米倒伏、穗部受损,严重影响产量。玉米螟的发生通常与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相关,尤其在玉米抽穗期和扬花期最为严重。针对玉米螟,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如使用含有苏云金杆菌的生物杀虫剂,或者在玉米螟幼虫孵化期使用氯氰菊酯等化学杀虫剂进行喷洒[6]。此外,适时人工捕捉和诱杀成虫、及时清理田间残株等也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蚜虫是龙陵县烟后玉米栽培中常见的吸汁害虫,主要为害玉米的嫩叶和穗部,导致玉米叶片卷曲、变黄,严重时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并通过分泌蜜露促进霉菌生长,进一步加重病害的发生。蚜虫的繁殖速度快,易大规模暴发。对于蚜虫,可以使用吡虫啉、氟啶脲等杀虫剂进行防治;在玉米生长初期,可以通过放养天敌如瓢虫进行生物防治;同时,加强田间的卫生管理,及时清理杂草,减少蚜虫的栖息场所,也能有效减少蚜虫危害。
玉米蓟马是龙陵县烟后玉米栽培中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和穗部,表现为叶片变黄、枯萎,严重时可导致玉米产量下降。玉米蓟马多发生在夏季高温干旱时节,对玉米的影响尤为严重[7]。针对玉米蓟马,可以通过喷洒杀虫剂如敌敌畏、功夫等进行化学防治。同时,利用物理防治方法,如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捕玉米蓟马,也是防治玉米蓟马的有效措施。
2.5收获和贮藏
在龙陵县烟后玉米栽培中,玉米的收获时间应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和成熟度确定。通常,玉米的收获期应选择在玉米的全熟期,即玉米穗部完全成熟,玉米粒坚硬、色泽金黄,含水量适中,通常为15%~18%,此时收获既有利于减少后期霉变和病虫害的发生,又能确保玉米的种子品质。为了确保玉米的高产和优质,应在玉米穗成熟时,根据天气预报及时安排收获,以避免由于天气突变造成的损失。玉米收获时应使用适当的收割机械,确保玉米籽粒的完整性,避免引起玉米籽粒的裂口与损伤。
玉米的贮藏质量直接影响到其后期的销售与利用价值。玉米贮藏前需要进行晾晒或风干,以降低玉米籽粒的含水量在13%~14%。为了防止湿气聚集,可以将玉米均匀铺开,采用风扇、晒干棚等设施进行通风晾晒。在此过程中,要定期翻动玉米。玉米入库贮藏前,应彻底清扫仓库,清除杂草、虫卵等杂物,并用食品级的除虫剂进行消毒,防止害虫对玉米的侵害。在龙陵县,烟后玉米的贮藏主要依赖传统的玉米仓储和现代化的冷藏设备相结合,玉米贮藏的最佳温度为10~15℃,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过高的温湿度易导致玉米霉变和虫害,降低玉米品质。因此,贮藏仓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温湿度控制系统,以确保玉米在贮藏期间不会出现品质下降。在湿气较重的季节,需要特别注意贮藏环境的通风,使用防潮设备和吸湿器,以保持适宜的湿度[8]。在贮藏过程中,定期检查玉米的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霉变、虫害问题。
3结语
在当前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龙陵县烟后玉米栽培模式的推广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模式的成功实施,将有助于龙陵县农民在烤烟收获后迅速转入玉米种植,实现一年两季的高效农业生产,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还能为农民增加收入来源,从而在经济上实现“钱粮双丰收”。龙陵县作为烤烟的主要产区,面临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双重任务。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烟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在保障烤烟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显著提升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产值的双重增长。
参考文献:
[1]孟静娇,李琰聪,谢志坚,等.云南保山烟后玉米发展思考与探讨[J].中国种业,2022(4):45-47.
[2]谢淑芳,罗劲松,李晓花,等.普洱市烟后玉米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4,30(12):21-22.
[3]李开平,康艳琼,吴应玲,等.湿热地区烟地免耕直播套种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0(1):34-35.
[4]孟静娇,谢志坚,刘婷婷,等.保山市烟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23,39(3):47-49.
[5]肖荣洪.烟后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22,45(22):31-33.
[6]李晓宝.甜玉米金百甜15号在大田县烟后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2,40(3):65-67.
[7]吴绍柱,周绍鹏,张紫薇,等.中高海拔区烟后套种玉米品种筛选[J].云南农业,2024(8):77-79.
[8]叶显聪.山区烟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管理经验[J].新农业,2019(1):15-16.
(责任编辑:刘宁宁)